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小學體育課程思政發展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研究背景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的同時我國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近年來卻有所下降,近視、超重等問題日漸突出,學校體育扮演了當仁不讓的重要角色,在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健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過度重視學校體育在增強體質方面和專業技能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的同時,卻忽略了學生價值觀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導和培養。尤其是在網絡信息如此發達社會生活中,網絡上各種不良信息和思想等容易影響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思想品德。傳統的思政課程教育教學形式較為僵化、教學內容單調,難以對學生產生新的刺激和影響,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基于以上兩種現象,學校教育也在不斷革新和發展。目前我國學校教育從思政課程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漸轉變為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思想道德教育,體育課程就是其中之一。當前課程思政熱度不斷升溫,成為日常學校教學工作中一個重點內容。學校體育課程改革也隨之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學校體育課程思政有利于實現學生身體素質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向同行,探究當前中小學體育課程思政的發展狀況對探究體育課程思政的價值和途徑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研究目的
探究在以體“育”人視域下中小學體育課程思政發展的狀況,促進中小學體育課程思政的發展,進一步挖掘體育課程思政在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思想、高素質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方法:本文以“以體育人”、“學校體育”、“體育課程”、“課程思政”等關鍵詞展開搜索,運用了文獻資料法、數據分析法、對比法等的研究方法,在《中國知網》、國家圖書館和首都體育學院圖書館等查閱了關于學校體育和課程思政方面的資料和相關信息,并對所得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整理,探索中小學體育課程思政的發展現狀,深度挖掘體育課程與課程思政融合方面的價值以及實施的有效路徑。
三、研究結果
1.思想政治教育意義深遠
青少年時期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處于尚未定型和成熟的階段,容易受到各種不良環境和不良思想的影響,同時青少年時期也是養成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關鍵時期,因此對他們進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2.體育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1)促進學生身心健康(2)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3)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4)選拔優秀后備人才3.體育課程思政的概念(1)課程思政的含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對“課程思政”專業描述是: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課堂教學環節,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2)體育課程思政的概念趙富學等人在《“立德樹人”視域下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學理要義與踐行向度研究》一文中指出體育課程是“育體”、“筑人”同向,道德修養與身體教育同行,主動承擔起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核心素養,幫助學生養成從容處置與應對困難的優秀意志品質。4.體育課程思政開展的重要意義(1)全面豐富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2)賦予體育價值更深的內涵5.體育課程思政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1)形式主義嚴重(2)對體育課程思政認識不深(3)重視程度不夠6.體育課程思政的創新思路(1)改革考核方式及教學評價體系(2)創新體育課程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3)提高體育教師德育水平(4)加強校園體育課程思政文化建設
四、研究結論
1.在以體“育”人視域下,體育課程思政的發展成為各中小學校越來越深度關注的內容,在中小學體育課程思政發展過程中,相關部門和人員應該重視體育課程和課程思政的同向同行,促進二者的深度融合和共同發展。2.教師作為體育課程思政傳播的主體,應該自覺加強對體育課程的認識,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和任教能力。3.在體育課程思政教學中,教師對授課內容應該有所創新,增加課程的趣味性、互動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4.學校應該加強體育課程思政文化氛圍的營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思政文化的熏陶。5.相關人員和學者應該重視學校體育課程思政的改革,積極探究和創新中小學校體育課程思政的“教學體系”和“評價體系”,促進其指導思想體系的完善發展和成熟。
作者:高賀佳 單位:首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