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角的初步認識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范文第1篇

      子牙鎮子牙小學

      閆雪

      教學目標:

      一、結合生活實際,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直觀認識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以及記法和讀法,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二、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學習活動,經歷發現角、認識角、辨析角的過程,培養觀察、操作、抽象概括等能力。

      三、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以及記法和讀法。

      教學難點:

      通過大量的感性經驗積累,建立起角的概念。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三角板、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引出角。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下面我們就來玩一個“猜圖形”游戲,今天圖形王國里來了幾個朋友,可是它們都戴了面具,你能猜出它是誰嗎?

      師:你是根據什么猜測的呀?說說你的理由。(預設: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圓形沒有角)

      師:那么你知道什么是角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個新朋友——角。你們想不想和角成為好朋友啊?角給我們出了三關難題,只要闖過就能和角成為好朋友,大家有信心嗎?(板書課題:認識角)

      二、實踐探究,認識角。

      (一)第一關

      認角

      1.抽象角的幾何圖形

      師:(課件出示剪刀、鐘面、紅領巾等圖片)這些物品上都藏有角,你能指出每個角藏在什么地方嗎?(生上前用手比劃,課件配合閃爍其中的角)

      師:現在我把這幾個角都請下來,(課件動態演示,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看,這幾個圖形都是角。

      師:找一找自己的周圍,哪些物體上面有角呢?誰愿意來說一說。

      師: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摸一摸,說說有什么感覺?

      生:尖尖的、直直的(頂點和邊)

      師:仔細觀察屏幕上的角和你自己所畫的角,你能發現它們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嗎?

      2.

      判斷哪些是角?

      生依次判斷,并說明原因。

      (二)第二關

      畫角

      1.學生嘗試畫角。

      學生嘗試“自由”畫角。展示學生作品。

      2.教師示范畫角。

      (1)教師示范畫角。

      (2)學生練習畫角。

      3.學習角的記法和讀法。

      (1)師:為了把角表示出來,并且區別不同的角,在數學中規定了角的記法和讀法。比如黑板上畫了一個角,在這個角上標一條小弧線表示這里是一個角,并在它的旁邊寫上“1”,這個角就記作∠1,(板書記作:∠1)讀作角1。(板書讀作:角1)

      (2)學生討論“∠”

      和“﹤”的區別。

      (3)請同學們給自己畫的角取個名字。

      4.標一標。

      (課件出示)在下面的圖中各找出三個角,標一標。

      (1)學生獨立練習。

      (2)全班交流。

      (三)第三關

      比角

      1.師介紹活動角并演示

      2.小組討論

      怎樣使角變大?怎樣使角變小?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3.角的大小與邊長有關嗎?課件演示

      4.得出結論

      5.游戲闖關

      三、總結延伸,深化角。

      1、總結學習收獲。

      (1)假如你是一個可愛的角,你能用這節課學到的有關角的知識介紹一下自己嗎?

      (2)兒歌記角。

      我是一個小小角,一個頂點兩條邊,畫角時要牢記,先畫頂點再畫邊。

      2、欣賞角的圖形美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范文第2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P4的內容,練的第1、2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除法的含義,理解把一個數按每幾個一份的分法,也用除法計算。

      2、初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談話: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除法,初步學會把一堆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今天我們繼續學法,再來學習一種新的分東西的方法,看誰學得快,學得好。

      2、全班操作

      師:把10根小棒,每2根分一堆,能分幾堆?大家分一分。

      (教師用電腦演示)

      師:10根小棒,每2根分一堆,能分5堆,

      二、新課

      1、教學例4

      師口述題意:8個O,每2個放一堆,能分幾堆?

      每個學生拿出8個O,每2個放一堆,大家分一分。

      師:8個O,每2個放一堆,能分4堆,每堆同樣多,這種分法也叫平均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分法。

      2、教學例5

      1)出示實物,邊出邊讓學生數,一共有幾個。

      師口述題意:有6個桃子,每2個放一盤,可以放幾盤?

      師:分桃的要求是什么?

      每盤放2個應該怎樣放?

      師演示。

      指名讓生分一分,說一說是怎樣分的?分了幾盤?

      2)學法算式。

      師:有6個桃子,每2個放一盤,可以放3盤。也就是把一堆東西,按每幾個一份來分,能分成幾份,這種分法也用除法計算。

      師:算式怎樣寫?

