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如何提高線上教學的實效性

      如何提高線上教學的實效性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如何提高線上教學的實效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如何提高線上教學的實效性范文第1篇

      關鍵詞:地理概念;本質;有效策略

      一、教學反思,多么痛的領悟

      在過去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我對于高中地理概念的態度是從不重視,甚至還有一絲不屑。我認為那就是記記背背的東西,沒有任何意義,體現不出教師的水平,更不能檢驗學生的能力,在高考中更不可能去考查學生。所以過去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我對于高中地理概念的處理策略就是讓學生自己看看,課本上畫畫線,最多讓學生填填空。長期下來也沒出過什么“亂子”,于是乎,我心里還有點得意,覺得自己對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的處理比較到位。這種膚淺的認識被兩節名師的高三復習課打醒了,那是在高考前一個半月左右的樣子,我們有幸去聽了杭州兩位名師的高三復習課。按照我的想法,這樣的名校,這樣的名師,在這么關鍵的時刻,肯定在講解題方法或應試技巧吧。讓我大跌眼鏡的是,他們居然都在梳理高中地理概念!我百思不得其解,這么好的學生,每年的重點本科率至少在95%以上,為什么這時候不利用習題訓練提能力,教師反而花大力氣去復習地理概念?一個也就算了,兩位名校的名師同時都在這么做。課后我和兩位名師進行了交流,終于若有所悟。這兩節高三名師的公開課我收獲的是經驗,而2011年浙江高考文綜卷的1~2題帶給我的是慘痛教訓:

      表1為2005年聯合國城市研究機構的關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國、英國等四國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題。

      表1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國家是

      A.日本、英國、泰國、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國、沙特阿拉伯、泰國

      C.英國、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國

      D.英國、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國

      2.下列關于乙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東南沿誨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綠洲城市

      這是一道組合題,第一題如果錯誤,會影響第二題的作答。考試考完,學生感覺良好,答案一出,先是懷疑答案錯誤,后來經證實答案沒問題后,罵聲一片。后來聽說這道題目正確率只有百分之零點幾,連一線的地理教師也大加口誅筆伐。學生的情緒我可以理解,一線的地理教師為什么也有那么大的負面情緒和反應呢?當然這道題正確率如此之低,是不是過偏,值得商榷。后來我冷靜下來仔細思考,這組高考題打中了教師的痛處:為了應試,我們在復習備考中采用了急功近利的教學方法,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復習城市化水平這部分內容時,為了成績,常會給學生這樣的結論:經濟水平越發達,城市化水平越高。學生正是在老師教的這種結論的指導下去解第1題的,因為經濟水平由高到低是英國、日本、沙特、泰國,所以第1題選D,第2題選B。但這是命題者的真正意圖嗎?如果去除功利化的結論,回到本質的地理概念上,運用地理原理去分析這組問題,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標志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事實上日本逆城市化比較嚴重,再加上政府鼓勵農業發展等原因,城市化水平只有66%,而沙特盛產石油,再加上氣候干旱,不宜大規模發展農業,所以83%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第1題答案選C,第2題答案也就不難選擇了,為D。那一年的高考,我校的文科重點本科上線僅3人,為近年來的歷史新低。我想,地理應該負上部分責任,我作為高三地理備課組長應該反思高三地理教學,尤其是地理概念的教學。

      二、痛定思痛,重新審視地理概念

      1.高中地理概念及其特征

      要了解高中地理概念的含義,首先要了解地理概念的“概念”。關于地理概念的定義界定,不同學者所下定義各有不同,陳澄在《地理表象、概念、原理及其層級關系》一文中指出:地理概念是地理事物的本質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褚亞平在《中學地理教學法》中提出:地理概念就是在意識中能夠反映地理事物、現象及其演變過程的本質屬性。雖然專家學者對地理概念的界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綜合以上學者的觀點,可以得出地理概念具有三層含義:(l(1)地理概念是概念中的子概念,屬于人腦的反映。(2)地理概念涉及的范圍包括地理事物、現象及其演變過程。(3)地理概念在人腦意識中的反映是本質屬性,不同于地理表象,反映的是地理事物的表面現象,而地理概念是將一類地理事物共同特征用更加細化指標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抽象、概括形成的本質屬性。例如,地球上的湖泊,有內流湖、有外流湖、有淡水湖、有咸水湖等。用精煉的語言概括出湖泊的本質特征與屬性:陸地上洼地積水形成的水域寬闊、水量交換相對緩慢的水體。那么,高中地理概念就是指在高中學習階段內能夠反映地理事物、現象及其演變過程的本質屬性。它具備以下特征:

