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歐陽修勤學

      歐陽修勤學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歐陽修勤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歐陽修勤學范文第1篇

      中國歷史上家教家風的故事很多,這里提到的是三個比較有名者。“孟母三遷”的故事見于古代啟蒙讀物《三字經》第一段:“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傳說孟子小的時候,家在墳地附近,他在玩游戲時常常學別人哭拜,孟母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游戲。孟母再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里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有一天,孟子逃學回家,孟母見了非常生氣,就把織布機上正在織的布給剪斷了。孟子問什么要剪斷?孟母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要一線一線地連起來才能成布。你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被剪斷的布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岳母刺字”的故事來自清錢彩的《說岳全傳》。該書第二十二回“刺精忠岳母訓子”說:岳飛的母親怕有不肖之徒勾引他,于是禱告上蒼神靈和祖宗,先在兒子脊背上用毛筆書寫“精忠報國”四字,接著用繡花針刺。“刺完,將醋墨涂上了,便永遠不褪色了。”該回開篇有詩贊曰:“只看賢母精忠訓,便識將軍報國心。”

      “畫荻教子”講的是宋代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夫人教子讀書的故事。據《宋史?歐陽修傳》記載:歐陽修四歲喪父,家境貧寒,他的母親沒有錢供他讀書,就用荻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后人為紀念歐陽修的母親“畫荻教子”,在歐陽修故里建了一座樓房叫“荻樓”。人們以“畫荻”為稱頌母教之典。宋劉克莊詩:“分燈照鄰女,畫荻訓賢郎。”明陳汝元《金蓮記》:“膝下久離,徒且倚門之望;榜中雙占,忝成畫荻之功。”清黃軒祖《游梁瑣記》:“輾轉四年余,兒頓長,鳳畫荻教導,彌覺聰慧。”中國古代還有一個故事與“畫荻”相近。據《新唐書?柳仲郢傳》記載:柳仲郢幼年時,其母韓氏用熊膽和制成丸子,在他夜晚讀書時讓其咀嚼吞咽以便提神醒腦。后人便以“丸熊”為母教的典實。明陳汝元《金蓮記》:“但愿題名玉署,通籍金閨,庶慰丸熊,更消織錦。”清趙翼詩:“可憐一樣丸熊苦,他課男兒此女兒。”后人還將“畫荻”“丸熊”這兩個典故組成一個詞“畫荻丸熊”,來稱贊母教有方。清章學誠《文史通義》:“抑思善相夫者,何必盡識鹿車鴻案?善教子者,豈皆熟記畫荻丸熊?”亦作“畫荻和丸”。郭沫若《虎符》附錄《寫作緣起》:“像信陵君那樣的人應該是有一位好的母親的人……但要寫母愛,在兒女小的時候容易表現,如推干就濕、畫荻和丸之類,都是兒女小時候的事。”母教受到人們的崇敬由此可見一斑。

      從“孟母三遷”到“畫荻教子”,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古人留下大量家訓,比較有名的如:周公旦的《誡伯禽書》、司馬談的《命子遷》、諸葛亮的《誡子書》《誡外甥書》、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唐太宗的《誡皇屬》、包拯的《包拯家訓》、歐陽修的《誨學說》、司馬光的《家范》、袁采的《袁氏世范》、朱柏廬的《朱子治家格言》等。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顏氏家訓》和《朱子治家格言》。

      《顏氏家訓》是南北朝時期顏之推著。南北朝是個社會動蕩不安的時期,顏之推一生歷仕四朝――南梁、北齊、北周、隋,三為亡國之人,兩次成為階下囚,可謂人生坎坷,歷經磨難。晚年為了“整齊門內,提撕子孫”,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和經驗教訓撰寫了這一訓誡子孫的小書。《顏氏家訓》共有七卷計二十篇,題目分別是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風操、慕賢、勉學、文章、名實、涉務、省事、止足、誡兵、養心、歸心、書證、音辭、雜藝、終制,內容涉及修身、治家、處世、為學、養生等。

