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商局發展企業服務講話市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這次全市服務業工作會議,是一次專題研究部署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會議。剛才,瑞俊副市長作了一個很好的工作報告,對全市服務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全面客觀的總結,分析了形勢,指出了問題,明確了下一步工作的目標任務,講得很到位、很具體,希望大家認真抓好貫徹落實;會議表彰了20*年度35家服務業行業“五強”企業和10名服務業發展先進個人;獨山港區和全塘鎮、新埭鎮、工商局、九龍山開發公司等四家單位作了很好的交流發言。下面,根據會議安排,我就下一步的服務業發展問題,講三點意見。
一、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到了把服務業作為主導產業來培育的關鍵階段了,必須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服務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征,是衡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繁榮程度的重要標志,是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推進的必然結果。當前,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出發進行綜合分析,我們認為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到了把服務業作為主導產業來培育的時候了,必須推動二、三產業互動發展。只有這樣,才是科學發展、協調發展,才能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一)從發展背景看:國務院在去年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7號)中,已經提出要把服務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來培育,把加快發展服務業作為一項重大而長期的戰略任務來抓,作為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來對待。最近,國務院辦公廳又了《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1號),作為國發〔20*〕7號文件的配套意見,在土地、稅收、市場準入等方面給服務業發展帶來了更多具體實在的“利好”條件,尤其是決定把服務業企業注冊資本限額降低到3萬元,同時繼節能減排工作以后把服務業發展也納入到對地方政府的考核之中。國家提出把服務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來培育,是基于人均GDP已經超過2500美元這樣的背景。我們*地處沿海發達地區,20*年按48.37萬戶籍人口計算人均GDP已達6802美元,按64.8萬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也已達5152美元,更應該把服務業作為主導產業來培育。
(二)從發展規律看:國際經驗表明,區域經濟的增長,在相對貧困階段,主要靠農業和工業推動;在總體小康階段,主要靠工業和服務業推動;進入工業化的中期和成熟期,發展結構由工業推動為主向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轉變。根據國際上較為通行的工業化進程評價體系,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GDP在分別低于14%、高于50.9%、低于35.1%的階段屬于工業化的中期和成熟期。我市20*年三次產業GDP比重為5.6∶65.8∶28.6,已處于工業化的中期和成熟期。這一發展階段,完全靠制造業驅動不行,如果再不重視服務業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發展、不合理的發展、不協調的發展。工業化并不僅僅指制造業的發展,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指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發展向三次產業聯動發展轉變本身就是新型工業化的方向。當前,我市制造業發展過程中碰到的一個制約問題就是生產性服務業嚴重不足,產業集群發展的生態環境不是很好。因此,必須堅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個優先發展,從而實現三次產業的融合互動。
(三)從發展瓶頸看:改革開放30年來,*的經濟社會得到了快速發展,主要是得益于解放思想、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尤其是全市上下致力于加快工業經濟的發展,根據當時的階段性特征,把第二產業作為一個主導產業來培育,使第二產業增加值從*年的0.34億元、占GDP比重21.2%,發展到20*年的158.*億元、占GDP比重65.8%,工業化快速發展推進了城鎮化、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使經濟社會發展經過30年歷程大大躍上了一個新臺階。但在這個發展階段中我們也付出了不小的成本和代價,花了4.22萬畝工業用地,集聚了30萬名外來人員,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超過了170億元,現在每年要花22億度工業用電,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0.89噸標準煤、主要污染物排放量79.19千克,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畝均工業增加值只有64.67萬元、畝均應交稅金7.82萬元。20*年全市萬元GDP能耗0.7544噸標準煤、二氧化硫排放量4186.84噸、化學需氧量排放量4352.88噸,按照“十一五”期間萬元GDP能耗下降20%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削減17%的目標要求,形勢非常嚴峻。下一步發展要更好更快,“十一五”期間主要經濟指標要翻一番,不可能再新增4.22萬畝工業用地、再集聚30萬名外來人員,每年再新增22億度工業用電,必須轉變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產業、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提高畝產。我們不是說不要發展工業,相反現階段仍要把工業經濟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我們現在要走的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的是先進制造業,要做到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個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具有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等特點,大多屬于節約型、清潔型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符合破解發展瓶頸、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
(四)從發展機遇看:當前服務業全球化正在蓬勃興起,成為國際產業轉移的新熱點。今后一個時期國際服務業轉移將進一步加快,轉移的重點是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而服務業領域越來越高的開放度及我市越來越凸顯的區位優勢,為我們承接服務業轉移帶來了有利條件,特別是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將進一步推動服務業領域的開放,杭州灣跨海大橋全線通車將使我市許多潛在的優勢進一步顯性化。
為此,我們必須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加快推進服務業發展。
二、我市服務業發展還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必須看到差距,找準問題
