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省長大學調研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大學大有希望
剛才,聽了叔平同志的工作匯報,大家也都講了很好的意見。通過到*工作一年多來的了解,我認為,*大學的未來是大有希望的。這里面包括兩個層次的意思。
第一,近年來,特別是被國家列為“211工程”大學后,*大學在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績。一是學校結構調整卓有成效。一方面,學生結構不斷優化,研究生在校人數大幅度增加,全日制本科生招生數逐漸減少,錄取分數有較大提高;另一方面,師資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專任教師中碩士和博士所占比例大幅度增加;再一方面,學科和專業設置更加切合實際,優勢學科逐步顯現。二是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逐步提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校在結構調整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三是校園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學校基礎設施以及教學設備、儀器等方面的硬件都有了明顯改觀。四是辦學方向和科研方向進一步明確,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結合得更加緊密。五是學校對外交流不斷加強,知名度逐步提高。
第二,*精神為*大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總書記在黨的*報告中專門用一段話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教育工作講了明確要求,這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各級各類學校發展教育事業的基本綱領,我們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貫徹落實。*報告還講了“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貴大尤其要在這四個方面狠下功夫,把中央和省關于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有關精神體現到具體實踐中去。
繼續解放思想,一是要在客觀地、實事求是地分析校情的基礎上,用系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去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找準主要矛盾,推動全面工作。貴大是知識分子密集、培養人才的地方,在這方面應該有更大的優勢。二是不能安于現狀,要敢于開拓創新,敢于擔當責任,如果大家都墨守成規,都怕出錯誤,那解放思想最后只能是說說而已。三是要善于學習借鑒別人的經驗,為我所用。現在是信息社會,互聯網等工具為我們收集信息、學習知識提供了十分便捷和有效的手段,對于這些手段,我們要善于掌握和利用。但是也要看到,我們接觸到的信息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我們很有可能會把錯誤的信息當作正確的,或者在某一時期、某一地點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就要求我們要在認真分析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切實提高自己的甄別能力,從大量的信息中找出正確的信息、成功的經驗,進行學習和借鑒。
改革開放首先要建立在解放思想的基礎上,而解放思想又要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所以講到底改革開放也必須要實事求是,不知道省情,不知道方向,不結合學校的實際,改革就無從談起。有的人開玩笑,說今天改過去是改革,明天改回來也是改革,我們千萬不能做今天改過去明天改回來的事,這就要求我們要把改革建立在實事求是、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改革還要處理好與發展穩定的關系,這里面就需要我們去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開放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從外部環境來看,關鍵是要有對外開放的便利條件,特別是交通。隨著我省與兄弟省區市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貴大對外開放的條件自然也會得到改善。光有外部條件不行,學校本身還要有過硬的物質基礎和過硬的學術水平,如果你沒有過硬的東西,把大學辦得跟中專一樣,有誰愿意跟你交流?