      《顏氏家訓》自問世以來就備受推崇,歷經千余年而不衰。里邊有的語句被奉為為人處世的準則。例如:1.交友要有選擇,與正人君子為伍:“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於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游焉。”2.反對空談,要有一技之長:“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3.人一生都要勤奮好學,不可荒廢歲月:“自古明王圣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與瞑目而無見者也。”

      《朱子治家格言》,作者是明末清初昆山生員朱用純,自號“伯廬”,其門徒稱其為“柏廬”先生。這是朱伯廬以儒家倫理為家庭成員規定的日常生活準則。全文僅500余字,內容簡明賅備,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清代是最負盛名的家訓,其內容幾乎是家喻戶曉,不少被收錄進《增廣賢文》。《朱子治家格言》的經典語句如:1.勤儉持家,不可鋪張浪費:“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2.做善事要發自內心,不要到處宣揚沽名釣譽,做壞事遮遮掩掩怕人知道的便是真正的惡人:“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3.既要收宗敬祖,又要讓子女讀書明理:“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這句話被不少宗祠用作楹聯。4.搞好衛生,注意門戶:“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5.做事要有計劃,免得臨時忙亂:“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還有許多句子對為人處世都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如:“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貧苦親鄰,當加溫恤。”“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除了《朱子治家格言》等著名家訓外,在各家族的家譜、祠堂的祠規以及名人家書中,也保留有大量的家范、家戒、家教、家規、家法等,這些家規、家訓,無不以家族法規的形式規范著族中子弟的言行。清光緒皇帝的父親醇親王曾親自撰寫家訓掛在堂屋:“財也大,產也大,后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財也小,產也小,后來子孫禍也小,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少膽也小,些微產業知自保,儉使儉用也過了。”

      古代啟蒙讀物如《弟子規》《增廣賢文》《名賢集》等,也多有教育子弟的名言、格言。如《增廣賢文》:“孝當竭力,非徒養生。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積德若為山,九仞頭休虧一簣;容人須學海,十分滿尚納百川。”岳麓書社1987年版《重訂增廣》將醇親王上述家訓改動幾個字以小字收錄:“田也大,產也大,子孫出來禍也大。借問此理是何如?子孫有錢膽子大,破產行兇都不怕。田也小,產也小,子孫出來禍也小。借問此理是何如?子孫無錢膽子小,忍氣吞聲也過了。”再如《名賢集》中的警句:“馬有垂韁之義,狗有濕草之恩。”“怕人知道休做,要人敬重勤學。泰山不卻微塵,積小壘成高大。”“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歐陽修勤學范文第2篇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2)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4)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5)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7)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8)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9) 時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稱;身而言,有幼壯艾之期。——劉禹錫

      10) 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李嶠

      11) 人壽幾何?逝如朝霜。時無重至,華不再陽。——陸機

      12) 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孟浩然

      13)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1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15)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關于學習的詩句名言摘抄

      1)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2) 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馮異傳》

      4)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

      5)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6)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8) 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9)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10)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

      12)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3)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5)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關于學習的詩句名言大全

      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3)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4)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5)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6)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7)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8)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9)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0)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1)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2)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3)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14)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15)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16)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17) 莫倚兒童輕歲月,丈人曾共爾同年。——竇鞏

      18)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歐陽修勤學范文第3篇

      本班共56名學生,系普通初中電腦派位生源。其中進城務工子弟占了全班人數的1/3以上,語文基礎水平參差不齊。根據過去一年的觀察發現,本班學生活潑率真,但總體成績平平,缺乏深度挖掘知識和遷移拓展的積極性。

      本案例為《送東陽馬生序》的第二課時。

      二、教學目標

      1.積累重點文言字詞,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章主旨。

      2.探究人物精神品質,學習宋濂勤奮、謙卑、尊師、好讀等優秀品質;挖掘現實意義,勸勉學生勤奮讀書,不斷充實自我,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養,追求理想。

