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全區安全生產工作要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各級干部和廣大群眾,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省、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和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團結奮進,求真務實,依法監管,開拓創新,確保了全區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為做好今年全區安全生產工作,全面完成市里下達的安全生產控制指標,結合我區實際,現提出年全區安全生產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年全區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動力,以貫徹國務院、省、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為主線,以實施《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為契機,以強化重點行業安全專項整治為手段,繼續保持高度警惕和高壓態勢,抓住薄弱環節,突出監管重點,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強化主體,夯實基礎,努力開創全區安全生產工作新局面,為建設“和諧平安渝水”做出貢獻。
二、目標任務
1、杜絕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杜絕校園因安全隱患造成的死亡事故,減少一般性事故。
2、控制目標:死亡人數控制在市安委會下達的控制目標以內,力爭各類事故和死亡人數都比去年有所下降。各責任單位控制指標分解數由區安委會另行下達。
三、主要舉措
(一)突出“兩個強化”
1、強化落實責任機制。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把安全生產擺在突出位置,主要領導要親自部署,親自檢查。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有效控制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建立健全各級領導安全生產問責制,嚴格責任追究,繼續實行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和“一票否決”。全面實施《安全生產風險抵押辦法》,堅持安全生產獎懲并重。
2、強化企業主體責任。生產經營單位要根據《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設置安全生產機構或者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保證安全生產的必要投入,不斷改善安全生產條件。積極采取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風險評估、安全評價等方法,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二)完善“三個體系”
1、完善應急救援體系。按照全區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總體要求,繼續建立和完善各種重點行業重特大事故預案的編制修訂工作,科學組織演練,調整預案,形成上下銜接、反應快速、處置得當的應急救援體系。進一步整合資源,完善設備,提高技能,建立比較有效的礦山搶險救援體系。依托公安消防隊伍,建立起有效的危險化學品和城市公共安全事故搶險救援機構體系。各鄉鎮(辦)也要進一步制訂和完善本地應急救援預案,爭取各方支持,建立本地生產安全救援機構,并加強演練,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故的時候,能夠反應及時,救援有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
2、完善監管機構體系。各地、各部門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監管機構,選擇一批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專業技術人員充實到安監隊伍。加強安全生產監察執法隊伍建設,各產煤鄉鎮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煤礦安全監察體制的意見》要求,進一步完善煤礦安全監管機構,特別是重點產煤鄉鎮更要配齊配強懂專業技術的監管人員;要切實解決煤礦下井檢查人員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提高從事煤礦安全檢查等艱苦、危險行業人員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
3、完善教育培訓體系。進一步完善區、鄉鎮、企業三級培訓體系。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對所有從業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其主要負責人和有關經營管理人員、特殊工種必須接受規范的安全生產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區四級培訓中心將對全區所有高危重點行業進行全員培訓,不斷提高高危行業從業人員安全素質。
(三)深化“八項整治”
1、深化煤礦安全整治。以“一通三防”和防治水害為重點,強化煤礦的生產技術管理和現場安全管理;督促煤礦企業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各類安全系統和設備設施,提高辦礦水平;按照《煤礦安全生產基本條件規定》要求,加大煤礦整治力度,嚴格對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審查,依法取締和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礦井和發生重特大事故的礦井;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煤礦要采取過硬措施進行整頓,對拒不整改或整改后驗收不合格的要堅決關閉。與此同時,全區各煤礦要按照全國煤礦安全技術改造和瓦斯治理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繼續加大對瓦斯治理的力度。區里將對高瓦斯礦井的瓦斯監控系統進行全區聯網,以便于集中監控和及時掌握各煤礦井下瓦斯動態。
