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衛生部門年終報告和來年打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衛生廳的具體指導下,年。市衛生局緊緊圍繞“趕超發展、提速進位、爭創一流”目標,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中心,認真實施衛生民生工程,著力加強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污染病預防控制和救災防病工作,妥善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先后被評為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省“光明·微笑”工程先進市、全省職業衛生監督工作先進單位、全省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省醫藥衛生系統抗洪救災防病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首屆全省公立醫院改革暨醫院管理創新高峰論壇、全省新農合門診統籌工作現場會、全省中醫工作會議、全省衛生應急工作會議、全省鼠防工作會議、省級社區衛生夜校培訓等6個全省性衛生專業會議先后在市召開。
一、上下聯動。
市衛生局把民生工程和醫改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一年來。將兩項工作有機結合,做到同部署、同督查、同調度、同考核,醫改工作取得明顯效果的同時,高質量完成了民生工程任務。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一步完善。參合農民數量再創新高。參合率達96.51%;人均籌資規范由100元增加到150元,最高彌補限額達到5萬元,統籌基金使用率達到86%,住院實際彌補比達39.83%;11個縣(區)80個鄉鎮推行了門診統籌工作,覆蓋率均名列全省前茅。探索開展了異地參合、同等直報”工作,農民住院一次報賬率達95.58%位居全省前列。開展了單病種付費、門診總額預付、總量控制等支付方式改革。12月7日,金溪縣代表我市在全省新農合工作會議上介紹了經驗。
(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試點順利實施。全市62所中心衛生院從元月份開始開展基本藥物制度試點。醫療費用同比下降了32%與此同時,積極落實對中心衛生院的多渠道彌補機制,確保了正常運轉。從12月開始,127所一般衛生院和14所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也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讓更多的群眾得到實惠。
(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今年以來。組織5000余人次基層衛生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推廣20余項衛生適宜技術。全市累計有90%縣級綜合醫院、一般衛生院和村衛生所、95%縣級中醫院和鄉鎮中心衛生院、100%婦幼保健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達到國家建設規范。
(四)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步伐加快。全面啟動了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今年又完成了白內障手術2865例,實現了動態清零的目標。啟動了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免費救治試點,有13名白血病患兒接受了治療。為4.47萬名農村孕期婦女補服了葉酸,對3.1萬名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了資金928.71萬元。完成農村適齡婦女宮頸癌檢查23563人,工作進度居全省第二位。對150處農村集中供水進行了衛生監測,完成農村衛生廁所改造17864座。
(五)公立醫院管理有效加強。組織了公立醫院巡查和“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實施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和“示范醫院”示范病房”創建工作,開展了院前急救技能大比武活動和臨床路徑管理市級試點。通過一系列活動,進一步強化了公立醫院管理,堵塞了漏洞,提升了質量。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年門診量、年出院病人、年病床使用率與同期相比增長了2.2%2.1%和2.4%病房危重搶救勝利率達93.78%治愈好轉率達91.5%
二、強化舉措。
采取各種積極有效措施,全市衛生系統堅持預防為主、應急為先。切實將抗洪搶險救災防病、重大污染病防控、國家免疫規劃、婦幼保健等工作落到實處。
(一)救災防病取得重大勝利。今年夏季我市遭遇了千載難逢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造成了10多萬人直接受災,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險情。全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及時組織開展應急醫療救治、災后防疫和衛生監督,免費救治受災群眾7.23萬人次,免除費用200余萬元,累計消殺3356.54萬平方米,發放宣傳資料72.23萬份,現場監督制作盒飯30多萬份,無一例安全事故,實現了應急救援無傷亡、醫療救治無事故、大災之后無大疫。衛生部衛生應急督導組對我市醫療救治模式也給予了高度評價。523K859次火車脫軌救治工作中,市共收治傷員112人,沒有發生一例傷員死亡,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充分肯定。
