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2013環境實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持續、深入推進城鄉環境同治工作,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為引領,以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品質、提升競爭力為核心,全面深入推進城鄉環境同治,努力建設“生態、宜居、活力、幸福”的集鎮和“文明、整潔、清秀、富裕”的鄉村。
二、總體目標和原則
2013年,繼續推進城鄉環境同治,突出抓好垃圾處理、城鄉綠化、污染治理、村容整治、秩序管理等工作,著力解決我鄉環境衛生“臟、亂、差”等問題。努力實現集鎮垃圾全部實行統一處置,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建設扶貧村、生態村村組垃圾100%實現分類處理;啟動集鎮污水集中處理,農戶改廁達80%;集鎮車輛停靠有序;集鎮施工現場100%實行圍擋作業。
--堅持統籌規劃,梯度推進。制定科學的實施方案和工作指標體系,建立達標村、示范村的梯次培育機制,分層次、分階段推進。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鄉村區位、人口、生態、歷史、文化等不同條件,區別情況,因村制宜,彰顯特色,打造品牌。
--堅持項目推動,重點突破。選取連線連片、工作基礎較好的區塊,整合各類項目、加大投入力度,高標準打造一批示范片,促進整體提升。
--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始終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尊重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首創精神,調動群眾積極性。
三、主要任務
1、開展集鎮區綜合管理。認真落實“門前三包”、分片包干責任制、實行村里試點,做到上門宣傳,采取大字報曝光的形式,深入開展環境衛生、經營秩序、戶外廣告、交通秩序、農貿市場整治活動,治理亂丟、亂倒、亂掛、亂貼、亂停、亂堆現象,徹底治理小街、小港、老居民區。河道溪流、農貿市場等區域積存垃圾和衛生死角。
2、全面開展垃圾分類處理。集鎮垃圾全部實行統一收集和處置。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建設扶貧村、生態村村組農戶示范開展垃圾分類減量處置,按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有毒垃圾進行分類,廚余垃圾采取分戶堆肥回填辦法進行就地處理;可回收垃圾由廢品回收公司收購實行資源再利用;有害有毒垃圾作無害化垃圾處理后進行填埋;其它不能回收、回填的“白色垃圾”,采取環保焚燒后填埋處理。提倡綠色消費,推廣可再生能源,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從源頭控制和減少垃圾總量。
3、抓好路燈亮化。2013年鄉黨委政府積極籌集資金安裝集鎮路燈;鼓勵有條件的農村居民聚集區安裝路燈。
4、加快改水改廁。大力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加快發展集中供水,解決村民安全飲水問題,集鎮統一供水實現全覆蓋。積極推廣衛生廁所,新建房屋要按照“廁所清潔、糞池不滲、密閉有蓋、三格化無害處理”的要求修建廁所。在審批有關手續中,必須各戶拿出自建圖紙,沒有廁所的一律不審批。
5、啟動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啟動礦區廢渣廢水處理設施建設,對礦區廢渣廢水實行處理;啟動礦區綠化治理工作;加大對礦產品加工點的管理,實行嚴格審批、動態監管、及時處理。
6、啟動農村畜禽污染防治。對全鄉所有養殖場(戶)進行污染防治專項檢查,建立臺賬,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養殖場(戶)實行限期整改,整改不達標的,堅決予以關停。全鄉所有規模養殖場必須建設沼氣池,實現資源綜合利用。今后,沼氣項目和生豬產業化項目資金要向規模化環保養殖場傾斜;新建規模養殖場實行聯合審批制度。
7、開展河道治理。結合“三冬”生產,廣泛開展山塘清淤、溝渠疏浚和河道清理行動,清除河道溝渠內垃圾,加快建立水系保潔長效機制,做到“岸潔水清”。
8、開展柑橘廢棄果治理。引導橘農、柑橘收購商采取填埋、藥物處理、建沼氣池等辦法,認真開展柑橘廢棄治理,實現橘園內常年無病蟲落果,柑橘上市季節在公路邊、溪溝旁、池塘內無隨意丟棄的柑橘廢棄果。
9、規范集鎮市場。要科學規劃建設鄉集貿市場,做好街道劃線、規范經營工作,整治好街道秩序。
