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黨建開展新農村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十七大報告指出,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組織部門作為黨委的重要職能部門,要深刻理解新農村建設的科學內涵,找準定位,用好載體,發揮優勢,實現黨建工作同新農村建設的有機結合和相互促進,推動新農村建設再上新臺階。
一、抓住一個核心。就是要緊緊抓住農民增收致富這個核心。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實現新農村建設目標,必須把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核心。只有農民增收了,新農村建設的各項要求、各項任務才能完成好。因此,要始終把生產發展放在首位,把增加集體收入、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一要發展工業促增收。蔡莊、姚莊、后陳家等基礎好的村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向高標準看齊,向高目標邁進,用工業化的理念、工業化的思路指導農村經濟發展,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工業項目建設,努力在新上工業項目上求突破,不斷開創新局面。二要壯大支柱產業促增收。楊村鄉徐莊、張果屯鄉朱莊、千口鄉趙莊等產業特色比較明顯的村,要立足本村資源特色和產業發展基礎,制定本村產業發展規劃,培植產業發展大戶,組織引導千家萬戶參與產業開發,向規模要效益。三要發展勞務經濟促增收。依托市第二技工學校,強化專業技能培訓,造就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增強外出就業、穩定就業的能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鼓勵和引導外出務工農民由“打工型”向“老板型”轉變,由“在外創業”向“回鄉創業”轉變,把更多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和城市文明帶回家鄉。總之,要多管齊下,多業并舉,推進工業項目帶動型、農業產業帶動型、勞務經濟帶動型等各類新農村協調發展,形成合理的新農村建設體系。
二、制定一個規劃。就是要科學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堅持“適度超前,綜合配套,突出特色,群眾認可”的原則,從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美化綠化環境,節約保護耕地出發,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做到“遠、實、快、特、嚴”。“遠”就是統籌城鄉,長遠謀劃。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新農村建設納入全縣總體規劃,與全縣“十一五”規劃相銜接。“實”就是結合實際,分類指導。注重實效,寧可少些,也要實些,寧可慢些,也要好些,特別是住房建設,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建好房,沒有條件的等到條件成熟后再建房,不搞齊步走、一刀切。“快”就是抓緊時間,制定規劃。市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扶貧開發重點村都要具備“八圖一書”,即村莊建設規劃總體鳥瞰圖、村莊建設詳規方案圖、產業布局規劃圖、供排水規劃圖、道路交通和電力通訊規劃圖、村民住宅戶型透視圖、住宅單體方案圖、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圖和村莊建設規劃說明書。“特”就是集思廣益,突出特色。規劃編制應當廣泛聽取農民群眾的意見建議,根據產業發展基礎、地理特征和生活習俗,因地制宜,形成特色,突出亮點。“嚴”就是嚴肅執行,嚴格管理。嚴格執行新村莊建設“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個法”的制度,穩扎穩打,循序漸進。安排專門人員負責監督和管理規劃建設的實施,確保村莊規劃的落實。
三、打好一個基礎。就是要打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這個基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面對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較差、基礎設施薄弱、農民生活質量不高這樣一個現實,從解決農民群眾最關心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入手,辦一些實實在在的實事好事,使村容村貌有一個大的改觀。要準確把握國家和省市新農村建設項目的投資取向,搶抓國家加大對“三農”支持力度的機遇,科學合理地儲備好項目,編制好項目申報,爭取更多的安全飲水、沼氣建設、土地整理、道路硬化等項目。按照“盯緊、靠上、抓牢、辦成”的原則,利用一切關系,赴省進京爭取項目資金;要敢于爭取,善于爭取,不僅要爭取一般項目,更要有勇氣爭取大項目。充分發揮發改、財政、農業、交通等部門的優勢,將相關涉農資金集中起來,實行捆綁管理和使用,綜合配套投入,實現資源整合,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新農村基礎設施上來。今年,我們通過項目整合和招商引資,欣賞投資百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35個,千萬元以上的項目15個,新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4家,工業企業增加值38125萬元,增加了農村發展后勁。今后,要開動腦筋,多腿走路,逐步走出一條“政府引導、農民為主、部門幫扶、社會捐助”的多元化籌資路子,切實解決好資金投入問題。
