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領導在民政會議上的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這里召開全市民政工作會議,今天。主要內容是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民政工作會議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對去年全市民政工作進行回顧總結,對今年全市民政工作進行安排安排。
各縣(市、區)政府及民政部門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過去的一年里。努力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工作中呈現了6個亮點:一是敬老院建設工作邁出新步伐,入住率全市達到60%以上,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二是雙擁優撫工作做得實,為連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奠定了基礎;三是城鄉低保規范化管理水平繼續提升,醫療救助、困難群體生活救助等臨時性社會救助工作務實有效;四是退役士兵安排改革推進順利;五是殯葬改革工作,特別是鄉村規劃區的監管比擬到位;六是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納入良性軌道;其他各項民政工作都在不時進步。去年,市民政局先后獲得國家級榮譽5項、省級榮譽2項,這些成果的取得,既表明了市民政工作富有成效,也是全市民政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團結拼搏、努力奮斗的結果。此,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民政戰線上的廣大干部職工致以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
局長作了一個很好的工作演講,剛才。實事求是地總結了去年的工作,科學合理地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務,希望各地、各單位抓好貫徹落實。下面,就如何做好今年的民政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
做好今年民政工作的意義重大,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任務繁重,各縣(市、區)政府及市直有關部門必需深刻理解、準確掌握民政工作的特點,切實增強做好民政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民政工作是兼容并蓄、與時俱進、不時發展的開放體系。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社會各階層利益分配的不時調整變化。比方:通過搭建城鄉社區建設平臺,完善基層服務和管理網絡;通過加強社會組織建設和管理,增強服務社會功能;通過保證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促進社會公平和利益關系和諧穩定;通過大力發展老齡事業,促進社會代際和諧;通過推動慈善事業發展,促進人際關系和諧;通過做好雙擁和優撫安排工作,促進軍政軍民團結。各縣(市、區)政府及民政部門必需不時學習,不時拓展民政工作的服務范圍和對象,有效抓住民政工作的重點,超前謀劃,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
二)民政工作是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扶危濟困的有效平臺。民政工作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做好民政工作就是實踐以人為本的過程,解決與人民群眾關系最密切、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的主要渠道,增強社會發明活力、實現社會和諧安寧的基礎工作。必需始終牢記“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核心理念,扎實履行自身職責,才干得到社會的認可,得到人民的肯定。
三)民政工作是發展民主、落實民權、促進和諧的重要載體。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各項改革不時深入。農村和鄉村肯定發生巨大的革新。去年全市城鎮化率達到41%計劃到2015年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2025年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農村人口減少了農村的社區要整合,農村基層民主要發展,民權如何得到保證;鄉村人口增加了鄉村的社區也要整合,越來越多的單位人”家庭人”要變為“社會人”社區管理和服務出現了多新情況、新問題。這都要求我要著力加強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以及社會事務管理,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
進一步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根本要求,加快發展民政事業是踐行執政為民宗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定的迫切需要。各縣(市、區)政府、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做好民政工作的重大意義,明確工作重點,掌握發展機遇,扎扎實實做好今年民政各項工作。
二、抓住重點。
各縣(市、區)政府及民政部門要突出做好以下四項重點工作:今年是全面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
一)進一步完善以城鄉低保為重點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
