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未來的物流行業與信息技術必將深度融合,《物流信息管理》課程對培養高端復合型物流人才非常重要。文中探討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該課程中的應用,通過模塊化的案例教學和微課在線學習平臺提高學生知識內化程度,基于虛擬實驗教學平臺模擬真實物流場景,提高學生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將思政教育貫穿課程始終,提高學生專業認可度,將專業教育和職業素養緊密結合,實現專業知識、實踐及創新能力和專業素養融為一體的育人效果。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實驗教學平臺;應用型人才
1引言
信息技術是物流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物流信息的采集及共享程度將直接影響供應鏈的整體效率,實現更大范圍的優勢資源整合,會對物流行業產生深遠影響。近年來,國家制定了相關政策文件,持續關注物流行業的發展,推動信息技術與物流領域的深度融合,引導物流行業智慧轉型。信息技術在物流行業的廣泛應用推動了車貨匹配平臺、物聯網、自動化倉儲分揀等領域的蓬勃發展,但當前大學物流專業的人才培養與物流企業的人才需求匹配度較低,理論教學滯后于物流企業在新興物流領域的實踐場景,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只有提高專業技術素養,了解并掌握最新的物流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具備物流信息管理能力,才能滿足企業在數字化時代對高端物流復合人才的需求,但當前本科課程忽視了對學生知識運用、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的考核,難以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1]。因而,探索培養能夠運用先進物流技術理念和專業素養,銜接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的教學方法尤為必要。文章探討了如何基于線上和線下融合的教學方法,通過模塊化的案例教學模式和混合式實驗教學模式等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以及線上線下雙導師培養機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知識轉化能力,強化職業素養,為學生未來職業生涯打下扎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滿足智慧物流轉型背景下,對物流人才的要求,實現應用人才培養目標。
2《物流信息管理》課程介紹
《物流信息管理》是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教學內容涵蓋了物流信息技術的原理與應用以及物流信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課程邏輯主線分為兩部分:物流信息識別技術、交換技術、空間信息技術等物流信息技術的構成和應用場景,物流信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主要包括對物流信息系統的需求設計、功能模塊設計以及界面開發。課程教學要突出應用能力的培養,通過對物流信息技術原理和實踐應用的講解,學生能夠應用適宜的物流信息技術對物流各個業務流程環節進行優化;通過對物流信息系統的學習和實訓,學生能夠根據物流企業主要的業務流程,設計和規劃物流信息系統的功能模塊,并具備開發物流信息系統的能力,能夠運用先進的物流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對物流信息進行有效的搜集、管理和應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高的實踐創新能力以及職業素養的高級物流管理人才。
3《物流信息管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探索
伴隨在線課程教學的興起,混合式教學模式不斷發展和創新,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2],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推動教學過程和教學理念向立體化轉變,使教學方法實現了創新性變革,學習時間和方式更為靈活自由,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
3.1線上線下的模塊化案例教學物流信息技術發展迅猛,但教材內容無法做到及時更新,可能與企業實際應用情況存在較大的差距。為充分反映物流學科的發展前沿,緊跟物流信息技術的發展動態,《物流信息管理》課程將體現企業實際運營的情景設計到不同模塊的課程案例教學中,通過案例分析和討論,學生可以從枯燥的理論知識中跳脫出來,追蹤企業先進物流信息管理的實踐,拓寬知識面,開闊視野。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案例討論可激發學生深度思考,有助于形成高階思維能力。案例教學不應該只突出某一項信息技術的優勢,而應該引導學生系統性思考技術的適用性,最先進的技術并不一定會給企業帶來競爭力,是否與企業匹配才是最為關鍵的,而且案例教學也不能只選擇成功案例,物流企業信息化、數字化轉型的失敗案例也許更具有啟發性,能激發學生探索解決方案的熱情,真正達到教學的目的。例如,在理論講解物流信息識別技術的內容時,要注重對條碼技術和射頻識別技術進行對比分析,一方面要突出射頻識別技術數據容量大、識別速度快、安全性高等技術優勢,但另一方面也要提醒學生由于射頻識別技術實施成本和難度要高于條碼技術,當前大多數倉庫信息管理仍以條碼技術為主,尤其是二維碼在運輸和倉儲環節識別和搜集物流信息時被廣泛使用,從技術先進性的角度來看,二維碼并不代表信息技術的發展前沿,但盲目地構建以RFID為核心的智能化倉儲系統,有可能并不適合當前大多數物流企業。本課程構建了在線課程網站,以微課形式展示模塊化的知識重點,以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實現學生自主學習,滿足碎片化學習的需求。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有助于學生實現有效的預習和復習,學生也可以借助在線教學平臺對教師課堂教學的方法、效果進行評價,這樣的教學反饋可為教師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水平提供有效渠道,也能夠指導學生完成自我評價、自我反饋,促進實現知識的內化。主要微課模塊內容如表
