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政局發展思想教育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全
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做到“生財有道、聚財有方、用財有規”;大力支持和諧社會建設,有效促進財政支持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大
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推動市域經濟協調發展;堅持依法治稅理財,努力促進財政增收與經濟增長速度相協
調;堅持量入為出,確保收支平衡;堅持保運轉、保重點、保穩定,促發展,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結合全市經濟發展及社會進步狀況對財政收支的影響,20*年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初步計劃比上年增長10左右,財政
支出計劃按收支平衡原則安排。20*年的預算方案待20*年決算完成后,結合明年支出政策合理編制,詳細預算再呈市人大常委會審批
。
三、搶抓機遇,乘勢快上,為全面完成20*年財政工作目標而不懈努力
20*年是我市經濟大提速、社會大發展的關鍵年,做好20*年的財政工作,對于市委提出“爭創中部六省百強縣市”,推進我市和諧社
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既注重保障政權運轉和支持經濟建設,又注重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依托構
建納稅信息處理、納稅登記、咨詢服務、國庫收付、政府采購五大財稅信息平臺,切實做好穩定收入增長,提升支出效益,落實財稅政
策,強化財政監督等各項工作,確保全面完成20*年預算任務。展望明年財政形勢,機遇與挑戰同在,困難和希望并存。一方面,中央
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將出臺一系列優扶措施,同時,省委、省政府將繼續實行“三獎一補”、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等激勵政策,為我市的
經濟發展和減輕財政壓力提供有力保證;為了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中央繼續對農民實行種糧補貼,加上我市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板塊經濟”效益初步顯現,必將為拉動市場經濟的繁榮產生積極影響;隨著近幾年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引進的落戶企業生產規模
逐步擴大,部分企業已開始實現稅收,這將為我市財政增幅提供可靠稅源,財源后勁進一步增強。另一方面,“一線三區”建設需要大
量的資金投入,保工資、保運轉、保法定支出壓力較大;京廣鐵路改線的稅收增長點是臨時性的,再加上對中小學學雜費免交而實行轉
移支付,全市初步預計行政事業收費將減少300*元以上,這都需要大量的其它稅收來彌補,這些因素勢必給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0左右的
增幅帶來壓力;新增支出因素較多,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各種社會保障提標地方配套等都需要大量財力,將會造成地方財政支出壓力
增大。因此,我們一定堅定信心,負重拼搏,確保全面完成20*年的各項財稅工作任務。
(一)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提高公共財政綜合保障能力。繼續深化公共財政支出改革,逐步規范財政支出范圍。進一步細化預算編制,全
面實行零基預算,積極推行項目預算論證制度,實施項目預算滾動管理。積極推進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逐步實現國庫集中收付與財
會集中核算接軌。加大財政統籌調控力度,強化綜合預算管理,按照體現公平、兼顧效率的原則,逐步推行部門“收支脫鉤”。繼續鞏
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深化農村公益性事業服務體制改革,完善“以錢養事”新機制,全面推進財政補貼農民資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
,完善農民補貼發放“一折通”工程。
(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經濟財政又快又好發展。積極推進全市財源體系建設,找準財政支持經濟發展的切入點,大力培植后續財
源,不斷增強財政增收后勁。充分發揮財政杠桿作用,研究制定激勵和約束并重的財稅政策,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全力支持招商引資和
“一線三區”建設,落實兌現各項財稅優惠政策,不斷吸引外商落戶*。繼續加大融資籌資和爭取財政資金力度,為*經濟發展和城
市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三)以組織收入為抓手,確保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堅持依法理財,強化收入征管,千方百計挖掘稅源,拓展收入增長渠道,確保實
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目標。進一步強化稅收征管手段,對主體稅種和骨干企業進行實時監控,合理調度,對小稅小戶進行逐戶摸排
,及時足額征收到位。健全非稅收入管理機制,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進一步擴大非稅收入納入預算管理范圍,規范國有
土地出讓金管理。加強對組織收入的稽查督繳力度,切實防止跑冒滴漏行為,做到應收盡收。
(四)以統籌發展為目標,努力構建和諧社會。進一步調整支出結構,使財政支出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弱勢群體傾斜
,促進城鄉和經濟社會統籌發展。健全社會保障投入機制,逐步完善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和低保制度,努力改善低收入群體的生活。
繼續增加對教科文衛等社會事業的投入,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加強社會防控體系建設,提高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和抵御風險的保障能
力。大力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示范基地扶持力度;繼續實施農民培訓“陽光工程”
,加快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促進農民增收;積極支持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改革試點工作;認真落實財政扶持和救助措施,逐步建
立農村特困群體救助體系。
(五)以財政監管為手段,進一步規范財經秩序。認真貫徹落實《預算法》、《會計法》和《政府采購法》等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
健全財政監管機制。大力開展會計基礎規范化工作,完善會計信用體系建設。加強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積極開展財政項目資金績效評
價工作試點。全面開展資產清理清查,切實加強行政事業國有資產管理。加強對政府采購工作的監督管理,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行為。
(六)以隊伍建設為保障,不斷提高財政工作效能。進一步加強財政干部隊伍建設。認真開展財政“五五”普法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增
強干部的法治意識,切實提高依法理財的水平。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對預算的監督審查,提高政府預決算工作的透明度。進一步推
行財政政務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推進財政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加快“金財工程”建設步伐,為提高財政運行效率提供技術支
持。深入推進財政系統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牢固樹立依法理財、民主理財、科學理財思想,不斷提高財政運行的整
體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