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如何構建和諧校園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共中央提出的偉大戰略部署,,值得高校管理工作者關注和思考的問題是為什么要構建和諧校園怎樣構建和諧校園研究和回答這些問題對于我們深化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認識,進而構建和諧校園,加快教育事業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為什么要構建和諧校園
中共中央提出構建和諧社會,是加深對黨的執政規律認識的結果,是全新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結果,是改革開放深入發展提出的全新歷史性課題。與此同時,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隨著高校的調整、合并以及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的合理發展越來越成為擺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艱巨任務,片面追求規模,忽視教育質量提高的問題也仍然存在著而且嚴重影響和制約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同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學校成員之間的利益分化、利益矛盾等問題日益凸顯,學習和領會中共中央關于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實質,深入思考構建和諧校園的問題也必須引起廣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和諧作為一種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精髓。中華文化的和諧精神可以歸納為“和而不同、求同存異”。這就是說,和諧不是指完全統一,而是指事物協調、均衡、有序的發展狀態。具體延伸到學校,延伸到和諧校園,主要是指學校協調、均衡、有序發展的態勢。學校是由學生、教師、管理人員和其他教輔人員組成的按照一定規范相互聯系的一種特殊社會組織。校園和諧主要是指校園內部各種要素處于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狀態,主要表現為校園組織結構要素的和諧、教育環境的和諧、教師間人際關系和諧、學生間人際關系和諧、師生關系和諧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和諧等等。和諧校園是學校結構、質量、效益、規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諧發展。和諧校園是校園人際關系和諧。這就是說,人與人之間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團結友愛,既包括個人與個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和諧,也包括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和諧。和諧校園是自我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和諧統一。理想的大學教育離不開自我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實現四大教育的和諧發展。
首先,構建和諧校園是促進學校事業全面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發展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前提和基礎,我們應該看到,和諧校園是建立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的基礎之上,需要發達的物質技術基礎為支撐。因此,需要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學校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通過構建和諧校園,為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在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增加社會物質財富等方面承擔起高等教育應有的歷史重任。
其次,構建和諧校園,是增強校園創造活力的現實需要。創造活力是學校生命力和學校生存發展的現實力量和動力源泉,是教育事業協調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礎條件,這就要求我們尊重和保護好廣大教師的首創精神,承認、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學校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和切實保證。構建和諧校園,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學校事業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斷增強校園創造活力。,
最后,構建和諧校園,是實現校園安定有序的現實需要。和諧校園一個重要方面是校園井井有條,學校的管理秩序、教學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現出一種持續的、連貫的、平穩的運行態勢,在校園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每個人都能夠從中獲得人身和財產的安全與保障,實現校園結構穩定、關系融洽,廣大師生員工能夠心氣平和地干事業、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