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文化局知識權力發展安排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實施企業和區域推進工作計劃,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促進資本化與產業化對接,知識產權運用水平不斷提升;以落實亞運會城市行動計劃為動力,提升城市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深化與科技、經濟的融合互動,形成知識產權推進工作新格局;圍繞中國專利周開展宣傳培訓工作,推動國家中心城市知識產權建設等進行講述,包括了實施專利“滅零行動”和“倍增計劃”、大力推進知識產權試點工作、積極推進企業技術創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取得重大突破、專利技術產業化的示范帶動效應明顯、專利信息運用和技術推廣進一步加強等,具體資料請見:
(一)實施企業和區域推進工作計劃,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
1.實施專利“滅零行動”和“倍增計劃”。以建立專利穩定快速增長機制,加快專利產出和儲備為目標,把全市無專利企業實現“零”突破作為今年創新工作的重點,采取市、區(縣)聯手、分類指導、政策配套、綜合“診斷”等一系列對策,引導企業走上運用知識產權推進自主創新的軌道。與此同時,對知識產權強勢企業予以傾斜支持,實施“倍增計劃”,加快培育區域專利技術高產出行業與企業。據統計,20**年1-11月,我市專利授權量9293件,同比增長27.2%,其中發明專利1322件,同比增長33.9%;專利申請量達14117件,同比增長15.3%,其中發明專利申請4324件,同比增長21.6%;全年實現專利零的突破的企業達850家,累計申請專利2499件;實現專利申請量倍增的121家,倍增專利申請量1685件。全年資助申請專利7126項。“抓兩頭、促全面”的工作思路初見成效。
2.大力推進知識產權試點工作。按照“以試點促推廣普及、以示范促深化發展”的工作思路,在原有工作基礎上,分級分類推進試點區域和試點企業的工作,并取得新的進展。如,20**年**開發區通過國家驗收,成為全省首個“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理工大學通過國家驗收,成為首批國家企事業知識產權示范單位;**區產業特色和集群優勢與知識產權有機互動,進入首批“全國知識產權強縣”行列;實施市進出口優勢企業知識產權推進計劃,依利**(**)電子有限公司等49家被認定為“**進出口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此外,**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等12個單位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單位;**大學**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分別獲得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優勢企業稱號(全市累計53家)。我局的專項調查表明,這些企業的自主創新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其專利產品銷售收入占全部銷售收入的比重高達72%。
3.積極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在應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強化激勵政策,加強政府引導與公益服務,通過組織申報國家和省的專利獎、組團參加全國發明展和運用國家專利交易(**)平臺等各種方式和渠道,激發企業技術創造的積極性,促進企業多出知識產權創新成果。在第十一屆中國專利獎評獎中,我市企業**威創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種基于服務器端\客戶端結構遠程顯示處理方法”和**微點焊設備有限公司“可直接焊接漆包線的點電焊機”榮獲金獎,13個新技術產品獲得優秀獎(分別占**省獲獎項目的50%和39%),這是我市在歷屆中國專利獎評中取得的歷史最好成績。20**年在**專利獎評中,我市共有6個項目獲得金獎,13個項目獲得優秀獎;第十八屆全國發明展,我市37個參評項目也獲得8金5銀10銅的好成績。
(二)促進資本化與產業化對接,知識產權運用水平不斷提升
1.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取得重大突破。以“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工作為契機,全面開展知識產權評估、專利質押產品設計、企業質押融資等相關培訓工作,積極探索研究相關政策措施,編寫《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需求摸查表》和《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指引》,有效提高質押融資的科學性和可操性,初步形成了我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發展格局和工作特色。。在市金融辦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20**年9月舉行“**促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簽約儀式”,我局與5家銀行共同簽訂了《促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合作協議》,獲得5家銀行三年內提供200億元授信額度。在第三屆中國專利周期間,6家銀行向18家企業發放2億余元貸款并簽署11億余元貸款意向書。我市的工作得到國家局、省局領導的充分肯定。
