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五保供養工作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村五保對象是全社會最困難的弱勢群體,為切實做好農村五保供養工作,2006年3月國務院新修訂的《條例》頒布實施,對傳統的農村五保制度進行了全面改革。將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納入了公共財政的保障范疇,對供養的內容、法律責任等都做了明確規定,豐富了五保供養的內容,提高了五保供養資金和實物保障的層次,標志著我國農村五保供養工作進一步走上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對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有著深遠意義。為推進《條例》的全面實施,我縣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提高了五保供養標準,加大區域性敬老院建設力度,有效地保障了農村五保對象的正常生活,使我縣五保供養工作整體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我縣五保工作也存在著覆蓋范圍小,保障效果低等問題。對此,各鄉(鎮)、縣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抓好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核實、審批工作,把符合五保供養條件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供養范圍,確保我縣農村五保供養政策全面落實。
二、嚴格標準,確保五保供養審批規范化
我縣五保供養制度已經實施,下步工作的重點就是將符合五保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保障范圍,將五保供養制度真正落到實處。
(一)合理確定供養標準。根據《條例》規定“農村五保供養標準不得低于當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據當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適時調整”的要求,綜合考慮我縣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費支出指標,并適當考慮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因素,同時考慮我縣財政負擔能力和物價因素,根據省、市確定五保供養標準的具體要求,縣政府決定我縣農村五保供養標準確定為:分散供養不低于1200元/年;集中供養不低于2100元/年,使五保對象的基本生活和權益得到可靠保障。
(二)嚴格核定五保對象。申請五保供養的困難群眾必須符合《條例》規定。五保對象的核定,要嚴格遵循《條例》的要求,嚴格審批條件,確實將農村弱勢群體中的最困難五保對象納入供養范圍。各鄉鎮在審核、申報五保供養對象時,對已保和四月份摸底調查的人員進行重新核查認定。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做到核實一個,審批一個,不搞一刀切,即完全符合的及時申報,有異議的放后研究。真正把那些群眾公認、確實需要供養的困難對象納入五保范圍。
(三)強化規范操作程序。申請和落實五保待遇必須堅持“個人申請、村民評議、村級公示、鄉鎮審核、縣民政部門審批”的操作程序,即: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須由村民本人向村委會提出申請,經村民委員會和村民代表民主評議,對符合農村五保規定條件的在本村公示,公示無異議后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鄉(鎮)人民政府對上報材料進行審核,并對申請人的家庭狀況和生活條件做進一步調查核實。對符合供養條件的村民進行第二次公示,無異議后報縣民政局審批??h民政局接到鄉鎮上報的申報材料后,要認真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的申報對象通知鄉鎮進行第三次公示。無異議的發給《農村五保供養證書》。
(四)建立公開運行機制。在農村五保對象申報、審核、審批工作中要實行陽光操作,做到五保政策、五保對象、審批條件、資金發放四公開。各鄉鎮在公開工作中,要通過公示欄、黑板報、廣播電視等多種形式進行公示,廣泛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堅決杜絕“人情?!焙汀瓣P系?!?,真正達到“公開、公平、公正”,實現“應保盡?!?、“按標施?!?。
(五)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制度。為確保五保對象審核、審批和資金使用規范運行,縣政府決定成立由財政、民政,審計、監察等部門組成的監督小組,定期對五保供養政策的落實和五保資金的使用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堅決杜絕不符合五保條件的對象進入五保供養范圍和供養資金被擠占、挪用等問題的發生。
三、統籌規劃,繼續推進農村五保供養機構建設
農村敬老院是社會公益事業,按照《民政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的要求,到“十一五”末,五保集中供養率要達到50%左右。目前,我縣的集中供養率只有7%,還有很大的差距。近兩年來我縣雖然建設了兩所高標準區域性敬老院,一定程度地提高了我縣五保集中供養水平。但是,我縣的五保供養水平整體上還相對較低,特別是鄉(鎮)敬老院建設滯后?,F有的幾所鄉(鎮)敬老院也存在居住條件差、管理不規范、服務水平低等問題。按照民政部《關于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的“一個鄉(鎮)建立一所規模適中、基本滿足當地實際需要的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的要求,規劃一批、建設一批、改造一批鄉(鎮)辦敬老院,切實提高五保集中供養水平。為此,各鄉(鎮)要將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列入本地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大力搞好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力爭到“十一五”末,在全縣建成布局比較合理,設施配套基本齊全,管理較為規范的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把我縣的五保工作提升到一個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