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方案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探索集體經濟的有效實現形式,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促進農村和諧穩定,根據《中共委農辦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贛農辦字〔2019〕11號)、《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方案》(泰農辦字[219]8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試點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三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以及整省試點的有關要求,以明晰農村集體產權歸屬、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為目的,以推進經營性資產改革、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為重點任務,以發展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合作與聯合為導向,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礎性地位,探索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業態新動能,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富裕、農村繁榮,為推進城鄉協調發展、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提供重要的支撐和保障。

      二、工作原則

      1、堅持黨政主導、群眾主體。鄉鎮黨委和政府負總責,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既要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又要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支持農民創新創造,充分保障農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2、堅持農民利益、守住底線。切實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守法律政策底線,確保集體資產不流失、農民利益不受損,防止內部少數人控制和外部資本侵占。

      3、堅持因地制宜、分類實施。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區分不同性質的集體資產和不同類型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選擇廣大農民群眾普遍接受的改革方式,分類指導,有序推進,著力在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取得突破。

      三、目標任務

      1、改革范圍。根據上級工作部署,我鎮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為全鎮所有的行政村和村民小組。

      2、改革時限。統籌推進改革各項任務,確保全鎮在2020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3、改革成效。注重發現總結在成員身份確認、股權設置和管理、壯大集體經濟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2020年底,基本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并培育一批經濟強村。

      4、建章立制。按照權責分明、權屬清晰、歸屬嚴格、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制度規范的集體產權管理要求,建立行之有效且符合實際的管理制度。

      四、工作方法和步驟

      (一)準備階段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擔任組長,各分管財政、農經、民政、自然資源、水利、林業、市監、稅務、金融、公共資源交易站的領導為副組長,以上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鎮農經站,由分管農經領導擔任辦公室主任,鎮農經站站長擔任副主任,辦公室負責全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日常和監督指導工作。各行政村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領導下,成立5至7人村級產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村本級的改革和指導村小組的改革;村小組成立由村小組負責人、村民成員代表共同組成的5人以上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小組,具體實施產權改革。

      2、制定實施方案。各村、組要依照上級方案,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群眾意愿,擬定本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方案要包括改革的原因、范圍、對象、方式、程序、預期成效和后續管理等內容。實施方案必須張榜公布5天,經村小組成員大會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同意后通過,報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備案。

      (二)清查核實集體經濟組織資產

      按照省農業農村廳等9部門《關于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清查核實集體資產,做到賬證、賬實、賬賬相符。全鎮所有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面完成清產核資后,要將清產核資結果錄入清產核資管理系統,通過上級清產核資驗收后,建立臺賬管理。

      (三)全面確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

      1、明確基本原則。按照尊重歷史、兼顧現實、程序規范、群眾認可的原則,統籌考慮戶籍關系、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對集體積累的貢獻等因素,協調平衡各方利益,統籌做好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工作。按照法律法規和現行政策結合本地實際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認定,認定按程序提交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民主討論決定,全程接受群眾監督。

      2、規范操作流程。鎮根據相關法規和文件,制定本鄉鎮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的政策底線和程序、標準和管理辦法,做好對各村組開展成員身份登記工作的指導和登記備案事宜。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全面摸清人員底數、群眾訴求的基礎上,根據上級法規和指導性文件,制定本集體成員身份確認的具體程序、標準和管理辦法,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討論決定后張榜公示,無異議后再組織實施。

      3、結果公示確認。各村組要充分發揮群眾作用,成員身份的確認既要符合法規也要得到多數人認可,不僅要防止多數人侵犯少數人權益;還要做好外嫁女、離婚婦女、喪偶婦女、入贅女婿等特殊群體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定工作,防止“兩頭空”的情況發生,切實保護特殊群體權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定的具體辦法需報鎮政府審核、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備案。成員身份確認結果要及時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的監督,并通報到所有涉及人員,要及時做好未被確認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特殊人群解釋工作。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登記備案機制,經公示無異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名單要及時報鎮政府進行備案。提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家庭今后的新增人口,通過分享家庭內擁有的集體資產權益的辦法,按章程獲得集體資產份額和集體成員身份。

