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國土局地籍管理會議講話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國土局地籍管理會議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國土局地籍管理會議講話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認清新形勢,迎接新挑戰;理清新思路,創造新業績、明確新要求,塑造新形象,對市國土局地籍管理工作會議講話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從宏觀層面分析地籍管理面臨的形勢,高度關注以下四方面的機遇和挑戰、從微觀層面分析地籍管理面臨的形勢,必須清醒地認識四方面的差距、著力抓好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著力加強產權管理、著力抓好制度建設、著力抓好成果應用、注重思想認識到位、注重經費保障到位、注重目標考核到位、塑造專家型的形象、塑造開拓型的形象,具體材料請詳見:

      這次地籍管理工作會議主要有四項內容:一是學習貫徹文件精神。主要學習國務院38號文件《關于開展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通知》、最近頒布的《物權法》;傳達全國和省廳地籍管理工作會議精神。二是總結年度工作。總結交流2006年地籍管理工作的主要成績和經驗。三是研討分析。就當前地籍管理工作當中的一些難點和問題,進行研討分析。四是布置任務。明確20、年地籍工作的主要任務。

      2006年地籍管理工作,地籍處已經作了一個比較詳實的總結。對地籍部門來說,這一年是大事多、難事多、喜事多的一年。全市地籍管理規范化建設率先全部達標,集體農用地所有權登記發證工作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土地利用動態監測成效顯著,地籍信息系統、復核驗收、土地登記等基礎性工作進一步推進,去年市局被國土資源部評為全國地籍管理工作先進單位。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是靠我們各級黨委,特別是全市國土系統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靠有關部門的大力協作,也靠我們在座的同志特別是地籍戰線的同志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凝聚著地籍戰線同志的心血和汗水。

      成績來之不易,經驗難能可貴。不但要爭取成績,更要總結取得成績的寶貴經驗。在地籍管理工作中要注重“三抓”:一抓重點,勇于突破;二抓創新,勇于探索;三抓基礎,勇于推進。

      當前地籍管理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昨天作了研討,特別是農用地發證當中碰到的一些問題、難點,第二次土地調查當中碰到的一些問題、難點,地籍處要千方百計地為各縣(市)、區創造條件,搞好服務;各地要加強研討,確實有困難的,及時向上請示、匯報。

      對20、、、、、、、、年的工作,地籍處已布置了九項工作,非常具體,希望各縣(市)、區聯系實際,抓好落實。這里我借此機會,講三個問題:

      一、認清新形勢,迎接新挑戰

      當前,國土資源管理正處在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對地籍管理工作來說,也必須站在新的起點上來思考,認真分析當前地籍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從宏觀層面分析地籍管理面臨的形勢,高度關注以下四方面的機遇和挑戰

      1.《物權法》的出臺,對地籍管理來說,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物權法》從1993年開始起草,2002年12月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物權法(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05年7月將《物權法(草案)》向社會公布,《物權法》歷經全國人大常委會8次審議,100多次的座談,終于在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這次《物權法》通過,對全國來說震動很大、影響很大。隨著《物權法》的出臺,土地價值的顯現和老百姓維權意識的增強,土地產權的歸屬和依法保護將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國家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這次會議學習《物權法》,提高了對《物權法》的認識。《物權法》對地籍管理工作來說關系最密切。地籍管理工作的同志要認真學習和研究《物權法》,特別是《物權法》中對土地登記的問題內容非常多,土地登記在土地管理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將越來越突出,這必將為地籍管理事業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發展的空間,同時也對土地登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一方面我們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了,另一方面對我們的工作要求也更高了。

      2.中央把土地作為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對地籍管理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國務院28號、31號文件把土地作為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加強宏觀調控,嚴把土地閘門,需要我們提供準確的數據服務和技術支撐。加強宏觀調控,要運用經濟的、法律的、行政的、技術的手段來加強宏觀調控。31號文件明確指出,要以實際耕地的保有量和新增建設用地面積作為土地利用年度計劃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的依據。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交納范圍以當地實際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為準。土地基礎數據已成為政績考核、土地稅費征繳的重要依據,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準確、及時全面提供國家需要的基礎數據。

      3.開展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通知的下發,對地籍管理也是新的機遇和挑戰

      第一次土地調查是在1984年,國務院批轉了農牧漁業部、國家計委等有關部門關于進一步開展土地資源調查工作的報告的通知(國發〔1984〕70號文件),從1986年開始全國開展了土地詳查,歷時十年,到1996年全面完成。當時的那一次詳查,為新法的實施和土地利用規劃編制提供了一個比較可靠的數據,對建設用地、土地開發整理、基本農業保護區劃定等提供了重要技術和依據,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地籍管理事業的發展奠定了比較扎實的基礎。相隔22年后,社會經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土地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開展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通知》,又一次為地籍管理事業發展提供很好的機遇和空間。我們要利用第二次調查的機會來進一步發展和壯大地籍管理事業。

