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及競賽調查淺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及競賽調查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及競賽調查淺析

      摘要:如今,民族傳統體育已經成為中小學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重要素材與組成部分,因此對民族傳統體育諸多項目整理開發與深入研究,既能豐富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又實現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也可以提高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認知感。在體育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的當下,民族傳統體育中的眾多項目在培養青少年陽剛之氣方面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本文對天水市秦州區小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與競賽的開展情況進行研究,分析民族傳統體育在教學與競賽中存在的不足,給出合理的建議。旨在為民族傳統體育在秦州區各小學系統有序的開展提供一個可借鑒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秦州區小學;體育教學;體育競賽

      1研究對象

      天水市秦州區小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與競賽。隨機抽取了伏羲小學、解一小學、解二小學、安寧小學、羅玉小學5所學校為調查對象。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根據論文內容的要求,通過中國知網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等檢索和查閱有關民族傳統體育的資料。搜索過去5年中的相關文獻,通過對其分析,進一步進行整理、分析相關材料為本文奠定了寫作能力基礎。

      2.2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文研究的內容,針對天水市秦州區小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與競賽發放了兩份調查問卷。問卷1是《教師情況調查問卷》,發放38份,回收38份。問卷2是《學生情況調查問卷》,發放150份問卷,回收134份。

      2.3訪談法

      對天水市秦州區部分小學體育教師進行訪談,了解秦州區小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和體育競賽的基本情況,通過對學校的體育老師和主管教學的領導了解體育教學及競賽方面的內容。

      2.4數理統計法

      對問卷所收集的原始數據可以進行分析統計,并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進行整理、歸納、分析。

      3結果與分析

      3.1天水市秦州區小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基本條件分析

      3.1.1天水市秦州區小學能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場地、器材配備情況。場地器材及其設備是學校體育發展的必要條件。通過觀察不難得出:在小學體育課程中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項目不是特別困難,因為對場地設計要求不高,器材的使用比較簡單。基于此,所以目前沒有一所學校擁有民族傳統體育的專門的場地,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都是通過籃球場、足球場、田徑場等進行教學。通過訪談和實地觀察發現:有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所需器材配備不全,按照教育部有關要求,小學體育教學器材目前還未達到標準。我國教育部對小學生體育活動器材設施分為必配類和選配類。從必配類來看,器材設施還有很大缺陷。沙包、毽子、長繩、短繩等器材較多,但都未達到教育部要求的標準,學校對于體育器材配備需進一步完善。3.1.2秦州區小學民族傳統體育師資現狀。通過表2對民族傳統體育教師的學歷情況的統計,將近90%的是大學本科學歷,博士生、研究生及大專占比偏低。本科學歷已滿足學校體育的教學,研究生學歷是主要進行學校體育方面的科研,大專學歷的教師教齡基本上都在十年以上,調查得出學校體育教師主要是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的居多,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教師較少,可招聘民族傳統體育專業領域的教師,提高校園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專業性。

      3.2天水市秦州區小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3.2.1天水市秦州區小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認知度。表3調查得出,秦州區小學生對民傳項目中有了解跳繩的88.47%、擲沙包78.2%、陀螺64%,拋繡球60.91%,對于這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了解的學生人數居多,尤其是跳繩和擲沙包從小就玩過。小學生往往對于簡單、易學、操作比較方便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了解度高,同時跳繩、沙包等項目沒有場地和人數的限制。對武術的了解程度較高,天水習武之風盛行,學生也會對此有高度的了解。與其他體育項目相比,民族傳統體育簡單易學,不受場地、人數限制,同時趣味性、娛樂性比較強。表4得出,影響學生參加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主要因素學習時間緊迫占43人、缺少場地占23人、無人指導占36人、不感興趣占14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副課的一部分,家長認為學不學都無所謂,安排放學后學生參加校外輔導班等,致使學生沒有太多的時間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一般不限制人數、場地、簡單易學,同時也便于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很多項目管理本身就來源于平常的生活,便于提高學生可以更好的學習接受。由表5顯示,學生參與民族傳統體育的動機鍛煉身體占比例68.1%、減輕學習壓力47.41%,對民族傳統文化感興趣占50%、形式多樣化占24.14%。秦州區學生對身體健康情況還是比較重視的,參加體育鍛煉不僅可以鍛煉身體,而且可以通過簡單易學的體育項目減輕學習壓力,做到勞逸結合。3.2.2小學民族傳統體育課教學時數的現狀分析。按照國家教育部門的相關規定在體育課的時數安排上每周每班4個課時,被調查的5所學校都是按照教育們的規定設置體育課時,其中有兩所學校每周安排一個課時進行民族傳統體育的學習,而另外3所小學是沒有專門的民族傳統體育課,民族傳統體育的教學會在平常的體育課中開展,訪談得知,每節體育課除了不可控因素-環境、天氣等都保證體育課的正常開展,占課現象不嚴重。3.2.3小學民族傳統體育課的教學內容的現狀分析。通過對秦州區5所小學體育教師調查得出,以游戲娛樂為主的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內容占比例68%、以技術訓練為主的占比18%、簡單介紹為主的占11%、其他占3%(如表6)。中國民族傳統體育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學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都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課時。以游戲娛樂為主的內容有著很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不受場地的影響,如打沙包、跳房子等項目主要是以鍛煉身體為目的。技術訓練為主的內容有著比較明確的動作規則及較強的對抗性,如:武術、跆拳道等,技術性訓練對小學生來說既有項目難度,也不容易理解。3.2.4小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效果。通過調查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滿意程度得出,對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滿意占比54%,一般占比例37%,不滿意占比例9%,如(表7)。實際調查發現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滿意占50%以上是因為教師教學課內容豐富多彩和教師具有較好的教學和活動組織能力,能調動課堂教學氣氛活躍,提高學生進行學習興趣,讓課程不枯燥乏味。

