前言:在撰寫電阻測試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基于DSP技術的電力系統參數現場測試技術
電纜線路正、零序阻抗參數的選取對于長距離或者高電壓電力電纜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進行線路繼電保護計算時,如果參數選擇不恰當,一旦系統出現短路故障,將直接影響著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電力系統的典型結構是由三個對稱系統組成一個不對稱的三相系統,之所以采用這種設計是為了保證線路中任何一處在發生不對稱線路故障時,故障點處的電壓U、電流I即可分解為正、負、零序三組對稱分量系統,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故障對整個電力系統的損害,提高電網運行的可靠穩定性。電力電纜線路實際上是一個靜止磁耦合回路,所以對電力線路的正序阻抗、負序阻抗進行測量,可以得到相同數值,即二者在數值上相等。電路中電流流經正、負阻抗時,將在電路中形成一定大小的磁場,而且電流流經正、負阻抗所產生的磁場將直接相互抵消。這里給出正負序阻抗的計算公式:-412-4312210ln(/)210ln(2/)CcCcZZRjsrZZRjsrωω==+×==+×上式中,Z1即是正序阻抗,其單位是Ω/km;Z2即是負序阻抗,其單位是Ω/km;rC表示電纜導體的電阻,其單位是Ω/;kms表示線路電纜相間中心距離,其單位是m;rc表示電纜導體的幾何平均半徑,其單位是m。零序電流在流經線路時,三相系統零序電流之和不能等于零,必須要有一定的數值,而且三相系統零序電流方向要保持一致。因此,由零序電流在線路周圍所產生的磁場,磁力線將相互疊加,從而增強線路周圍磁場。實際上,三相電力電纜線路的零序阻抗就是三相線路的并聯阻抗值,這里給出電力電纜線路零序阻抗的計算公式:-4003(/3210ln(/))Cgd=ZR+R+×jωDr其中,3290(())tcABACBCr=rsss上式中,Rg表示大地電阻,其數值為0.0493Ω/km;Dd表示等效回路深度,其數值為1000m;r0是三相線路的等效幾何平均半徑,其單位是m。基于上述分析,我們根據DSP技術理論設計了一種現場快速測定線路Z1與Z0的新技術,并根據該技術介紹一下智能型電纜參數測試系統的工作原理。該系統的硬件結構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外圍測試電源電路,它由3個獨立220V降壓變壓器組成,為了滿足現場實際使用過程中的需要,提高儀器的適用性,該電路還給系統提供了不同的電壓輸出抽頭;另外一部分就是本體系統。系統的工作過程可以簡單描述為:利用電壓、電流互感器對待測電力電纜中的電壓以及流經的電流進行取樣,并將所獲得的電流取樣值經高精度電阻轉化為電壓信號,然后再經差動放大電路后輸送至AD轉換器,并進行量化處理。系統采用的是6通道模擬輸入前端處理器,這樣就可以保證在對三相電壓、電流信號同時采樣時,信號的采樣速率及采樣精確度能夠大幅度提高。
2基于計算機的電力線路參數測量系統
電力線路工頻參數的測定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不論是理論計算還是實際測量,均難以準確的計及各種影響因素,導致結果上存在一定的誤差。采用傳統儀表式測量方法,結構上、技術上均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譬如表計多,現場測量接線復雜,適用性較差;人工讀取及記錄測量結果,難免存在一定的誤差;各種電信號存在的諧波分量以及工頻干擾極大的影響著測量精確度等等。所以,基于計算機的測量系統將是未來電力線路參數測試的發展方向,該系統的關鍵技術主要有:
2.1數字濾波技術
數字濾波技術就是用軟件來對采集到的信息數據進行電磁兼容消除干擾處理,通過該技術可以將“夾雜”在數據中的干擾信號“剔除”,從而反映出真實的現場數據。基于這種技術的濾波器,精度更高、穩定性更好,而且更為靈活。FIR(有限長單位脈沖響應)濾波器采用的就是數字濾波技術,它能夠在幅度特性任意設定的情況下,對線路的相位信息進行精確測量,完全不用去考慮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隨著新能源技術的發展,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用作PEMFC電池氣體擴散層材料的碳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長。
PEMFC要求用作氣體擴散電極的碳紙具有:①均勻的多孔結構,優異的透氣性;②低的電阻率,賦予其高的電子傳導能力;③結構緊密且表面平整,以減小接觸電阻,提高導電性能;④較好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⑤良好的機械強度,以利于電極制作等優異的性能。它的制造過程主要包括原紙抄造、樹脂浸漬、熱壓固化、石墨化處理等工藝環節[1]。