      4.《地籍管理“十一五”規劃綱要》的全面實施,也為地籍管理事業提供了機遇和挑戰

      《“十一五”規劃綱要》對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地籍重點工作進行了全面、深刻的闡釋和部署,提出了地籍管理在“十一五”期間要緊緊圍繞國土資源管理中心工作,不斷加強土地產權管理、制度建設和地籍基礎業務建設,全面推進地籍管理的系統化、制度化、信息化。充分發揮地籍管理產權優勢、數據優勢、技術優勢和文化優勢,不斷強化地籍基礎和保障作用。為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和服務社會提供支撐和服務。《“十一五”地籍規劃綱要》比較系統、全面地展望了下一個五年地籍管理目標和任務,指明了工作的方向。

      (二)從微觀層面分析地籍管理面臨的形勢,必須清醒地認識四方面的差距

      1.的地籍管理基礎與所處的地位還不相適應

      作為一個副省級的城市,經濟相對發達,地籍管理工作有條件,也應該走在全省的前列乃至全國前列。雖然我們地籍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我們的工作與一些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很多方面的差距。比如市局他們在窗口的服務方面,在商品房土地登記當場辦結方面提供了經驗,不算發達的地方在地籍信息系統方面也走在全國的前列,在城鄉一體化管理方面創造了經驗。我們雖說也是全國先進,但與這些地方比還有一些差距,其它許多地方還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不要盲目樂觀,沾沾自喜,更要迎接挑戰。

      2.的地籍管理基礎與加快推進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的要求還不相適應

      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的推進,必須需要地籍數據作為支撐和依據。比方說城市房屋拆遷、集約節約利用土地,都離不開地籍基礎數據,需要地籍管理部門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數據。但是就目前地籍基礎數據業務來看,按照城鎮數字國土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城鎮測量總量來說已達到八百多平方公里,但還有三分之一沒有完成;村莊地籍更是不足。從各縣(市)、區橫向比較來看,城鎮數字化地籍測繪不平衡性也非常突出,好些,有些地方還是比較薄弱。地籍的信息化水平還不夠高,歷史遺留問題還比較多,有些基礎數據還沒有及時變更,地籍數據的現勢性還比較差。按照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的要求來看、按照數字國土的要求來看還比較遠。

      3.的地籍管理基礎與城鄉一體化的要求還不相適應,任務完成還很艱巨

      “十一五”規劃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城鄉一體化,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六大聯動,其中一個城鄉聯動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這是擺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當前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我們地籍管理工作要如何圍繞政府的中心工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依法維護人民群眾的土地權益服務。但是目前農村的土地登記基礎差、權屬糾紛多、地籍測量幾乎還是盲區,這在二次土地調查中是一項十分艱巨任務。

      4.的地籍管理基礎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不少差距

      隨著人民群眾對產權意識和民主法治意識的增強,對地籍管理和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依法,另一方面要注意效率。我們地籍管理的隊伍狀況與目前的任務要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因為受到編制的限制,普遍存在人員少、技術人員緊缺的狀況,很多地方仍靠臨時工為主來完成土地調查、登記任務,有不少的業務人員,政策業務還不夠熟悉,影響了土地登記的效率和質量。由于政策業務不熟悉,帶來了土地登記當中的一些錯登問題,引起了土地權屬的爭議、行政復議訴訟這些情況。

      認真分析地籍管理工作面臨的形勢,關鍵是關注機遇,迎接挑戰,增強做好地籍管理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努力實現地籍管理事業再上新臺階。

      二、理清新思路,創造新業績

      今后一個時期地籍管理工作,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的總體要求是,要著力實現“四個構建”,即構建現代土地產權制度,構建科學的土地調查、監測評價體系,構建統一的土地管理基礎平臺,構建地籍建設基礎長效機制。促進“四個統一”,即促進土地統一分類,統一調查,統一登記和統一統計,保證土地數據真實和土地產權清晰,提供全面、優質、便民的土地登記可查詢服務,基本實現城鄉地籍地政統一管理,地籍管理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十一五”綱要》四個構建和四個統一從長遠來說是統領和指導我們地籍管理工作的一個綱領性的方向。