所謂科學發展,就是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一種發展模式。中央反復要求,黨的領導干部要掌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這三個基本規律中最根本的是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發展到工業文明,再到當前正在建設的生態文明,其規律就是可持續發展,就是今天的發展不能影響后來的發展。而要做到可持續發展,關鍵是要統籌兼顧,一個省的發展是這樣,一個學校也是這樣。比如我們講教育投入,在重點支持貴大的同時,還得統籌考慮其他學校;再比如講到提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我們也不能單靠貴大,貴大的本科生人數實際上是在下降,這里面就有個各高校的分工問題。從長遠來看,省里是否可以考慮其他大學本科生多招一點,而貴大則應當把重點放在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上,現在高校的分工都存在一個從教學型到科研型的轉型過程。但我看也不能絕對,最近一再講好大學不能忽視本科教育的呼聲也很高,我本人更傾向這種意見。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大學在促進社會和諧的過程中也擔負著重要的責任。一方面,大學的教職員工是社會的人,如何讓這些社會的人安心于本職工作,形成一個和諧相處、積極向上、人才輩出的環境,這是大學特別是落后地區大學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這就要求我們要用事業來留住人才,用環境來留住人才,同時,要通過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形成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有利于人盡其才的體制和機制。另一方面,目前的大學還擔負著一些辦社會的職能,這是我們的具體國情、具體省情決定的。這就要求我們要用改革的辦法,逐步推進辦學與辦社會職能分離,同時,要解決好教職員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大家各盡其能、各得其所,保持整個學校和諧穩定的局面。
二、合理確定貴大辦學規模
合理確定辦學規模,事關貴大的長遠發展。貴大的辦學規模怎樣定?我認為,應該考慮以下四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要從全省高校的分工來確定。貴大在全省高校布局中的地位和分工是什么?根據這一地位和分工,應該確定多大的辦學規模?這要進行通盤考慮。比如剛才講的,從長遠角度看,本科生招生規模不一定再擴大很多,研究生招生規模要適當擴大。不能因為貴大是“211工程”學校,是*的王牌學校,就要把所有的學生都集中在這里。在促進貴大健康發展的同時,還要考慮其他高校和整個*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是要參考省外同類院校的規模。九十年代初,*省政府代表團到瑞典訪問,我們參觀了馬爾默大學,馬爾默大學校區不大,但學生數超過了4萬,我們覺得很驚奇,因為當時國內很多大學的在校生人數還不到1萬。現在*大學已經有4萬多學生,作為一個西部經濟欠發達省份的大學,貴大現在的規模能夠相當于九十年代初瑞典馬爾默大學的規模,這是讓人感到自豪的。但大學并不是越大越好,要參照省外同類大學的規模,經過各相關部門包括一些專家的充分論證,合理確定辦學規模。
三是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目前學校制定的辦學規模計劃,不一定要求在短期內實現,這一過程可以更長一點,為以后的長遠發展留一點余地。
四是要充分考慮后勤服務社會化。高校后勤服務社會化是一個大的方向,現在貴大的學生公寓、學生食堂都已經實現了社會化,我們可以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伐更大一些,進一步加快后勤服務社會化的步伐。后勤服務實現社會化以后,就能夠為學校的發展留出更大的空間,能夠減輕擴大學生規模給學校帶來的土地等各個方面的壓力。
三、要結合省情和校情,考慮貴大的可持續發展
大學的發展與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是相適應的,甚至可以說,大學的發展水平是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一個縮影。我省是一個“欠發達、欠開發”的省份,財力十分薄弱,*年和*年省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分別只有48億元和58億元。而就是這么一點財政收入,省委、省政府目前還得考慮拿出大量的資金去解決1300萬人的喝水問題、255萬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和廣大農民群眾的醫療保障問題,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保證每年給貴大的經費都有增長而暫時不可能拿出巨額資金來支持貴大的新建設,前幾年曾經講要省政府拿32億元在金陽建一個全新的學校,為什么說了幾年都沒有動?我個人理解是目前省里顯然沒這個能力。
但這并不是說貴大不應該有新建設、新發展,現在貴大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思路和建設目標,要使這些思路和目標變為現實,只有從*的實際省情出發,實事求是地、一步一步地去解決,哪怕我們一年只能解決一個問題,但只要我們的做法是可持續的,若干年過去后我們的面貌也能夠發生巨大改變。
四、集中精力迎接明年國家對貴大本科教學工作水平的評估
迎接明年國家的評估是當前貴大工作的重中之重,不管以后校園怎樣建,現在最重要的是要確保明年評估能夠順利通過。因此,從現在起到評估之前,要集中精力,做過細的工作。要根據評估的標準,認真檢查和梳理我們還有哪些東西不過關,把有限的資源、有限的資金集中起來,先把評估這一關過了。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一手抓適應,一手抓提高”,不能說明天共產主義了,今天連飯都沒有吃;總是要把今天的飯吃好了,才能去考慮明天怎樣過共產主義。
