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服務業主要目標任務和行動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促進服務業更好更快發展,充分發揮服務業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確保實現市委、市政府提出“服務業比重五年任務三年完成,即到2014年服務業占比達到36%”的目標,現就我市服務業行業發展目標和主要工作任務進行分解落實。
緊扣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提升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三大重點,以重點項目和集聚區建設項目為主抓手,合力推進,提速發展,進一步提升我市服務業發展的規模、質量和貢獻度。服務業稅收15億元,增長22%以上;實現服務業增加值81億元,增長16%以上,占GDP比重達到32%以上;服務業投資額28.5億元,其中,招商引資6億元。
二、主要行業目標任務
(一)商貿服務業
牽頭部門:市商務局
配合部門:市發改局、工商局、行政執法局、農業局、供銷總社、質量技監局、財政局、國稅局、統計局
發展指標:
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233億元、增長30%;
商貿服務業固定資產投入13.3億元;
批發零售業稅收6.7億元,同比增長15%以上。
主要工作:
1.開展行業調研,明確三年提速發展目標。6月底前完成商貿服務業行業三年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
2.加快行業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企業培育。一是以商貿集聚區建設為重點,提升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加快老城和溪西兩個商圈建設,山田·中央廣場大型百貨綜合體、五星級酒店年內試營業,世貿大飯店投入試運營,溪西大型現代商業綜合體項目開工建設。二是培育發展商貿龍頭企業。制定《市重點商貿服務企業評定辦法》,培育和認定一批商貿業龍頭企業;培育年銷售額超億元的零售企業1~2家,超5億元的大型商貿集團企業1家,引進國內、國際知名品牌連鎖企業1~2家,電子商務網絡銷售超億元企業1家。
3、強化服務,注重特色發展。推動城鄉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加快城鄉統籌現代商貿服務示范鎮、村建設,創建示范鎮1個,示范村5個。加快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建設,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建村級連鎖店30家,覆蓋率達95%以上。加強組織引導,營造商業氛圍,打造消費熱點,舉辦“購物節”、“美食節”等特色節會。
(二)交通運輸物流業
牽頭部門:市發改局
配合部門:市交通運輸局、商務局、財政局、公安局、水務局、國土資源局、建設局、農業局、工商局、郵政局、經濟開發區
發展指標:
公路客貨運總周轉量增長16%,鐵路客貨運周轉量增長16%,郵政業務總量增長15%,物流業限上單位營業收入目標2億元、增長60%。
交通運輸物流業投資額投入1.65億元。
交通運輸物流業稅收1150萬元,同比增長15%。
主要工作:
1.開展行業調研,明確三年提速發展目標。6月底前完成交通運輸物流業行業三年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
2.加快行業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企業培育。一是加快物流項目建設。加快嘉寶物流基地建設,力爭一期投入運營;啟動現代物流中心各項前期工作,完成功能定位和布局方案,確定運營模式,開展預招商;加快浙中紡織品市場建設步伐,年內開工建設;完成方下店、女埠港區前期主作業區建設準備工作。二是進一步加大對重點物流企業的培育力度。力爭新增1家年營業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大型物流企業和1家國家A級以上物流企業,培育市級以上著名商標或名牌企業1家以上。
3.強化服務,注重特色發展。積極推進物流信息化建設。加快物流園區信息平臺建設,為物流企業提供公共信息服務。進一步推進物流市場有序開放,開展城區物流專項整治,引導貨物裝卸進場經營,規范貨運車輛經營秩序。
(三)旅游服務業
牽頭部門:市旅游局
配合部門:市農業局、林業局、交通運輸局、行政執法局、水務局
發展指標:
星級旅游飯店營業額5300萬元、增速15%,限上旅行社營業收入4000萬元、增速30%,限上景區服務管理營業收入2500萬元、增速10%。
休閑旅游業固定資產投入1.237億元。
星級旅游飯店稅收247萬元,同比增長10%。
主要工作:
1.開展行業調研,明確三年提速發展目標。6月底前完成旅游業服務行業三年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