      師:要份的桃子數是6,寫在除號的前面做被除數;每2個一盤,也就是每一份是2,寫在除號后面做除數;放了3盤,也就是分了3份,3寫在等號的后面是商。

      師:這個算式怎樣讀?

      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

      2、練的第1、2題

      第1題

      1)讀題,幫助理解題意

      2)填數、解題

      第2題

      1)出示算式

      2)填數、解題

      四、小結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范文第3篇

      (一)使學生初步知道減法的意義.能熟練地口算3以內的減法.

      (二)使學生認識“-”號,會讀減法算式.

      (三)初步滲透應用題的基本結構.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建立減法的概念.

      難點:理解減法的含義.

      課前準備

      (一)教具:小女孩拿氣球圖、小雞、小燕子圖.2本畫冊、3支鉛筆、2個皮球.

      (二)學具:小圓片、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復習2,3的組成:

      出示小黑板:

      學生回答:1和1組成幾?2可以分成幾和幾?2和幾組成3?3可以分成2和幾?1和幾組成3?3可以分成1和幾?幾和1組成2?2可以分成幾和1?

      2.看卡片口算,并說計算方法:

      1+1=

      2+1=

      1+2=

      (二)學習新課

      導入新課:老師演示,學生回答.

      老師手里拿著幾本畫冊?(2本)

      老師送給同學幾本?(1本)

      還剩幾本?(1本)

      (1)出示小女孩拿氣球圖:

      引導學生看第一圖,提問:

      圖上畫的是什么?

      小女孩手里拿著幾個氣球?(2個)

      再看第二圖,提問:

      想一想,這幅圖是什么意思?(1個氣球從手中飛起,女孩手里還剩1個氣球)

      請2~3名同學把兩幅圖完整地說一遍.(女孩手里有2個氣球,飛走了1個,還剩1個)

      (2)認識減號,會讀減法算式:

      師邊指圖邊說:從2個里面去掉1個,求還剩幾個?就是要從2里面減去1,用算式表示是2—l—1.(板書)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減法的初步認識”.老師板書課題.

      師指算式中的減號說:這個符號叫減號(板書一減號)

      這個算式讀作:2減1等于1.(齊讀)

      (3)講減法的含義:

      提問:2,1和1在算式里各表示什么?這個算式表示什么?(表示原來有2個氣球,飛走了1個,還剩1個)

      提問:這1個氣球是從哪個數里飛出的?

      師說:從2里面飛出的,這2就要寫在減號的前面,飛走1個,這1就寫在減號的后面,還剩1個,寫在等號的后面.

      表示有2個氣球,飛走了1個,還剩1個.

      指名(2~3人)把算式的意義說一說.

      2.教學3-1=2.

      (1)出示小雞圖:

      提問:圖上有幾只小雞?(有3只)

      老師在1只小雞外面畫上虛線圈.

      提問:這叫虛線圈,它表示什么?(表示去掉的意思)3只小雞,跑了1只,還剩幾只?

      (2)練習說圖意:

      師說:誰能把這幅圖的意思用三句話表達出來.(有3只小雞,跑了1只,還剩2只)

      自己小聲練習說、兩人一組說、指名說.

      (3)用算式表示;

      師說:大家能用三句話把圖意說清楚.那用算式怎么表示呢?

      指名說算式,老師板書:

      3-1=2

      提問: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師說:你們說得對!有3只小雞,跑了1只,求還剩幾只,就要從3只里面減去1只,(邊說邊指板書)所以用減法計算.還剩幾只呢?(還剩2只)

      指虛線圈問:這個虛線圈表示什么?(表示去掉的意思)

      3.教學3-2=1.

      (1)出示小燕子圖:

      引導學生觀察圖意,然后啟發學生看圖列算式.

      師問:你們能看圖列一道算式嗎?

      指名說算式,老師板書:3-2=1.

      師問:你為什么這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老師要多叫幾個學生說,對說得好的要給予表揚.

      師問:原來有3只小燕子,飛走了2只,要求還剩幾只?用什么方法計算?(用減法)

      師說:原來有3只小燕子,飛走了2只,要求還剩幾只?就要從3只里面去掉2只,所以用減法計算.

      小結(老師指圖)剛才我們看到氣球飛起.小雞跑掉、燕子飛走了,求還剩多少,都是用減法計算.

      提問:我們不看圖,能求出2-1=3-1=3-2=這幾道題的得數嗎?

      老師引導看數的組成:

      指名說,怎么想的?

