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如何做好新時期施工企業的思想政治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講課人:中鐵一局五公司十七公司黨委書記:楊建生
教學對象:公司全體黨員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
教學時間:2002年6月28日
教學地點:寶蘭二線業余黨校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同志提出;“愈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愈要全面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這段話高度概括和集中體現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企業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那么做好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企業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健康運作和發展就顯得更為重要。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要求企業“內抓管理建隊伍,外樹形象拓發展”,這正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發揮積極作用的用武之地。
1、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生命線,是同企業整個經營管理相互滲透,共同作用于企業管理之中。這就要求從企業生死存亡和發展的戰略高度把思想政治工作納入企業經營管理范疇之內,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職能和作用。同時,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緊緊圍繞效益中心,從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大局出發,把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的各個環節,為企業改革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
2、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動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精神動力。就企業改革而言,由于體制轉變涉及諸多深層次問題和責、權、利關系的調整,如何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關系,使企業改革順利進行,除了相關配套的制度和政策因素外,最根本的就是要發揮思想政治的教育、激勵和引導作用,以便形成攬活—干好—再攬活的良性循環,達到開拓進取、爭創一流、愛崗敬業、成本受控、政通人和、事業發展的蓬勃生機和良好的工作氛圍。
3、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培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持續創新的能力,即吸納先進施工技術能力,提高施工工藝能力,合理科學組織施工能力,持續發明專有施工技術能力,以及適應市場、拓展市場、提高企業知名度的能力。其中創新是核心競爭力的精髓。因此,只有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以培養“四有”新人為目標,不斷提高員工整體素質,才能為企業競爭力的提高,真正把企業搞活奠定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
4、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的塑造者和培育者。企業精神是在企業員工正確價值觀培育出來的群體意識,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具有驅動、激勵和導向作用。在經濟、科技、文化一體化的新形勢下,企業文化觀是企業品牌、企業形象的觀念形態,又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資源、無形資產和精神動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不僅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也是企業文化的塑造者。企業文化的實質和核心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它決定著施工企業的經營目標、經營方向,規范員工的行為,也是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基礎。企業核心價值觀念的形成,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動。通過宣傳教育,提高認識,化解矛盾,增強認同感,促進施工企業文化發展和核心價值觀念的形成,既是施工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職能,也是施工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重要體現。
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現狀
從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看,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扎實有效地做好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應著重從認識上解決以下四個誤區:
誤區之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處于從屬地位,“春天”何時到來?施工項目部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陣地,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高低,對職工思想穩定,隊伍全面建設和戰斗力的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認,基層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難免會與生產經營工作相抵觸,導致思想政治工作“掛帳”或“欠帳”,久而久之,這種把思想政治工作置于從屬地位認識的產生,有社會大環境影響的客觀因素,但基層從事這項工作的同志自身政治素質不高,明辨是非能力不強,缺乏開拓進取精神,看不清目前加快改革開放,加速發展經濟,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大好形勢。總是感到經濟工作是“春天”,思想政治工作卻成了“冬天”,這些也使得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大打折扣,使人誤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沒那么重要了。
誤區之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無。施工項目部處于經濟建設的最前沿,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種難題也較多,同時也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許多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新課題。例如:如何建立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和運行機制等?也正是因為基層工作的零散性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可能定額量化的特殊性,致使有些人認為施工項目部最主要的任務是搞好生產,提高經濟效益,讓職工得到實惠,兜里鼓起來才是“硬道理”。這些聽起來的確“是那么回事”的論調,言外之意是思想政治工作只需走過場,應付一下差事就行了。現實生活當中果真如此嗎?回答自然是否定的。哪個施工單位思想政治工作搞得好,哪個單位就有生機和活力,反之,企業管理混亂,人心渙散,安全被動,工程質量低劣,成本虧損。甚致毀掉一個班子,搞垮一個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問題,而是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誤區之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紙上談兵。面對加入世貿組織后各種競爭壓力接踵而至,人們把眼光更多地投向了經濟領域,一些人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紙上談兵。有些政工干部對思想政治工作失去信心,只是在那里感嘆,思想政治工作不被人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得不到社會承認,甚至有些同志認為搞政工是跟錯了人,進錯了門,想跳槽等。這些現象的存在也使一些同志看不到服從和服務于施工項目生產經營是思想政治工作大有作為的新天地,不明確不論什么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只要有所作為,才會實現應有的地位。那種把思想政治工作理解成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錯誤觀點如果不極早消除,施工項目部便會成為一盤散沙。
