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確保社會穩定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全面落實社會穩定的各項措施,確保“創新創業、科學發展、誠信守法、和諧平安”的總體要求落到實處,結合我鄉實際,現就年構建和諧平安,確保社會穩定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強化綜治領導責任制為抓手,以建立長效機制為核心,以務實基層基礎為重點,以落實打擊、防范、教育、管理、調處等措施為手段,以營造和諧穩定社會為根本,明確工作目標、明確工作任務、明確工作責任,著力構建和諧平安,為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目標任務
構建和諧平安,確保社會穩定工作總體目標任務要做到“五營造”“一促進”,即營造安定良好的治安環境,規范有序的經濟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做到“六不發生一滿意”,即不發生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政治事件;不發生在全鄉造成惡劣影響的惡性刑事案件;不發生在全縣造成重大影響“”等邪組織聚集滋事案件;不發生在全鄉造成重大影響的群體性事件;不發生在全鄉造成重大影響的群眾性糾紛械斗事件。人民群眾對治安的滿意率達95%以上,到年底,有80%的單位、90%的村達到和諧平安標準。
三、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落實領導責任追究
進一步落實以鄉黨委朱志勇書記為創建和諧平安工作領導小組的組長,分管領導紀委書記為副組長,下設辦公室,各村、單位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分別成立相應的機構,抓好落實,對出現影響社會穩定問題的責任村、單位給予限期整改、黃牌警告,一票否決并對責任人進行查究,同時與責任人政治榮譽、政績考核、經濟利益掛鉤,對成績突出的村、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
2、全面推進依法治理、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大力推進依法治鄉、依法治村的進程。各單位、部門堅決依法行政,做到辦事依法行政,做到辦事制度、程序、結果“三公開”。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利用鄉有線電視、宣傳欄、召開戶主會等形式廣泛宣傳法律知識,增強廣大公民的法律素質和誠信意識。鄉政府每星期組織一次法律知識學習,由各位干部輪流上課,進一步提高公職人員的法律素質及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3、深化基層組織建設,發揮基層組織作用,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鄉分管領導劉華明紀委書記為綜治辦主任,配備專職的綜治干事2名,維穩信息聯絡員1名。各村、單位規范綜治室的建設,做到有場所、有人員、有制度、有活動、有經費辦事。對治安卡口每天有人值班。建立群防群治六支隊伍。每年分別培訓四次、對專職治安巡邏不定期每月組織2-3次活動。各村配備一名責任心強、交際能力廣的維穩信息聯絡員,各村要求每星期開展二次以上的矛盾糾紛大排查。及時發現掌握影響穩定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加強重點人員特別是刑釋勞教人員的管理。各村選出3名離退休老干部、教師成立幫教小組,對他們進行幫助,遏制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要求鄉、村兩級干部對社會的弱勢群體、低保戶、農村特困戶、五保戶,每位干部結對幫撫2戶,以及對優撫對象進行幫撫。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良好社會風尚,在全社會營造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努力使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4、加強預防青少年和“留守孩”違法犯罪工作。
將普法納入培育新農民的工作中,列入新農村建設考核的重要指標,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群眾的法制觀念,在農村大力開展“百萬婦女學法律,建設和諧平安”活動,大力推進“留守孩”關愛工程,在全社會形成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在學校開展“和諧校園”創建活動,中小學聘請法制副校長或法制輔導員,完善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教育管理機制。對在校生積極開展法制和愛國主義、社會公備教育,對“后進生”采取學校、家長、社會三結合共同幫教的方法,開展“一幫一”活動,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和“留守孩”的違法犯罪。
5、強化嚴打整治,促進和諧社會環境。
今年,我鄉緊緊抓住“嚴打”這根弦,協同公安機關在全鄉范圍內開展聲勢浩大的“打黑除惡”、“違法亂紀”等專項整治斗爭,依法嚴厲打擊農村不法勢力、地痞流氓、強買強賣、強攬工程、稱霸一方以及其他形式的鄉村惡霸、街頭路霸等黑惡勢力,嚴厲打擊盜竊農資等嚴重破壞生產的涉農犯罪以及破壞果業、農資市場和非法傳銷、制售偽劣產品等擾亂市場秩序的犯罪,堅決打擊“兩搶一盜”和職業性賭博、地下以及暴力護賭、發放高利貸等違法犯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