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政局2021下半年工作安排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上半年,縣財政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六穩、六?!笨傮w要求,圍繞縣委、縣政府實施工業三年倍增行動部署,加快推動全縣經濟平穩增長,充分發揮財稅職能和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助推我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截止6月底,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93985萬元,增長11.8%。其中:稅收收入完成68605萬元,增長13.2%,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比重73%;非稅收入完成25380萬元,增長8.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2656萬元,增長4.8%,稅比59.5%。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29828億元,增長-3.9%。其中:十三項民生支出177354億元,增長0.3%,十三項民生支出占一般預算支出比重達到79%。
一、工作情況
1.強化調度,預算執行平穩有序。一是組織收入更加有力。不斷完善財政、稅務等部門聯動機制,緊盯收入目標,強化收入調度,加強稅源監控,積極挖潛堵漏,嚴防稅費流失,財政收支實現“雙過半”。二是非稅征繳更加規范。全面實行財政票據和非稅收入收繳電子一體化,實現了收繳系統與“贛服通”成功對接,做到“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三是支出保障更加優化。1-6月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29828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9296萬元,增長-18.5%;教育支出32944萬元,增長7.3%;科學技術支出4926萬元,增長0.7%;衛生健康支出18390萬元,增長1.9%;農林水事務支出24766萬元,增長11.2%;相關支出均達到上級考核指標。
2.持續加力,財政投入持續加大。一是優化營商環境。通過“財園信貸通”、“惠農信貸通”、“科貸通”等為中小微企業和農業經營主體新增辦理貸款49筆,累計貸款23594萬元;提供企業續貸過橋47次,過橋金額24005萬元。二是支持產業發展。大力助推我縣輸變電產業和電子產業發展,及時兌現招商引資優惠政策,1-6月實施各類企業獎補171.7萬元,工業產業貸款貼息711.91萬元;投入科技經費4926萬元,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支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三是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對我縣各類國有經營性資產進行摸底核實,建立健全我縣國有資產運營、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3.狠抓落實,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一是支持鄉村振興,撥付鞏固脫貧成效,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資金2954萬元。二是支持社會保障,統籌安排就業資金1433萬元,落實人均65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政府補助資金1440萬元。三是支持教育事業。加大教育資金投入,主要用于新一中、新區小學、黃洲實驗小學續建及二小、第二幼兒園、職業教育中心產教融合等新建項目。四是支持農業發展。投入各類支農資金22291萬元,比上年增長11.18%。利用“財政惠農信貸通”幫助232戶企業(農戶)發放貸款232筆5993.8萬元;撥付資金3562萬元,落實秀美鄉村和新農村建設政策。五是支持生態環保。共安排資金2475萬元用于節能環保、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和綠色殯葬改革等。
4.積極穩妥,財政改革有序推進。一是預算編制和執行更加科學。進一步理順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提高預算的科學化和精細化水平。完善縣本級和預算單位的預決算公開機制,細化預算公開內容和項目。二是預算績效管理更加規范。制定了預算績效管理相關政策及操作辦法,初步構建了具有特色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細化了績效管理的時間表、路線圖和目標清單。三是預算管理一體化正式上線。嚴格按照中央、省、市預算管理一體化工作要求,創新工作機制,加強工作協調。6月1日,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已在全縣范圍內正式上線運行。四是零基預算改革成效初顯。對15個零基預算改革試點的部門,加大業務指導,做好跟蹤服務,確保部門所有收入全部納入部門預算,切實打破了部門收支固化格局。五是財政監管體系更加健全。1-6月完成政府投資項目預算評審26個,送審金額35598.39萬元,審減3211.94萬元;完成結算評審7個,送審金額8150.33萬元,審減373.89萬元。推行政府采購動態監管,1-6月政府采購項目總量67個,采購預算總金額13844.29萬元,中標金額13416.52萬元,節減427.77萬元,節約率3.1%。完善公務消費支出管理制度,進一步擴大公務消費監管范圍,確?!叭苯涃M只減不增。1-6月,全縣“三公”消費總額472.63萬元,其中:公務接待258.99萬元,公車運行213.64萬元。
