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實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評價我縣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工作績效,科學考核評價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推動全縣上下真抓實干,開拓進取,加快發展,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對市縣政府六項考核評價體系的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精神和市政府對縣(市、區)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方法,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原則
(一)加快發展與關注民生相統一。始終將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同時更加關注民生,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發展的成果。
(二)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統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時把社會事業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三)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相統一。既要加快經濟發展,又要加強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與發展,通過改革和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四)發展與環境相統一。在加強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節能、降耗、減排,加強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實現可持續發展。
(五)全面系統與突出重點相統一。考核評價既要全面、系統、準確反映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做到指標項目簡練、數據來源可靠、計算方法簡便,更要突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重點工作和重點目標,體現政府工作的導向性、前瞻性。
(六)項目考核與民意測評相統一。考核評價既注重項目考核,看數據,看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還注意民意評價,重視人民群眾對政府各項工作的滿意程度,體現執政為民的理念。
二、考核內容
(一)經濟發展:設置成效、水平、后勁3個項目12個指標。
(二)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設置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生態建設3個項目9個指標。
(三)社會發展:設置計劃生育、受教育程度、人才狀況、科技水平、城鎮化水平、文化事業、衛生事業、體育事業、其他事業9個項目14個指標。
(四)社會穩定:設置安全生產、信訪工作、群體事件、民意調查4個項目8個指標。
(五)“民生工程”:設置就業再就業成效、養老保險水平、醫療保障水平和基層公共服務能力、落實義務教育各項政策和支助困難學生、人均居住面積及困難群眾住房保障水平、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落實狀況、扶貧工作、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民生工程”滿意度指數9個項目37個指標。
(六)政務環境:設置投訴情況、民意調查2個項目5個指標。
三、計分方法
根據指標性質的不同,采取以下幾種方法計分。
(一)動態性指標:采用功效系數法,將各指標值全市統一排序由大到小排序,最大值計100分,最小值計60分;計算公式:[(本區域值-最小值)×40/(最大值-最小值)]+60計算各單項的分值。對于萬元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非正常進京上訪批次和人次、非正常進省上訪批次和人次、非正常進市上訪批次和人次、投訴率等逆指標,計算公式為:[(本區域值-最大值)×40/(最小值-最大值)]+60。
(二)控制性指標:控制性指標以未發生為滿分,按發生數扣除一定數量的分值,扣完為止。具體包括的指標及扣分方法見下表:
(三)獲得市以上科技進步獎滿分為4分,其中獲得省及省以上科技進步獎得4分,市級科技進步獎每項得2分。列入市以上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滿分為6分,其中列入國家級項目得6分,省級項目每項得3分,市級項目每項得2分。
上列三個類別的指標在縣考評領導小組辦公室監督指導下,由各主管部門進行考核評分。“民生工程”考核由各責任部門進行考核評分。所有民意調查項目在縣考評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監督下,由縣統計局協同市統計局獨立進行測評。由其他部門考核的項目、指標及辦法,由各部門制定考評細則報縣考評領導小組辦公室審定后執行。
四、考核程序
(一)縣考評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考評有關事項通知。
(二)每年1月5日以前各考核責任部門對照《方案》進行自評,并將自評結果與相關數據資料上報縣考核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從年起季度考核。各部門要按照方案要求,落實具體工作人員,負責收集統計資料并做好數據認證評估。部門負責人要親自把關。
(三)考核責任部門按程序對各項考核指標進行檢查,考核使用的數據以統計數據為依據。檢查結果和評分結果報縣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