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暑假防火安全活動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活動檢查范圍
歌廳、洗浴、足療等公共娛樂場所,全市范圍內所有的賓館、飯店、商場、超市、網吧等人員密集場所。加油站、液化氣站、油庫等易燃易爆單位,經營、住宿、倉儲一體的三合一”場所,勞動密集型企業,八小單位”其他火災危險性較大的單位。
二、活動檢查時間
月日開始,月底結束。
三、活動檢查內容
(一)排查整治人員密集場所火災隱患
1.人員密集場所設置位置是否符合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要求。
2.是否存在鎖閉、封堵或占用疏散走道、疏散樓梯、安全出口。影響安全疏散和應急救援的疏散通道、疏散樓梯和安全出口的位置、數量、設置形式是否符合要求。
3.擅自改變防火、防煙分區。
4.建筑消防設施是否完好有效。
5.在人員密集場所使用、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
6.在人員密集場所周圍搭建違章建筑。
7.滅火應急疏散預案的制定、演練情況。
(二)排查整治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單位火災隱患
1.生產、儲存、銷售、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場所設置位置是否符合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要求。
2.自動消防設施是否完好有效。
3.相互發生化學反應或者滅火方法不同的物品是否存在混存、混放。
(三)排查整治“三合一”建筑火災隱患
三合一”場所建筑必須達到下列兩項措施的一項:根據《消防法》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法律法規要求。
1三合一”場所應按照國家消防技術規范要求進行防火分隔。經營場所內原則上不得安排人員住宿,如必須安排值班等住宿人員不得超過2人。
2對層數不超過3層、每個防火單元建筑面積不超過300平方米的三合一”建筑。但必須同時符合下列要求:
1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場所內不得經營、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
2人員住宿房間必須開設外窗,并不得安裝影響逃生和施救的固定柵欄等障礙物;
3經營與住宿部位以及其他防火單元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小時的防火隔墻、具有防火防煙功能的門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小時的樓板進行防火分隔;
4場所內應當設置簡易噴淋滅火裝置或安裝火災報警裝置;
5住宿人數不得超過2人;
6經營場所應按規定配置滅火器材。
必須按照第一條措施進行整改。對層數超過3層、每個防火單元建筑面積超過300平方米的上述建筑。
重點整治:
1.是否在生產、儲存、銷售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物品的建筑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
2.在生產、儲存、銷售非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物品的建筑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的責令單位限期在建筑內部進行物理分隔。將人員住宿與生產、經營、倉儲部位徹底分隔,防止火災相互蔓延;設置符合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配備滅火器、逃生軟梯、逃生繩等滅火和自救器材,確保在火災狀況下,居住人員能夠迅速安全撤離。
3.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在三合一”建筑從事經營活動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取締;已取得營業執照。
(四)打擊假冒偽劣消防產品
1.嚴格按照《消防產品現場活動檢查判定規則》GB588-對銷售和使用領域的消防產品實施市場準入活動檢查、產品一致性活動檢查和現場產品性能檢測等現場活動檢查。
2.對通過現場活動檢查難以確定消防產品質量的要及時按照有關要求。判定其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要求。
3.對銷售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一律沒收非法產品和違法所得。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偷工減料進行安裝、維修的一律無條件改正;對使用假冒偽劣消防產品構成火災隱患的一律限期改正,責令更換為合格的消防產品。
4.在銷售和使用領域發現銷售和使用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要追根溯源。一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非法產品和違法所得;對持證造假的一律責令限期整改、停業整頓,沒收假冒偽劣產品和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有關部門撤銷其有關證書,停用認證、認可標志;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從維護暑期安全穩定的大局出發。認真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大活動檢查活動,及時消除火災隱患,確保全市消防安全。
(二)嚴格執法。采取“三個必停、五個必拘、七個必罰”嚴厲措施。破壞或偽造火災現場的必拘。七個必罰”即堵塞占用消防通道、鎖閉安全出口的必罰;違章使用明火、違章操作的必罰;值班不履行消防安全崗位職責的必罰;擅自停用消防設施和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員等重點崗位人員未持證上崗的必罰;公眾聚集場所未經開業前消防安全活動檢查擅自營業,建筑工程未經消防審核違章施工,裝修、建筑消防工程驗收不合格違法投入使用,逾期不改正的必罰;違法生產、使用不合格消防產品的必罰;發生火災事故的責任單位和個人必罰。
(三)落實責任。各單位要對照消防安全評估的內容。切實把火災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杜絕職責不明確、活動檢查不細致、督改不到位而使火災隱患釀成火災事故。
(四)強化宣傳。要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各種渠道。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先進典型,廣泛發動群眾,營造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對火災隱患嚴重且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單位,要堅決予以曝光。各單位要認真落實《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公安部令第61號)針對業主和員工開展消防知識教育培訓,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識和逃生自救能力。
(五)加強反饋。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務于月日將工作開展情況、月日將工作總結分別報市消防支隊。屆時。對工作開展差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