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商局發展開放型經濟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一、快中求好,20*年我市開放型經濟再創輝煌
(一)開放型經濟全面超額完成了預期目標
1.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678.4億美元,其中出口463.3億美元,進口215.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0.1%、21.1%和17.9%。
2.利用外資保持增長,質量進一步提高。全市實現合同外資41.2億美元,實際外資25.4億美元,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1*.5%和115.4%,實際外資同比增長1.3%。
3.外經合作快速增長,步伐進一步加快。全市實現對外承包勞務合作營業額15.7億美元,同比增長36.7%,新增境外中方投資額3.1億美元,增長112%。
4.開放貢獻持續增長,帶動效應進一步展現。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我市進出口、出口、實際外資、對外承包勞務合作營業額分別居第3、第2、第7和第2位。全市經濟外向度接近120%,出口依存度達到81%,實際外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例超過10%。外資企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就業人員比重接近20%,涉外稅收占全市稅收總額超過20%,海關稅收突破570億元。
(二)開放戰線經受了復雜形勢的嚴峻考驗
1.市委市府加強領導,開放動力不斷增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始終對開放型經濟給予高度關注和鼎力支持,為開放型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層層落實目標責任,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各地黨委、政府結合本地實際,加大了開放型經濟工作力度。各地積極探索開創開放新局面的有效途徑,成為我市開放型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
3.主動應對多變環境,著力提高調控水平。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將轉變方式、主動應對作為實現平穩較快發展的重點。一系列具有預見性的措施引導了轉型方向,凝聚了發展信心,增強了發展動力。
4.積極改善公共服務,共同優化開放氛圍。在全市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參與下,我們扎實推進“破難解困”,積極開展外商投資企業服務月活動和大通關建設。橫向互動和部門聯動為開放型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扎實的保障。
(三)困難和問題在發展過程中不斷顯現
1.速度減慢,效益下滑,可持續發展難度增大。去年下半年以來,全市開放型經濟特別是外貿增幅總體呈加速回落態勢。年末,全市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增幅分別比年初下降了16.5個、16個和17.7個百分點,合同外資同比下降8.4%。
2.后勁不足,競爭力弱,轉變增長方式任務艱巨。部分外經貿企業創業信心有所動搖,利用外資后勁不足,外貿企業抗風險能力下降,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緩慢,境外投資和工程承包缺乏人才支撐,服務貿易基礎薄弱。
二、危中求機,積極把握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一)充分認識危機和機遇存在的客觀性
國際金融危機至少給我們帶來五大挑戰:一是高外向度的經濟格局風險增大;二是外貿發展空間大大萎縮;三是企業經營風險明顯增加;四是利用外資形勢嚴峻;五是開放型經濟領域的競爭更趨激烈。但與此同時,國際金融危機也至少帶來五大機遇:一是有利于促進國內開放型經濟政策環境改善;二是有利于以市場倒逼促轉型提升;三是有利于擴大日用消費品出口;四是有利于促進先進設備、能源、原材料和技術引進;五是有利于加快“走出去”步伐。
(二)積極把握危機和機遇轉化的可能性
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至少存在如下“五個不變”,它們是危機向機遇轉化的基礎和動力。一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趨勢不會改變。二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不會改變。三是美元作為主要國際貨幣的地位不會根本改變。四是發達國家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領先的格局不會改變。五是我國處于戰略機遇期的基本態勢不會改變。
(三)主要任務
1.總體工作要求: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及“兩創”總戰略,毫不動搖地堅持開放帶動戰略,主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危中尋機、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勇擔重任,確保外貿穩定增長、外資穩定規模、外經穩定推進,加快結構調整,著力培育對外開放新優勢,努力保持開放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我市經濟社會保增長做出新貢獻。
2.主要預期目標:實現進出口總額755億美元,同比增長11%,其中,出口523億美元,同比增長13%,進口232億美元,同比增長8%;合同外資38億美元,實際外資22億美元,均與上年目標持平;新批境外企業和機構150家,同比增長20%,境外中方投資額3.6億美元,同比增長16%,境外承包勞務合作營業額8.7億美元,同比增長16%;實現服務外包總額37億元,同比增長20%,離岸服務外包總額1.2億美元,同比增長20%。
(四)增強完成任務的責任和信心
今年我市開放型經濟保穩定、促增長的任務異常艱巨,我們務必科學認識外貿在穩定經濟發展中的責任、外資在提升發展水平中的責任、外經在拓展發展空間中的責任,樹立戰勝國際金融危機的信心,努力實現新的歷史性跨越。
三、難中求進,迎難而上,抓緊抓好今年工作重點
(一)強化對外貿易在保增長中的基礎性作用
1.保隊伍、增就業、促穩定。大力促進外貿主體隊伍建設,力爭全年有進出口實績企業超過1萬家。重點培育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外貿集團,力爭全市進出口超億美元企業超百家。引導廣大外貿企業嚴格內部管理,切實提高外貿風險防范、規避和控制能力。
2.保市場、增業務、促需求。深入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努力提高新興市場份額。力爭全年參加境內外展會150個以上,總攤位2萬個以上。引導企業力保歐美日傳統市場,努力形成自主性國際營銷網絡。高度重視貿易壁壘應對工作,不斷提高破壁攻壘能力。