      ①抽象性。高中地理概念就是指在高中學習階段內能夠反映地理事物、現象及其演變過程的本質屬性,所以它有很強的抽象性。主要體現在一些地理現象概念的空間想象,需要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例如,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一章中地球運動這一部分內容,涉及大量的宇宙天文概念,這也屬于高中地理概念,這部分地理概念的理解相對較為抽象,需要教師將這些抽象概念具體化,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

      ②系統性。每個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聯系。概念之間也存在著復雜的聯系,梳理概念之間的異同,有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與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確概念之間的區別,不僅了解了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而且有助于在學生頭腦中建立完整的地理概念系統。例如黃赤交角這一概念,不僅要知道黃赤交角是黃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夾角,更要借助圖形理解黃赤交角和南北回歸線以及五帶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建立起完整的地球公轉的概念系統。

      2.高中地理概念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1)高中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礎知識的組成部分,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規律的關鍵

      許多高中地理問題要進行正確的判斷、推理、分析、綜合等地理思維活動,都要以正確的高中地理概念作為基礎。高中地理知識的推演、地理原理的建立都離不開高中地理概念。形成正確的高中地理概念,是學習和掌握地理基礎知識的中心環節。另外,學習高中地理概念時培養的各種初步能力,可遷移至地理課其他知識類型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地理概念學習的能力過程,是培養未來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起點。

      (2)地理概念是運用地理學科語言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的基礎

      “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的能力是地理能力的重要組成之一,也是高考的四大“考核目標與要求”之一。“用簡潔、科學的文字語言、圖形語言或其他表達方式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發展變化,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的要點。”這些都必須以正確的地理概念為基礎。例如,向斜構造為何地形倒置,在地貌上形成山嶺,科學的表述是“向斜槽部因受到了擠壓,巖性堅硬,不容易被侵蝕,反而形成山嶺”。學生的表述有:“向斜部分,由于位置較低,高處的物質被帶到低處,不斷堆積,從而形成山嶺。”這段回答主要存在的問題是:一是用生活語言代替地理學科語言,如“高處的物質被帶到低處”;二是表達不科學。其中還有以下不妥或錯誤之處:“向斜部分”范圍太廣,不準確,應為“向斜槽部”;向斜成山并不是周圍的物質在此堆積而形成的,而是向斜槽部受到的侵蝕比較弱,而周邊的物質受到的侵蝕比較快而造成的,其實質是差異侵蝕。由此可見,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必須建立在準確掌握地理概念、地理術語的基礎之上。

      (3)高中地理概念教學可促使中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由于高中地理概念具有抽象性、系統性的特征,所以高中地理概念的學習是一項艱苦復雜、受意識支配的腦力活動。意志堅強的學生會戰勝困難獲得成功的樂趣;意志薄弱的學生常缺乏信心,半途而廢。如果學生有了正確的動機和良好的情感,就能迎難而上,百折不撓,視學習為內部的需要,把解決問題作為一種享受。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學中,可以通過概念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濃厚興趣,培養學生嚴格的科學思維習慣,培養學生形成堅持真理、尊重科學的良好品格。例如,在講授“方位”概念時,可以介紹我國古代地理學家為發明指南針所作的貢獻,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

      3.高中地理概念的教學目標

      由于高中地理概念具有上述特征,并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高中地理概念的教學絕不是讓學生去背背那么簡單。那么,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究竟要達到什么目標呢?我認真鉆研了新課程的課程目標,從中有了一些感悟。新課標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角度進行構建,三者有機聯系構成一個整體。所以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的目標具體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高中地理概念知識與技能的獲得是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的基礎。它要求學生經過準確的理解掌握、深化鞏固、遷移運用、反饋改進概念等過程,最終實現地理概念知識與技能的獲得這一課程目標。(2)高中地理概念過程與方法的養成是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的深化。地理概念過程與方法可以歸結為地理概念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方法,即地理概念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策略。(3)高中地理概念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是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的深化。高中地理概念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也有利于學生審美心理的形成,有利于高中地理概念教學教育審美化的實現。

      三、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的有效策略

      有了上述的教學反思之后,我開始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去摸索一些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的策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只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況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學生學習高中地理概念的過程離不開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心理活動。學生形成概念、掌握規律的過程,絕不是簡單、被動地從教科書上或教師那里接受一些概念的條文,而是在學生頭腦深處發生一系列極其深刻、極其復雜的心理變化過程。基于上述理論,我認為高中地理概念教學就是要解決好三個問題:(1)注意引導學生關注地理概念的形成過程――由表及里的過程;(2)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地理概念之間的比較――認識本質的過程;(3)注意引導學生應用地理概念解決具體問題――深入理解的過程。接下來,我結合自己摸索的一些教學案例去談談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的有效策略。

