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副市長強化規劃教育發展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履行“四項職責”,進一步強化鄉鎮政府發展義務教育的責任
各鄉鎮要切實把教育工作作為事關全局、影響長遠的大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履行“四項職責”,努力做好指導、協調和服務工作,建立和完善支持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服務體系。要加大“控輟”力度,提高“兩基”工作水平。作為“兩基”工作先進市,“雙高普九”是我們必須要達到的目標,但從全市實際情況看,中小學生輟學比例還很大,“控輟”工作的形勢仍然非常嚴峻,對此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各鄉鎮要站在提高民族素質和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控輟”在科教興市,實現“四大一強”戰略目標中的重要意義。認真履行職責,切實擺上重要日程,形成“控輟”工作抓不好,“兩基”水平上不去,就是對人民不負責任、就是違背九年義務教育法、就是工作的失職和瀆職的共識,盡快理清思路,抓住重點,在薄弱環節上下功夫。要進一步加大教育法律法規宣傳力度。要充分利用3月份勸學活動月的契機,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走村入戶,集中宣傳《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黑龍江省貫徹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做到婦孺皆知、家喻戶曉,使學生懂得接受教育是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使家長明確不送子女入學就是違法行為。要進一步加強教育執法力度。開學初,各鄉鎮要按照雙線目標責任制的要求,組織包扶干部與輟學生家長直接對接,把《限期返校通知》下發到每一個輟學生家長手中。要堅決實行義務教育合同公正制度,依法執罰,對拒不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的家長或其監護人,強制其履行義務。要加大扶貧助學工作力度。要組織鄉鎮干部與貧困戶結成隊子,廣泛動員社會各界救助特困學生,完善政府救助和社會救助相結合的有效機制,保證無一名學生因貧困而輟學。要加大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工作。要完善安全管理機制。進一步落實安全責任制、實行安全工作“一票否決制”,建立經常性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督查制度,完善各項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隱患。要加大打擊和懲處力度,有效治理校園周邊環境,切實承擔好維護學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學秩序的職責。要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實施水平。各鄉鎮要認真落實有關政策,按規定劃撥新建、擴建校舍所必需的土地,繼續創造條件,加大投入,支持農村義務教育發展。
二、加強“三支隊伍建設”,實現人才強教目標
當前,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迫切需要不斷提升干部教師隊伍素質,確保教育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教育事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一是大力加強創業型、勤政型基層干部隊伍建設。一要不斷加強學習,促進自身修養再提高。校長及班子成員要充分認識教育行業的特殊性,把自己定位在“人師之師”的高度,自覺努力學習,做教師的表率,做社會的楷模。立足教育改革的前沿,不斷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能力、領導和管理學校的能力,努力成為懂教育、善管理的專家型領導。二要勇于創新,實現辦學水平的新突破。要時刻保持干事創業的昂揚狀態,對教育改革,科學謀化,大膽推進,敢于面對壓力和挑戰,敢于承擔責任,正確處理事業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關系。要以開拓進取的精神和敢為人先的魄力,對學校發展,精心設計,制定出起點高、步子實、特色鮮明、既符合實際又能引領發展的奮斗目標,逐步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和管理特色。三要勤政廉政,樹立廉潔自律的好形象。在學校管理過程中,要遵循教育發展和人的發展規律,按照“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激之以利、規之以法”的原則,努力將剛性管理制度和柔性人文關懷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激發教師的積極性,提高管理效益。要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堅持重大事宜集體決策,認真推行校務公開。要嚴格約束自己,不該做的事堅決不做,不該去的場所堅決不去,以自己過硬的作風和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
二是大力加強師表型、專業型教師隊伍建設。一要堅持把師德教育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大力倡導教書育人、敬業愛生、遵紀守法、為人師表的良好道德風尚,樹立一批真正“樹得住、推得開、叫得響”的教師典型,大張旗鼓地宣傳表彰,形成崇尚先進,弘揚正氣的良好氛圍。對在師德師風方面出現問題的教師,要嚴肅進行查處,決不姑息手軟,真正建立起監督、考核和獎懲相結合的師德管理機制,通過嚴要求、硬措施促進教育行風根本好轉。二要著力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適應現代教育的能力。要大力開展業務培訓和研討,積極營造教師鉆研業務、發展專業的濃厚氛圍,為優秀教師脫穎而出構筑平臺、創造機會。要組織教師參加討論、交流、競賽活動,加強教師對新課程、新理論、新教法的理解與運用,營造教師不斷深化本學科專業知識、不斷豐富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不斷補充人文和科技發展最新知識的良好氛圍,鼓勵教師立足崗位,練就一套新的過硬的教育教學基本功,更好地適應現代教育的需求。三要實施教科研部門改革,更好地發揮教科研人員的作用。教科研工作是教育改革的先導,是推動教育發展的原動力。要發揮教科研部門的職能作用,就必須提高教科研人員素質。我市將根據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的有關精神,積極推進教科研部門改革。教科研人員要審時度勢,轉變作風,加強學習,深入基層學校,開展富有成效的指導和服務,努力使自己成為理論上有高度、實踐上有創新、學術上有建樹、成果上有特色的高素質的專業研究帶頭人,充分發揮“科研興教”、“科研興校”和“科研興師”的作用,更好地為教育行政決策服務,為深化教育改革服務,為加快教育發展服務。
