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加強理論政策學習,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夯實衛生發展基礎;加強公共衛生工作,提高群眾健康素質;加強醫院管理,穩步推進醫療機構改革繼續廣泛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逐步解決新形勢下在醫院管理和醫療服務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加強新農合工作,提高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加強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提高衛生執法能力;加強衛生系統精神文明和行風建設,樹立衛生良好形象;加強衛生項目建設,確保項目全面落實,對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全市衛生系統掀起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學習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的熱潮,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和十七大報告的精神實質,領會醫改精神,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明確工作目標,調整工作思路,聯系實際解決衛生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持續抓好農村衛生工作、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加強醫院管理,穩步推進醫療機構改革繼續廣泛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逐步解決新形勢下在醫院管理和醫療服務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具體材料請詳見:2009年全市衛生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統攬衛生工作全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加大衛生改革力度,切實加強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提高衛生服務能力,推進全市衛生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2009年重點做好以下八項工作:
一、加強理論政策學習,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全市衛生系統掀起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學習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的熱潮,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和十七大報告的精神實質,領會醫改精神,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明確工作目標,調整工作思路,聯系實際解決衛生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
二、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夯實衛生發展基礎
持續抓好農村衛生工作。繼續探索鄉鎮衛生院公益性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全面推進衛生院收支兩條線管理。加快鄉鎮衛生院基礎建設步伐,全面完成鄉鎮衛生院改造提升工程。實施村衛生所規范化建設。繼續組織實施城市衛生支農,完成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免費培訓計劃,對全市所有在崗注冊鄉村醫生免費規范化培訓,進一步提高農村衛生服務整體水平。
加快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抓好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全市2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內涵建設,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優勢和特點,逐步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監管力度,完善績效考核辦法,確保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落實。
三、加強公共衛生工作,提高群眾健康素質
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進一步完善重大疾病防控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加強對嚴重威脅人民群眾健康的傳染病、地方病、職業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預防控制和監測。認真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繼續加大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認真實施結核病控制項目,提高病人發現率和治愈率。加強基礎免疫常規接種,鞏固計劃免疫工作成果。認真做好人禽流感、霍亂、肝炎、麻疹、手足口病等疾病預防控制。抓好疫情信息網絡體系建設,提高預警預測能力,有效控制疫病的流行和傳播。加強職業病防治管理,有效控制職業危害因素,有害因素廠礦監測覆蓋率≥80%,職業性健康體檢率≥50%。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進一步加強婦幼衛生工作。重點加強基層婦幼衛生工作,加強婦幼保健管理,規范技術服務,全面提高孕產婦和兒童保健覆蓋率,擴大新生兒疾病篩查面,確保全市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率≥80%,7歲以下兒童保健覆蓋率≥90%,非住院分娩新法接生率≥99%,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30/10萬以下、嬰兒死亡率控制在11‰以內。抓好免費婚檢工作,全市免費婚檢率達到95%以上;強化出生缺陷干預措施,進一步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
加強血液安全管理。加強采供血機構建設和全市血液管理“三統一”,保證臨床用血100%來自無償獻血,推動無償獻血事業健康發展。
四、加強醫院管理,穩步推進醫療機構改革繼續廣泛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逐步解決新形勢下在醫院管理和醫療服務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扎實開展醫院評價和等級醫院評審工作,完成第二周期綜合醫院等級評審和二級中醫院評審,并進行每年一次的醫院評價活動,促進醫院規范管理。認真貫徹落實各種診療技術規范和核心制度,合理用藥,合理檢查,繼續控制醫藥費用增長,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積極探索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在國務院新的醫改方案總體框架下,逐步在有條件的公立醫院中進行改革試點,建立和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形成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衡的管理機制。
五、加強新農合工作,提高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
繼續加大新農合政策的宣傳力度,全市平均參合率保持在90%以上;提高新農合籌資水平,人均籌資額提高到100元,其中各級政府補助80元,農民個人繳費20元。加快新農合信息平臺建設,啟動異地結算工作,改善工作流程,進一步方便農民就診報銷。加強基金運行監管,開展新農合基金審計工作,確保基金安全。加強定點醫療機構監管,控制目錄外藥品使用比例;優化補償方案,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確保當年基金使用率達85%以上,使參合農民獲得更多實惠。強化新農合經辦機構和人員的能力建設,提高服務水平,提高群眾滿意度。
六、加強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提高衛生執法能力
進一步完善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探索農村基層衛生監督網絡建設。加大醫療衛生機構執業行為、執業資格、技術準入等依法執業情況的監管,有效落實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和醫療廢物處置的執法監督;繼續深入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活動,凈化醫療市場,確保群眾就醫安全。繼續開展食品衛生等專項整治工作,確保我市群眾食品衛生安全。繼續加強公共場所衛生、學校衛生工作。
七、加強衛生系統精神文明和行風建設,樹立衛生良好形象
進一步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重視醫務人員人文素養培養和職業素質教育。繼續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解決社會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直接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繼續深入開展“平安醫院”創建工作,優化醫務人員執業環境,促進醫患關系和諧,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努力使衛生行業不正之風得到有效遏制,醫德醫風和行業作風得到明顯好轉。
八、加強衛生項目建設,確保項目全面落實
積極推進閩北衛校新校區建設,完成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造提升建設,加快市第一醫院內科大樓、市婦幼保健院母嬰120急救中心及市直醫療衛生單位的公共衛生建設項目,建立對各縣(市、區)衛生建設項目的督查落實機制。同時,做好衛生項目庫的儲備工作,積極向上爭取建設項目和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