3.保品牌、增價值、促效益。深入實施以質取勝戰略,加快建立出口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機制。引導更多的外貿企業設立研發設計機構,加大科技研發投入。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化發展,力爭全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有新提高。
4.保“加貿”、增進口、促平衡。在鞏固一般貿易優勢的同時,積極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繼續開展進口啟蒙行動,“招商引貿”工程,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功能,發揮大型企業在進口中的龍頭作用,高度重視進口風險防范。
5.保政策、增動力、促活力。加強政策力度,在遵守WTO原則前提下運用強有力的綜合性政策措施推動外貿穩定增長。加強政策聯動,抓緊落實各項扶持措施,打好政策“組合拳”。
(二)提升利用外資在增投資中的導向性作用
1.拓展思路,提升認識水平。充分認識外資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利用外資水平。堅持外資工作政府主導,不斷優化對利用外資的激勵和考評,正確處理投入和產出、眼前和長遠、直接和間接的關系,努力形成領導抓、抓領導和層層抓、抓層層的強大動力。
2.拓展領域,提升項目水平。完善重點產業招商規劃,扎實推進招商引資項目庫建設,全年新推出重點招商項目200個。著重引導外資投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努力促進基礎設施項目與國際資本嫁接。著力提升項目布局水平,按照產業集群要求實現外資項目的集中、集合和集聚。
3.拓展方式,提升招商水平。堅持“一把手”工程,強化主動招商。堅持科學方法,強化專業招商。依托浙洽會、甬港經濟合作論壇、境外寧波周等載體,不斷提高投資促進水平。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力、企業主體力和市場配置力作用,深入推進“以民引外”和“以外引外”,積極開展“深度招商”和“循環招商”。
4.拓展隊伍,提升統籌水平。按照重心向下的思路,重點強化基層招商力量。解決好“有人招商、有錢招商、有地招商、有機構招商、有政策招商、有辦法招商”的問題,盡快形成一支懂外語、懂專業、懂法律、善公關的基層招商骨干隊伍。
(三)擴大外經合作在國際化中的能動性作用
1.積極開展境外工程承包與成套設備輸出相結合,不斷提高外經合作的帶動力。積極申報國際工程承包經營權,重點培育具有總承包資質和能力的實力型企業。重視援外項目投標工作,爭取在承接境外大項目方面取得突破。
2.積極促進境外實業投資與資源開發園區建設相結合,不斷提高外經合作的競爭力。著力推進一批具有比較優勢的企業,赴境外建立生產基地,開展加工貿易、設立貿易窗口,開發重要資源,實現產業梯度轉移,提高跨國經營能力。扎實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提高協同競爭能力。
3.積極實施千軍萬馬“走出去”工程與提升管理服務水平相結合,不斷提高外經合作的安全性。重視國別地區投資環境研究,不斷充實外經合作項目推介庫和“走出去”政策庫。鼓勵境外有關投資促進組織來寧波舉辦招商推介活動。加強境外投資的服務和管理。嚴格把好境外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的審批、審核和監管關,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制,切實防范風險。
(四)確立各類開發區在城市化中的先導性作用
1.明確開發區提升發展方向。引導各類開發區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引進培育先進制造業,大力拓展現代服務業。完善城鄉統籌的一體化規劃,努力建設現代化新城區。完善開發區考評服務機制,為各類開發區提升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2.拓展開發區提升發展空間。繼續發揮國家級開發區的龍頭作用,促使其品牌效應和招商資源優勢向省級開發區延伸。加快推進省級開發區整合提升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省級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積極培育特色園區。
(五)重視服務貿易在調結構中的關鍵性作用
1.加強服務貿易基礎工作。健全國際服務貿易工作體系,完善工作機制。重點抓好離岸服務外包、國際會展產業和涉外服務機構引進,精心打造“寧波服務”品牌。
2.加快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抓好市服務外包示范基地建設,培育服務外包領軍企業,爭取全市離岸服務外包企業逾百家。建立服務外包人才培訓體系,力爭全市服務外包從業人員超過2萬名。
3.加緊國展中心建設。大力培育在甬舉辦的國際展會,高度重視接軌上海世博會的各項準備工作,著力提升國展中心常年展示交易中心運作水平。
(六)發揮環境建設在促發展中的保障性作用
1.優化組織環境,提升政務效能。進一步強化對開放型經濟工作的領導,進一步發揮縣(市)區對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完善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協作體系,不斷充實開放型經濟發展資源。
2.優化政策環境,增強調控能力。增強開放型經濟政策的公共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科學設計政策內容,著力提高政策績效。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危機對開放型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增強駕馭形勢變化的能力。
3.優化輿論環境,形成社會合力。大力宣傳攻堅克難、建功立業的先進典型、工作成果和先進經驗,堅定廣大外經貿企業的發展信心。增強全社會“不管東南西北風,堅定開放不放松”的信念,全力營造“開放促發展、各方促開放”的良好氛圍。
4.優化投資環境,提高對外吸引力。樹立“環境立市”理念,加大投資環境建設力度。創新外商投資企業服務形式,著力優化政務、商務和生活環境。努力完善投資環境建設長效機制,打造“商城寧波”的國際品牌。
5.優化口岸環境,建設一流口岸。扎實推進口岸大通關和電子口岸建設,積極推進國際航運服務中心運作。繼續開展文明和諧口岸建設,確保海港口岸進入首批全國文明口岸行列,推進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全國文明單位”建設。
6.優化人才環境,實踐科學發展。抓住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契機,強化對外開放戰線的作風能力建設,爭取全年培訓開放型經濟適用人才13000人次,著力打造一支創新型的企業家隊伍、一支實用型的專業人才隊伍、一支優秀的對外開放行政管理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