2.專利技術產業化的示范帶動效應明顯。以“跟蹤重大項目、緊扣中心工作”為先導,創新工作思路,改革項目推薦和認定方法,在市科技重大專項中篩選“高清數字電視互動服務平臺及產業化示范工程”等8個項目作為20**年我市專利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下達項目扶持經費共215萬元。同時,通過“以市帶區、聯動扶持”的模式,下達100萬元產業化引導資金扶持區、縣級市專利產業化工作,引導推動優勢項目30多個,促進區域專利實施與應用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據20**年對專利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的驗收工作顯示,15項專利技術累計實現銷售收入7.42億元,利稅1.13億元,為下游客戶實現新增產值近3億元,項目實施過程中后續申請82件專利,項目承擔單位的研發創新、制度建設、產品銷售等指標,都達到了預期效果。
3.專利信息運用和技術推廣進一步加強。充分發揮國家專利技術(**)展示交易中心的引領作用,加快知識產權信息平臺建設和專利技術推廣步伐。一是將中外專利信息服務平臺全領域數據庫升級為13個國家、地區和2個組織的專利數據庫,其中,增加了韓國、俄羅斯等7個國家、地區專利數據,并在專利檢索方面增加了中國專利代碼化全文,實現全文檢索。二是立足**市支柱產業和重點產業,加強專利信息預警分析應用平臺基礎建設,增建電子信息制造和汽車零部件兩個行業專題專利數據庫,并向政府及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等提供公益性服務,一年來已有12067人次訪問。三是運用國家交易平臺開展各種專利交易、推介、展示活動,數量與規模均超往年。特別是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專利周主會場知識產權展覽交易會,參展企業600多家,參展產品1000多項,其中精選獲得國家專利金獎、優秀獎、**省金獎優秀獎、中國國際名牌產品以及一批省、市知名專利和名優產品,是知識產權創新的一次高水平檢閱。
(三)以落實亞運會城市行動計劃為動力,提升城市知識產權保護水平
1.著力加強亞運和展會執法保護。出臺《**市亞洲運動會知識產權保護規定》以及《第16屆亞運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方案》,建立“**市亞運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與**、汕尾、東莞四城市共同簽訂了《亞運會舉辦城市知識產權聯合執法協議》,共查處21起侵權案件。出臺實施《**市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建立合同處理糾紛和行政處罰相結合的“雙軌”保護機制,創新展會知識產權保護的簡易程序。在“亞運羊城執法”專項行動中,先后進駐34個大型展會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第105、106屆廣交會共處理專利侵權糾紛904宗,協助處理投訴案件90宗。
2.積極推進“5·26”國家示范工程。一是抓好專項整治。按照《20**年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和《重點商品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方案》的部署,開展了打擊專利侵權和假冒專利的“雷雨”行動、打擊專利詐騙的“天網”行動等專項整治,對全市12個區、縣級市的33個大型專業批發市場、超市、年貨集市、藥店等進行了檢查。二是著力提高執法質量。全年共制定完善《**市知識產權局執法責任制》等規范性文件6個,取消、轉移行政許可事項11項。全年共受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28件,專利侵權行為得到進一步遏制。全年行政訴訟案件一審勝訴率達100%。三是推進執法重心下移。組織區、縣級市知識產權局的執法人員參與執法工作,分級處理不同性質案件,共同推進長效監管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共有11個區、縣級市參與了41次執法行動。20**年我局被國家局和省局分別評為“全國知識產權局系統執法先進集體”和“全省專利工作(行政執法)先進單位”。
3.加強維權援助和企業、行業自律建設。實施《**市開展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指導意見》,**兩區成立知識產權維權服務中心,**區成立了知識產權保護協會。全市各維權中心共協助企業調解各類專利侵權糾紛9起,培訓企業工作人員800余人。與此同時,深入推進“正版正貨”試點活動,分區域、分層次組織“正版正貨”試點企業開展調研和業務培訓,立足于建立知識產權自律保護長效機制,**市文具協會、市工業經濟聯合會等建立知識產權工作部,在企業維權、培訓等方面積極開展工作,推進行業保護自律工作的新發展。
(四)深化與科技、經濟的融合互動,形成知識產權推進工作新格局