      按照國土部的總體要求,聯系實際,提出地籍管理工作的“四個加強,四個全面”。一是加強土地調查城鄉一體化建設,全面實現國土數字化;二是加強土地登記制度化建設,全面實現登記規范化;三是加強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設,全面實現辦公自動化;四是加強成果應用系統化建設,全面實現服務社會化。地籍管理要為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服務,把地籍管理服務滲透到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這樣我們地籍管理事業才有地位。各地要結合實際,明確工作目標,落實工作責任,強化工作措施,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充分發揮基礎和保障作用,實現的地籍管理從規范化向現代化的新跨越。

      20、、、、、、、、年的工作任務,地籍處已經作了具體的部署,關鍵是通過我們的積極工作,抓好落實。為此,再強調以下兩點:

      (一)抓好四個重點

      1.著力抓好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

      ①這次全國土地調查與第一次的調查有明顯的不同:一是目標不同。第一次調查著重于為當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管理奠定基礎,這次調查更要著重于參與宏觀調控,嚴格土地管理。二是手段不同。當時的調查是傳統的方法,這次是通過現代化的手段進行調查,所以它的準確性、現勢性更強。三是內容不同。當時的調查著重于土地利用現狀的調查,這次調查覆蓋了城鄉一體化,包括城鎮、村莊調查。四是要求不同。這次調查從時間、從質量要求更高。搞好二次調查,根據部里、省里的總體要求,重注四方面的工作:一要積極的做好準備。根據省里、的總體要求、聯系各縣(市)、區的實際,制定一個二次調查的具體工作方案,明確目標和任務、工作措施和責任。二要建立二次調查工作問責制。三要爭取資金。四要加強政策、技術的研討。

      ②今年的二次土地調查任務,省廳已作了詳細的布置,要按期完成。要充分利用更新調查成果,按照省廳的要求,做到缺什么,補什么;差多少,補多少。重點做好補充、轉換、調整、完善四方面的工作。“補充”是指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利用最新的航空航天遙感影像,結合當地實際和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做好土地利用現狀變化的補充調查,保持成果的延續性;“轉換”是指按照新的土地分類表做好地類轉換;“調整”是按照國土資源部下發的省級行政區域界線,調整行政區域界線和控制面積,做好相類行政區域界線接邊;“完善”就是按照有關要求,從數據結構、數據分層等方面完善土地數據庫和管理信息系統。如耕地總量底數是多少?原來建設用地欠帳問題還有多少沒有變更?基本農田的占有量?標準農田情況?這些問題要作些研究、分析,為以后的工作爭取主動。

      ③關于城鎮和村莊調查問題。各地的不平衡性很大,對二次調查來說要求很高。要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有序推進。整體規劃根據二次調查內容,對城鎮和村莊調查要有個統籌的規劃;分步實施是每年要抓幾個重點項目組織實施,資金落實、項目單位落實要有計劃;因地制宜,要求各地根據當地實際來實行逐步推進;整體要求要從城區向城鎮延伸,城鎮向村莊延伸。

      2.著力加強產權管理

      產權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要切實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要全面完成集體農用地所有權的登記發證工作任務,這項工作去年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今年要加快進度,如期全面完成,同時要注重質量,嚴把質量關。二要進一步完善土地登記的各項制度,統一規定更正登記、注銷登記的程序,進一步提高土地登記的準確率,要經得起公開查詢,經得起歷史檢驗,經得起行政訴訟,關鍵是依法辦事。三要全面實行土地登記的自我舉證制度,總結推廣慈溪土地登記自我舉證的經驗,這項工作是項創新的工作,也是個探索性的工作。

      3.著力抓好制度建設

      一是進一步健全土地爭議調處制度。隨著人民群眾的產權意識不斷增強,產權糾紛日趨增多。因此我們要十分重視土地爭議調處的工作,積極協助鄞州區總結土地爭議調處工作當中的經驗和作法,完成部土地爭議調處試點工作。不斷研究土地爭議調處的新情況,及時調解土地權屬爭議。二是進一步健全建設用地項目竣工復核驗收制度,要完善規范建設用地項目竣工復核驗收技術措施,嚴格辦事程序,確保這項工作規范,公平、公正。三是進一步健全土地變更制度,切實加強地籍資料的現勢性、真實性和可靠性。

      4.著力抓好成果應用

      充分發揮地籍成果的作用,這樣地籍才有地位,才有生機和活力。要把這些成果滲透到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為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服務。一要發揮地籍產權優勢,為維護權益服務,充分應用土地登記成果,做好土地權屬界定、變更登記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二要發揮地籍數據優勢,配合做好建設用地報批中的土地權屬、地類、面積的審核工作。三要發揮地籍技術優勢,全面建立土地動態監測制度,利用現代遙感信息技術,監察土地利用規劃、計劃實施和耕地保護情況,為違法用地查處、輔助土地變更調查提供基礎和依據。

