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村小學留守學生工作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大精神,認真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加強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重大決策,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教育觀,把關愛留守孩子作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重要措施,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長。
二、主要目標
通過對留守孩子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孩子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為留守孩子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三、主要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副組長:
組員:
2、建立輔導站小組
按照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積極探索利用地方課程或學校課程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引導留守學生走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等教育資源,開設知心信箱,開設心靈驛站,建立溝通心靈的綠色通道,給學生以心理咨詢和輔導。學校應指定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學生喜愛的教師負責落實相關任務;同時注意方法,給學生創造平等和諧的心靈交流環境。
3、開學初,收集各班“留守學生”名冊,學校德育辦建立“留守學生”檔案,掌握“留守學生”的相關情況。
4、定期召開“留守學生”的監護人會。學校并與指定監護人簽定責任書,明確各自對“留守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責任。
5、學校要通過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等組織,開展“一幫一”、“手拉手”等互助活動,增進同齡人的了解,彌補親情和關愛的不足,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
6、設置“親情電話”。有條件的學校,向留守學生及家長、臨時監護人公布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電話號碼,加強學生、家長、臨時監護人、老師四者之間的聯系,互相及時交流,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指導督促其家長承擔起應有的家庭責任。學校對上學交通不便、家庭經濟困難、監護人難以承擔監護責任的“留守學生”要安排在學校住宿,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成長環境。
7、強化規范教育,開展“五個一”活動。今年我校繼續開展
“五個一”活動,即:“改正一個缺點、做一件好事、交一份好答卷,為學校添一份光彩,做一個好學生”。全校要上下認識到位,齊心合力,特別是班主任及課題組成員要非常重視此項工作的開展,求真務實地開展此項工作,杜絕形式主義,擺花架子,班級開展評比,分階段小結總結,學校評出“五個一”活動標兵,開展踐行“五個一”活動演講比賽等活動,此項工作要具有很好的效果,要有力地促進良好的學風、教風。使“留守學生”有很大的轉變,從而鼓舞全校師生特別是留守學生的斗志。
8、學校要每月召開一次“留守學生”會,關心他們的學習,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并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9、建立關愛幫扶制度。學校在本校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和其他志愿者。配對幫扶教師和其他志愿者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學校建立了愛心基金,定期對貧困的留守學生發放生活費。
10、大力加強班主任工作,增進班主任的工作責任心,班主任要經常了解“留守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況,對待“留守學生”要有愛心。不能諷刺、挖苦和歧視表現不好、學習成績欠佳的“留守學生”。
11、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
12、面對“留守學生”工作不斷增加的強度和難度,全體教師要加倍努力,加強社會聯系,希望全社會都來關注“留守學生”的成長狀況,同心協力,讓所有的“留守學生”和其他孩子一樣“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