統籌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創建示范城市各項分解工作。著眼于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從調整工作定位、完善創建工作機制、推進品牌和標準建設、加強亞運會知識產權保護、深化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和加強自身建設等六方面提出目標和任務,知識產權與各部門工作的融合度進一步提升。相繼出臺《**市標準化戰略實施綱要(20**-2012年)》、《**市版權產業統計制度》、《**市自主創新產品認定管理辦法》等政策法規;市委宣傳部積極將知識產權列為**創意產業發展重點內容;市發改委安排4500萬元統籌資金實施**市生物產業發展專項;市科技局設立4500萬元“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擔保資金”;市外經貿委設立1500萬元“品牌建設專項資金”;市經貿委落實稅收激勵政策,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投入的所得稅前抵扣力度;市金融辦推動銀行融資,為動漫游戲、網絡文化、影視傳媒相關產業以及老字號商標質押融資共提供40億元額度的專項貸款;市農業局通過農業科技攻關招標和農業科技專項經費扶持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等。
與此同時,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契機,推進知識產權政策與各領域、各部門工作的銜接。“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被列入市落實《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目標和任務,知識產權工作納入《關于加快推進知識城開發建設的決定》、《**建設現代服務業中心實施方案》、《**市、**市推進同城化發展框架協議》、《推動穗港合作工作方案》以及服務外包等重點工作。此外,《**市專利獎勵辦法》完成論證工作,正進入市政府審議階段。《**市知識產權戰略實施規劃》已完成征求意見工作。
(五)圍繞中國專利周開展宣傳培訓工作,推動國家中心城市知識產權建設
按照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統一部署,第三屆中國專利周于20**年11月在全國42個城市同時舉行。本次中國專利周主會場活動由國家局、省、市政府三級聯合主辦,深圳、**、東莞三市協辦,是我局有史以來承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協調范圍最廣的全國性活動,包括全國開幕式、專利展示交易、專利質押融資簽約、企業運用知識產權應對金融危機高層論壇、高校知識產權創新賽等一系列活動。堅持“高效組織、有序協調、節約資源、優質服務”的原則,與兄弟城市及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立足**,放眼全省全國,做到統一指揮、職責到位、協調有序。據不完全統計,籌備與活動期間共起草各類方案、文件、報告96個、各類媒體專題報道3000多條;簽訂各類業務合同19個,設計、印制各類網站、海報、音像、廣告、資料25000多件(冊);先后接待國家部委領導、特邀專家和外地來賓600余名、聯系參展企業600多家、委托專業協作機構25家;動用工作人員1500多人次、車輛300多臺次,從而圓滿完成各項任務,為中國專利周發展工作積累了經驗,受到國家局、省局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肯定和好評。專利周活動期間,**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朱小丹專程會見了國家局田力普局長一行,就知識產權戰略與**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就把**作為國家局工作聯系點、領導掛職和加強知識產權建設等問題達成共識。這次會面是**市和國家局主要領導的首次正式會見,對于推進新時期的知識產權工作,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中的優勢和作用具有深遠的意義。
此外,20**年的宣傳培訓工作成效還包括:牽頭組織全市“4·26”世界知識產權日18項重點系列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圍繞新《專利法》等重大法律法規的實施,組織開展宣傳培訓,在全市十二個區、縣級市以及部分行業協會舉辦了16場宣講會,培訓了各類專業人員近5000人;牽頭承辦“高新技術企業自主創新與知識產權論壇”、“國企知識產權報告會”等專項論壇、培訓15個。進一步加強對外合作交流,在香港大學舉辦“知識經濟與知識產權”高級研修班;承辦了首次粵港創意產業企業互訪交流活動;先后舉辦了“第四屆俄羅斯知識產權保護報告會”、“20**年中韓(**)知識產權交流會”等活動。
20**年的工作在取得可喜的進展和成效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知識產權發展水平與國家中心城市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企業知識產權創造和轉化能力還比較弱,專利行政執法力量明顯不足,區、縣級市知識產權工作體系建設進展緩慢,知識產權與科技、經濟的融合度有待進一步增強等等。必須從知識產權戰略和中心城市發展高度予以重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