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財政局行政執法職能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政局行政執法職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監督檢查

      1.《會計法》第三十二條財政部門對各單位的下列情況實施監督:

      (一)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

      (二)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否真實、完整;

      (三)會計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四)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具備從業資格。

      在對前款第(二)項所列事項實施監督,發現重大違法嫌疑時,國務院財政部門及其派出機構可以向與被監督單位有經濟業務往來的單位和被監督單位開立賬戶的金融機構查詢有關情況,有關單位和金融機構應當給予支持。

      2.《會計法》第三十三條財政、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

      前款所列監督檢查部門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依法實施監督檢查后,應當出具檢查結論。有關監督檢查部門已經作出的檢查結論能夠滿足其他監督檢查部門履行本部門職責需要的,其他監督檢查部門應當加以利用,避免重復查賬。

      3.《政府采購法》第五十九條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政府采購活動及集中采購機構的監督檢查。

      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是:

      (一)有關政府采購的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執行情況;

      (二)采購范圍、采購方式和采購程序的執行情況;

      (三)政府采購人員的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

      4.《政府采購法》第六十五條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政府采購項目的采購活動進行檢查,政府采購當事人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材料。

      5.《政府采購法》第六十七條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政府采購負有行政監督職責的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其職責分工,加強對政府采購活動的監督。

      6.《記賬管理辦法》第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對記賬機構及其從事記賬業務情況實施監督檢查。

      7.《財政檢查工作辦法》第五條第一款財政部門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和本辦法的規定,在規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財政檢查,依法做出檢查結論或處理、處罰決定。

      8.《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第三條縣級以上財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會計監督檢查,并依法對違法會計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跨行政區域行政處罰案件的管轄確定,由相關的財政部門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財政部門指定管轄。

      上級財政部門可以直接查處下級財政部門管轄的案件,下級財政部門對于重大、疑難案件可以報請上級財政部門管轄。

      9.《預算法實施條例》第七十六條各部門及其所屬各單位應當接受本級財政部門有關預算的監督檢查;按照本級財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預算資料;執行本級財政部門提出的檢查意見。

      10.《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八十四條第一款、第二款審計機關、財政機關依法進行審計、檢查時,對稅務機關的稅收違法行為作出的決定,稅務機關應當執行;發現被審計、檢查單位有稅收違法行為的,向被審計、檢查單位下達決定、意見書,責成被審計、檢查單位向稅務機關繳納應當繳納的稅款、滯納金。稅務機關應當根據有關機關的決定、意見書,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將應收的稅款、滯納金按照國家規定的稅收征收管理范圍和稅款入庫預算級次繳入國庫。

      稅務機關應當自收到審計機關、財政機關的決定、意見書之日起30日內將執行情況書面回復審計機關、財政機關。

      11.《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對審計機關、財政機關依法查出的稅收違法行為,稅務機關應當根據有關機關的決定、意見書,依法將應收的稅款、滯納金按照稅款入庫預算級次繳入國庫,并將結果及時回復有關機關。

      12.《行政單位財務規則》第四十四條財務監督是行政單位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對本單位及下級預算單位的財務活動進行審核、檢查的行為。

      第四十五條行政單位財務監督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對預算的編制、執行和財務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進行審核、檢查;

      (二)對各項收入和支出的范圍和標準進行審核、檢查;

      (三)對有關資產管理要求和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督促;

      (四)對違反財務規章制度的問題進行檢查糾正。

      13.《政府采購法》第六十五條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政府采購項目的采購活動進行檢查,政府采購當事人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材料。

      14.《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條稅務機關有權進行下列稅務檢查:

      (一)檢查納稅人的賬簿、記賬憑證、報表和有關資料,檢查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賬簿、記賬憑證和有關資料;

      (二)到納稅人的生產、經營場所和貨物存放地檢查納稅人應納稅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檢查扣繳義務人與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經營情況;

      (三)責成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提供與納稅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文件、證明材料和有關資料;

      (四)詢問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與納稅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問題和情況;

      (五)到車站、碼頭、機場、郵政企業及其分支機構檢查納稅人托運、郵寄應納稅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的有關單據、憑證和有關資料;