      三、教學重難點

      1.深入研討,探究精神品質。

      2.內引外聯,挖掘現實意義。

      四、教學過程

      引入:同學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古人云:頭懸梁,錐刺股,波不教,且勤苦。古人還說: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今天,正當少年的你們,就如那日出之陽。那么,就讓我們趁著這大好時光,繼續學習《送東陽馬生序》。

      (一)知識搶答賽

      形式:競賽搶答。

      內容:重點字詞解釋(紅標)。

      目的:溫故知新,夯實基礎。

      PPT展示重點字詞:

      四支僵勁不能動 同舍生皆被綺繡 走送之

      嘗趨百里外 手自筆錄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又患無碩師 德隆望尊 援疑質理

      叱咄 俟其欣悅 當余之從師也

      負篋曳屣 持湯沃灌 主人日再食

      腰白玉之環 燁然若神人 袍敝衣

      略無慕艷意

      (二)課文深度品

      1.請大家深入課文,迅速找到課文最后一句,讀出來。

      2.這句話點出這篇文章的兩大內容,請找出來。(板書:勤、艱)

      3.文章按什么順序寫宋濂求學過程中遇到的艱難?

      ――時間(圈畫時間詞:余幼時、既加冠、當余之從師也、寓逆旅)

      4.結合文本,在不同的階段,宋濂遇到哪些困難?(請學生讀出文中相關語句)(板書:致書之艱求教之難奔走之勞住讀之苦)

      5.結合文本,宋濂依靠什么克服這些艱難的?(請學生讀出文中相關語句)(板書:手勤、腿勤、口勤、心勤)

      (三)創意新翻譯

      1.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我們看到一位在艱苦的條件下勤奮學習的宋濂。那在“藏書者”、“先達”、“同舍生”,“媵人”眼中,宋濂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請同學們展開四人小組討論,任選一個角色,試以“我所交往的宋濂”或“我眼中的宋濂”為話題,在事實的基礎上,有創意地翻譯課文。(用第一人稱來敘述。)――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提示學生展示前朗讀相關語句、文段)

      (在學生發言后,根據學生描述,點評,設問,引發學生對宋濂品質的深刻思考)

      2.總結宋濂優秀品質(PPT展示):不畏艱難、勤奮樂學、為人守信、謙虛好問、堅持不懈、認真專注。

      3.拓展勤學故事。教師引導:看到這樣勤學苦讀的宋濂,我不禁想起歐陽修,因家貧無資,向別人借書而讀,抄錄收藏,廢寢忘食的故事。我不禁想起梁代劉綺,他“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折之,燃荻為燈”,發奮讀書。

      PPT展示: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歐陽公事跡》

      梁世彭城劉綺,交州刺史勃之孫,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讀。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

      啟發學生:你還知道哪些勤學故事呢?

      ――囊螢映雪、懸梁刺股、鑿壁偷光……

      (四)古今對對碰

      教師過渡:像這樣勤學苦讀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例如歐陽修、宋濂,他們家境貧寒,他們靠勤奮最終成材,他們的故事對于窮苦的人是格外勵志的,那么馬生是否也一樣的窮苦呢?我們來看看馬生的情況。

      PPT展示:(師讀)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送東陽馬生序》

      注釋:

      諸生:指太學生。太學:明代中央政府設立的教育士人的學校,稱作太學或國子監。

      縣官:這里指朝廷。廩(lǐn凜)稍:當時政府免費供給的俸糧稱“廩”或“稍”。

      裘(qiú):皮衣。葛:夏布衣服。

      遺(wèi):贈,這里指接濟。

      司業、博士:分別為太學的次長官和教授。

      非天質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資太低下。

      1.請學生翻譯大致意思。

      2.從這則材料中,我們發現馬生條件很優越,那么,他還有必要勤學苦讀嗎?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3.宋濂身上的優秀品質,對于我們今天的學習有什么現實意義?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4.師生互勉。

