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脫貧攻堅戰工作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目標任務
鄉域范圍內84戶174人低收入農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750元以上,4個行政村集體總收入達15萬元以上,其中經營性收入達8萬元以上。實現低收入農戶發展能力有較大提升,低收入農戶幫扶機制更加健全,醫療、教育、住房、增收等難題基本得到有效解決,實現高水平的“兩不愁三保障”。
二、工作舉措
(一)做優產業發展文章,促進農民增收。
1、實施紅色教育基地提質工程,促進村集體和農戶增收。一是持續推進基地點線面硬件設施建設,重點推進紅色文化中心、毛氏宗祠廣場等項目建設,推進紅軍落腳點、毛垟村古民居、毛垟村文化禮堂修繕。二是持續推進基地紅色文化內涵軟件效能,重點提升建成全市唯一紅色主題書屋,拍攝系列《不忘初心》宣傳片,實現基地規范接待外包,進一步提升教學功能、展示功能、傳播功能。
2、實施傳統產業轉型發展,促進村集體和群眾增收。破解傳統農業“規模小、產量低、銷售難”的局面,堅持走生態精品農業發展之路,依托“景寧600”品牌,持續推進“農旅融合”產業發展。一是引進新興產業,促進村集體和群眾增收。引進麗水潤生苔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集紅色文化、致富增收、基層治理等主題為一體的毛垟苔蘚文化園,發動低收入群體參與苔蘚種植認領,增加低收入農戶增收。2020年擬計劃投資260萬元,建設毛垟苔蘚文化園和苔蘚工廠化栽培基地,擴種苔蘚200畝,推進苔蘚綠植景觀產品開發,尋求苔蘚景觀工程合作伙伴,形成苔蘚產銷一體化綜合產業園。一期擴種苔蘚50畝,每個村集體種植8畝、每村發動20戶低收入農戶各種植100平米苔蘚,促進村集體和困難群眾增收。二是是盤活農村閑置資源,打造休閑農業體驗“紅色農場”,增加群眾增收。在建設苔蘚文化產業園的基礎上,引鄉賢回歸創業,在毛垟章舟垟村流轉閑置耕地、林地90畝,建設一個以紅軍糧加工、有機蔬果種植、稻魚共生、畜牧養殖、生態休閑觀光為一體的休閑農業體驗園,為困難群眾提供資金、土地資源等入股分紅平臺和就業崗位,提高困難群眾增收。三是整合資源,打造毛垟首家茶葉加工作坊,增加困難群眾增收。在毛垟陳坪村建設日均加工500余斤茶青的茶葉加工作坊,收購全鄉茶農的茶清進行加工,預計每年可生產加工茶干5000余斤,破解傳統制茶粗糙不易銷售瓶頸,提高茶葉品質和價值,增加群眾增收。
3、破解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局限,建設信息化云買賣“紅色糧倉”,增加群眾增收。與云上糧倉科技有限公司繼續合作,搭建產銷一體化服務平臺,提升建設毛垟紅色實體糧倉和網上銷售平臺,鼓勵并發動家庭農場、合作社、種糧大戶和零星種植農戶種植特色農產品,在實體糧倉和云網絡平臺上展示銷售毛垟高山紅米、紅軍米、紅軍食涼茶、苦儲干、番薯面等產品,形成產銷一體化體系,消除種植主體銷售難的后顧之憂,促進農戶增收。2020年,發動種植景寧“600”蔬菜70畝、紅米200畝、香菇黑木耳10萬段,訂單60000斤,預計增收10萬元。
(二)實施安居保障行動,促進農戶增收。
1、推進大搬快聚工程。深入調查摸底,將符合大搬快聚工程的低收入農戶優先列入搬遷集聚計劃,改善低收入群體的人居環境。
2、加強農村危舊房改造力度。深入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將低保、低邊、殘疾困難戶的危舊房列入改造提升范圍,提高困難群眾居住環境。
(三)大力實施兜底扶貧行動,促進群眾增收。
1、全面落實農村低保制度。根據《省最低生活保障辦法》并結合景寧實際,再次進行全方位調查核實,將符合低收入保障戶和低收入保障邊緣戶列入保障體系,做到一戶不漏、應保盡保,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
2、全面落實相關扶貧政策。按照扶貧政策文件要求,將“雨露計劃”、“產業直補”、“脫貧保、防貧?!钡确鲐氄呷轿宦鋵嵉轿?,做到一戶不漏,確保低收入群體增收。
三、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性,切實把增加農民脫貧增收作為首要任務。成立黨委書記為組長,鄉長為常務副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相關科室主要負責人和村書記為成員的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的格局,將各自職責明確到人,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支持鼓勵返鄉,推進先試先行。鼓勵優秀畢業大學生、鄉賢等返鄉創業促增收,加大惠農扶持力度,實施鄉村振興計劃。為鄉賢騰地、爭資源,立足綠水青山將美麗環境轉變成美麗經濟。
3、強化監查機制,力促攻堅進度。切實增強增加農民收入的緊迫感,不斷凝聚促農增收工作合力,以清單的形式明確每個村的職責、年度工作任務,制定工作進度表,以時間倒逼進度,以實績倒逼辦法,加快推進脫貧攻堅進度。同時建立完善督查機制,定期對農民增收工作推進落實情況進行督查和通報,合力精準施策,迅速將農民增收相關舉措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