3.2線上線下的實驗教學設計驗證性實驗教學很難體現出學生的創新設計,也就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物流信息管理》課程模擬企業實際場景設計,借助智能倉儲管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將可穿戴式語音撿貨系統、3D倉儲實訓系統和數字化開發平臺結合起來,真實模擬企業倉儲管理活動,加深學生對物流企業倉儲管理流程的認知。同時,學生可以在該平臺自主設計倉儲方案,顯化學習成果,體現出學生的創造性,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契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物流倉儲管理虛擬實驗教學平臺的主要功能如圖1所示,該虛擬仿真平臺已被授予軟件著作權。該虛擬實驗教學平臺基于物流企業真實倉儲管理場景和流程角色,通過倉儲可視化虛擬系統三維立體展示倉儲管理各環節的操作場景,使學生可以體驗不同崗位的工作流程和信息流轉,并針對發現的問題對倉儲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在此基礎上,設計開發倉儲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模塊,通過快速開發建模平臺,高效地搭建一套物流倉儲管理信息系統,并將信息系統的庫存數據調用至語音揀貨系統,在實驗室利用語音揀貨智能終端完成線下收貨、上架、補貨、揀貨等作業,模擬物流企業倉儲環節的實際業務流程,撰寫相關技術文檔,最終提交課程設計報告。通過3D倉儲可視化虛擬系統的交互式操作,學生能夠對企業倉儲管理流程有直觀認知,身臨其境地了解企業實際運營場景;基于快速設計平臺,學生可以快速搭建信息系統的功能界面,激發創造熱情;可穿戴語音揀貨設備提高了實驗教學平臺的人機交互能力,以及學生的學習樂趣。課程學習最大的苦惱是看不到學習成果,本課程的實驗教學環節旨在將知識融于實踐,以“產出”為導向組織實驗教學,對學生的考核也從驗證性的實驗報告逐步演進為設計性、探索性的項目計劃書,以考促建,既可以讓學生高效率地接受、內化理論知識,又能夠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讓學習者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成就感。物流倉儲管理虛擬實驗教學平臺不僅使學生較扎實系統地掌握倉儲信息管理的流程和方法,有效提升教學與實訓效果,也滿足了企業對物流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時也可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潛力,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缺實戰”的弊端,引導學生利用專業知識探索解決實踐問題的方法,實現理論向應用轉化的教學效果。
3.3線上線下雙主體培養機制校內校外雙導師制度為應用型人才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高校具備優良的教學環境和師資力量,能夠承擔理論教學責任,而企業憑借產業背景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為培養學生實踐技能提供指導,實現“認知教育”和“能力教育”協同發展以及提升應用型人才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目標。企業要改變終端接納人才的被動合作模式,成為育人主體,主動參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課程內容設計。但由于企業導師受工作地點的限制,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有可能不像校內導師一樣順暢,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企業導師進校會存在諸多限制,線上教學成為不可或缺的方式。企業職能部門負責人可以通過線上方式分享企業的先進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場景和物流信息系統的設計及應用,并考慮對企業經營環境進行直播,讓學生對企業的實際場景有更加鮮活的認知,線上授課和交流的方式便于企業參與學生的培養,縮短了校企的距離。校企合作還可以共建在線學習資源庫,共享課程資源,將企業的培訓平臺與學校的課程網站進行對接,合理安排線上與線下內容的銜接點,通過線上學習平臺檢驗和評估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3],混合式教學手段更為豐富,線下講授、線上直播等形式共同作用,可提升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4總結
數字經濟時代,物流信息技術和信息管理貫穿物流產業的各個環節,物流人才需要掌握大數據、物聯網和信息平臺等物流信息管理知識,以匹配企業向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發展的人才需求。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構建起一種富有成效的立體化教學模式,拓展了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潛能,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和德育素質。《物流信息管理》課程通過任務驅動式的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物流企業真實運營場景,強化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參與度,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基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整合和建構,學生得以將零散的知識內化為自身知識體系與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理解理論知識、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真正領悟到學習的樂趣和知識的價值,滿足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宏偉,鄭健,汪傳雷,李忠萍.一流本科專業建設背景下物流成本管理課程考核評價改革研究[J].物流科技,2022,45(03):167-170.
[2]馬一.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行動研究———信息技術與思政課教學融合創新[J].教育學術月刊,2020(07):97-105.
[3]王娟,龐燕,黃由衡,胡亞特,高全.物流工程概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創新改革路徑[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05):162-164.
作者:劉欣 單位:上海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