維護困難群眾基本權益,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提高困難群眾生活保證水平,民政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維護公平正義的根本動身點和落腳點,也是省、市十大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各縣(市、區)政府、各級民政部門要從保民生、保穩定、促發展的大局動身,充分認識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加大工作力度,不時提高社會救助水平。
各級政府都要不斷加大投入,要切實規范城鄉低保管理。依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建立低保規范與財政收入同步增長機制,不時提高保證水平。各縣(市、區)必需依照今年的提標要求(鄉村提高到每人每月210元、農村提高到每人每年1200元)把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及時足額發放到位。市、縣兩級民政部門要規范工作順序,強化監管,確保公開、公平、公正,把好事辦實、辦好。
近年來連續組織開展敬老院建設和提升達標工作,要繼續鞏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效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五保集中供養工作。全市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在全省率先達到60%今年,一是要加強管理,依照規范化管理要求逐條對照落實,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各縣(市、區)政府要依照新規范及時足額發放五保供養資金(集中供養提高到每人每年2400元、分散供養提高到每人每年1300元)三是要進一步優化敬老院布局、完善配套設施,全年全市完成60所敬老院升級達標和35所優化整合任務;四是要落實敬老院管理服務人員工資,提升服務水平;五是要確保集中供養率穩定在60%以上。
兼顧其他低收入困難家庭,要做好城鄉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工作。以城鄉低保對象、城鎮“三無”人員、農村五保對象為重點。以住院救助為主,資助參與醫療平安和合作醫療,逐步取消病種限制和起付線,擴大救助范圍,提高救助效率。要依照市有救助站、縣有救助點、街上有巡回救助車輛、重要公共場所設立引導牌的要求,建立全方位、無縫隙、廣覆蓋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體系。
決不可掉以輕心。去年秋天至今,要切實加強減災救災工作。減災救災關系廣大群眾的安危冷暖。市持續干旱,對夏收作物的產量可能造成很大影響。要提前著手了解災情,進一步強化災害應急體系建設,完善災害應急預案、救災綜合協調機制,形成減災救災工作的強大合力。要繼續推進減災宣傳和社區減災工作,切實提高全民減災意識。要切實加強救災物資貯藏體系建設,建立覆蓋全市的救災應急物資貯藏網絡。要加大救災資金投入,完善救災補助項目,提高救災補助規范,保證好群眾基本生活。
二)進一步提升以雙擁共建為重點的優撫保證工作水平
市已經三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鄉村榮譽稱號,雙擁工作有著光榮的保守。也先后涌現了趙趁妮、吳新芬等擁軍好典型。今年又要進行新一輪全國雙擁模范城評選推薦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李亞書記和張國暉市長都要求,務必做好各項雙擁基礎工作,確保雙擁模范城創建成功。各縣(市、區)政府必需高度重視,認真落實各項優撫政策,確保通過評選推薦。經過前一階段的努力,目前各項基礎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但是農村義務兵家庭優待金的發放和管理工作還存在問題,必需抓緊解決到位。
也是雙擁工作評選一票否決的項目。市委、市政府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農村義務兵家庭優待金的發放管理工作是優撫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去年9月3日,市政府專門下發了關于農村義務兵家庭優待金發放和管理問題的通知》政〔2010〕62號)對享受對象、優待規范、資金的籌集和發放以及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從目前情況看,各縣(市、區)工作有一定進展,規范有所提高,欠賬正在歸還,但還遠遠達不到規定要求,普遍存在發放規范低、拖欠嚴重、資金未列入縣級財政預算等問題。這些已經帶來了不穩定因素,還嚴重影響到市雙擁模范城的形象。對此問題,今天各縣(市、區)政府的分管領導都在這里就義務兵優待金發放工作再重點強調三點要求,回去之后抓緊落實。一是提高發放規范。要認真貫徹政〔2010〕62號文件精神,去年度的義務兵家庭優待金要依照不低于本轄區上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0%規范發放,對于往年拖欠的要足額補發,此項工作要在今年3月10日前完成。二是建立長效機制。各縣(市、區)要結合外地實際,制定出臺正式文件,建立優待金自然增長機制,要與外地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年優待規范達到或略高于當地平均生活水平。三是實施責任追究。對不認真執行政策規定、未能按時足額發放優待金的市監察部門將按照政〔2010〕62號文件要求及有關規定實施責任追究。下一步,市雙擁辦要配合市政府督查室以及監察部門做好督促檢查工作,發現不及時落實的要及時提請問責。對因此事影響全市創建大局的由當地黨委、政府向市委、市政府寫出檢討。
落實好重點優撫對象的醫療保證政策,要全面落實各項優撫政策。要落實好各類撫恤補助提標工作。要切實協助重點優撫對象解決住房問題,鄉村重點優撫對象購買經濟適用房的要優先安排。要加大優撫政策宣傳力度,防止各類優撫群體之間互相攀比,確保不引起社會不穩定因素發生。