      (二)注重四個到位

      1.注重思想認識到位

      在新的形勢下,地籍管理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地籍管理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全市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站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站在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大局,站在構建和諧社會大局來做好地籍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明確重要性,增強緊迫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真正把地籍工作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把加強地籍工作作為各級國土部門增強基礎工作的重中之重。

      2.注重工作任務到位

      按照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十一五”規劃綱要》的目標要求,以及省廳地籍管理工作座談會布置的工作任務,我們地籍管理工作任重道遠。面對新的任務,工作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的抓好落實;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謀劃,具體化、明確化、精細化管理,既要有責任分解,又要有具體保障措施,確保今年目標的全面完成,為“十一五”地籍管理再創佳績打下扎實的基礎。

      3.注重經費保障到位

      經費保障是地籍管理工作的基礎,是目前地籍管理工作最大的制約因素。一方面要以開展二次調查為契機,爭取各級政府對地籍基礎業務建設的經費投入。另一方面探索多方投入機制,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共同承擔。

      4.注重目標考核到位

      市局與各縣(市)、區局已經簽訂了目標考核責任制,把地籍管理工作作為國土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對農用地所有權發證工作、二次調查等確定的工作目標,各地要抓緊做好落實,按期完成。

      三、明確新要求,塑造新形象

      今年的地籍管理工作任務很重,怎樣來完成這些繁重、艱巨而光榮的任務,主要是靠地籍戰線上的廣大干部職工,希望大家要以嶄新的精神風貌,扎實的工作作風,來塑造新時期地籍管理隊伍的良好形象。

      1.塑造專家型的形象

      一要加強學習。要學習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特別是學習28號文件、31號文件的精神,重點要學習《物權法》,通過學習來提高我們的政策業務水平。二要加強研討、調研。地籍管理面臨著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地籍管理的同志要帶著問題來進行調查研究,在調研當中,來提高我們的工作水平。三要加強培訓。通過培訓,來提我們的政策和業務水平。地籍管理部門的人員要人人爭當專家,通曉業務。

      2.塑造服務型的形象

      一是地籍工作面對的是人民群眾,所以在工作當中要以誠懇的、真誠的態度為基層群眾服務。二是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熟悉政策業務。三是要高效服務,提高辦事效率。

      3.塑造開拓型的形象

      當前地籍管理出現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既要針對地籍管理上存在的問題來進行破解,更要站在新的起點來積極探索地籍管理當中的新思路,提升我們地籍管理工作的水平。

      4.塑造廉政型的形象

      國土部門是各級紀檢監察部門關注的重點。地籍管理這支隊伍總體是好的,是能夠經受住考驗的。但是地籍管理人員掌握著土地證書的發放、土地調查測繪項目發包等權力,地籍管理人員發人情證、面子證、關系證,給辦事單位出如何規避稅費的主意等有可能會出現瀆職犯罪的現象;吃吃喝喝,不應該去的照常去,不應該拿的照樣拿;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有可能會出現經濟犯罪的現象,原杭州市國土資源局地籍處處長蔡兵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因此,可以說,地籍管理工作也是一項高風險的工作。為此,要從以下兩方面去努力,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確保地籍隊伍干凈干事干成事。

      一是要強化教育,思想上保廉。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希望我們地籍戰線的同志們以此為契機,在抓好業務工作的同時,切實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在實際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和改正作風建設,帶頭弘揚新風正氣、加強修養、奮發有為、廉潔從政,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真正做到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

      二是要強化管理,制度上保廉。要進一步完善土地登記的各項制度,嚴格把握地籍調查、土地登記、地籍信息系統建設各個環節,要從制度建設上設防,從規范管理上設防,從嚴格程序上設防,嚴格執行土地登記“五不準”,堅決杜絕發人情證、面子證、關系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確定地籍調查、地籍信息建設的隊伍,從制度上、源頭上確保地籍隊伍的廉潔。

      面對新時期地籍管理事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我們一定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和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念、不畏艱辛、真抓實干,全面完成地籍管理各項任務,著力提高地籍管理的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為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亚洲黄色免费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福利一区二区免费看|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 亚洲成AV人网址|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在线第一页|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亚洲综合图色40p|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小说区 图片区 都市|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中v天仙www|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亚洲av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在线国产|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7|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三卡四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