      師說:同學們說得很好,以后我們在計算2-1時,可以想:2可以分成1和1,2減1等于1;計算3-2時,可以想:3可以分成2和1,3減2等于1,計算3-1時,也可用同樣的方法.總之,要根據數的組成和分解來想得數.

      (三)鞏固反饋

      1.擺一擺,算一算.

      (1)擺出3朵花,拿走2朵,還剩幾朵?

      指名說算式:3-2=1.

      (2)擺出3個圓片,拿走1個,還剩幾個?

      指名說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2.老師用實物演示,學生用數字卡片擺算式.

      (1)老師拿出3支鉛筆,發給同學1支,還剩幾支?學生擺出:3-1=2.

      (2)老師手拿2個皮球,送給同學1個,還剩幾個?學生擺出:2-1=1.

      3.看圖說圖意.

      提問:圖中的虛線圈表示什么?

      5.做拍手游戲:

      老師口述算式,全班拍手表示得數.

      2+1=

      2-1=

      3-2=

      3-1=

      1+1=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的是減法的初步認識,知道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求還剩多少的題用減法計算.認識了減號和虛線圈,會讀減法算式.還會用3的組成和分解計算3以內的減法.同學們都學得很好,要繼續努力.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是學生學習減法的開始,在本單元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以后學習10以內的減法打下基礎.課堂設計的安排是:

      一、在復習準備環節,設計了老師手拿書本演示.目的是在新課前使學生對減法有個感性的認識.

      二、三個例題的安排各有側重,例1,通過指導看圖,初步建立減法的概念,理解減法的意義.知道算式中各數都表示什么.例2,重點滲透集合思想,知道虛線圈表示什么.練習用三句話敘述圖意,為以后學習應用題鋪墊.例3,放手讓學生自己看圖、說圖意、列算式.有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范文第4篇

      對“牛頓是什么”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由于標準和角度的不同,竟能得到這般多彩的答案!很難說他們誰對誰錯,甚至根本沒辦法說清。

      這使我不禁想起了發生在小學校園里的一件事。在一堂自然課上,老師問孩子們:“春天是什么?”同學們個個胸有成竹地舉起了小手,躍躍欲試。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的一個季節。”

      “春天是花開鳥鳴的季節。”

      “春天是冰雪融化后的美麗。“

      “春天是春姑娘的媽媽。”

      ……

      答案真是豐富多彩!

      可是,老師又說了些什么么呢?“只有一位同學回答正確。其余的,把‘春天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一個節氣’抄二十遍!”

      是的,老師是這樣回答的。這是一場激烈的爭辯后的唯一的總結語。孩子們按照他的話抄了,記了,而且以后再不敢“亂說話”了。難道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真的錯了?不!那么錯的是誰,該罰的又是誰呢?相信那位老師一定無法斷定牛頓是什么,那他又是如何斷定春天是“一年四季的第一個季節呢”?是誰定的“標準答案”呢?我想肯定是教科書。我又想: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制造只會寫“標準答案”的“機器”嗎?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范文第5篇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o數學(二年級上冊)》第38~40頁的內容及練習八中的習題。

      教材分析:

      在一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等簡單的平面圖形。本冊“角的初步認識”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開始學習的,是進一步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礎。本節課中我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找出其中的角,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同時從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讓學生在折一折、指一指、比一比、畫一畫等實踐活動中認識角,使抽象變為直觀。

      學情分析:

      由于在小學一年級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簡單的平面圖形,是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來學習,同時教學時結合生動有趣的感性圖片,采用學生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動,大部分學生應能較好的掌握本節知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

      學會用尺子畫角。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發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

      3、情感目標:

      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互相協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角的本質特征;畫角。

      教學難點:了解角的大小變化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紙板、剪刀、圖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新的一天開始了,校園里早早熱鬧起來,操場上更是生機勃勃。(播兒歌)“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朋友起得早,正在校園做早操。”(課件出示“校園的早晨”圖片)?(電腦出示紅色的閃動的角)足球場的一角也有這樣的圖形(電腦出示紅色閃動的角)。

      生:在老師的提示和電腦的引導下觀察課件。

      師:你們認識它嗎?同桌互相說一說,你都看到些什么?