      (六)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準,憑全國統一格式的檢查存款賬戶許可證明,查詢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賬戶。稅務機關在調查稅收違法案件時,經設區的市、自治州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準,可以查詢案件涉嫌人員的儲蓄存款。稅務機關查詢所獲得的資料,不得用于稅收以外的用途。

      《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七條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稅務檢查時,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和其他當事人與納稅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情況,有關單位和個人有義務向稅務機關如實提供有關資料及證明材料。

      二、政府采購合同的備案

      《政府采購和貨物服務招投標管理規定》第六十五條采購人或者采購機構應當自采購合同簽訂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按照有關規定將采購合同副本報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備案。

      三、責令改正

      1.《政府采購法》第七十四條采購人對應當實行集中采購的政府采購項目,不委托集中采購機構實行集中采購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停止按預算向其支付資金,由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分。

      2.《政府采購法》第七十五條采購人未依法公布政府采購項目的采購標準和采購結果的,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3.《政府采購法》第八十三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阻撓和限制供應商進入本地區或者本行業政府采購市場的,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該單位、個人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單位責任人或者個人處分。

      4.《記賬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對于未經批準從事記賬業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其改正,并予以公告。

      5.《政府采購和貨物服務招投標管理辦法》第七十二條采購人對應當實行集中采購的政府采購項目不委托集中采購機構進行招標的,或者委托不具備政府采購資格的中介機構辦理政府采購招標事務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停止按預算向其支付資金,由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分。

      6.《記賬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記賬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公告:

      (一)違反本辦法第九條、第十條規定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第十九條規定又不向審批機關說明原因的。

      附:《記賬管理辦法》

      第九條記賬機構應當在辦公場所的顯著位置放置記賬許可證書。

      第十條記賬機構名稱、主管記賬業務負責人、辦公地點發生變更的,應當依法向審批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第十五條記賬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按照委托合同辦理記賬業務,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二)對在執行業務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應當保密;

      (三)對委托人示意其做出不當的會計處理,提供不實的會計資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要求,應當拒絕;

      (四)對委托人提出的有關會計處理原則問題應當予以解釋。

      第十九條記賬機構應當于每年4月30日之前,向審批機關報送下列材料:

      (一)記賬機構基本情況表(附表);

      (二)營業執照、辦公用房產權或者使用權證明;

      (三)專職及兼職從業人員身份證明、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證書。

      四、政府采購考核

      《政府采購法》第六十六條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集中采購機構的采購價格、節約資金效果、服務質量、信譽狀況、有無違法行為等事項進行考核,并定期如實公布考核結果。

      五、國有資產評估項目核準(備案)

      1.國務院第91號令《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第八條國有資產評估工作,按照國有資產管理權限,由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和監督。

      國有資產評估組織工作,按照占有單位的隸屬關系,由行業主管部門負責。

      2.《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管理辦法》第四條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工作實行分級管理。

      中央管理的企業集團公司及其子公司,國務院有關部門直屬企事業單位的資產評估項目備案工作由財政部負責;子公司或直屬企事業單位以下企業的資產評估項目備案工作由集團公司或有關部門負責。

      地方管理的占有單位的資產評估項目備案工作比照前款規定的原則執行。

      3.《企業國有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辦法》第四條企業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實行核準制和備案制。.

      經各級人民政府批準經濟行為的事項涉及的資產評估項目,分別由其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負責核準。

      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經濟行為的事項涉及的資產評估項目,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負責備案;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所出資企業(以下簡稱中央企業)及其各級子企業批準經濟行為的事項涉及的資產評估項目,由中央企業負責備案。

      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及其所出資企業的資產評估項目備案管理工作的職責分工,由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根據各地實際情況自行規定。

      六、區本級各預算單位預、決算審核

      法律依據:

      1.《預算法實施條例》第27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審核本級各部門的預算草案,編制本級政府預算草案,匯編本級總預算草案,經本級政府審定后,按照規定限期報上一級政府。”

      2.《預算法實施條例》第68條“各單位應當按照主管部門的布置,認真編制本單位決算草案,在規定期限內上報。各部門在審核匯總所屬各單位決算草案基礎上,連同本部門自身的決算收入和支出數字,匯編成本部門決算草案并附決算草案詳細說明,經部門行政領導簽章后,在規定期限內報本級政府財政部門審核。”

      七、區本級各預算單位預算調整審核

      法律依據:

