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職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淺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職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職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淺析

      摘要:好的習慣養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就會變成一種頑強的力量,甚至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因此,對學生進行習慣養成教育,引導幫助學生養成好的習慣,這是學校、家庭、社會需要共同關注的話題。本文將以中職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現狀的問題為導向,采用探究的方法對中職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不良習慣養成的原因以及改正這些不良習慣的途徑提出相應的路徑思考。

      關鍵詞:中職學生;習慣;養成;教育;路徑;思考

      中職學生是青少年階段的一個特殊群體,進入中職學校之前,由于各種原因他們養成了較多不良習慣。作為施教者,面對這一群體,在教育培養方式上就應該先教會他們做人做事,再培養他們成才。因此中職班主任應根據這一規律從分析原因著手,對學生因材施教,堅持對癥下藥,開展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逐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培養中職學生成為競爭能力強、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一、中職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

      學校學生的生活載體是以班級形式體現的,班主任是中職學生的重要引路人,也是管理班級的第一責任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班主任是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典范,直接影響學生的習慣形成。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慣。”由此可見,教育與學生的習慣養成是密不可分的。作為中職班主任,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過程的發展,培養學生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就是工作的目標,學生成人成才的突破點就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也是關鍵所在。

      二、中職學生不良行為習慣表現

      通過筆者教學工作和在我院中職部學生四年工作的經歷,對益陽職業技術學院歷屆入學的100多名15~18歲中職學生進行深入調研發現,進入我院的一年級學生,僅有少部分學生能夠實現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大部分學生無良好的行為習慣,具體表現如下:

      (一)道德素養欠佳

      一部分學生敬老尊師的行為意識缺失,在課堂上頂撞老師,毫無尊師重道之心。談吐不文明,在公共場所高聲喧嘩;不愛護公物,損壞公共設施。

      (二)不好的學習習慣

      大部分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講,不主動回答問題,課后作業也沒有辦法完成,久而久之,導致學習成績一再下滑,甚至有些學生逃課現象嚴重。

      (三)不良的生活習慣

      我院大部分中職學生來自益陽農村,因為父母外出務工,無人照料成為留守兒童,之前沒有養成行為約束。父母陪伴很少,到學校后,有的家長干預學校對自己孩子的正常管理,要求老師特殊照顧,生活自理能力低,有的衣服都不會洗,周末帶回家,生活費用無計劃,沒有明確的目標。

      (四)沒有自信

      中職學生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或是中考失利,認為讀職高就是低人一等的表現,信心不足,自暴自棄,導致學生產生放棄學習、放縱自我的念頭。學生處于青春期,有的過度展現自己企圖引起關注,有的形成自閉心理,不愿意與人打交道。同學之間在一起都無話可說,面對面都是個人拿著手機在玩,好像對方不存在,更有甚者,生活在虛擬的世界,同游戲中的網友有說有笑,互相傾訴,一旦回到現實中就哭喪著臉,緘口不開,固執任性,我行我素。

      (五)無良好的安全意識

      中職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接觸到安全教育。路上學生們經常出現騎車載人,橫穿馬路,走路低頭玩手機等不安全行為;在網絡的世界中,網絡安全意識不佳,有些學生會出現被騙現象。

      (六)吃苦耐勞精神缺乏

      很大一部分中職生缺乏勞動養成教育,怕苦,怕累。61學校每周二下午安排的大掃除也不愿意參加,經常敷衍了事。頂崗實習中,他們更是好高騖遠,不能嚴格要求自己,不認真聽取老師的指導和安排。不按企業的作息時間上班,剛剛參加工作就出現請假現象,自我管束差,實習中遇到困難退縮不前。

      三、中職學生不良習慣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同時也是第一責任人,必須嚴格要求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聽之任之。孩子的成長不能脫離父母,家庭教育時時刻刻影響孩子的成長,比學校更為重要。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具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往往是受家長的溺愛、袒護或是放任管理,對孩子的要求聽之任之,無論孩子有任何的要求,家長都會極力滿足,這樣會導致孩子缺乏為生活奮斗的挑戰,耐挫能力差,這些教育方式對孩子的生活以及心理都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當代社會發展的影響

      在物質充足、精神匱乏的情況下,培育出來的學生容易失去目標追求,再加上當前各類視頻媒體、娛樂行業都喜歡打造一種“娛樂至上”的媒體文化,讓他們通過各類網絡平臺輕而易舉地形成一種虛幻的成就感與喜悅感,讓人不可自拔,沉溺其中。娛樂軟件輕松就賺取了學生大量的時間,使這些沒有自制力的學生不敢面對現實,意志力薄弱,這也是當代學生影響學業的原因。

      (三)學校教育的影響

      大部分人認為中職教育就是就業教育,不是升學教育。好的技能培養,離不開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如果不能將管理與教育有機融合起來,就無法真正提高中職學生的市場競爭力,也談不上向企業輸送技能型人才。筆者認為升學教育和就業教育同等重要,中職學校只有在中職學生心中樹立不斷向上提升的目標,才能使得他們不斷進取,為了達到目標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