      生: 回答老師的問題(圍繞“角”自由回答)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

      (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

      通過情境創設和音樂的營造,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逐步引導學生從實物中抽象出角,自然地從生活中的角過渡到對數學意義上的角的研究,也可以初步了解學生對角的認識情況。

      二、探究引導,掌握新知

      角的認識:

      1、聯系實際,尋找生活中的角。

      師:不僅圖中有角,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教室里許多物體上都存在著角,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把你看到的角說給同學聽。

      生: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同學之間互說自己看到的角(按分好的小組進行)。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根據剛了解的角的特征從現實物體表面上找角,既鞏固了對角的認識,又體現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教育理念,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充分體驗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2、抽象圖形,形成表象。

      (1)(課件演示學生說的四種實物:剪刀、三角板、課桌的角、黑板上的角)我們給它脫掉華麗的外套,課件演示從四種實物中抽象出角的過程。

      生:仔細觀察,說說角是什么樣的,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學生互相說后老師點名學生來說。

      【設計意圖】

      讓學生通過觀察、描述,體會到“角有一個尖尖的頂點,有兩條直直的邊”,形成角的組成的表象。

      (2)角爺爺過生日,設宴請客,客人都是角家庭的成員。瞧,這些圖形都說自己是角,前來參加宴會。小朋友,快幫幫角爺爺,判斷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生:學生判斷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設計意圖】

      讓學生判斷幾何圖形中有幾個角,一是鞏固對角的認識,二是為以后繼續學習幾何圖形打下堅實基礎。

      (3)看下面各圖都有角,你知道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幾個角?右面的梯形有哪幾個角?

      小組內說,組內學生代表回答。

      【設計意圖】

      讓學生判斷幾何圖形中有幾個角,一是鞏固對角的認識,二是為以后繼續學習幾何圖形打下堅實基礎。

      3、實踐操作,豐富認識。

      (1)我們從生活中找到了這么多的角,你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個角?請同學們先動腦筋想一想,在動手試一試,用兩個硬紙條和一枚圖釘怎樣做出角來?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2)誰愿意把你做的角來展示一下?有誰做的角和這個角不一樣?還有不同的嗎?(教師找多人展示,充分展示學生做的各種各樣的角,但最后只留3人在講臺前分別展示銳角、直角、鈍角。)

      問:他們做的角一樣大嗎?哪個大?哪個小?

      思考:怎樣才能擺出一個大一點的角?怎樣又能擺出一個小一點的角?(讓學生轉動手中的角,擺出大小不同的角。)

      小結:看來角有大有小,兩條邊叉開的越大,角就越大。那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有關系嗎?

      (3)、老師也做了兩個角。一個紅角和一個藍角(出示兩個大小相等,邊的長度不同的角),你們覺得老師做得怎么樣?猜一猜哪個角大?(課件播放動畫:紅角和藍角)學生觀察說說自己的觀點。

      小結: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動手做活動角,使學生從認識靜態中的角過渡到了認識動態中的角,同時引出對角的大小的比較的認識,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變化活動角,動態體會角的大小變化與兩條邊張開的角度有關系,為了突破“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系”這一難點,教師通過一小節動畫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既使學生感受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又增添了學習數學的趣味性。

      三、趣味創新,鞏固新知

      1、創作畫。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些禮物,你們瞧(課件出示角的創作畫,有小草、五角星等),這些圖畫美嗎?美在哪兒?

      學生回答,激發興趣。

      用角創作出這美麗的圖畫,試試看,并相互說說都用了哪些角。

      2、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42頁第1題。

      (2)完成教材第42頁第2題。

      (3)完成教材第42頁第3題。

      學生練習,老師巡視。

      【設計意圖】

      學生自主練習練習題融趣味性、創造性于一體,學生在用角創作畫的過程中,豐富了對角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大膽想象,在活動中體會并感受到幾何圖形的美。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學會了什么?關于角的認識我們今天只是進行初步認識,下節課還要繼續學習它。

      學生自由回答,談自己的感受及學到的知識。

      板書設計:

      角的特征: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先畫定點,再在不同的方向上兩條直直的線。

      角的大小:角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教學反思:

      “角的初步認識”是一個比較傳統的教學內容,在準備此課前我就查閱了這課以往的教案,但都覺得過去的教學方法比較陳舊,因為新的課程改革提倡的是讓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所以我在備課時,摒棄了以往從頭到尾牽著學生學習的方法,設計了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找一找、做一做、畫一畫等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在自主探索與使用交流中,建立角的表象,從而豐富對角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真正體現“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過程”這一基本理念。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 亚洲欧洲久久av|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视频|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尤物| 亚洲国产av玩弄放荡人妇|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按摩|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网站|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国产99在线|亚洲|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亚洲黄色免费观看|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