5.提高站位,財政干部忠誠擔當。著力推進財政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加強財政干部隊伍建設,切實增強干部職工政治素養和業務素質,推進作風建設和廉政建設,不斷提升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努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財政干部隊伍。
二、存在問題
1.稅收增長壓力加大。一是根據稅務部門對現有稅源進行初步測算,因銅材料價格上漲,造成我縣重點行業,變電企業開工不足,延期交貨,6月當月變電企業重點稅源同期就下降了802萬元;從目前大宗原材料價格走勢來看,影響將會進一步擴大到其配套產業;二是因鋼材等主要原材料大幅上漲,建筑業開工不足,也影響建筑業稅收增長。后期的稅收增長壓力將會加大,從而造成收入增長存在不確定性。
2.地方收入增長有壓力。今年省政府對稅收分成比例進行了調整,增值稅地方所得下降10%,企業和個人所得稅下降4%,環保稅地方所得下降10%,按以往年度數據測算,調整政策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比例下降6%左右,1-6月份如按上年分成比例計算,地方財政收入減收了約4029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保增長存在較大壓力。
3.財政支出保障壓力大。一是上級調度資金減少,同比去年減少調度資金10158萬元和新增一般債券比去年減少4000萬元,我縣財源持續吃緊。二是“六穩、六保”等財政剛性支出只增不減,科技、教育、環保等考核性支出需重點保障,造成地方財政收支矛盾進一步凸顯。
4.鄉鎮收入總量偏小。鄉鎮稅源結構單一,主要收入來源于物流企業、建筑企業稅收,部分收入較好的鄉鎮,也大多通過享受縣工業園區企業稅收收入分成,鄉鎮實實在在的生產經營性企業較少,財政收入增長缺乏堅實的基礎。
三、下步安排
1.落實扶持政策,培植壯大財源。一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切實減輕納稅人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企業發展后勁。二是大力宣傳落實我縣招商引資“一單清”政策,優化創業服務,鼓勵在外企業回遷或設立總部基地,引導項目回歸、資金回歸、人才回歸。三是提質增效,大力支持新產業。大力支持園區建設、變電設備產業和重點骨干企業發展,支持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不斷壯大地方財源。
2.壓實部門職責,強化稅收征管。一是上下聯動、齊心協力抓征管。全面抓好組織收入工作,強化財稅協同配合,強化非稅管理,調動部門抓征管的積極性。圍繞稅收征管的重點方面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做好稅收征管工作,有效堵塞收入漏洞,做到應收盡收,應繳盡繳。二是堅持目標導向,深化稅源分析。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和財稅政策變化,加強重點稅種、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稅源的動態分析,對較同期下降異常的納稅情況加大分析和稽查力度,創新征管手段,探索財政、稅務及相關部門信息互通共享的有效機制,實現財稅數據“聚、通、用”,杜絕“跑、滴、漏”。三是加強鄉鎮財稅收入調度,壓實鄉鎮責任,鼓勵鄉鎮積極招商,引進更多新企業,增加新的稅源,對鄉鎮財政收入完成較好的縣財政將在財力補助等方面給予傾斜。
3.積極統籌資金,抓好財力保障。一是加強與省市部門溝通,做好項目申報工作,做到大項目必爭、小項目不漏,努力爭取更多上級補助資金。二是積極爭取政府債券資金,關注上級債券資金政策,做到精準對接,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債券盤子。三是加大存量資金清理回收力度。對于存量資金進行全面盤活,做到應繳盡繳,統籌用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亟須領域。四是抓好國土收入清繳,對歷年欠繳土地出讓金,做到應收盡收。
4.優化支出結構,保障重點領域。一是統籌使用財政資金,及時發放各項惠農政策補貼。二是堅決兜牢“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的底線,優化支出結構,通過壓一般、保重點,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加大教育、社保、醫療、農林水等民生支出保障力度,促進我縣社會事業平穩發展。三是加強財政監督檢查和績效管理,切實把績效管理和厲行節約貫穿于財政管理各環節,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5.強化政治意識,優化財政服務。一以貫之強化黨對財政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政”領“財”,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切實把“兩個維護”貫徹到財政工作全過程。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做實做細為民辦實事。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優化職能設置和相關服務舉措,全面落實“首問責任制”,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全面打造“五型”政府機關和建設“六個”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