      1.注意引導學生關注地理概念的形成過程――由表及里的過程

      高中地理概念,按照其屬性可以分為具體概念和抽象概念。具體概念是指按事物的指認屬性形成的概念;抽象概念是指按事物的內在、本質屬性形成的概念。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學中,我們要能依據概念的不同類型采用不同的策略。

      (1)具體概念――概念獲得法

      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地理概念的形成過程。概念獲得法是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學習材料,引導學生通過這些材料進行分析、綜合、假設、證明,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地理概念的方法。以“自然資源”的概念教學為例,教學設計如下:

      步驟1:教師提供材料。

      石油、汽油、野菜、煤炭、金礦、石灰巖、花崗巖、大理巖、棉花、雷電。

      步驟2:學生討論,提出假設

      有生命的;能賣錢的;能提高人類的福利;物質和能量。

      步驟3:學生針對自己的假設判斷上述材料中是否屬于自然資源,教師在此基礎上給出正確的判斷。

      石油――是、汽油――否、野菜――是、煤炭――是、金礦――是、石灰巖――是、花崗巖――是、大理巖――是、棉花――否、雷電――否。

      步驟4:學生根據老師給出的判斷,修改自己的假設,并說明理由。

      有生命的(刪除);能產生經濟價值(口語變為地理術語);能提高人類的福利;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補充);物質和能量。

      步驟5:教師對學生的修改做出反饋,引導學生確認自然資源的基本屬性,歸納出自然資源的概念:自然資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夠產生經濟價值以提高人類福利的物質和能量的總稱。

      (2)抽象概念――圖示法

      抽象概念比具體概念復雜難懂,通過圖示法向學生提供概念的名稱和定義,更為直觀地理解地理概念的屬性,并通過提煉地理概念的關鍵屬性,從而解讀得出地理概念的特征,從而歸納出地理概念。例如,對于低壓槽這一概念的教學,教師先給出定義“低壓槽,是從低壓區中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稱為低壓槽”。隨后在圖1中,找到等壓線彎曲最大處的連線(即圖中的槽線),然后做出切線(黑色虛線),提煉出低壓槽的關鍵屬性,即等壓線彎曲最大處的連線處的氣壓低于兩側的就叫低壓槽。進一步挖掘:低壓槽的西側為偏北風帶來的冷氣團,東側為偏南風帶來的暖氣團,冷暖氣團在低壓槽相遇,之后一起繼續逆時針(北半球)向中心輻合,所以冷氣團勢力強于暖氣團,圖中低壓槽處形成冷鋒。還可以分析冷鋒對當地天氣的影響。這種方法還可以用于高壓脊、山谷、山脊等涉及等值線彎曲的問題。簡單、直接,即可避免概念的死記硬背,又可以提升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用一種方法解決同一類問題。

      (3)建構概念網絡

      高中地理概念的教學不僅是單個概念的教學,更是組織結構的教學,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建構起具有一定層次結構的概念網絡,而概念地圖是建構概念網絡的重要途徑。概念地圖是利用直觀的圖式來理清概念之間的關系,進一步促進知識結構的合理化。例如,以湘教版必修Ⅲ第一章《區域地理與人類活動》為例,這一章的地理概念眾多,相互之間的關系復雜,很容易讓學生的思維混亂。我采取了建構概念網絡的方法:步驟1:給出如圖2的主要概念,讓學生在這些概念之間畫線或箭頭,以表示出概念之間的關系。學生拿到之后一頭霧水,好一點的學生能連幾條線就不錯了。步驟2:鑒于學生難以完成步驟1的任務,我引導學生去抓這一章的核心概念,簡化如圖3。步驟3:根據步驟2,再去找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構建如圖4的概念網絡:

      2.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地理概念之間的比較――認識本質的過程

      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關注地理概念的形成過程――由表及里的過程,而且要讓學生能學會分析概念。在分析概念時,學會比較概念尤為重要,這是認識概念本質的過程,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探索極晝區內的正午太陽高度和子夜高度的關系時,我就引導學生畫了圖5來落實地理概念并比較相關概念:

      圖中O為地心,AOB為赤道,EF、DH、CJ為三組太陽平行光線,EF的延長線經過地心O,為太陽直射光線,F為太陽直射光線和地球表面的交點,為太陽直射點,∠FOB為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復習地理緯度的概念),設為α;由太陽直射點的定義可知:DFBK所在的經線地方時為12:00,CA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0:00;CD緯線上出現了極晝現象,∠AOC=∠DOB且為該地的緯度,設為X;分別過C和D點做出其地平面(圓的切線)CI、DG,∠GDH為CD緯線上該日的正午太陽高度(圖中復習太陽高度和正午太陽高度的概念),設為H,∠ICJ為子夜太陽高度,設為h。

      ∠FOB=α,∠AOC=X

      ∠FOK=α+X

      COCI(地平面的定義)