      3.3天水市秦州區小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競賽的現狀

      3.3.1秦州區小學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開展的次數調查。開展體育民族傳統競賽次數可以反映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小學階段開展的情況,也反應了政府、教育部門及學校領導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重視程度。調查顯示秦州區小學每年學校舉辦和參與1~2次民族傳統體育競賽的占比分別是比20%和60%,舉辦和參與3~4次的學校占比分別是40%和20%,舉辦和參與5~6次民族傳統體育競賽的學校占比均為20%,6次以上校內舉辦占比20%。從調查結果得出,秦州區小學參加校內和校外的競賽集中在是在1~4次,不是很理想。校內舉辦的民族傳統體育競賽主要是面向校內的學生,大部分學生都可參與競賽。而校外參與的民族傳統體育競賽主要由有相關體育特長的學生代表學校參與比賽,更偏重民族傳統體育競賽中的精英。3.3.2小學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開展的項目研究。對秦州區5所學校進行調查結果(詳見圖1)顯示,結合學校開展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管理進行分類,其中包括娛樂趣味類(跳繩、擲沙包、拋繡球、陀螺、踢毽子)和技術類(武術、跆拳道、跳竹竿、珍珠球、搶花炮、木球)。對相關調查的學校進行統計,占比例高的是娛樂趣味類跳繩項目占比最高,其次是技術類項目。從調查結果得出,跳繩項目居第一位。主要原因是:1、學校每年體側,跳繩是其中一項。2、與學校可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有一定的關系。娛樂趣味性項目主要互動性強,娛樂性強,項目難度系數低為主要門檻。技術類項目主要是缺乏專業的民族傳統體育老師教學,導致動作不連貫、不舒展等,同時技術性要求比較高,所以很難吸引學生參與的熱情。3.3.3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開展經費投入情況。通過表9對民族傳統體育經費的來源顯示,學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競賽經費的主要來源是學校財務占77%,第二是政府撥款占11%,社會贊助8%,其他占5%。經費是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開展與運行的保障,影響和制約著民族傳統體育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結果表明民族傳統體育競賽經費來源渠道比較單一,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有近80%是由學校內部撥款,其次是政府撥款,政府對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競賽的經費是有限的。在訪談過程中得到選項主要是家長自籌,參加校外部分民族傳統體育競賽學校是不下撥經費的,所以賽前服裝、器材等物資的準備需要家長自籌。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1)天水市秦州區小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場地、器材設備存在嚴重不足,民族傳統體育開展的現狀是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小學民族傳統體育選取的教學內容較少,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風格的偏愛比較困難。(2)比賽訓練的場地器材得不到有效的保障;(3)高校培養體育教師的專項開設較少,天水市秦州區小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缺乏專業教師。

      4.2建議

      (1)招聘具有較強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教學能力的教師;加強已有教師民族傳統體育的培訓學習,提高教師對民族傳統體育的技能掌握與教學水平。(2)天水市教育局可成立天水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發展聯盟,定期組織體育教師進行民族傳統體育知識研討交流,對可以開展的、適合小學的項目進行培訓學習;要通過豐富民族傳統體育內容培養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的愛好興趣。(3)提高領導干部的關注度,增加比賽與訓練的場館和設備的投資建設力度。(4)重視培養民族傳統體育教師技術專業人才及師資力量的培訓,從而推進民族體育教學的水平的升華。

      參考文獻

      [1]倪依克,論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D].華南示范大學,2004.

      [2]王燕梅,民族健身操的創編理論與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1):112.

      [3]王華卓,中國近代體育課程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謝艷,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建設[J].體育世界,2007.(10).

      [5]方理勇,淺析民族傳統體育與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的結合[J].體育教學,2013.(01).

      作者:何雄飛 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田家炳中學

      亚洲宅男天堂a在线| 亚洲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亚洲无线电影官网| 亚洲欧洲日韩不卡| 亚洲明星合成图综合区在线| 亚洲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中文日产|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2020|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亚洲国产成人私人影院| 亚洲黑人嫩小videos|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精品韩国美女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岛国片|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