誤區之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難做。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社會生活在變,人們的觀念在變,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需求在變。在這種形勢下,有些干部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難做,這既有面對生產和生活當中熱點、難點問題不斷增多的因素,又有政工干部本身對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對入世以后企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感到束手無策,思路不清,難以適應等。導致思想政治工作效率不高,作用不明顯,甚至有觀望等待的現象。因此,要提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必須滲透到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中,進班組、到人頭,到施工現場,才能情理交融、發揮作用。
三、如何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成份和經濟利益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社會組織、崗位和就業形式多樣化,導致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以及生活方式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觀念和方法上勇于創新,努力實現四個轉變。
1、由“兩張皮”向“滲透型”轉變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迫切需要解決的是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脫節的“兩張皮”現象,以克服思想政治工作滯后于形勢的變化,方法不適應、覆蓋不到位的問題。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分配形成收入上的差距,以及社會上的一些不正之風等,從各個方面影響著職工的思想,并直接反映到生產經營上來。新情況、新問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滲透到生產經營工作之中。目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二個根本變化,一是工作對象發生了根本變化。職工的文化層次、知識水平、民主意識、法律意識、參與意識等進一步增強。二是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傳播速度快捷化、手段科技化、途徑多樣化,廣播、電視、報刊、網絡、廣告等都成為人們了解內外部世界的窗口,人們的眼界更寬,思維更活。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觀念、內容、方法、手段和管理機制等都要隨著形勢變化,做到以變應變,變虛為實,變軟為硬,變無形為有形,變說教為滲透,自覺主動地滲透到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結合生產經營中的安全、質量、成本等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開展扎實有效的思想教育,及時研究解答廣大職工關心問題,使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同步、同向進行,以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2、由“單一型”向“大政工”格局轉變。
加強企業管理,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是企業行政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共同的任務。為此,要形成全員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圍,思想工作決不是黨務干部的專利。不管是黨務干部還是工會、團干部,不管是行政干部還是技術干部,不管是領導干部還是一般干部,都應該積極主動地結合業務工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為廣泛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個大舞臺,營造一個大環境,創造一個思想政治工作全員參與的工作氛圍。這就要求企業的管理人員要肩負兩種責任,既要做好生產經營中的各項管理工作,又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共同朝著提高全員素質,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發展的目標邁進,使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同頻共振,互為補充,在內容上“和弦”,在動作上“聯動”,并努力做到“三全三到位”。即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全盤規劃,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到位;職工全員培訓,提高素質到位;工作全面考核,責任落實到位。黨政要圍繞效益做文章,同算企業經濟帳。努力克服黨群干部怕“越位”,行政干部怕“丟權”的心理;克服計較個人高低、得失、誰大誰小、誰重要的不良現象,做到一切從單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市場經濟中企業的社會形象,信譽上想問題,辦事情,使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利于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共同追求企業的最大效益,共同培養“四有”職工隊伍,培養企業文化,培植企業實力,以增強企業的同心力和競爭力。
3、由“傳統”型向“創新”型轉變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到與生產經營活動有機結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在內容、形式、方法、機制等方面的改進和創新。必須清醒地看到市場經濟的自主性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由被動轉主動;市場經濟的平等性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由居高臨下的說教轉為平等參與;市場經濟的競爭性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超前性;市場經濟的開放性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由政工型向知識型轉變;市場經濟的法制性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向規范性轉變。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由“傳統型”向“創新型”轉變的過程中,始終有一個與變化發展的形勢相適應的問題。要針對企業生產經營的難點、重點問題,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課題。要通過對每一項具體工作的改進、完善,使思想政治工作體現效果、得到加強。同時要有超前意識和預見性,打好主動仗。唯有創新,施工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生命力,也才能起到生命線的作用。
4、由“政工型”向“綜合型”轉變。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管理中最活躍的部份。思想政治工作好壞直接影響施工隊伍穩定和生產經營發展,政工人員素質又決定政治工作在生產經營中的作用。因此,提高政工隊伍素質是當前一個緊迫的問題。首先,要以“三個代表”為指導,以企業和職工利益為已任,以黨性和人格的力量去影響和帶動職工,以培養“四有”職工隊伍為目標,與時俱進,理清思路,努力工作。其次,要努力克服三種觀念。一是克服搞政工吃虧的觀念,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時刻放在第一位,這是落實“三個代表”的基本要求。二是克服手中沒有權力說話不硬氣的觀念。明確政工人員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要靠自身素質、品質、和人格的力量表現出的非權力因素,在群眾中產生信服力、感染力與向心力。三要克服政治工作難做的觀念。要以企業和職工利益為已任,勇挑重擔,自覺寓思想政治工作于生產經營之中。第三,要加強政治和業務理論的學習,不斷擴大知識面,開闊新視野,拓展新領域,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第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講究藝術,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必須緊扣生產經營、緊扣職工群眾、緊扣施工現場,從最需要思想政治介入的內容和環節入手,從職工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從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入手,找準了切入點,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會自然而然地滲透到生產經營中去,與各項工作密切配合,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楊建生男47歲現任中鐵一局五公司十七公司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