(二)國家免疫規劃扎實推進。開展了預防接種門診規范化建設。占所有接種門診的99.5%,所有接種門診全部實行信息化管理。開展了8月-4周歲兒童麻疹疫苗強化和14周歲以下兒童乙肝疫苗補種,接種率分別為98.71%95.1%兒童“五苗”慣例接種率以鄉為單位達96.5%擴大免疫規劃新增疫苗以縣為單位接種率達95.8%,順利通過省衛生廳的考評驗收。
(三)重大污染病防控落到實處。進一步建立健全了甲型H1N1流感、霍亂、手足口等重大污染性疾病的監測、預警、演講和防控機制。繼續加強新發涂陽結核病人的搜索和治療。發放宣傳資料34890份,干預高危人群1.7萬人次。及時對流行性結膜炎進行流調,指導學校做好防控工作,防止了大范圍的流行。
(四)地方病和慢病防治得到加強。聯合市鹽務局、發改委對各縣(區)消除碘缺乏病進行了督查指導。12個縣(區)全部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標。完成了臨川區麻風院國債項目建設,對全市8個麻風村的老弱畸殘病人全部集中管理、治療和康復,改善病人生活、居住和康復環境。
(五)衛生監督效果明顯。衛生監督網絡逐步延伸到鄉鎮。鄉鎮監督覆蓋率達100%開展了公共場所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對各園區企業開展了用人單位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檢查,為全市醫療機構放射人員建立了健康檔案,開展了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地溝油和餐廚廢棄物、問題奶粉等專項整治工作。
(六)婦幼保健再上臺階。加強母嬰保健技術服務機構、人員和項目的準入管理。組織了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培訓。加強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建設,農村住院分娩率達98.34%;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降至7.9/十萬、5.94‰和8.35‰,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七)血液平安不時加強。繼續采取各種形式加大無償獻血的宣傳。全年采血量為4054500ml確保了臨床用血需要,成分輸血率為99.9%制定了血液質量平安目標考核細則》強化血液的平安管理,順利通過了國家衛生部督導和驗收。
三、服務大局。
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自覺把衛生工作放到趕超發展的大局中去謀劃。不時增強服務大局的意識,提升衛生工作效能,全面完成了各項中心工作任務。
(一)爭資金爭項目力度加大。緊緊抓住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有利時機。加強與上級衛生部門的聯系與溝通,爭取對我市醫療衛生機構的資金和項目支持。一年來,共爭取到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婦幼衛生項目、人員培訓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項目100余個,共爭取各類資金3.53億元,比上年度增加1.1億元,增長比例達47%
(二)招商引資工作效果裴然。積極策應市委、市政府“百日大會戰”號召。全體干部積極服務招商,全年共引進三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工業(加工業)項目落戶本市,實際進資2700余萬元,超額完成年度招商引資目標任務。
(三)綜治信訪平安生產切實加強。一是嚴格落實維護穩定領導責任制。加強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各類群體性事件。二是建立健全了領導定期接訪、重點案件領導包案和信訪案件臺賬管理制,充分履行行業主管部門化解糾紛的職責,沒有發生一起進京訪和非正常集體訪。三是積極開展平安生產隱患排查活動和消防隱患專項整治,全年沒有發生平安生產事故。
(四)守業服務年等主題活動扎實開展。一是全系統開展了為服務守業作貢獻”大討論及獻計獻策活動。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200余件。二是依照“落實醫改任務、提高服務水平、改進醫德醫風、加強基層組織”要求,廣泛開展以“筑堅強堡壘,促衛生發展”和“樹先鋒形象,做健康衛士”為主題的創先爭優活動,讓群眾得到實惠和便利。三是開展“三包為民”活動。積極依托行業優勢積極開展送醫送藥、結對幫扶鄉村衛生機構等服務活動,受到群眾歡迎。
四、創先爭優。
局立足強化基礎、提升水平、著眼久遠的思路,一年來。開拓進取,勇闖新路,工作中創出特色、創出亮點、爭得位置。
(一)機關工作效能明顯提升。新的局領導班子立足加快發展、爭先進位和提升形象。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規范機關管理,理順工作順序、加快工作節奏、提升工作效能,形成了重學習、重管理、重貢獻的良好氛圍。通過定期的工作調度和調查研究活動,局機關宏觀管理的能力和駕馭全市衛生工作的水平進一步的提高。
