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系統機關效能建設工作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貫徹落實縣委全會和縣紀委十二屆四次全會部署,深入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解決“四風”突出問題,深化機關效能建設,促進各項工作“提速提質提效”,根據縣效能辦關于印發《2014年縣機關效能建設工作計劃》的通知要求,就2014年我系統機關效能建設工作提出如下計劃。
一、開展“開門納諫”活動。
進一步暢通效能訴求渠道,局機關及各單位要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充分調動領導干部和廣大群眾積極性,采取面對面、背靠背等方式,敞開大門,虛心聽取群眾建議。一是在《縣報》公開意見收集專用郵箱廣征意見。設置意見收集專用郵箱并在《縣報》刊登公告,面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二是印發3種不同的調查問卷針對性征求意見。即:面向面向服務對象(衛生局下屬單位、鄉醫、個體醫生、醫療單位患者或家屬)印制5000張調查問卷;面向“三送”工作聯系點群眾,印制1000張調查問卷;面向系統內部職工,印制2000張調查問卷。三是聘請30位“四風”監督員全方位征求意見。為切實發揮“四風”監督員的作用,從全縣“四風”監督員中挑選30名各行各業、各階層有代表性的優秀分子聘為我局的“四風”監督員。監督員每周對收集到局機關及各單位作風和效能問題進行梳理和匯總,并反饋局效能辦建立臺賬,制定措施落實整改。四是開展“轉換角色、換位體驗”活動找準意見。為進一步發現我系統窗口服務單位存在的問題,局班子成員、全縣各醫療衛生單位班子成員要以一名“就診者”或“陪診者”,從首道程序開始看一次病或辦一次事,全程體驗工作作風和服務質量。通過角色體驗進行換位思考,切實找準現有的工作作風、方式方法與群眾需求之間的差距及工作短板,進一步增強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開展重點崗位評議評價活動。
結合全省“百千萬”內設機構評議評價工作,對全縣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及窗口服務單位、機關各股室,就服務意識、行政效率和落實作風效能規定等情況進行評議評價,廣泛接受服務對象和社會各界監督,通過服務對象回訪、滿意度測評等有效形式及時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切實解決“庸懶散”、“中梗阻”和門難進、臉難看、人難找、事難辦等突出問題。
三、開展單位內部效能建設排名活動。
縣局將各單位效能建設列入群眾滿意度調查內容,并反饋有關信息。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在單位內部根據群眾滿意度、工作落實、效能投訴、效能巡查和效能問題整改情況等建立綜合評價體系,對本單位內設各科(股)室或個人機關效能情況進行打分,建立“機關效能建設排行榜”,把排名情況在單位醒目位置對外公布,并作為個人在單位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
四、完善服務窗口評價機制。
加強各單位服務窗口標準化建設,強化首問負責、限時辦結等效能制度執行。推行服務對象滿意度測評,健全“評價—整改—反饋”的評價機制,規范窗口服務行為,強化評價結果運用,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
五、強化機關效能督查。
局效能辦將不定期抽調人員或邀請“四風”監督員對縣直醫療衛生單位工作人員是否有違反機關效能現象進行督查,督查前不提前通知,實行暗訪或突擊檢查。重點檢查工作人員有否擅離崗位、擅離職守、串崗或聚集在走廊閑聊;是否在工作時間進行網上聊天、炒股、玩電腦游戲、購物、看電影、聽音樂或瀏覽與工作無關的網頁;是否利用職務和工作之便吃、拿、卡、要現象;是否落實了政務公開和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工作態度是否簡單粗暴、辦事拖拉推諉、頂拖不辦等現象;能否遵守上下班制度,有沒有遲到、早退的現象;是否履行勤儉節約、綠色辦公、節約經費、愛護設施的意識,干部職工的辦公秩序、儀態儀表,辦公環境是否整潔衛生等。督查工作人員可對違反效能建設行為進行影像調查取證,在檢查中如發現有違反機關效能建設的行為,要求當事人作出具體說明和解釋。對督查出的違反現象,將在全系統進行通報,并堅決實行考核獎懲。
六、加大問責查處力度。
重點查處違法行政、失職瀆職、作風漂浮案件,重點解決“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中梗阻”、“下擱淺”、“小鬼難纏”等涉及機關效能和影響發展環境方面的問題。對破壞發展環境的行為保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格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同時,通過查辦案件,找出管理漏洞和薄弱環節,健全工作制度,強化工作措施。對典型案件予以公開曝光,以達到“問責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