五、進一步增加對貴大的財政投入
貴大是全省高等教育的一個部分,高等教育又是整個國民教育的一個部分,因此,支持貴大加快發展是省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些年來,省委、省政府一直在千方百計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去年財政超收,我們從中專門安排了1.66億元用于支持教育事業發展,并且進了基數。今年省本級預算,又增加了兩三個億用于教育,增長的幅度遠遠高過省本級財政支出增長的平均水平。增加的投入,其中有一部分就是用來支持貴大等高校的發展。
目前,我省“兩基”攻堅的目標已經基本實現,下一步國家、省將投入大量資金提高義務教育生均經費標準,統籌解決“兩基”欠債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隨著我省財政逐年增收,應該說我們有可能拿出更多的錢逐漸增加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對高等教育給予適當傾斜。當然,財政投入增加了,也有一個如何把錢用好的問題,財政部門應該通過剛性預算對這些資金的使用進行約束,教育部門也好、貴大也好,也不能拿著財政的錢隨便亂花。
這里需要特別講的是,從今年開始貴大不能再搞“赤字”。剛才看了一下資料,今年由于政府增加經費撥付,貴大沒有“赤字”了。我們大家應該高興。前段時間有人告訴我,貴大有6億多的欠債;還有人告訴我,貴大可以通過向銀行貸款去建新校園。高等教育是公共事業,必須要由財政來投入,高校靠貸款來辦學肯定是行不通的。在財政逐年投入有保證的情況下,需要提前集中用錢,先貸款滿足急需是可以的,但也還是財政還錢,總體上不可能靠高校賺錢去保證自身的發展。要根據現有的財力來開展工作,錢多有錢多的辦法,錢少有錢少的辦法,但絕對不能搞“赤字”,不能舉債辦高校,否則過得了今天過不了明天,你這一任校長當完就不當了,我這一任省長當完也就可以不管了,但下一任怎么辦?最后的包袱還得由政府來背。
六、建設相對集中校園的問題
我們今天討論的題目是如何盡快建設相對集中的校園,也就是說如何把目前的貴大建設得更像樣一點。對于貴大搬不搬遷的問題,我們今天不討論,這個問題太復雜,現在無論講搬也好、不搬也好,都會引起不必要的爭論。我們的發展只要是可持續的我們就可以干,也就是說,不是說花溪這個地方能夠蓋一所大學,金陽那里就不能蓋一所大學。我們將來具備在金陽建設一所大學的條件后,把貴大搬過去,現在貴大的地盤將來也可以成為一所別的大學。或者說,只要現在我們把金陽預留的教育用地保護好,再過五年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我們有了能力,在那里再建一所新的大學,也不是不行,這就是可持續發展。隨著我省經濟社會的發展,現有的大學肯定不能滿足將來的需要,一個時期以后,我們還得要建新的大學。因此,貴大搬與不搬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現在不必去爭論。
如何幫助貴大加快建設一個相對集中的校園,我想跟大家說明五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花溪是個好地方。大家不要認為現在花溪只有一條公路通過。目前,貴陽市正在完善城市路網,花溪二道已經開工建設,花溪二道修通以后,再增加幾條東西走向的路,把小河、二戈寨連接起來,從花溪到三橋馬王廟一直到金陽,就會形成一大片整體的城區。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壯大,城市區域功能的分工將更加明確,貴陽市將來始終要有一個文化旅游區。花溪在歷史上就是貴陽的文化區,是一個非常出名的地方,現在有一個花溪公園、一個花溪賓館,如果把貴大建設得更好一點,辦幾個好的學校,再建設幾個大型的旅游設施,那花溪將成為貴陽市的一個重要文化區。
第二,要堅持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建設相對集中的校園。一是貴陽市要盡快規劃好將來能夠作為教育用地的地塊,并把紅線區域控制起來。花溪區要多預留一些土地用于發展教育、科研事業和旅游業,不能把土地都用于房地產開發。規劃用于建設貴大校園的土地,哪怕不是一次性交給貴大也行,可以分期分批一塊一塊地建設。二是貴大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招標,找一些有資質的單位,特別是做過校園規劃的單位對新劃紅線和老校區作為一體的貴大校園進行規劃設計,包括貴大工學院相關專業的同志都可以參與這項工作,不能單靠一個單位,要招標,要比較,綜合一個好方案。
第三,要認真做好項目實施的可行性研究。用地規劃和紅線做完后,要抓緊開展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包括如何分步實施,需要多少資金,需不需要對土地進行置換,有多少個方案可供選擇等,都要一次性研究清楚。
第四,劃紅線要為長遠的發展預留空間。學校要擴大,地總是要征的,征地視財力情況盡可能多征一些。審批權在部里,我們實事求是地呈報。當然,也可以分期分批地進行。但是總的來講,越往后征地難度越大、成本越高,在資金有保障的情況下,能夠多征一點,對長遠的發展是有利的。
第五,由政府籌集首期建設資金。資金無論怎么籌措,都應該由政府來牽頭,這樣就能夠解決大家一直猶豫的是先置換還是先建設的問題,學校也能夠安下心來搞建設。第一期搞完以后,把學校搬過來,騰出來的地方即便不再搞其他學校,政府也可以把他賣掉,這樣就有了第二期建設資金,我們就能夠進行分期分批滾動建設,并不是說要一下子把整個建設資金都籌集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