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村垃圾生態處理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解決農村垃圾處理難的問題,切實有效地落實環境衛生狀況,建立長效保潔機制,實現環衛一體化,更快更好地推進新農村建設,特制訂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貫徹縣委全會和縣黨代會精神,堅持“環境先治”的框架下,積極探索實施“門前三包、統一收集、集中分撿、生態化處理”的農村垃圾生態化處理方式,建立和完善全鄉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逐步實現環衛一體化,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二、實施目標:按照“門前三包、統一收集、集中分撿、生態處理”的垃圾生態處理方式,2月份全鄉17個行政村24點的垃圾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三、實施內容
(一)有關垃圾場的情況:
1、垃圾場的選址:根據就近、節約、方便的原則,對分撿場進行選址。就近原則:原則上在每個行政村的500米內選定分撿場。節約原則:為節約經費,我們充分利用原村里廢棄的灰間、氨水池、石板糞坑來作垃圾分撿池。方便原則:垃圾分撿場既要避免空氣和水源污染,又要便于運輸。
2、建分撿場的標準。500人以上的村建立獨立垃圾分撿場,500人以下的村可結合實際就近合并建立。每個分撿場的面積原則上不超過120平方米。
3、分撿場建造的結構:原則上每個分撿場必須建有有機肥堆漚池2-3只,可回收垃圾池1只,有害垃圾池1只,不可回收垃圾池1只,分撿房1處,污水處理池1只。垃圾分撿場收集來的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分出金屬類垃圾,紙、玻璃、塑料泡沫品等可回收垃圾進行變賣;桔桿、剩飯、餿飯、水果類垃圾就地處理;衛生間廢紙、廢電池、廢日光燈等有害垃圾,破舊衣服、泡沫等不可回收分解垃圾以鄉為單位,集中堆放,然后統一運到填埋場。
(二)配置垃圾箱。村內每50人左右設置垃圾箱1個,各行政村可根據實際需要建立垃圾房。
(三)配置衛生保潔員:
1、設置標準:根據村人口數或分撿處理場覆蓋人數配置村衛生保潔員;1000人口以下的行政村配1名,1000人口以上的行政村配2名;每名保潔員每年付1000-2400元的保潔工資。
2、村衛生保潔員的選配標準,一種由村老人協會承擔清掃、保潔,另一種由村民代表大會選家庭條件差、能吃苦的弱勢人員,承擔清掃、保潔、分撿工作。
(四)制訂各種規章制度:
1、制訂衛生保潔村規民約,落實農戶“門前三包”責任制,包垃圾清掃,包垃圾進箱,包無污水溢流。
2、制訂保潔員職責和管理制度。
3、制訂垃圾分撿制度。
4、制訂垃圾生態化處理的操作規程。
5、制訂鄉里對村級考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