10、開展路容路貌整治。對公路沿線違法建設、亂堆亂放、亂扔亂潑等行為進行專項整治,加大路政管理力度。
11、加強“五小”行業管理。按照行業技術標準和要求,加強對轄區內“五小”門店的日常管理,確保全鄉“五小”門店持證率達95%以上,從業人員健康持證率達100%。
12、加強施工現場管理。集鎮所有建筑工地、店面裝修、市場維護、居民建房等施工現場必須實行圍擋作業,施工現場材料、設備必須放置整齊。加強渣土運輸管理,運輸車輛出工地前必須按要求經過沖洗,運輸中須采取外層覆蓋或者密閉措施。
13、加強戶外廣告管理。開展集鎮和主要公路沿線戶外廣告專項治理行動,堅決拆除擅自設置、不符合技術規范、殘缺破損和影響美觀的戶外廣告,及時加固修復破損殘缺的危舊廣告牌。公路干線、公共區域的戶外廣告設施應按規劃建設,按要求制作,定期維護,保持整潔美觀,主要公路不得設置橫跨的大型廣告或橫幅標語。
14、加強集鎮秩序管理。集鎮統一標識車輛停放標志,引導車輛有序停放。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鄉城鄉環境同治工作領導小組,匡朗清任組長,于文明、肖冰、秦小敏任副組長,各村支部書記、鄉直各部門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文明兼任辦公室主任,并配備城鄉環境同治工作專干(鄉副科級干部:李少云)。各行政村要明確一名干部專管,鼓勵村委會組建城鄉環境同治協會。建立對口指導制度,采取“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長、黨員包戶”的形式,指導督促城鄉環境同治工作,工作開展情況與聯村干部的績效考核掛鉤。同時成立鄉城鄉環境同治工作督查小組,鄉紀委書記于文明任組長,卓靖彪、秦小敏、肖冰、杜瓊為副組長,各村支部書記、集鎮范圍內的管委會成員、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
2、落實部門責任。各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及屬地管理原則,各負其責,緊密配合,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鄉直機關各單位要嚴格按照劃分的責任區,堅持每周星期五上午開展集中整治活動;有獨立院落的鄉直單位要做好院落環境整治;鄉集鎮管理辦公室要抓好建筑施工場所管理、抓好集鎮區綜合管理,抓好集鎮區各類車輛有序停放;鄉農業技術推廣站要推進農村村莊環境綜合整治,牽頭做好柑橘廢棄果治理工作;鄉畜牧水產站要牽頭做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鄉水管站要抓好農村安全飲用水和溪溝、河道治理工程,鄉中學要抓好學校環境整治,組織做好學生及家長的環境衛生意識宣教,協助相關部門做好學校周邊環境整治;鄉食品藥品專干和鄉衛生院要整頓和規范“五小”行業管療衛生機構的環境治理,做到醫療垃圾統一處置;三元村要抓好主要街道的清掃、保潔和集鎮生活垃圾處理;鄉城鎮環境同治工作督查小組要加強對城鄉環境同治工作督查。
3、開展教育引導。制定方案,加強宣傳,營造氛圍,深入開展教育引導活動,調動全鄉上下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和學校、醫院的作用,在各村設立城鄉環境同治標牌標識,將文明規勸延伸到村、組、戶。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和社會監督作用,善于發現典型,及時總結推廣,帶動城鄉環境同治深入推進。建設扶貧村、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生態村由鄉直后盾單位負責教育引導,建設扶貧村、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力爭創建為示范村,生態村力爭創建為達標村。
4、加大投入力度。鄉政府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適當提高對城鄉環境同治工作的補助獎勵標準。按照“資金性質不變,管理渠道不變,統籌使用,形成合力,注重效果”原則,加大項目爭取和整合力度,所有涉農項目資金向城鄉環境同治傾斜。支持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農村安全飲水、污水治理等工程建設。
5、強化督查考核。鄉城鄉環境同治工作督查小組和同治辦要加強督查考核,定期進行抽查、考評和通報,切實發揮整改督辦、掛牌問責、舉報獎罰等機制的作用,促進工作高效推進。將城鄉環境同治工作納入鄉黨委、鄉政府對各村委會和鄉直單位的績效評估。制定嚴格考核評比辦法,強化工作落實,實行“兩月一督查、半年排名兌現、全年綜合考核”的獎勵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