2、深化非煤礦山安全整治。樹立科技興安意識,采用先進技術、先進工藝,淘汰取締落后生產方式,關閉一批不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的企業,從源頭上遏制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多發的狀況。露天采石場要以實現規模化、規范化開采為重點,堅持關小扶大原則,全面推廣機械化作業;堅持依靠科技進步,努力搞好歐里中深孔爆破技術應用示范,爭取盡快在全區推廣。井工開采的要制定開采方案,以防火、防水、防冒頂為重點,嚴格按規程操作,加大整治力度。尾礦庫要嚴格按照區安委會下發的整治方案,整治到位。
3、深化煙花爆竹和危險化學品安全整治。安監、公安、工商、交通、環保等有關部門要依法承擔起各自的安全監管職責,在區政府安委辦的統一協調下,全面做好部門間的工作銜接和配合。嚴格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深入抓好對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和廢棄物處置各個環節的專項治理,認真做好核發安全許可資質工作,嚴格把住安全生產條件審批關。對劇毒化學品經營、儲存等各環節,實行全過程跟蹤管理。進一步加大對煙花爆竹監督管理力度,堅決取締非法生產經營廠點和家庭作坊,嚴防死灰復燃。對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堅決不予審批發證;對符合安全條件的銷售單位、零售網點,要嚴格按規定審批發放銷售許可證,嚴格市場準入條件。
4、深化公眾聚集場所安全整治。繼續加大對人員、物資集中的商場、娛樂場所、賓館、飯店、洗浴中心、高層地下營業場所、學校、幼兒園、糧庫、倉庫和易燃易爆等重點單位、要害部位隱患的整治力度。凡是安全通道不暢通、有毒易燃材料裝修、窗戶堵塞密閉的公眾聚集和公共娛樂場所,要果斷關閉整頓,堅決防止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
5、深化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以實施“暢通工程”和“創建平安大道”為中心,以“壓事故、保平安、保暢通”為重點,以遏制重特大事故為目標,繼續開展整治和打擊超員、超載、超速行駛、酒后駕車和無證駕駛等違章行為,公安交警和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加強重點交通路段、事故多發地區的巡檢巡控,及時糾正和消除各類違章行為和事故隱患。認真抓好對各種機動車輛的安全檢查、檢測和檢驗關,堅決防止各類車輛特別是客運車輛及接送學生上下學車輛帶病行使。對嚴重違章造成重大傷亡事故的汽車駕駛員和車主,要依法嚴肅查處,堅決扭轉道路交通事故多發的局面。
6、深化建筑施工和燃氣安全整治。建立健全建筑工地施工安全檢查制度,及時排查和消除建筑施工中的事故隱患。對區內所有在建的建筑施工工地,凡不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條件、不執行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以及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必須立即責令停工整改,直到消除隱患,達到合格標準后方可批準復工。按照《江西省燃氣管理辦法》規定,進一步明確職責、加強監督,全面落實燃氣整治的各項措施。
7、深化民爆器材安全整治。按照《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的有關要求,重點加強對各類民爆器材庫及各類礦山使用的炸藥、雷管、導火索等器材的安全管理,加大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和監察力度,確保民爆器材運輸、儲存及使用等環節安全。
8、深化鍋容管特和三線交越安全整治。重點抓好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設備、大型游樂設施的檢查治理,依法查處違法制造生產的小土鍋爐,堅決取締繼續使用的報廢鍋爐。要在年三線違章交越和搭掛專項安全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深化對三線違章交越和搭掛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確保電力線、通信線、廣播電視線三線安全。
(四)做好“三個加大”
1、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針對當前安全生產基礎比較薄弱的現狀,下決心加大安全投入,加快技術設備更新改造,依靠科技和裝備,努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安全設施投資要納入建設項目概算,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加大對企業安全生產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繼續實行煤礦安全技措費制度、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加大生產經營單位對傷亡事故的經濟賠償,為企業持續穩定的安全投入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2、加大安全生產法制建設力度。各級負有安全監管職能的部門要認真學習和研究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提高行政執法能力和政策水平。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嚴格把住市場準入關,依法審批,嚴格標準,從源頭上予以規范。嚴格依法行政、廉潔行政、規范行政,堅決防止行政執法中的不作為和亂作為。嚴格安全責任追究和一票否決制度,嚴肅查處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和各類安全生產事故,要堅決依法查處,決不姑息放縱;對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單位,不僅要依法追究事故直接責任人的責任,還要追究單位有關領導的責任。
3、加大安全監督檢查力度。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建立明查暗訪制度,組織精干人員,定期不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隱患要限期整改,掛牌督辦,落實整改部門和單位責任人,嚴格實施“掛牌公示、限期完成、指定部門、專人督辦”制度,確保隱患整改到位。對逾期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達不到安全生產要求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關閉整頓和經濟處罰,直至依法予以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