      四、習慣養成教育實施路徑

      (一)重視團建工作,充分發揮團組織在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中的作用

      絕大部分中職學生都是共青團員。要大力加強中職學生的職業道德、傳統美德教育,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過程發展、和諧發展和可塑性發展是最為重要的。在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前提下,培養好的行為習慣,就是培養復合型人才,如何培養好的行為習慣,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1.提升內驅力,以團支部為基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基層團組織開展,以班級團支部、年級團支部為單位開展思政教育和引導作用。在學生的行為習慣管理中,以班級團支部為單位,通過晚自習的主題班會學習,評比文明班級,使團組織在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中發揮凝聚力。2.以隊伍為基礎,夯實行為習慣養成教育(1)在習慣養成教育中充分發揮中職部團員組織、團干隊伍、團員骨干隊伍的先鋒模范作用,夯實習慣養成教育的基礎。在團干隊伍方面,提高團干的整體素質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加強班級團支部建設促進學風建設,對班團干部定期開會,提高思想水準,教育正確理念,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水平,養成良好的習慣。(2)根據國內外的新形勢、新焦點、新技術、新話題讓優秀團員做學習交流會,通過演講比賽、主題班會、焦點縱橫、班集體生活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地對中職學生進行基礎教育,使學生有目標、有方向、有歸屬感,發揮他們在青年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中的特殊作用。3.開展主題活動,建設習慣養成教育載體通過開展相關行為習慣主題活動,顯示組織的凝聚力,突破工作瓶頸。活動不僅可以起到“杠桿”和“紐帶”的作用,同時也是建設路徑中的“載體”,增強集體意識,從而使團組織的教育、服務功能和效應得到充分發揮。(1)把自我認知和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通過開展“習語晨讀”,講解“紅色瀟湘故事”,觀看“建黨100周年紅色經典誦讀視頻”,參加學院舉行的“建黨100周年文藝晚會”等大型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努力形成團內自己的教育特色,加速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2)通過校園科技文化活動的開展,將教書和育人緊密地結合起來,中職部2020年和2021年參加省教育廳組織的《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普遍測試》,合格率分別達到99.67%和95.53%,在全省的排名分別是第16位和第6位,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們既要教學生“文化知識”,同時也要教學生“做人的道理”,培養全面、完整的高素質人才,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促進比學趕幫良好“學風”的形成。(3)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德育工作的重點。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參加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2021年暑假組織了“萬名師生下基層———中職部師生走村入戶宣傳防溺水知識”,通過社會考察、科技服務、生產勞動等,使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了解國情、民情,長見識、受教育,促使中職學生與社會“良性互動”局面的形成。(4)把校園文化活動作為德育工作的載體。主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科技文化活動,如“中職文明風采大賽”使學生在文化活動和健康向上的校園環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科技文化活動這一載體,引導學生走出惆悵、浮躁的青春多變情緒,全面提高學生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的意識,加強學生心理素質教育。

      (二)發揮橋梁作用,加強學校與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式教育

      以學校為主導,進行整體規劃,明確教育工作目標,制訂詳細計劃。中職部制定亮點、重點特色工作,班主任加以實行,學校與家長實行家校通的信息化聯絡方式,按時、按點對學生的在校情況進行報告,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邀請家長進行相關配合,做到家校不脫節,共同解決學生教育難題。

      (三)嚴格行為規范,加強日常行為習慣訓練

      對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要按照《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益陽職業學院學生手冊》標準嚴格要求。訓練過程要進行“由認識到行為”的過渡,要讓學生做到“知錯、認錯、改錯”,從思想上正確認識再加以長期訓練,持之以恒。而班主任要做到對學生時刻提醒,嚴格監督,本著立德樹人的宗旨,推進依法治校、依法執教,促進學生自我管理。

      (四)因材施教,正確引導學生認識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通過對教師和學生家長的調查發現,他們都認為在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班主任要以正確的方法對待學生,學會因材施教,尤其對于心思敏感細膩的中職生,更加需要以“平等”的目光、“正常”的做法,去對待他們,用他們能接受的方法對其進行教育,學生接受了老師,才能正確開展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五)建構大德育體系,針對行為習慣教育

      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來說,開展德育教育十分關鍵。在這其中,教師需要基于“一體兩翼”大德育體系背景來對學生的校內活動進行合理、科學的規劃,以秩序化的實施過程而解決學生在思想品格方面的問題。在這其中,教師需要全面落實“一體兩翼”大德育體系,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在進行德育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各個管理層面來進行問題的細化,主要包括班級管理、學生管理部門、社團等。其中,班級管理是最為主要的一方面,學生管理部門以及社團等起到輔助的作用。通過構建大德育工作體系,能夠將這些管理層級的力量凝聚起來,并且,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也促進了課內和課外的相互銜接,由此形成一種新的格局。以社團為例,在構建德育體系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人員聚集、聯系廣泛等優勢,使德育教育深入學生群體當中,對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予以充分了解,并以此參考,為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以及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等內容提供理論依據,并在德育工作的開展過程更具針對性和科學性,在這其中,還要根據所處年級不同、專業不同的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設立最為合理的教育主題和目標,重點強調習慣養成教育這一內容,使德育工作的展開更具針對性。從班主任管理這方面來講,班主任需要根據如今學校所處的階段,來進行管理內容和管理標準的設計,根據學校具體的工作安排,以習慣養成教育為中心開展多樣化、趣味化的主題班會活動等,讓學生通過活動的參與,逐漸使自己成為習慣養成教育的主體,從中逐漸形成較強的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通過德育體系的構建,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同時,各科任課教師也需要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主動為習慣養成教育提供助力,在這其中,各科任課教師不僅要在文化知識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還要從中挖掘習慣養成教育素材,為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和學習體驗,使學生通過多層次的管理過程,以及德育教育體系的構建,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結語

      總之,益陽職院的中職學生,通過學校和老師德育方面的教育以及社會活動的體驗,思想覺悟提高了,也認識到了只有培養個人良好的自信習慣、心態習慣、勤奮習慣、學習習慣、交際能力習慣、對問題具有思考能力的習慣,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愛心、有正義、有禮節、有知識、有誠信的、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楊斯佳 單位:益陽職業技術學院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影音先锋播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亚洲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www.亚洲日本| 国产色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妇女熟BBW|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另类古典武侠|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址|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