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語文高考改革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注重一個導向。這個導向就是高考所具有的“指揮棒”作用。根據我國國情,一考定終身的現象目前還無法避免。可想而知,高考對于每位考生,每個家庭的重要性。它直接引導了學生如何去學,也引導教師如何去教,它起了一個很強的導向性作用。如果高考中都無法體現新課程思想,那么新課程標準在實際教學中將會變成一紙空文,新課程改革也終將會失敗。所以高考的導向性真得非常重要。新課程實驗能否成功,這與高考方案是否體現了新課程思想密切相關。這就更要求我們制定高考方案時要切實體現新課改思想。
二、把握一個原則。現在制定新的高考方案有一個原則必須把握住,那就是必須和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緊密聯系,不可脫節。新課程的相關指導思想不僅僅在指導著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也在指導著高考如何考。新課程標準是高考方案制定的基礎,高考方案的制定,它不是誰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也不是越新越好,越奇越好,更不是將原來的高考方案簡單改變一下,換湯不換藥。它需要在整個高考方案的制定過程中處處體現新課改的精神,把高考與新課程標準融為一體,讓高考成為新課程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師生真正感受到新課程實驗所帶來的無窮益處!
三、設計一種形式。有人或許不能理解,2009年的語文高考方案難道只有一種形式。這里所說的“一種形式”指的是2009年高考時呈現在考生面前的那張試卷的外在結構形式。這種形式是就大的方面來說的,也只能是一種,因為那只是一張試卷,而不是多張試卷去供學生選擇,就安徽省目前情況來看也只能是這樣了。那么在這張試卷上如何體現新課程思想呢?高中學課程的一個指導思想思想就是:讓學生有選擇地學習,幫助學生有選擇,有個性地發展。這就要求在試卷結構安排上改變以前的形式。在最近這幾年的高考中,語文試卷的客觀題選擇題一般都是10題,分值是30分。這個比例要縮小,要減少客觀選擇題,提高主觀題的比例,尤其是作文題。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高考作文60分已不能體現新課程的思想了,作文的分值在語文試卷總分150分的情況下最好提高到75分,并且分成大小兩篇作文,大作文50分,小作文25分,在考察上各有側重,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有選擇,有個性地發展。
語文新課標實行必修和選修兩部分,這在高考試卷的結構上必須有所體現。根據這一點,可以把高考語文試卷的結構分成兩部分,即必做題部分和選做題部分。必做題的設置是依據必修課的內容,是高中語文重要的必須掌握的知識,而選做題則是學生依據自己的喜好在選了自己喜愛的課程之后,選擇自己拿手的題目,發揮自己的長處。這最能體現讓學生有選擇地學習,幫助學生有選擇,有個性地發展這個高中新課程指導思想。這樣就很好地通過試卷結構的安排兼顧必修和選修兩個方面。如果在2009年高考方案中沒有兼顧這兩個方面,這將不利于以后的教學是很顯然的了,高考導向性是不容忽視的。
四、試題的命制須慎重。2009年高考語文試題命制的方向是很明確的,就是要體現新課改思想,更好地為國家選拔人才。命題時重點必須要圍繞學生的語文素養,建立多元的評價體系,不搞所謂的標準答案,不去束縛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一道試題的命制可以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思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能體現語文的素養,合情合理地解決,就可以得分。前面提到的作文命題形式的改變也正是體現了這一點。這樣做就可以讓學生從多個方面盡情地展示自己,盡情去享受語文,享受生活,這也或許是對新課程思想的最好詮釋。
五、閱卷教師的整體素質必須提高。語文新課標的實施,高考試卷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往往只記住一個答案與之不同就沒分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了,它需要閱卷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需要教師真正能融入學生的答題思想中去和學生產生思想的共鳴,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去發現學生身上的語文素養,然后作全方位客觀公正的評價,作能體現新課程思想的評價。這樣的閱卷老師多嗎?實際上不多的。所以閱卷教師整體素質和閱卷水平的提高也是實施新課程背景下語文高考方案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以上是從新課程背景下語文高考方案制定的原則、導向、形式、命題及閱卷教師整體素質有待提高等幾個方面談了一些我個人看法,敬請大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