(二)鄉鎮衛生院管理年活動有聲有色。制定了實施方案。開展業務培訓、堅持定期督查調度,活動結束之后,還將評選出全市“二十佳鄉鎮衛生院”和“二十佳鄉鎮衛生院院長”并予以表彰。活動開展以來,得到各鄉鎮衛生院的積極響應,大多數鄉鎮衛生院以此為契機,加大資金投入、改變院容面貌、規范制度建設、優化工作流程、拓展服務功能,鄉鎮衛生院呈現出重管理、重服務、重形象的良好發展態勢。此項活動得到省衛生廳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
(二)免費婚前醫學檢查開創先河。積極爭取市政府的重視支持。由市、縣兩級財政按37進行全額補助。實施以來,得到婚前男女的積極響應,自覺進行婚前健康檢查的人數不時增多。各縣區平均婚檢率達60%以上,此舉將有效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減少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發生,讓政府承擔公益性衛生服務形象得以彰顯,讓更多的群眾健康利益得到保證。
(三)鄉鎮衛生院績效考核作用凸顯。研究制定了撫州市鄉鎮衛生院績效考核指導意見》全省率先全面開展鄉鎮衛生院績效考核試點工作。確定不同崗位工作職責和崗位系數。做到向風險崗位和關鍵崗位傾斜,真正實現多勞多得和優勞優酬,合理拉開醫務人員的分配差異,有效提高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鄉鎮衛生院逐步由重醫療服務向重公共衛生服務轉變,由主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由追求經濟效益向注重社會效益轉變。
全市衛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年來。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人才隊伍總量偏少、素質偏低,整體醫療水平與全省相比仍有一定的差異,尤其是重點學科建設亟待加強;二是醫改經費投入缺乏,縣級財政對中心衛生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補助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等沒有到位,影響了基層衛生單位的積極性。三是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方面還有一定差異,尤其是市、縣婦幼保健機構,醫療急救中心,污染病醫院等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規范運行。
也是實現醫改三年工作目標的關鍵之年。將按照“公共衛生與醫療衛生一起抓、硬件設施與軟件管理一起上、能力建設與作風建設一起升”要求,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進一步加大醫改的推進力度,繼續加強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全面做好重大污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提升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推動撫州衛生事業進位趕超。
(一)加強區域衛生規劃。及時制定符合實際的區域衛生發展、醫療機構設置等規劃,對全市的衛生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調整,不時優化醫療衛生資源的結構布局,完善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功能,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
(二)加大人員培訓力度。對縣及縣以下的各類衛生人員崗位所需進行一次全面摸底調查和評估,制定全市衛生人員能力提升規劃,充分依托市內醫學院校的力量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力爭在2年內對所有的衛生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一次輪訓。
(三)以主題活動為抓手。以各業務科室為單位,每年開展至少一項主題活動,通過定期督導、調度、通報、考核、評估等手段,促進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積極創先爭優,使衛生服務能力的效果不時鞏固和持續發展。
(四)加強重點學科建設。制定重點醫學學科建設發展規劃和重點醫學學科管理方法,全市篩選出一批有代表性和成長性強的重點專科,以國內領先學科水平為目標,鼓勵醫療機構將人才和資金向重點學科傾斜,加快學科帶頭人培養,盡快形成自己技術優勢,逐步縮小與大城市醫院醫療水平的差異。
(五)全面推進一體化管理。及時制定符合撫州實際、操作性強,有利于鞏固農村衛生服務網絡、有利于穩定鄉村醫生隊伍、有利于促進公共衛生服務開展的實施方案,從明年開始在全市全面推行,進一步提升農村衛生工作整體水平。
(六)加快衛生信息化建設。力爭在23年內建成一個以市級為中心、覆蓋全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綜合性衛生信息平臺,改變目前衛生信息化以單個系統規模為主的狀態,努力實現規范規范統一、資源合理利用、信息互通共享,從根本上消除“信息煙囪”及“信息孤島”現象,提升衛生工作效能。
(七)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大力宣傳醫改和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的新進展、新成果、新做法,爭取領導和社會各界對衛生工作的重視、理解和支持,為醫改和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營造更加寬松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