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下鄉創業 攜手反哺農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新農村建設的腳步聲越來越有力了。4月16日,廣東省工商聯組織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多位民營企業家介紹了他們參與農業建設的經驗和體會,并向同行們發出倡議,民營企業家應發揚社會責任感,希望更多的民營企業家到農村去創業,在農村求發展,帶動和幫助更多農民朋友走上富裕道路。
廣東省委副書記歐廣源在會上明確表示,新農村建設不分任務,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和情況參與農村建設。廣東省統戰部部長李統書指出,新農村建設不僅僅是“農”字號企業的“專利市場”,這里有著各種企業施展身手的廣闊天地。領導的話無疑讓民營企業家感到政府充分尊重民企的自主性,新農村建設大有可為。
新農村建設
離不開龍頭企業
新農村建設核心是提高農業生產力,而龍頭企業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到會的有不少全國農業龍頭企業。
溫氏集團的溫鵬程直言,我國農業科技先進,但農業生產力落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農業生產規模分散,單家獨戶進行多品種生產,與其這樣不如依靠龍頭企業進行單一品種生產,更符合經濟效益。他們抓住了規模生產的機遇,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中,農戶的數量從剛開始的10多戶發展到今天的10多萬戶,并且將該模式推廣到13個省市自治區。
恒興集團董事長陳丹介紹說,該企業從1997年-2001年每年花350萬元、2001年至2005年每年花500萬元用于培訓農民,派出教授和老師到農村,租用鄉村小學和鎮禮堂為農戶講解種苗的特性、養殖的溫度和管理知識等。去年,與恒興建立購銷關系10多萬農戶,每戶為恒興養殖水產而新增收入7000多元。
廣東通用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志航談了該所發展萬壽菊種植提取葉黃素帶動農民增收的做法。1克葉黃素在國際市場上價格等同1克黃金,劉志航在云南成立原料基地,種植1萬畝萬壽菊。他們以0.65元/斤收購鮮花,使當地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從200至300元增至600至700元。鮮花運回廣州做深加工,為廣州創工業產值3000多萬元。歐廣源當場表示,龍頭企業興衰涉及眾多農民,因此“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業”。
新農村建設
離不開民企能人
社會上不少成功的民營企業家本身就是農民。廣東省工商聯會長黃三和特別呼吁來自農村的民營企業家要回鄉參與新農村建設。志高空調董事長李興浩在講話時第一句話就是“我是志高空調董事長李興浩,也是南海里水鎮豐崗村的農民”。當他剛接過村長一職時,村里現金資產總共有45萬元,如今已是900多萬元,是當初的20倍。在李興浩領導下,村里實業辦得紅紅火火,如沒有特殊事情發生,每個村民每年能分到固定收益1萬元,無依靠的老人住上老人院。
電白漢山鎖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黃德明是經常在媒體露面的全國人大代表。家鄉村民屢次邀請他回鄉帶領大家共同致富,連83歲的老黨員也上門來請,終于打動了他,黃德明不顧家人的反對回到了闊別27年的電白縣馬踏鎮龍灣村。3年后,龍灣村顯示了新氣象,2000平方米的批發市場建起來了,10公里長的土路修好了,期間他捐資11萬元修路,墊支260多萬元請專業人員對鄉村做規劃。
深圳海雅集團董事長涂輝龍從汕尾到深圳創業,創業成功后也開始回鄉幫助鄉親。汕尾等地有不少出名的農產品和小商品,從事百貨、物流生意的他立即意識到建市場、搞活流通才可以使家鄉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家鄉才可以擁有造血功能的產業。目前,一個大批發市場正在建設。
新農村建設
必須有政府主導
民營企業家在座談中也談了他們參與農村建設的困難。有的表示,回鄉建林場,林木卻遭鄉民偷伐;有的反映,村里打算把亂葬崗改成公園,結果遭到迷信村民的反對;有的擔憂,到偏僻地區搞產業,初期獲得的土地等成本可能較低,但一旦搞活后土地等價格就上升了,怕當地眼紅或不再讓他們在當地經營。他們希望在參與新農村建設時民企可以獲得政府的支持。
廣東省委副書記歐廣源表示,農民素質低是阻礙農村發展的一大絆腳石,故此廣東省前年就取消農業稅,今年農村孩子免收學雜費,從源頭上提高農民的造血功能,脫貧致富。廣東省統戰部部長李統書指出,新農村建設不僅僅是“農”字號企業的“專利市場”,各行各業的企業在農村有著廣闊天地,如農村醫療、文化、養老等服務都可以為企業創造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