      PPT展示:學習是一場獨自的修行,與他人無關,對大多數人而言,學習這條路不會太平坦,常常伴隨著霜雪、狂沙、荊棘、泥潭,但在這個過程中歷練出來的,例如堅持,例如勤奮,例如謙卑,都將成為我們人格中高貴的存在。

      (五)課堂小結

      今天的我們有國家給我們提供九年的義務教育,為我們建設寬敞明亮的教室,配備先進全面的學習資源,我們享受著父母的衣食供養,老師們環繞在身邊,隨時為我們答疑解惑。

      身處這樣優越的條件中,我們再回頭看看那個為了看書“手自筆錄,計日以還”的宋濂,看看那個為了求師問道而“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知經叩問”的宋濂,看看那個“負篋曳屣冒著窮冬烈風在深山巨谷中”艱難前行的宋濂,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業有不精、德有不成”呢?

      我想,這篇《送東陽馬生序》不僅僅是寫給馬生的勸學文,更是寫給在座正在努力學習的少年們。希望大家能夠秉承宋濂的學習態度,用勤奮這條神奇的線,串起無數知識的珍珠。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讓勤讀成為一種品格。

      (六)作業布置

      請以《酬潛溪先生書》為題,給宋濂書信一封,你可以感激他的勸勉,也可以談談你從他身上收獲到的珍貴財富……

      五、板書設計

      致書之艱求教之難奔走之勞住讀之苦艱?圳勤手腿口心

      六、教學后記

      這是《送東陽馬生序》的第二課時,為了更好地實現探究人物精神品質,挖掘現實意義,勸勉學生勤奮讀書,提升自身修養,追求理想,也為了實現這節課的完整性,故將疏通字詞、作家作品、背景材料等在第一課時中先行完成。

      本課借知識競答賽回顧第一課時字詞要點,同時活躍氣氛。從課文最后一句“蓋余之勤且艱若此”入手,緊扣“勤”和“艱”兩大重點分析文本,從而把握宋濂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其勤奮的具體表現。在此基礎上,就產生我們眼中艱苦勤學的宋濂,從而引導學生換位選角,創設情境,從“藏書者”、“先達”、“同舍生”,“媵人”的角度看宋濂,這個環節由小組活動,激發想象,深入情境,有創意地結合文本,另類翻譯,組內分享,推薦代表發言等幾個步驟構成,這個環節形成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有助于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在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傾聽和欣賞的能力等。

      在此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思維是很有創造力的,他們在創造性的翻譯過程中,還會在課文的基礎上自發地設計一些環境、情節、人物表現等。當我結合學生描述發問,挖掘他們眼中宋濂的形象時,宋濂的那些優秀品質就更深刻、透徹,而后內引外聯出勤學苦讀的例子略作拓展,也就水到渠成。但我所舉的這些例子對窮困的人而言是很勵志的,可能有些條件優越的孩子沒有切身之感,從而引出對“馬生”學習條件是否貧困的疑問,借此展示出《送東陽馬生序》課文之外的部分“今諸生學于太學……豈他人之過哉”對比提出:馬生條件優越,是否需要勤學苦讀等問題,進而挖掘宋濂勤學苦讀等優秀品質的現實意義。

      在逐步深入挖掘《送東陽馬生序》中宋濂的內在品格中,在設身處地的創造性翻譯中,學生走進勤學的宋濂,走進謙遜的宋濂,走進尊師好問的宋濂……不僅在學習課文,更在學習宋濂身上的優良品質和人格魅力。

      歐陽修勤學范文第4篇

      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2、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示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需要急思量。——陸九淵

      3、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王豫

      4、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5、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朱熹

      6、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8、讀書好處心先覺,立雪深時道已傳。――袁枚

      9、讀之以為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讀之以友朋,幽憂讀之以當金石琴瑟。——尤袤

      10、學固不在乎讀書,然不讀書則義理無由明。——朱熹

      11、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12、讀書不趁早,后來徒悔懊。—— 《清詩鐸·趁早歌》