      (四)加快推進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

      1、合理量化資產。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前提下,將經清產核資后確認的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等以股份或者份額形式量化到本集體成員,作為其參加集體收益分配的基本依據。同時要落實好政府撥款、減免稅費等形成的資產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政策,探索將其量化為本集體成員股份的具體辦法。

      2、科學設置股權。股權設置方案要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大會民主討論決定,股權設置應以成員股為主,是否設置集體股及所占比例由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大會民主討論決定。成員股的形式可以由人口股、農齡股、土地股等一項或多項構成,有條件且需要的地方可以給予貧困戶、獨生子女戶等單獨股份。個人股的設置必須保證本集體經濟組織認定的成員人人享有股份。

      3、加強股權管理。集體資產折股量化的股權確定后,要向股東出具股權證書,作為參與管理決策、享有收益分配的憑證。在股權管理方面,提倡實行靜態管理,即不隨人口增減變動而調整。在縣農業農村局及鎮政府加強指導改革后新成立的農村集體股份合作經濟組織,完善民主治理機制,制定組織章程,在涉及成員利益的重大事項上必須實行民主決策,防止少數人操控。股權可以繼承,或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在本村小組內部轉讓。

      (五)賦予農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

      1、建立臺賬。根據股權設置方案的規定,計算股份數量,編制股東清冊,并張榜公示,經校對無異議后建立正式的股東清冊臺賬,報鎮政府備案。

      2、建立健全制度。建立集體資產股權登記制度,由集體經濟組織向股東出具股權證書,記載成員持有股份信息,作為其參與集體經濟管理決策、享有集體收益分配的基本依據;確定為成員的婦女和入贅女婿,要在股權證中記載其基本信息和所持股份等,確保其“證上有名、名下有股、同股同權、按股分紅”。健全集體收益分配制度,明確公積公益金提取比例,把農民集體資產股份收益分配權落到實處,保障集體資產股份權利。

      3、探索拓展權能。在試點過程中,鎮村組要積極探索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有償退出的條件和程序,現階段不得突破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范圍,可以在本集體內部轉讓或者由本集體贖回,同時要防止和避免股權集中到少數人手中。研究制定集體資產股份抵押、擔保貸款辦法,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定農民持有集體資產股份繼承的辦法。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探索引導其依法自愿有償轉讓上述權益的具體辦法。

      4.收益分配。改制后的集體經濟組織,按其成員擁有股權的比例進行收益分配。要將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到人,確保農民利益。改制后集體經濟組織的年終財務決算和收益分配方案,提取公積金、公益金、公共開支費用和股東收益分配的具體比例由董事會提出,提交股東大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討論決定。

      5.資產運營。產權制度改革后,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選擇合適的市場主體形式,成立實體參與市場競爭,也可以選擇承包、租賃、招標、拍賣集體資產等多種方式進入市場。要以市場的思維、市場的方式參與市場競爭,管理集體資產,提高運營效率,增加農民收入,發展集體經濟。

      (六)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功能作用

      新成立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要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章程,依據有關法律和政策,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章程,選舉產生股東代表、理事會、監事會,并將選舉結果報鎮政府備案,并申請發放組織登記證書,建立符合現代企業管理要求的集體經濟組織治理機構。

      1、組織開展登記賦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集體資產管理的主體,是特別法人。要按照省農業農村廳、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全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時組織改革完成后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到縣農業農村局辦理登記賦碼手續,領取賦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據此到相關部門辦理公章刻制和銀行開戶等相關手續,以更好發揮其管理集體資產、開發集體資源、發展集體經濟、服務集體成員的功能作用。未實行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申請成立經濟合作社;已實行經營性資產等折股量化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申請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

      2、建立治理機制和組織機構。縣、鎮相關部門要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完善治理機制,制定組織章程,成立股東大會。股東大會是集體經濟組織最高權力機構,涉及股東利益的重大事項實行民主決策;按章程選舉產生理事會、理事長和監事會、監事長。加強村黨組織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領導,全面推行村黨支部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探索明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民委員會的職能關系,條件許可的鄉鎮,可以實行村民委員會事務和村集體經濟事務分離。