      1.《預算法》第57條“各部門、各單位的預算支出應當按照預算科目執行。不同預算科目的預算資金需要調劑使用的,必須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報經批準。”

      2.《預算法實施條例》第62條“各部門、各單位的預算支出,必須按照本級政府財政部門批復的預算科目和數額執行,不得挪用;確需作出調整的,必須經本級政府財政部門同意。”

      3.《行政單位財務規則》第十二條第二款行政單位年度預算執行中,財政部門核定的財政預算撥款收入和從財政專戶核撥的預算外資金收入,原則上不予調整。因特殊情況確需調整的,行政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程序逐級報送主管預算單位或者財政部門審批。非撥款收入部門發生變化,需要相應調整支出的,由行政單位自行調整并報送主管預算單位或者財政部門備案,主管預算單位或者財政部門批復決算時審核確認。

      八、區本級各部門預決算、預算外資金預決算批復及區本級預算追加審核

      法律依據:

      1.《預算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各級政府預算經本級人大批準,本級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及時向本級各部門批復預算”;《預算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部門應當自市本級人大批準本級政府預算之日起30日內,批復本級各部門預算。”;第五十九條:“政府財政部門對要求追加預算支出、減少預算收入的事項應當嚴格審核。

      2.《預算法》第八章第六十三條“各級政府決算經批準,財政部門應當向本級各部門批復決算”;

      3.《預算法實施條例》第六章第七十二條“各級政府財政部門應當自(決算)批準之日起20日內向本級各部門批復決算”

      九、事業單位資產處置事項審批

      法律依據:

      1.《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第29條“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報廢和轉讓,一般經單位負責人批準后核銷。大型、精密貴重的設備、儀器報廢和轉讓,應當經過有關部門鑒定,報主管部門或者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財政部門批準。”

      2.《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財政部國資事發〔1995〕17號)第27條“行政事業單位處置資產,應當向主管部門或同級財政、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報告,并履行審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隨意處置。

      十、耕地占用稅減免

      法律依據:

      1.《稅收征收管理法》第33條規定“減稅、免稅的申請須經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減稅、免稅審查批準機關審批。”

      2.《**市耕地占用稅契稅減免管理辦法》第三條耕地占用稅、契稅減免實行申報制度。申報耕地占用稅減免的納稅人,應在用地申請獲得批準后的30日內,向與批準其占用耕地的土地管理機關同級的財政毪機關提出減免申報。

      3.《**市耕地占用稅契稅減免管理辦法》第七條耕地占用稅、契稅減免管理實行分級審核、逐級備案制度,具體權限劃分如下:

      耕地占用稅減免:由國務院或國土資源部批準占用的耕地和減免稅面積在30畝(含30畝)以上的,報市財政局審核;減免稅面積在30畝以下的,報區(市)財政征收機關審核,抄報市級財政征收機關備案。

      十一、有關財務事項核準

      法律依據:

      1.財政部財工字〔**〕224號文《關于〈印發企業兼并有關財務問題的暫行規定〉的通知》第三條“1、財政部門參與審批企業兼并的總體方案;2、審批被兼并企業的財產清查結果及其財務處理;3、會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批資產評估中各項財產損失的處理結果;4、會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批資本金的合并,劃轉被兼并企業的財務隸屬關系”

      2.財政部財工字〔**〕226號文《關于印發〈國有企業試行破產有關財務問題的暫行規定〉的通知》第三條“財政部門參與審批瀕臨破產企業的分立方案,包括賬務分設方案、資產分類方案、債權債務方案、留存收益分配方案”

      3.財農字〔**〕97號《農業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第41條“大型、精密貴重的設備、儀器報廢和轉讓,應當經過有關部門鑒定,報主管部門或者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財政部門批準。

      4.財政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若干規定》(財基字〔**〕4號)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八條建設項目隸屬關系發生變化時,應及時進行財務關系劃轉,要認真做好各項資金和債權、債務清理交接工作,由劃轉雙方主管部門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并辦理財務劃轉手續。

      第四十五條(三)地方級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亚洲精品少妇30p|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电影天堂网| 亚洲春色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亚洲私人无码综合久久网|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亚洲视频.com| 亚洲图片激情小说|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久久|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亚洲jjzzjjzz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