2.加快行業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企業培育。加快推進旅游項目配套設施建設。啟動旅游渡假區總體規劃招投標及規劃編制工作,積極推介赤山湖旅游度假區項目,爭取啟動部分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諸葛八卦村景區農業休閑觀光項目和六洞山地下長河洞前區改造。
3.強化服務,注重特色發展。一是創新旅游營銷手段,加大宣傳力度。籌辦第四屆“曬經旅游節”等節會活動,營造旅游氛圍。二是全力提升旅游軟實力。推進區域合作,針對不同市場的游客需求,與周邊縣市開展聯合促銷,拉長旅游線路,實現優勢互補;通過強化行業培訓,推進升星、創星工作,提升行業素質,增強接待能力。
(四)房地產業
牽頭部門:市建設局
配合部門:市行政執法局、國土資源局、財政局、土地儲備中心
發展指標:
商品房屋銷售面積達到20萬平方,房地產業從業員勞動報酬總額2000萬元、增速40%,房地產業從業人數6000人、增速15%。
房地產業固定資產投入9.39億元。
房地產業稅收1.2億元,同比增長15%。
主要工作:
1.開展行業調研,明確三年提速發展目標。6月底前完成房地產業行業三年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
2.加快行業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企業培育。完成廉租房、公租房200套、1萬平方米。續建經適房2萬平方米。
3.強化服務,注重特色發展。一是加強小區物業管理。進一步優化住房消費及房地產業投資發展環境,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平安小區、平安社區建設。二是加強房地產中介機構管理。完成浙江省房地產監管分析平臺建設,按照上級要求按時完成聯網工作。三是加強房地產開發管理。倡導住宅建設向節能省地型和生態環保型發展。
(五)金融業
牽頭部門:市人行
配合部門:市財政局、銀監辦、金融機構、保險機構
發展指標:
存款余額總額286億元、增速18%,貸款余額總額232億元、增速17%,金融業限上單位營業收入9.1億元、增速60%;
金融業固定資產投入500萬元;
金融業稅收1.43億元,同比增長15%;
保費總額2.41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企業財產保費額3092萬元,同比增長50%。
主要工作:
1.開展行業調研,明確三年提速發展目標。6月底前完成金融業行業三年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
2.加快行業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企業培育。加大金融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確保新增貸款33億元,力爭36億元,引進民泰銀行,成立第三家小額貸款公司,籌建第四家小額貸款公司。
3.強化服務,注重特色發展。一是開展“金融服務月”活動。解決企業發展、重點建設和重點技改項目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金融機構派出負責人實地走訪企業,了解和掌握企業情況,征詢客戶的金融產品需求以及意見和建議。二是組織開展勞動競賽活動。以“助中小企業、優金融服務”為主題,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勞動競賽活動,主要內容包括中小企業信貸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金融創新、金融服務等方面,根據競賽活動結果進行通報,并列入金融機構年終考核。
(六)社區服務業
牽頭部門:市民政局
配合部門:市衛生局、供銷總社、人勞社保局、司法局、公安局
發展指標:
社區服務業限上單位營業收入8000萬元、增速60%。
社區服務業固定資產投入500萬元。
社區服務業稅收2億元,同比增長15%。
主要工作:
1.開展行業調研,明確三年提速發展目標。6月底前完成居民服務業行業三年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
2.加快行業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企業培育。深化“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的雙進工程建設。鼓勵從事商業、休閑、居民服務、餐飲的企業,采用連鎖經營等方式到社區設立超市、“放心早點”店、家政服務、再生資源回收等各類便民網點。
3.強化服務,注重特色發展。提升城鄉社區養老服務功能。成立社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居家養老機構,建立市、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完善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建農村居家養老60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七)文化體育娛樂業
