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黨委書記建設大會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傳達貫徹區委*屆二次全委會、全區發展環境綜合整治動員大會精神,研究部署我鎮參與建設一小時經濟圈(以下簡稱“一圈”建設)的相關工作,動員全鎮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投入到“一圈”建設中去,推動全鎮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下面,我代表鎮黨委,就貫徹落實兩個重要會議精神講幾點意見:
一、深刻領會會議精神實質,進一步增強參與“一小時經濟圈”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全面把握區委*屆二次全委會精神,關鍵是要深刻認識市委、市政府實施“一圈”戰略的意圖。5月16日,全區召開了區委*屆二次全委會,區委書記李科同志圍繞我區如何貫徹全市建設一小時經濟圈專題會議精神,推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作了重要講話。5月17日,區委、區政府又組織召開了全區發展環境綜合整治動員大會。區委書記李科在會上指出,目前,*市和*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都是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小馬拉大車”,大城市帶不動大農村。因此,立足特殊市情統籌城鄉發展,必須抓住大城市輻射帶動力太弱這個“癥結”,把統籌的著眼點放在農村和庫區,而把統籌的著力點放在城鎮和二三產業。從*的實際出發,首先也應把發展條件最好、發展潛力最大、對*全局和長遠發展作用最為關鍵的“一圈”打造好,使“一圈”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聚集各種生產要素,大力提升對周邊及“兩翼”的輻射帶動能力,從而以局部的非均衡發展促進全局的均衡發展,以重點突破“一圈”之功,奪取全市協調發展之效。汪書記同時強調,當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浪潮使區域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而區域競爭主要表現為城市經濟圈之間的競爭。如果不抓緊打造以主城為核心的“一圈”,我們就會在新一輪競爭中坐失良機,就難以在未來幾年牢固確立*在全國區域發展大格局中的戰略地位。所以,建設“一圈”,是貫徹落實胡總書記關于*發展“314”總體部署,加快把*建設成為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和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選擇。
(二)全面把握區委*屆二次全委會精神,就必須清醒認識“一圈”建設給我們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市委、市政府在《關于建設一小時經濟圈的決定(討論稿)》中指出,規劃建設中的一小時經濟圈的23個區縣,是目前全市區位條件最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最強、城市化和工業化水平最高、最適宜人口和產業聚集的區域,具備率先發展、加快發展、集約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優勢。為此,市委、市政府要求,“一圈”的23個區縣要在全市發展大格局中發揮“領頭領跑”作用,“*五”期間要在西部地區努力做到“四個領先”,即經濟增長速度和質量領先,城市核心競爭力領先,城鄉統籌發展水平領先,社會和諧程度領先,地區生產總值主城九區年均增長14%~15%,其他14個區縣年均增長13%~1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200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00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我區是主城九區之一,這給我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賦予了很重的責任。我鎮雖然地處*區的二環經濟帶和環樵坪經濟區,但目前我鎮經濟處于相對落后地位,與其他鎮相比差距較大,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區域發展很不平衡,經濟實力不強、基礎設施體系不完善。我們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實現“加快”和“率先”,就必須突破傳統思維定勢和發展模式,切實把區委、區政府關于“一圈”建設的戰略意圖作為開拓前進的指南,作為加快發展的動力,自我加壓、負重自強,通過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確保圓滿實現區委、區政府的要求。
(三)全面把握區委*屆二次全委會精神,就必須充分認識我鎮參與“一圈”建設的有利條件。胡總書記為*新階段發展作出的“314”總體部署,開啟了我市改革發展的新航程,使*成為國內外關注的重點,為我們參與“一圈”建設創造了極為有利的宏觀環境。國內外產業梯度轉移趨勢增強,西部大開發更加注重重點區域發展,中央深入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使我們參與“一圈”建設的時機十分有利。市委、市政府為加快“一圈”建設,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如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提出要把“一圈”作為一個整體來謀劃,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的網絡化建設,盡快完善“一圈”自身發展和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基礎條件;在資金投入上,到2020年全市匡算投資8萬億元,其中“*五”期間將在基礎設施、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和公共服務5個方面投資7700億元;在管理體制上,凡有利于大局、有利于發展的權力和職能,市委、市政府都將下放給區縣,促進區縣不斷增強統攬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同時,我鎮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森林資源和水資源,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優勢。這些機遇和條件,與全鎮上下日益增強的發展意識融合在一起,必將形成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動力,推動*更好更快發展。
二、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認真謀劃*未來的發展藍圖
