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社區建設指導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及和諧社會建設要求,探討和解決農村社區建設的載體、體制、機制以及如何調動農民群眾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的積極性等問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提升農村社區管理和服務功能;工作原則;工作原則;組織機構;工作內容;工作步驟;進行講述。其中包括:通過創建“六好”和諧農村社區,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文明水平,推動我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和諧社會建設、以人為本,服務群眾、群眾自治,擴大民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整合資源,共建共享、為加強對農村社區建設工作的領導,成立**鎮農村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社會事務辦、合理設置農村社區、提高農村民主政治建設水平、加強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明確農村社區服務功能、加強農村社區組織體系建設、宣傳準備階段、組織實施階段、驗收總結階段
等,具體材料詳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及和諧社會建設要求,探討和解決農村社區建設的載體、體制、機制以及如何調動農民群眾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的積極性等問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提升農村社區管理和服務功能;通過創建“六好”和諧農村社區,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文明水平,推動我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和諧社會建設。
二、工作原則
(一)以人為本,服務群眾。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以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解決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群眾自治,擴大民主。動員廣大村民積極參與村民自治的各項事務,切實保障村民的知情權、決策權、監督權和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公益事業的權力。
(三)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堅持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不貪大求全。農村社區建設的定位、規模、基礎設施等,必須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群眾需求,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不打亂現有的村委會建制,不盲目鋪新的攤子,不搞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不增加農民負擔。堅持規劃先行,量力而行,分步實施;堅持便民利民、實用有效。
(四)整合資源,共建共享。倡導和動員社會各方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參與新農村社區建設,整合各項惠農政策、政府公共服務、聯點扶建、扶貧開發、農村五保供養、合作醫療等資源,形成合力,共建共享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新型農村社區。
三、組織機構
為加強對農村社區建設工作的領導,成立**鎮農村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社會事務辦。
主任:
副主任:
四、工作內容
(一)合理設置農村社區。結合我鎮實際情況,原則上1個建制村作為1個農村社區。
(二)提高農村民主政治建設水平。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功能健全、運轉有序的農村社區組織體系,形成推進農村社區黨建和農村社區建設工作的合力。完善農村社區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堅持村務公開制度,開展公共服務監督評價活動,保障村民的合法權益。
(三)加強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依托,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成設施相對完備、服務功能相對集中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平均面積應達到400平方米以上。
(四)明確農村社區服務功能。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符合村民需要的服務功能。主要包括:公益事業服務、志愿者服務、警務服務、法律援助服務、農技科技服務、醫療和計劃生育服務、環境衛生服務、文化娛樂服務、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與服務。
(五)加強農村社區組織體系建設。堅持以農村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強化村黨支部對農村社區建設的主導地位,調動黨員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創造性。把黨建工作與農村社區建設結合起來,把黨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與農村社區建設結合起來,依靠村民代表,發揮村委會的積極作用。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村社區志愿者、社會組織和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揮各類社會組織提供服務、反映訴求的積極作用,引導他們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村民群眾生產生活需求,開展經常性志愿服務和專業技術信息服務。
五、工作步驟
(一)宣傳準備階段(10月20日-11月30日)。
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工作實施方案,召開動員大會,貫徹全市工作會議和文件精神,做好宣傳發動,統一思想認識。
(二)組織實施階段(12月1日-20**5月30日)。
完善社區服務設施,強化社區服務功能,建立社區服務組織。各村列出詳細的硬件、軟件建設項目和實施進度表(個別項目建設可適當延長時間),責任明確到人,措施具體到位,確保順利推進。
(三)驗收總結階段(20**6月)。
迎接市農村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檢查驗收。
附件:**鎮農村社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