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區黨支部事跡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區*社區轄區面積0.3平方公里,現有居民2960戶,人口7000余人,社區黨員586名,在職黨員268名。*2年7月全區社區調整中,黨支部與居委會同步成立。三年多來,社區黨支部從加強領導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完善工作機制、創新服務載體入手,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大力推進管理人性化、服務無縫化、活動經?;⑧徖镉H情化、環境生態化,努力構建以服務居民為核心的社區黨建新格局,取得了突出成績。
強班子、壯隊伍,夯實服務居民的組織基礎
幾年來,社區黨支部積極實施“素質工程”,通過崗位持續開展職能業務培訓,有效提升了社區工作者的綜合素質。支部把社區黨員分為離退休黨員、在職黨員、流動黨員和自由職業黨員四大類,根據他們的不同特點,實施分類管理,實現了橫到邊、縱到底的管理網絡。對離退休黨員按照居住地、身體狀況以及本人特長劃分黨小組,組織他們參加“住在社區、服務社區”活動;對在職黨員建立參加社區活動記錄卡,定期組織他們到社區開展“黨員奉獻日”活動;對流動黨員和自由職業黨員依托社區黨校,建立黨員聯絡站,定期組織學習,保證了每名黨員都能參加社區活動,支持社區建設,為發揮共產黨員在構建和諧社區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礎。
實行交叉任職,完善服務居民的運行體制
*社區是封閉小區,入住之初居民與物業公司互不信任,社區服務管理推進困難等問題困擾著工作開展。社區黨支部主動提出支部書記、物業公司經理在社區居委會和物業公司內交叉任職,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合力開展工作,為居民搞好服務。實行交叉任職后,社區與物業公司的協作得到有效加強,充分調動了物業公司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實現了資源共享、互利雙贏。物業公司為社區無償配備了黨員活動室、居民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科普活動站、社區警務室、民兵活動站以及社區居民的健身場所,免去了社區辦公用房所承擔的全部費用。黨支部與物業公司配合,推行限時承諾服務制度,將社區服務歸納為計生、低保、法律咨詢等14項內容向居民進行了公開,承諾辦結時限,開通了24小時服務熱線,居民根據個人需要,可以隨時撥打服務電話,隨叫隨到,實行全天候服務。黨支部把社區黨員以及部分社區志愿者和駐街單位人員組織起來,依據個人特長,建立了醫療、維修、保潔、救助、法律援助、職業介紹、技術培訓等12支志愿者服務隊,不定期開展活動,為居民提供義診、政策咨詢、法律咨詢、生活保健咨詢等多方面服務,3年來*余名志愿者共為居民提供服務6800余次,實現了社區居民“服務需求不出家門,日用需求不出小區”的目標。在社區黨支部的支持配合下,居民對物業公司的認可度不斷提升,困擾物業公司的收費難問題也得到較好解決,經營狀況明顯好轉,
豐富載體,打造文化精品社區
社區黨支部始終把社區文化作為社區建設的重點來抓,充分發揮社區居民中藝術人才較多的優勢,全力打造精品文化社區,提高了社區文化品位,凝聚了人心,促進了鄰里和諧。一是創建“學習型社區”。社區黨支部充分發揮轄區內學校、圖書館、市民學校、社區黨校等基地作用,在青少年、老年人、婦女、下崗職工中開展不同類型的主題活動,營造了人人都是學習之人、處處都是學習之所的濃厚學習氛圍。二是繁榮社區文化活動。以社區文化活動室為平臺,投資近2萬元,購置了服裝、道具、樂器音響等文化設施。動員轄區內離退休的5名文化館館長,組織社區內離退休老同志組建了舞蹈隊、演唱隊、書畫協會等業余文化隊伍,定期組織文化娛樂活動。目前,社區內經常參加演出的專業文藝人才近60余人。每天早晚都有腰鼓隊、秧歌隊活動,每周六、周日有樂器隊、演唱隊活動,每年舉辦1—2次書畫比賽,舉辦一場大型消夏晚會,每逢重大節假日還要舉辦各種寓教于樂的文藝演出,營造了濃厚的社區文化氛圍,豐富了社區居民的精神生活。三是創建文明社區。社區離退休人員中選聘了28名老黨員、老干部為社區社會公德義務宣傳員,組建了社區宣傳思想工作隊,定期開展法律、科技、醫療、文化、消防、交警進社區活動,以及文明樓院、文明家庭、文明學校、文明居民評比活動,有效促進了鄰里和諧關系的形成。四是組織實施“樓道系統”工程。發動黨員組織開展“點亮樓道、照亮民心”活動,帶領居民粉刷、亮化樓道,安裝樓宇防盜門,使轄區內樓道實現了燈亮、路暢、墻白、梯凈、門安。
推行公開化模式,強化黨對社區的領導
3年來,黨支部堅持把發揮黨員作用、樹立黨組織形象、強化黨對社區建設領導作為統領社區建設的核心。一是廣泛開展“亮明黨員身份”活動。以發揮黨員作用為目標,在轄區內深入推進了“一個黨員一面旗、黨員形象在社區”活動,明示社區內黨員身份和職責,建立了社區在職黨員發揮作用臺賬,使黨員時刻處于群眾監督之下。二是大力推進黨務公開。在社區中設立了黨務公開欄,做到了常規工作按時公開,專項工作重點公開,臨時工作及時公開。三是扎實推進民主管理。提出了“小事兩委共同研究,大事居民民主決定”的決策程序,拓寬了居民參與社區管理的渠道,拉近了居民與社區和物業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居民對社區工作的支持度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