目前,國產碳紙與日本東麗等國外公司生產的碳紙相比,在機械強度及產品的批量穩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納米碳纖維(簡稱NCF)是一種在過渡金屬(如Fe、Ni或它們的合金)的催化作用下,由低碳氫化合物在氫氣作為載氣的情況下高溫裂解生成的具有高比強度、高比模量、高結晶取向度、高導電性、高導熱性及較大比表面積的新型碳材料。一般而言,NCF的直徑介于碳納米管與碳纖維之間,約為50~200nm,長度為5~50μm,比表面積大于16m2/g,它不僅具有一般碳材料所具有的性質,而且與微米級的碳纖維相比,NCF同時具備高強度、高彈性和高剛度[2]。由于NCF所具備的優異特性,近年來在復合材料中的應用受到廣泛關注。
目前NCF在樹脂基復合材料中的應用主要集中于改善材料的導電性和控制熱膨脹系數、賦予材料新的光電特性以及作為改進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增強劑3個方面[3]。碳紙原紙中膠黏劑經高溫碳化后大量揮發僅殘存少量碳物質,強度幾乎喪失。采用含碳量高的樹脂浸漬碳紙原紙,經高溫處理,樹脂碳化后殘留的碳對碳纖維起到黏結和增強作用,從而保持碳紙的形狀和強度[4]。本實驗通過在碳紙制備工藝浸漬工序用樹脂中添加NCF,研究NCF對提高碳紙強度的效果和對制成碳紙導電性、透氣性等主要性能的影響,以期為提高國產碳紙的性能提供參考。
1實驗
1.1主要原料與儀器、設備
1極化指數和吸收比測試
1.1目的和原理
我們在日常設備檢測檢驗過程中,經常發現在用機電設備電機燒毀現象,了解機電人員均反映絕緣電阻按要求檢測時都正常。因此如何提前發現設備的絕緣缺陷,采取相應的最經濟維護方式,以防止事故發生,傳統的檢測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絕緣檢測精度的要求,要引入新的檢測項目,那就是極化指數、吸收比。就是要考察設備達到這個絕緣電阻值所用的時間,換句話說,要考察設備絕緣電阻隨時間變化的快慢。這是實際工作中經常忽視的。例如2臺設備絕緣電阻隨著時間的增加越來越大,同樣達到1000MΩ,1臺用了5s,1臺用了10s,5s的設備的絕緣性能要比10s的好。考察設備絕緣的可靠性,除了檢測設備最終的絕緣電阻,還要檢測2個關鍵指標:(1)規定用10min的絕緣電阻值R10min與1min的絕緣電阻值R1min的之比值,定義為極化指數PI,它反映了10min鐘內絕緣電阻變化的快慢:PI=R10min/R1min。(2)規定1min的絕緣電阻值R1min與15s的絕緣電阻值R15s的之比值為吸收比KM:KM=R1min/R15s。極化指數和吸收比都能表示絕緣電阻隨時間變化的快慢,相比于絕緣電阻,它的準確度更高。檢測極化指數由于時間較長(600s),絕緣介質的極化過程基本完成,所以能較準確反映絕緣狀況。檢測吸收比耗時較短(60s),絕緣介質的極化過程處于中間階段,尚不能完全反映絕緣的真實面貌,所以不如極化指數準確。
1.2檢測標準和方法
常用絕緣工具和高壓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試驗標準和要求見相關文獻資料。電機是煤礦機電設備的動力之源。一般規定:新投入使用或大修后停用48h以上的大型電機,在使用前均應檢測其絕緣電阻,高壓電機采用1000~2500V搖表,低壓電機采用500~lO00V搖表進行檢測,每1kV不得低于1MQ;一般電機,每半年檢測1次,并以絕緣電阻檢測的數據與上一周期檢測的數據進行比較,若下降了上次值的1/5~1/3時,應找出原因加以解決。檢測吸收比時,KM≥1.3認為合格;KM<1.3認為受潮,受潮時應查明原因,處理后再投入運行。極化指數PI≥2表明絕緣很可靠;1.0≤PI≤1.1表明絕緣有問題,需要查找薄弱點;PI<1表明絕緣需要更換。若屬絕緣部分受潮,表面臟污且有放電或擊穿痕跡,絕緣內部又沒有形成通道,性能難以檢測時,需送電機專業制造廠家進行處理。
1.3案例
摘要:文章介紹了一種LCD電視機用數字模塊的產品特點、設計目標、電路組成、原理簡介及目前所達到的技術水平。
關鍵詞:液晶電視;數字模塊;設計
隨著電視技術的不斷發展,LCD液晶電視銷量正在逐年以70%的速度上升。然而,這些不斷發展的技術都離不開數字模塊的設計開發。
該產品設計有兩路AV輸入、S_VIDEO輸入及兩路HDTV高清輸入、兩路HDMI輸入、PC輸入等。HDTV可達到1080P60Hz的高分辨率,HDMI支持1.2協議。
1產品特點及設計目標
1.1產品的特點:
論文關鍵字:RC電路充放電聲卡coolEdiMATLAB
論文摘要:在RC電路中,當電容兩端有電壓時,關閉開關,通過計算機觀察電流通過電阻,在RC電路中電壓隨時間的變化規律與理論情況比較。實驗以RC電路為基礎,通過聲卡使計算機與實驗結合,用CoolEdit軟件進行錄音,最后通過數學軟件MATLAB對圖形進行分析,將理論計算值與實際測量值進行比較,結果證實了RC放電的電壓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1引言
本論文主要證明在RC電路放電時電壓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實驗.
在RC電路中,當電容兩端有電壓時,關閉開關,電流通過電阻,此時電路中電壓隨時間的變化成何種規律。作者在一本教科書中發現前人已經得出結論,電壓與時間的關系式是.作者通過實驗測量出5個時間點的電壓值與在相同時間點的理論值相比較,看兩者是否接近或相等。
2設計原理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