      ∠JCO=90 o+h

      太陽光線EF∥CJ

      ∠JCO=∠FOK (同位角相等)

      90o+h=α+X ①

      又H=90o-(X-α)(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②

      聯合①②解方程組,不難得出結論H+h=2α。讓學生在推理過程中充分理解并在圖中落實了以下地理概念:直射光線、緯度、(正午、子夜)太陽高度、地平面,同時比較了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子夜太陽高度三組地理概念。更為重要的是,結論淺顯易懂,推理過程也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3.注意引導學生應用地理概念解決具體問題――深入理解的過程

      概念的形成和比較只是個過程,并不是地理概念學習的終點。學生對地理概念有深刻的理解,還需要進行實際運用,即運用地理概念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只有在實際情景中對地理概念進行運用和反思,學生才能深刻領悟地理概念的本質,并將其構建為自己的認知體系。作為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去除一些功利化、復雜化的結論,引導學生抓住地理概念的本質去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我在以往有關坡度的教學中就歸納了很多結論:(1)同幅等高線圖上,等高線密,坡陡;等高線疏,坡緩。(2)不同幅,若等高距、等高線疏密相同,則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緩。這樣的結論看似為學生著想,面面俱到,實際上就是種功利化的教學思想,結論越多,學生越容易亂,越容易去死記硬背。所以我用坡度的概念對結論進行了瘦身:坡度=相對高度/實際水平距離,這一概念完全可以推導出上述結論,簡潔明了,而且還可以讓學生進行遷移解決上述兩個結論解決不了的問題。如:圖6中各點為相對于同一基點的實測高程,單位為米,其中M為該區域的最高點。回答1~2題。

      (1)圖中①、②、③、④四坡地中,坡地最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圖中可能發育成小溪的有( )

      A.1處 B.2處 C.3處 D.4處

      分析:兩題都是考查地理概念的運用。第1題,如果用我以前歸納的判斷坡度的結論根本無從下手,只要抓住坡度的定義就簡單了:圖上①②③④四處的圖上距離一樣,又在同一幅圖中,比例尺相同,故四處的實際水平距離一樣,很明顯,四處的相對高度順序為①>②>④>③,而坡度=相對高度/實際水平距離,故坡度的順序為①>②>④>③。第2題,小溪(河流)發源于山谷,抓住山谷這一概念的本質:兩側海拔高,中間海拔低。從圖中獲取信息:ACE三點距M點的距離一樣,C點兩側的AE海拔高于C點,同理BF兩點的海拔高于D點,故①兩側的海拔較高,中間較低,所以①處為山谷,可能有小溪發育。同理可以判斷出②③也為山谷,④處為山脊,故圖中可能發育成小溪的有3處。

      當然,上述地理概念教學的過程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不能割裂開來,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設計時,盡可能從地理概念出發,以地理概念為核心和主線,去除功利化的思想,返璞歸真,回到原點,還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的本質。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做了這方面的嘗試,以地理概念為主線設計問題,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程序流暢,能提升課堂的實效性。例如,我在設計《湖泊》這個課題時,抓住了湖泊概念中的“洼地”和“積水”兩個關鍵詞,以其為主線設計課堂教學:

      (1)展示有代表性的湖泊,學生據圖歸納湖泊的概念:陸地上洼地積水形成的、水域比較寬廣、換流緩慢的水體。

      (2)洼地是如何形成的?引出地質作用和湖泊的分類:構造胡、火山湖、冰成湖、堰塞湖、瀉湖、牛軛湖。

      (3)積水從何而來?到哪兒去了?從而分析湖泊水的收支狀況,并以青海湖和鄱陽湖為例比較內流湖和外流湖的不同點。

      (4)用材料從湖泊水量和水質兩方面分別去歸納湖泊的生態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

      (5)河流的進出除帶有鹽類物質外還帶有哪些東西?這些東西哪兒來?如果它們的量異常偏多就會產生什么問題?

      (6)湖泊環境問題探究:外流湖和內流湖湖泊面積減少的原因?內流湖鹽度越來越大的原因?外流湖泊水體的富營養化的原因?

      (7)分析方法總結: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人類活動與自然地理環境的相互影響、地理要素的時空變化。

      總之,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不要忽視地理概念,以地理概念的理解和應用為原點,不斷發散學生的地理思維,從而加深對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的理解和應用。返璞歸真,回歸自然,去除教學功利化,教學簡單一點,效率高一點,師生更加快樂點!

      參考文獻:

      [1]陳澄.地理表象、概念、原理及其層級關系[J].地理教育,2006(9):45-46.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不卡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国产专区一va亚洲v天堂| 国产亚洲成人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亚洲a级片在线观看|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久久亚洲精品高潮综合色a片|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狠狠成人综合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亚洲性猛交XXXX|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