      (七)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1、因地制宜探索有效發展模式。盤活農村集體各類資產,因地制宜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土地、生態環境和人文歷史等資源性資產發展現代農業項目、休閑農業和農村旅游,發展資源經濟;支持村集體創辦農業生產類、綜合服務類合作社等服務實體,發展服務經濟;支持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等土地,建設物業項目,盤活閑置資產,發展物業經濟;鼓勵以集體林場、土地、水塘等資源性資產及財政補助形成的資產參股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和經營穩健的工商企業,有條件的村,可探索設立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基金。

      2、組織開展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落實《中央組織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關于堅持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通知》要求,扶持若干村開展壯大集體經濟試點示范。總結推廣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經驗,實施集體經濟薄弱村發展提升計劃。

      3、推動落實扶持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贛發〔2017〕19號)要求,落實財政、用地、金融、稅收、人才等優惠政策。建立健全鎮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平臺,開展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林權、“四荒”使用權、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農業生產設施設備、小型水利設施使用權等流轉交易。建立健全規范的市場管理制度和交易規則。

      (八)全面加強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

      1、加強體系建設。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的通知》,加強鎮村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建設,穩定農村財會隊伍。建立健全農村集體資產各項管理制度,強化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監督管理。

      2、規范財務管理。改制后的集體經濟組織作為集體資產管理和運營主體,要及時制定相應的股份合作組織章程和科學、民主的股權管理、股東管理、資產運營、收益分配和財務監督等相關制度,加強內部監控管理。要實行嚴格的財務公開制度;要發揮監事會的監督管理作用,保障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進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保障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行使知情權、監督權、管理權和決策權;充分用好全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管理和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管理兩個系統,逐步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集體財務會計核算等相關內容納入平臺管理。實行民主理財,規范財務公開,提高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水平;切實發揮監事會的監督管理作用,防止少數人操控。

      3.加強監督審計管理。農村經營管理部門要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業務指導,開展日常財務收支等審計監督管理。持續開展村干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等專項審計,建立問題移交、定期通報和責任追究查處制度。對集體財務管理混亂的村組,鎮政府要及時組織力量進行整頓,防止和糾正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行為。

      (九)總結階段

      1.檔案整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完成后,要及時對工作進行總結,要對改制過程中形成的有關文件、決議、人口調查登記表、實施方案、股東清冊等重要紙質、影像資料進行全面整理歸檔,裝訂成冊后報鎮政府和縣農業農村局備案。

      2.檢查驗收。試點工作完成后,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將組織相關部門進行檢查驗收。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鎮組織實施、村組具體落實的工作機制,各村支部書記要親自抓,落實主體責任,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完善工作機制,村改革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實行包組責任制,層層抓落實,確保改革試點任務全面完成。

      (二)形成工作合力。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意義深遠,程序復雜涉及面廣,鎮領導小組將加強組織調度,各相關部門要按照上級文件精神要求,嚴格落實國家有關政策,積極出臺支持政策,形成合力系統推進我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開展。

      (三)加強經費保障。在落實上級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專項經費的基礎上,鎮財政將切實保障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中的各項工作費用,確保整個試點任務如期完成。

      (四)加強督導檢查。分層開展宣傳培訓,提高干部和業務骨干的政策水平及業務素質。鎮組織業務人員深入村組具體指導,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涉及重大政策調整的,及時向上級請示匯報。落實“調度、通報、督查、約談、激勵”等制度加強監督檢查,嚴肅查處和糾正弄虛作假、侵害集體經濟及其成員權益等行為。

      (五)維護農村社會穩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涉及農民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強,關注度高,操作難度大,要充分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發揮基層干部的作用。要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及時受理農民的有關訴求,做好政策解答工作,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做好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及時發現和消除不穩定因素,將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確保試點任務穩妥有序推進。

      亚洲www77777|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按摩|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在线亚洲v日韩v| 中文字幕专区在线亚洲|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6女人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亚洲国产最大av|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