三是大力加強服務型、學習型機關建設。一要抓理論學習。要抓住開展保持共產黨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契機,健全理論學習制度,促進機關干部學法規、學政策、學業務,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加深理論知識的深度,擴大相關知識的廣度,解決依法從政、廉潔從政和規范行政問題,提高對教育工作的管理、檢查和督促能力。二要抓調查研究。要完善調查研究制度。確保每名機關干部都要定期深入基層調研,及時發現教育改革和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客觀總結、理性思考,撰寫出有價值的調研報告,為領導決策當好參謀,促進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不斷增強。三要抓作風轉變。要推行政務公開,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質效。把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服務社會的要求真正落實到工作中,全面推進服務型機關建設,樹立教育行業的良好風氣。
三、狠抓“兩個重點”,在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上求突破
要以調動積極性、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增強辦學活力為目標,圍繞完善聘后管理和確保穩定兩個重點,繼續加大改革力度,促進我市教育事業快速健康發展。一是加強聘后管理。要進一步完善校長、教師聘后管理標準,建立健全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要對校長和教師進行定期考核,動態管理,對不能履行職責的,要堅決予以撤換和調整。任何人都不可以抱有高枕無憂,一勞永逸的想法,要時刻努力工作,時刻準備接受工作的考驗、組織的考核、群眾的考察。二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要活化教師工資,拉開分配差距,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優質優酬的原則,實行向教學骨干和重要崗位傾斜、向教學第一線傾斜的分配政策,真正實現一流人才,一流業績,一流報酬。三是妥善安置落聘人員。要通過培訓、轉崗和設置鄉鎮督學崗位等方式,合理安置待聘教師和落聘領導,化解人改矛盾,促進人才資源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
四、圍繞一個宗旨,大力發展各類教育
要圍繞創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宗旨,大力發展各級各類教育,努力推進教育事業再登新臺階。
一是以德育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現育人質量的全面提高,建設既能體現時代特色又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肇東教育。一在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要取得新進展。切實糾正重智育、輕德育的傾向,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教育主管部門要積極整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活動場所和實踐基地,動員社會各界和學生家長廣泛參與,加快構建中小學縱向銜接、學校社會家庭橫向溝通的德育教育體系。二在課程與教學改革方面要取得新進展。切實糾正重分數、輕能力的傾向。在認真總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經驗的基礎上,加強教學研究、改革課程結構、優化教學過程、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構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模式。三是在評價制度改革方面取得新進展。要建立全面、客觀、公正的教育質量評估體系和監控機制,把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數量和質量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評價學校工作的重要指標,引導社會各方面形成素質教育的思想共識,引導學校切實從辦學條件競爭向辦學綜合水平競爭轉變,促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
二是以擴充優質教育資源為重點,發揮一中的品牌優勢,進一步加強高中建設。肇東一中是我市教育事業的窗口,代表著肇東教育的形象,對全市基礎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引領帶動作用。今年,一中既要做好辟建高中城、改造擴容的前期準備工作,還要進一步強化管理,提高質量,不斷提升自身的檔次,發揮好示范、帶動和輻射作用,努力擴大在省內外的影響力、競爭力,使之成為吸引優秀生源、培養精英人才的基地。教育主管部門要在招生、基建、師資等方面統籌規劃,合理分配,繼續擴大普通高中招生規模,最大限度地挖掘普通高中的潛力,使其它三所高中都能在動態發展中得到提高,促進我市高中教育的均衡優質發展。
三是以服務經濟文明社會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大力發展職成教育。一是優化職成教育資源配置。要從全市經濟結構和產業特色出發,構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的新格局。綜合職教中心要發揮龍頭作用,實行靈活多樣的辦學模式,把教育教學與生產實踐、社會服務、技術推廣結合起來,努力辦成多功能的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中心。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投資舉辦職業教育,支持曙光電子技校、新華電子技校等有較強發展潛力的學校做大做強,全力打造省內名校。二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市場為導向,合理調整專業設置。要繼續推行“訂單”培養,充分利用職業教育資源,搭建技能型人才培養、農村勞動力轉移、城市職工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平臺。要瞄準肇東建設工業大市、牧業大市、糧食大市、商貿大市的市場需求,著力培植新興專業,滿足市場對大批技能型、創新性的“藍領”“灰領”人才的需求,使職業教育真正成為技術產業的重要孵化器和輻射源。要擴大培訓特種專業農民工的人員規格,加大落地型人才培養力度,面向社會、面向農村,加大培養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村經濟人、信息員、營銷員等復合型人才,努力為加速市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持。三是構建終身學習體系。積極發展社區教育,統籌社區內各類學校和社會教育資源,加大學校和社區雙向開放的力度,實現資源共享,努力構建縱橫貫通的終身學習“立交橋”,為全體市民的終身學習提供全員、全程和全方位服務。
同志們,教育是我市“建小康,進百強”奠基工程,是加速實現“四大一強”戰略目標的重要保證。希望大家以這次會議為新的起點,以對肇東未來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為加快肇東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