牽頭部門:市文化局
配合部門:市委宣傳部、廣播電視臺、教育局、行政執法局
發展指標:
文化業限上單位營業收入2億元、增速60%。
文化體育娛樂業固定資產投入500萬元。
文化體育娛樂業稅收3500萬元,同比增長15%。
主要工作:
1.開展行業調研,明確三年提速發展目標。6月底前完成文化
體育娛樂業行業三年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
2.加快行業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企業培育。改造提升市文化館、圖書館、體育中心以及農村文化活動室及文化活動中心服務功能。啟動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建設工程,推薦申報金華市及省級第五批非遺代表作項目,重點做好6處省級以上的文保單位的維修工程。加強對文化市場的培育引導,年內培育或引進2家以上新興文化產業企業,包括動漫、演藝、文化娛樂、網絡文化、文化科技制造業、藝術品經營、文化會展業等產業門類。
3.強化服務,注重特色發展。以“全民健身工程”為載體,優化城鄉體育公共服務,完善農村、社區體育設施,廣泛開展競技體育和群眾性體育活動,舉辦市級體育賽事3場以上,努力打造水上體育競賽活動品牌。
(八)信息服務業
牽頭部門:市經信局
配合部門:市商務局、財政地稅局、科技局、國稅局、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
發展指標:
電信業務總量增長速度16%。
信息服務業固定資產投入6000萬元。
信息服務業稅收1600萬元,同比增長15%。
主要工作:
1.開展行業調研,明確三年提速發展目標。6月底前完成信息服務業行業三年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
2.加快行業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企業培育。一是啟動建設電子商務平臺。積極扶持有條件的企業、商家、專業市場啟動建設電子商務平臺,提高各行業信息化發展水平和網絡營銷水平。每年組織開展電子商務培訓2~3次,培養電子商務營銷骨干。二是推進企業分離發展。做好四大重點行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水泥行業、紡織行業)和重點企業(工業行業龍頭企業)二三產分離工作,指導做好工業企業剝離發展批零餐飲、交通物流、研究中心等生產性服務業工作;力爭完成二三產分離5家以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對分離設立的三產企業給予重點扶持,在市場準入、登記注冊、資質認證等方面簡化手續,降低相關費用。
3.強化服務,注重特色發展。推進總部經濟發展。實施總部商務區規劃,啟動總部大樓建設,完善總部稅收政策,引進回歸項目30個、總部經濟稅收2億元。
(九)服務業統計
牽頭部門:市統計局
配合部門:市發改局、商務局、財政局、民政局、建設局、交運局、文化局、教育局、衛生局、旅游局、工商局、人行
發展指標:
1.確保服務業限上企業單位上報率達到100%。
2.確保服務業限下抽樣單位上報率達到100%。
主要工作:
1.負責全市服務業統計調查的總體部署和組織協調。建立和完善服務業統計調查方法和指標評價體系,細化服務業重點行業增加值等各項指標。積極開展服務業行業數據庫建設,加強對服務業各行業資
產、利潤、稅收、從業人員等監測分析,為服務業的決策與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2.建立服務業統計季報和年報制度。每月向市服務業工作考核辦公室提供各鎮鄉考核指標完成情況,每季提供各行業服務業考核指標完成情況,協助市有關部門完成對全市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及有關部門的年度服務業工作績效考核工作。
3.加強工作聯動協調機制。建立服務業統計聯席會議制度,建立服務業調查中心(6月份前完成)。
(十)農貿市場提升改造
牽頭部門:市工商局
配合部門:發改局、財政局、國土資源局、建設局、公安局、農業局、衛生局、質量技監局、行政執法局、供電局、水務局,有關鎮鄉、街道
主要工作:制定市場整體布局規劃,按“二星級”標準,完成馬澗農貿蔬菜綜合市場、墩頭農貿市場、殿山菜市場、厚仁農貿市場、諸葛蔬菜市場、游埠蔬菜市場、溪西蔬菜水果市場、蘭花社區教師樓菜市場、蓮花路菜市場提升改造。
(十一)服務業營業稅
牽頭部門:市財政地稅局
主要工作:建立和完善地稅服務業行業、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地稅統計制度,每月按時向服務業考核辦公室報送報表,完成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核定的營業稅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