三)切實加強以居家養老為重點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加快發展社會養老服務事業,當前。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關心、社會廣泛關注、群眾迫切期待的重大民生問題。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在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要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實省政府關于加快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要求,切實加大對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扶持力度。
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等服務。當前,要深入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居家養老要以日托照顧和上門服務為主要方式。要重點對獨居老人或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提供配餐送餐、居室保潔、醫療陪護服務。要借鑒外地工作經驗,把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切實開展起來,逐步建立縣(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和網絡。
但由于其發揮著養老服務專業化、規范化的示范作用和輻射作用,要切實強化機構養老服務。機構養老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中居于補充地位。仍是養老服務的中堅力量。要加大對公辦養老機構的扶持力度,鼓勵公辦養老機構提供社會化養老服務。對民辦養老服務機構,要重點抓扶持、抓引導、抓規范,提高床位數量、提升服務層次、打造特色品牌上下功夫。要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投資社會福利機構。
要堅持走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路子。政府主導主要是搭建平臺,要完善養老服務工作機制。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老年人和服務組織之間發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各縣(市、區)政府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切實把工作承擔起來。要探索建立養老服務財政補貼制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為特困老人、孤老、空巢老人、高齡老人提供照料服務,擴大養老福利服務覆蓋面。要加強養老護理人員的培養,建立資格認證制度,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化服務水平。探索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養老服務機構準入制度和養老服務行業標準。
四)切實做好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的相關工作
十二五時期要以新型城鎮化帶動三化協調發展。民政工作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某種意義上講,起著社會“減壓閥”和“穩定器”作用。各級民政部門要加強研究,圍繞大局,認真謀劃,切實做好各項相關工作。當前,要以新區的各項民政工作為試點、求突破。要依照去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下發的關于全面加快新區建設的意見》要求,做好新區民生保證工作。首先,要在保證群眾利益不受損害的前提下,積極穩妥推進新區范圍內的鄉改辦”村改居”工作。其次,對新區內“三改”后符合條件的原農村低保對象和新申請的困難群眾,要全部依照規定順序納入城鎮低保范圍,享受城鎮低保待遇。第三,高標準做好新區社區建設工作,推動居民向社區集中。相關縣(市、區)要把社區建設納入總體規劃,與“城中村”改造、遷村并點”等工作同步進行。
三、強化保證。
一要加強領導。各縣(市、區)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民政工作的領導。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謀劃、布置、考核民政工作,促進民政事業不時發展。政府主要領導要經常過問民政工作情況,加強對民政工作指導;分管負責同志要親力親為,及時研究解決民政事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特別是對關系人民群眾生活的一些重點民政工作,要建立責任制,明確責任,一抓到底。
二要密切配合。民政工作涉及面廣。人社部門要銜接做好促進就業與退役士兵安排工作,水利、衛生、農業等部門要協助做好自然災害救助和災后重建工作,住建、教育、衛生、工商、稅務、司法等部門要配合民政部門切實落實救助對象和優撫對象應當享受的住房、醫療、子女教育、就業、稅收、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工商、稅務、公安等部門要協助加強對民間組織的監督管理。各群眾組織、慈善機構和殘聯組織要主動呼應“大民政”工作,實現工作上的聯動主動。民政部門要主動做好與各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促進全市民政事業的健康發展。
三要加大投入。重視不重視。否能夠真正落到實處,資金保證是關鍵。各縣(市、區)政府要進一步建立完善支持民政事業發展的財政投入和經費保證機制,做到優先布置、重點保證,確保落實。同時,民政、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要建立救災、低保、優撫、五保資金監督監察制度,定期對各縣(市、區)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確保各項資金合理有效使用。
使命光榮,同志們民政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希望全市民政戰線的同志們要站在新起點,瞄準新目標,振奮精神,扎實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