相對于先進地區和先進制造業發展、城市功能提升的要求,我市服務業發展還顯滯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服務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還比較低。分析我市的經濟結構,可以清晰地看到民營經濟和服務業是發展中的兩條短腿。民營經濟短,間接體現在農民收入構成,去年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10*2元,其中工資性收入7240元、占71.4%,占比為嘉興各縣(市、區)最高,而家庭經營性收入只有2399元、占23.8%,占比為嘉興各縣(市、區)最低;直接體現在工商戶數,去年我市每萬常住人口工商戶數515戶、列嘉興各縣(市、區)第四位,與區域面積、人口數量不相稱,前三位的嘉善、桐鄉、海寧分別有614戶、599戶、543戶。服務業短,主要體現在兩個比重低: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低。20*年,我市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8.6%,但仍低于嘉興市5.3個百分點、全省11.8個百分點、全國10.5個百分點、全世界39.1個百分點。地方財政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低。去年,這一比重雖然艱難上升了0.15個百分點、達到47.3%,但仍為嘉興最低。同時,服務業稅收占全部稅收比重僅為26.3%,遠遠低于全省41.3%的水平。
二是服務業發展的領域還不夠寬。現代服務業是指那些不生產商品和貨物的產業,包括信息、金融、物流、會計、咨詢、法律服務、文化、創意等行業。從我市目前服務業的內部結構看,大部分業態還處于“小、低、散”的狀況,涵蓋的領域也還不夠寬。去年68.7億元服務業增加值當中,總體上還是以房地產、住宿餐飲、批發零售等傳統的服務業態為主,真正談得上現代服務業的還相當少。
三是服務業發展滯后已經制約了先進制造業發展。按照國際經驗,每1元現代制造業增加值,相應有1元以上生產性服務業為其提供配套服務。我市去年的工業增加值為149.1億元,而全部服務業增加值也僅為68.7億元,相差1倍多。這表明我市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撐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許多先進制造業發展所需要的服務要到市外尋求配套,成本相應提高,已經制約了先進制造業的發展,長此以往制造業將要失去競爭力。
四是服務業發展滯后已經制約了城市功能提升。一個地區的區域競爭力主要是由其城市競爭力決定,城市競爭力的強弱又取決于城市功能,服務業則是城市功能強弱的關鍵決定因素。當前,我市服務業的發展還滿足不了城市功能提升的要求,尤其是滿足不了市民生活品質改善的要求。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準,恩格爾系數降到40%以下時,可以認為居民生活進入富裕階段。這一階段,人民生活開始向寬裕型小康邁進,城鄉居民消費能力不斷增強,消費方式從生存型向享受型、體驗型轉變。我市去年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9.9%和38.8%,但生活性服務業尤其是文化、休閑、娛樂、健身等產業發展滿足不了市民需求,市民就醫、就學等方面的一些高檔消費也往周邊大城市去,生活性服務業要素流出多于流入。
五是服務業工作思路不夠拓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在思想認識上,我們很大程度上還是把服務業定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這樣的層面上,對于服務業這個包括生產性、生活性、精神體驗性需求的內涵豐富的產業還沒有足夠認識。在職能轉變上,政府包括各部門的職能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現象還有所存在,一些應該由市場來做的事情還是牢牢抓在手中不肯放。在很多事情上,政府的工作應該主要是管規劃、市場準入和依法依規監管,不是什么事都大包大攬。在開放程度上,開放的領域還不廣。實際上,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一些公益性、公共性的事業,只有在把它作為一項事業發展的同時,又作為一個產業來培育、來經營,充分依靠社會力量、外來資本的力量,才能做大做強,才能為社會提供更豐富的公共產品。
對于上述問題,我們一定要深入分析,準確把握,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加以解決。
三、我市服務業工作的目標任務已經明確,必須采取措施,狠抓落實
當前,我市服務業發展正處于尋求新突破的關鍵時期。下一步,要圍繞目標任務,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實,全力推動服務業更好更快發展。
(一)要解放思想。加快發展服務業的過程,首先是個解放思想的過程。改革開放30年,*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得益于發展先進制造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思想解放,在于思想解放所帶來的經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服務業的發展,同樣需要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在服務業發展問題上更是如此,尤其要進一步放寬服務領域的市場準入,該放開的放開,該放活的放活,該放手的放手,凡是其他地區能干的我們也能干,凡是國家沒有明令禁止的我們就可以干,凡是過去規定不能干但現在已不合時宜的我們也應當試著干。
(二)要增強合力。對于民營經濟和服務業兩條短腿,市委、市政府已經在認真研究、著力拉長。在民營經濟發展上,市委、市政府今年提出了創業富民、創新強市“十大工程”,在政策支持、要素保障、氛圍營造、環境優化、工作考核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去推進。在服務業發展上,市里已經成立了服務業發展局,把服務業發展局作為全市服務業發展的“抓總”部門和黨委、政府的參謀部門。但一個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我們要把服務業培育成主導產業,光靠一個部門來抓是遠遠不夠的,也是抓不好的,必須合力去抓。各個部門都要在服務業發展中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主動參與、積極支持、密切配合,在服務業發展中有所作為。各鎮、街道也要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把服務業發展與新市鎮、新農村、新社區建設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加以推進。同時,要支持組建服務業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市場秩序維護、行業自律、信息溝通和加強合作中的積極作用。
(三)要招商引資。在改造提升“小、低、散”的傳統服務業的同時,要通過招商引資的辦法推進服務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服務業總量的不斷壯大,抓住國際服務業轉移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大力引進和培育新的服務業態,積極吸引周邊的生產性、生活性、精神體驗性消費。今年,要在保持制造業引資總量增長的基礎上,使服務業引資總量占全市引資總量比重內資不低于40%、外資力爭達到30%。
(四)要突出重點。要順應工業化趨勢,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制造業向兩端延伸和服務分離,尤其是要進一步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專業市場建設,以及港口碼頭開發。滿足城鎮化需求,發展城市服務業,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經營好城市平臺,加快賓館、酒店、市場等項目建設,切實加大文化、康體、健身等業態的培育和發展力度,進一步適應消費結構升級、提高市民生活品質。搶抓當前機遇,發展“大橋經濟”、“世博經濟”、“奧運經濟”、“假日經濟”,大力發展旅游業,加快推動服務業提檔升級。
(五)要創業創新。把服務業作為一個主導產業來培育,必須把創業創新貫穿始終,尤其是在繼續推進先進制造業發展的同時,加大在政策扶持、要素保障、工作力度等方面向服務業傾斜的力度,以此推動創業創新“十大工程”在服務業領域深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