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工作步驟
分三個階段開展。
(一)動員部署階段。層層動員部署,制定行動方案,明確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開展前期宣傳,濃厚工作氛圍。
(二)集中整治階段。根據實施方案全面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隱患綜治治理,落實各項工作措施,破解一批道路交通安全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三)總結提升階段。對大會戰行動成效進行綜合評估,查漏補缺,總結固化好的經驗做法,形成常態工作機制。
二、工作重點
堅持問題導向,全面落實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以電動車、渣土車、變型拖拉機、“兩客一危一貨”、校車、散裝水泥專用車、農村面包車為重點,開展協同共治,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強化源頭管控和路面管控。
三、工作任務和責任分工
派出所在集鎮設立1個檢查點,設民警1名,協警1名,鎮政府安排3名小分隊隊員協助,重點檢查二輪、三輪、四輪電動車、拖拉機、面包車、校車、三輪小工程車,并進行實名登記。
(一)電動車專項整治
1、電動車(含電動自行車、電動二輪摩托車和電動三、四輪車)銷售、維修主體。全面整治查處電動車質量方面存在的隱患和問題,強化流通領域電動車質量監管,嚴厲打擊銷售偽劣電動車違法行為,推進經營者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建立電動車質量監管長效機制,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電動車使用安全。依法嚴查各類電動車闖紅燈、逆向行駛、駕乘人員未按規定佩戴安全頭盔、違法載人載物、未按規定車道行駛、未依法登記上道行駛(含外地非公安交管部門牌照)、老年代步車、四輪車上道行駛、未按規定地點停放等違法行為,使電動車通行秩序得到明顯改善,涉及電動車的道路交通事故明顯減少。
(二)拖拉機專項整治
堅持統一部署、部門協作、履職盡責、嚴管嚴控,加快變型拖拉機淘汰退出,嚴防拖拉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發生,防治大氣污染,推動我鎮安全生產形勢根本性好轉,助推“三區三園”高質量建設。
整治重點:(一)重點車輛和駕駛人:在本鎮從事道路運輸的拖拉機及駕駛人(含外省籍拖拉機及駕駛人);(二)重點整治違法行為:1、進入禁限行區域的;2、駕駛已超過強制報廢年限的拖拉機上道路行駛的;3、駕駛逾期未檢驗拖拉機上道路行駛的;4、駕駛改裝、拼裝或無牌的拖拉機上道路行駛的;5、超速、超載、超限上道路行駛的拖拉機;6、使用偽造、變造的拖拉機號牌、駕駛證、行駛證的;7、拖拉機違法載人的;8、不按規定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9、不按照交通信號燈對的通行(闖紅燈)的;10、其他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的違法行為。
(三)學校學生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
配合行業主管部門進行專項整治,進一步建立健全非專用校車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非專用校車安全管理工作協調機制,提高非專用校車駕駛人、教師、學生及家長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和法治意識,有效解決學生上下學乘車和出行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大力改善學校周邊的道路交通環境,有效預防和堅決遏制涉及學生、校車的亡人和群傷的道路交通事故發生。
整治重點:1.通過排查梳理,全面掌握我縣非專用校車服務企業、車輛和駕駛人的底數信息。按照“戶籍化”管理要求,指導非專用校車服務企業按照“一車一檔”的要求采集、完善并上報車輛和駕駛人基礎信息,建立非專用校車及駕駛人信息數據庫。交警等部門應當定期對非專用校車服務企業進行走訪檢查,安全教育,并建立臺帳資料備查。2.排查學校非專用校車運行情況,掌握非專用校車服務覆蓋情況,全面掌握學校自備、租賃或家長自發租聘其他車輛從事學生接送活動的現狀情況,存在違法的應依法取締。3.加強非專用校車的源頭管理,確保非專用校車的檢驗率、報廢率、違法處理率、非專用校車標牌有效率均達到100%,全面安裝車輛動態監管系統和車輛視頻監控系統并納入統一監管平臺,非專用校車駕駛人必須依法取得非專用校車駕駛資格。4.對學校周邊道路及校車運行路線的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進行滾動排查治理,改善道路交通通行條件,依法設置校車停靠站點標志標線和預告標識。5.非專用校車上道路行駛存在超員、超速,使用拼裝或者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接送學生的,使用未取得非專用校車標牌的車輛提供非專用校車服務,或者使用未取得非專用校車駕駛資格的人員駕駛非專用校車的,運載學生不按照規定路線通行的交通違法行為。
學校要對中小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的教育,把道路交通安全知識教育納入教育計劃,培養學生從小遵守交通規則。負責配合派出所和執法中隊對接送學生的車輛進行安全監管。
(四)205國道“兩客一危一貨”車輛超限超載專項整治
配合行業主管部門進行專項整治,,加強對“兩客一危”和道路貨物運輸的全過程監管,建立健全全縣常態化、制度化治超執法聯動機制,促進多部門聯合治超格局的形成,努力營造不敢超、不愿超、不想超的氛圍,力爭普通公路貨車超限客車超載明顯下降,貨車肇事的道路交通事故明顯下降,確保人民群眾出行安全。
四、工作措施
(一)健全交通事故聯防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推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共建共治”。一是建立部門聯動機制。根據職責分工,細化工作任務,列出工作清單。建立信息互通、定期會商研判、跟蹤督辦等工作制度,確保各項工作高效推進。二是明確路長工作職責。制定“路長制”,分級分段明確縣、鄉、村“三級”路長,明確路長對公路設施、養護、安全、交通秩序負組織管理和協調職責,定期開展巡查指導,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協調推進道路交通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開展交通安全宣傳。一是強化網格宣傳作用。加強道路安全基層網格建設,進一步發揮基層網格員作用,同時利用組團聯村、黨員聯戶針對電動車駕駛人、農村老年人等重點人群開展掛聯式、常態化宣傳。加強網格員業務培訓,提高網格員的宣教水平。二是加強路口安全宣傳勸導。進一步深化“警保合作”,加快推進“兩站兩員”建設,充分發揮交通崗亭和交通協管員作用,嚴把出村入鎮的重要路口。三是廣泛深入開展社會宣傳。將“五進”宣傳、路面宣傳、媒體宣傳、戶外大屏等多種宣傳手段有機結合,形成多形式、全方位的社會化宣傳教育。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壓實工作責任。各行政村、相關部門要切實提高本次大會戰工作的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責任落實到位,確保各項專項整治工作落到實處。
(二)緊盯重點領域,加強協作聯動。以電動車、校車、變型拖拉機、農村面包車等為重點,各部門加強協作配合,認真排查登記、信息互通,確保監管到位,形成共管共治的強大合力。
(三)嚴格規范執法,強化文明勸導。在整治行動中,必須做到公正、文明,嚴格依法查處給累交通違法行為,做到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勸導過程中注意做到理性、平和,做到引導與示范相結合。同時,要建立健全信息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化解不穩定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確保專項整治工作順利推進并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