      13、年少從他愛梨粟,長成須讀五車書。——王安石

      14、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宋詩紀要》

      1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16、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黃庭堅

      17、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板橋

      18、但患不讀書,不患讀書無所用。——朱舜水

      19、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王安石

      20、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 頤

      21、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2、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

      23、勞于讀書,逸于作文。——程端禮

      24、一日不書,百事荒蕪。——李詡

      25、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朱熹

      26、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27、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8、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

      29、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30、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袁牧

      31、貧寒更須讀書,富貴不忘稼穡。——王永彬

      32、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33、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4、人能不食十二日,惟書安可一日無。——陸游

      3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37、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39、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40、當以讀書通世事。——倪元璐

      41、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袁牧

      42、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蘇軾

      43、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陳善

      44、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

      4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46、刻苦讀書,積累資料,這是治學的基礎。――秦牧

      4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48、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朱熹

      49、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

      50、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51、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52、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劉知幾

      53、靈魂欲化莊周蝶,只愛書香不愛花。——童銓

      54、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朱熹

      55、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56、讀書數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列子

      57、鑿壁偷光,聚螢作囊;忍貧讀書,車胤匡衡。——許名奎

      5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59、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朱用純

      60、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朱熹

      61、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62、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 ——朱熹

      6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64、讀書務在循序漸進;一書已熟,方讀一書,勿得鹵莽躐等,雖多無益。——胡居仁

      65、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66、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朱熹

      67、讀書不尋思,如迅風飛鳥之過前,響絕影滅,亦不知圣賢所言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68、凡欲顯勛績揚光烈者,莫良于學矣。——王符

      69、開卷有益。——趙光義

      70、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陳壽

      71、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

      7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73、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7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75、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歐陽修

      76、讀書貴神解,無事守章句。——徐洪鈞

      77、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增廣賢文》

      78、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79、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朱舜水《答野節問》

      80、退筆如山起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

      81、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82、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83、素食則氣不濁;獨宿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

      84、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85、或作或輟,一暴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吳夢祥

      86、天下事以難而廢者十之一,以惰而廢者十之九。——顏之推

      87、強學博覽,足以通古今。——歐陽修

      88、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鄭板橋

      89、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90、人有坎,失于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顏之推

      91、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王符

      92、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93、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94、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 《清詩鐸·讀書》

      95、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96、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97、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其專精。——章學誠()

      歐陽修勤學范文第5篇

      1、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2、夫道成于學而藏于書,學進于振而廢于窮。——(漢)王符

      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4、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時常要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松。——蘇霍姆林斯基

      5、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朱熹

      6、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7、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8、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宋]朱熹(《四時讀書樂》)

      9、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10、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1、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12、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4、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15、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16、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1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8、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9、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0、進學致和,行方思遠。 ——字嚴

      21、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2、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23、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4、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25、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26、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7、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9、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3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三國志》

      31、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3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3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37、懂得自己無知,說明已有收獲。

      38、讀書之樂樂無窮,撥琴一弄來熏風。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德]歌德

      39、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40、趕腳的對頭是腳懶,學習的對頭是自滿。

      41、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4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43、沒有比讀書更好的娛樂更持久的滿足了。——(英國)諺語

      44、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有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羅曼·羅蘭

      45、讀好書就是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46、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4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48、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49、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夭高。

      5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1、不學,則不明古道,而能政治太平者未之有也。——(唐)吳兢

      相關期刊更多

      科學之友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

      創新科技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河南省科學技術廳

      新世紀周刊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国产亚洲精aa成人网站|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 亚洲美女aⅴ久久久91| 亚洲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7777|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wwwxxx亚洲|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日韩色日韩视频亚洲网站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无线电影官网|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亚洲人成人网站18禁|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jizzjizz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