我鎮參與“一圈”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發展思路是:根據區委*屆二次全委會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全鎮按照“133”的總體思路參與“一圈”建設。“1”,就是突出一個主題,即統籌城鄉發展;“33”,就是把*建設成為“三個基地、三個示范鎮”,即“中小型企業特色工業基地、基礎型建筑材料加工基地、特色養殖業基地”和“主城近郊生態居住示范鎮、都市農業休閑旅游度假示范鎮、社會事業和諧進步示范鎮”。緊緊依托*鎮地處*市都市發達經濟圈、*區二環經濟帶和環樵坪經濟區這一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土地、環境等三個方面的資源優勢,認真把握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好機遇,以土地經營園區、經營城市,以生態房地產業、短程休閑旅游觀光業、中小企業特色工業和廣電、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這四大產業為支撐,努力實現*鎮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我鎮參與“一圈”建設的奮斗目標是:到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億元,年均增長16%;工業總產值3.6億元,年均增長20%,工業增加值6480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26,年均增長20%;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600萬元以上,年均增長20%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000元,年均增長13%以上;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6500元以上,年均增長11%;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以內;新農村建設任務基本完成,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城鄉居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城鎮管理進一步加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步。
三、同舟共濟,齊心協力,扎實推進我鎮參與“一圈”建設的各項重點工作
根據上述發展思路,圍繞奮斗目標,我們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著力打造中小企業特色工業基地
緊緊抓住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中小企業發展的決定和市委、市政府建設“1小時經濟圈”以及區委、區政府建設二環經濟帶和在樵坪山周圍、與茶園毗鄰的南泉、界石、惠民、南彭、*等鎮規劃建設160平方公里的“環樵坪經濟區”建設的發展機遇,依托二環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出口*連接道的建設,在距高速路出口1.5公里處的樂遙村規劃建設*市中小企業特色工業基地,作為我區園區經濟、園區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花溪工業園、鹿角工業園乃至*市的其他大園區的補充。中小企業特色工業基地一期規劃面積為3000畝,以紡織、家具制造、機械制造、農副產品加工等無污染特色工業為重點。
(二)著力打造基礎型建筑材料加工基地
緊緊抓住市委、市政府建設“1小時經濟圈”,全市建設速度加快,建材需求量增大和主城區600平方公里以內的礦石開采場關停等大好機遇,依托我鎮金田村、七田村豐富的礦石資源和日漸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基礎型建筑材料加工基地。
(三)著力打造特色養殖業基地
依托永益村*市新英系豬種畜場和燕云村已經引進的6個特色養殖項目,在燕云村郭家店至燕尾山脈約2.5公里沿線打造特色養殖業基地,大力引進養殖野雞、兔、無公害水產養殖等綠色特色養殖產業,以多元化投資為基點,以規范化養殖為重點,采取公司抓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經營方式,規模化培育和壯大我鎮特色養殖業。
(四)著力打造主城近郊生態居住示范鎮
加快城市化進程,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依托*鎮良好的交通(二環高速、渝黔高速、210國道和即將開工建設的“南泉大道”、“惠一路”橫貫全鎮)、地理(依山傍水、尤其是*河流經全鎮大部分地區,燕尾山等大小山脈儲備了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達50%以上)等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快城鎮化建設和舊城改造步伐,認真搞好對各村的土地調規工作,積極推進全興“威尼斯印象”二、三期工程、*東磊桂苑經濟適用房二期工程和總府實業“*苑”項目建設,結合*濱河路的建設,加快實施*舊城原鎮政府辦公樓片區、五角亭片區、*河沿岸片區舊城改造項目,力爭五年內新增城鎮房屋面積20萬平方米,新增城市人口5000人,建設主城近郊區以自然生態的山水園林為特色、以度假公寓和老年公寓為重點的優良人居環境,努力把*建設成為山鎮水鄉。
(五)著力打造都市農業休閑旅游度假示范鎮
依托永益、樂遙和四橋、七田、燕云等幾個村以及鄰近的跳石、安瀾、界石、南彭等鎮花卉苗木發展較好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好機遇,在高速公路出口和威尼斯印象水岸別墅附近的永益村規劃建設集短程休閑旅游、居住、農產品流通為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園區,占地面積3000畝。園區功能劃分為花卉苗木交易區、別墅區、老年公寓區、無公害蔬菜區(農場)等。同時,積極爭取與跳石、安瀾兩鎮一道,按照已經形成的“公司加農戶”的產業模式,建設高速公路出口至跳石、陳家、圣燈山、安瀾都市農業生態長廊。
(六)著力打造社會事業和諧進步示范鎮
一是要發展和普及農村文體廣電事業,在實現有線電視村村通的基礎上,力爭實現社社通,努力把我鎮打造成為全區文化工作示范鎮。二是要積極推進教育體制創新,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依托*中小學較好的師資隊伍和在原片區幾個鎮已有的影響力,通過加強中小學校的硬軟件建設,實施名校爭創戰略,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課程改革,力爭在全區同類中小學中爭創優秀級和區級示范學校。三是依托*中心醫院現有的眼科技術和人才,通過改善醫療設備和組織專業技術人才廣泛的學習交流,進一步夯實和豐富“*眼科”的品牌內涵,努力將*中心醫院打造成以“*眼科”為特色的同級中心醫院中的品牌醫院。
(七)著力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
一是以“一連、五環線網狀公路”為目標,加強農村交通網絡建設。“一連”即修建渝黔高速路出口至樂遙村中小型工業基地1.5公里連接道。“五環線網狀公路”即修建*場鎮—七嶺崗—河嘴—郭家店—*場鎮環線公路8公里;修建窯罐廠—水泥廠—互助水庫—河嘴—郭家店—*場鎮環線公路8.5公里;修建橋口壩—慶口—河嘴—郭家店—橋口壩環線公路9公里;修建*場鎮—永益—曾家巖—大油罐—*場鎮環線公路5公里;修建*場鎮—四橋村—金田村—百節街—*場鎮環線公路5公里。在完成通村公路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千方百計籌集資金規劃建設通社公路,到2011年,力爭實現通村公路的全部通暢和多數合作社公路暢通,以及實現部分村村通公路的油化或硬化,全鎮區域交通網絡基本形成,“行路難”問題得到基本解決。二是要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啟動*濱河路建設工作。以威尼斯印象水岸別墅為依托,認真作好威尼斯印象至七田村辦公室外沿河兩岸濱河路建設1.5公里的規劃工作。爭取在五年內啟動三口灘大橋至*老大橋兩橋之間濱河路建設;加強城市道路建設,硬化*鎮政府至青草灣、*地稅所旁至四合頭農村居民點城市公路建設,逐步硬化或油化三口灘大橋至永益村方向城市道路3公里;增設糧站至氮肥廠、小學至七田村辦公樓、三口灘大橋至馬兒崗農民新村路燈工程;逐步完善城鎮人行道路板鋪設。通過以上市政基礎設施的完善,不斷優化場鎮人居環境,提升*鎮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