四、著眼一個關鍵。就是著眼提高農民素質這個關鍵。緊緊圍繞提高農民自身素質,進一步加強技能培訓,繁榮農村文化,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一是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建設好文化大院等綜合性公共文化體育設施,不斷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繼續開展“五好”(好媳婦、好公婆、好青年、好學生、好家庭)評選活動。扎實推進文明村、文明戶、信用村、信用戶創評活動,爭創和諧村、文明村,促進鄉風文明。二是開展農村環境整治活動。把農村環境整治活動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開展“一池三清五改五化”(建沼氣池,清理糞堆、清理垃圾、清理柴草,改水、改廚、改廁、改圈、改陳規陋習;硬化、凈化、綠化、亮化、美化)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整治活動,引導農民積極投身治理鄉村環境,改善村容村貌,建設生態良好、環境宜人、村容整潔、生活舒適的新鄉村,為廣大農民打造一個良好的勞動和生活環境。三是開展“農民致富能手”評選活動。每年進行一次“農民致富能手”評選表彰,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上的,授予“鄉級農民致富能手”、“縣級農民致富能手”稱號。對當選“致富能手”的農民,要給予鼓勵,利用新聞媒體廣泛宣傳他們的事跡,讓先富起來的農民有光榮感、自豪感,引導廣大農民學先進、爭致富、當能手。
五、建好一支隊伍。就是要建設好鄉村黨員干部隊伍。鄉村黨員干部隊伍是新農村的具體組織者和實施者,在建設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團結干事的良好氛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和重在實干的隊伍,新農村建設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在鄉村干部隊伍建設上,以“三級聯創”活動為抓手,進一步建強農村基層戰斗堡壘,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一是構筑堅強堡壘。實施“領頭雁”工程,注重把那些“三強”型村干部推到“一把手”崗位上。注重把經受市場經濟磨練、懂得市場經濟知識、創業成功的外出務工青年選拔為村干部,形成有序輸出與有序引回良性互動,在輸出中培養、在引回中選拔的農村干部選拔新機制,為村級組織建設提供新鮮血液。進一步改進農村黨員干部的培訓方式,充分依托各級黨校、農廣校、遠程教育等陣地,加強農村干部的經常性培訓,提高村干部加快發展的能力、服務群眾的能力。二是發揮黨員作用。積極開展爭創“黨員責任崗”、“黨員科技示范戶”等活動,為農村黨員干部搭建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平臺。實施“四個培養”,堅持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黨員致富帶頭人培養成村干部,把優秀村干部培養成支部書記人選。三是加強陣地建設。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切實做好村級組織場所建設工作,健全相關工作制度,發揮村級組織辦公場所的作用,使村級場所成為交流發展經驗、傳遞致富信息、提高黨員干部素質的重要陣地。
六、強化一種機制。就是要強化駐村幫扶這項工作機制。建設新農村是全社會的事業,僅僅靠哪一個部門的單方面力量是無法實現的,必須凝聚各方力量,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把駐村幫扶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擺上重要位置,組織、動員幫扶單位選準切入點,找準突破口。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全方位關心、支持、參與、服務新農村建設。要按照“統籌兼顧、整體推進”的原則,本著“長遠不落后、眼前要領先”的方針,制定全面、具體、切實可行的服務新農村建設活動規劃。要沉下心、蹲下身,多到農村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掌握村里需要什么,哪些村在技術上要求最迫切,哪些村在道路上要求最強烈,逐村建立群眾最急需解決問題的項目檔案,在項目上、資金上,有重點地集中安排落實。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動員本部門、本單位和本系統的力量,為新農村建設提供財力、物力、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組織駐村干部深入到新農村建設示范寸,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大張旗鼓地宣講十七大精神,做到深入人心、家喻戶曉,激發廣大農民建設新農村的熱情。深入開展“為農民辦實事”活動,縣直部門每年為新農村建設至少辦1件實事,駐村幫扶工作隊每年為所駐村辦1件以上的實事,以實事聚民心、促和諧、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