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區衛生服務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區衛生服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開展公共衛生科建設,創新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模式

      20**年,我市通過在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化公共衛生科,對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整合,探索了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新模式。一是職能的整合。我市將原在各級疾控、婦幼保健機構實施的傳染病管理、免疫預防、健康教育、慢性病防制、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殘疾人康復等適宜在社區開展的各項公共衛生服務職能統一移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明確了社區公共衛生“5大類20項”工作任務;二是資源的整合。通過競爭上崗,選拔了一批具有預防保健工作經驗的專業技術人才,安排到公共衛生科。通過政策傾斜,對公共衛生科優先保障經費、配置設備、改善環境。通過合理調整,在公共衛生科設置傳染病管理室、免疫預防室、婦幼保健室(計劃生育指導室)、衛生監督室、健康教育與慢性病防治室,業務用房總面積不小于80平方米;三是管理的整合。建立了全市社區公共衛生工作統一規范、統一培訓、統一指導、統一考核、統一核撥經費的集中管理模式,按照費隨事走和政府購買服務的原則,完善了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專項經費補助辦法,制定了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與經費補助標準,在對完成工作的數量和質量全面考核的基礎上,核撥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專項經費。

      通過在全市創建標準化公共衛生科,極大地提高了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水平和能力。全市社區公共衛生工作20**年與20**年相比,一是傳染病防治效率提高。疫情及時報告率由97.3%增加到99.5%,結核病督導由241人次增加到1187人次,第一、二類疫苗和流動兒童接種人次分別由8.39、7.21、1.02萬人次增加到9.26、9.**、1.14萬人次;二是慢性病防治力度加大。慢性病隨訪病例增加了1**.6%;三是婦幼保健工作得到強化。產后訪視人次、兒童4.2.1體檢人次、婦女病篩查人數分別增加了20%、23.6%、57.9%;四是健康教育活動深入開展。社區健康教育次數和參與社區健教居民人次分別增加了68.6%、90.5%;五是衛生監督協管從無到有。參加巡回檢查、協助執法、違法行為報告分別達到1587人次、302人次、146次。

      二、試行社區首診,創新分級醫療服務模式

      從20**年起,我市在青山區開展了社區首診和雙向轉診試點工作,在完善社區衛生服務能力、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質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小病放心進社區,大病順利進醫院,康復平安回社區”的分級醫療服務新模式。一是明確社區首診人員范圍。青山區政府規定,轄區內的1.5萬特困群眾和武鋼等大型企業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20萬職工及其家屬,就醫必須首診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通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轉診到醫院;二是實施首診優惠政策。對到社區首診人員免收普通門診掛號、診療、注射服務、住院診療、護理服務費用等五項醫療服務費用,對特困群眾還按20%比例減免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肝功能、胸透、心電圖等六項檢查費用,并實施藥品零差率銷售,因政策減免部分,由政府予以補償;三是建立雙向轉診機制。確定青山區轄區內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為社區定點轉診醫院,制定社區常見疾病雙向轉診標準,確定轉診流程,完善轉診制度,明確轉診責任。社區全科醫生根據雙向轉診標準和首診病人的病情,向病人提出轉診建議,指導病人選擇上級醫院和就診科室,必要時陪同護送病人轉診。上級醫院對社區轉診的病人給予部分醫療服務費減免優惠,住院醫師在病人出院時填寫康復計劃,并通知社區全科醫生對病人進行康復治療。

      青山區通過探索社區首診工作,方便了居民就醫,合理分流了到大醫院的病人,提高了社區衛生服務利用率,為全市推進社區首診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據統計,20**年特困群眾和參保職工的社區首診率分別達到85%和62%,雙向轉診的下轉率達到32%,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門診量比20**年同期增長42%,每門診病人和每住院病人平均費用分別比20**年同期下降13%、16%。

      三、加快水平提升,探索社區衛生人才建設長效機制

      我市為緩解社區衛生服務人才緊缺狀況,在采取一系列應急措施的基礎上,不斷探索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一是開展“對口支援”和“千名醫生下基層”活動。從20**年起,我市開展了大醫院對口支援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簡稱“對口支援”)和大醫院醫務人員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幫助工作(簡稱“千名醫生下基層”)的活動。要求全市58家二級以上的公立醫院每家必須對口支援2-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安排社區醫務人員到大醫院免費進修;同時,向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派出以管理、醫療、護理和醫技人員為成員的服務團隊,在中心幫助工作1年,對社區醫務人員進行“傳、幫、帶”。3年來,共有1012名大醫院醫務人員到社區工作。二是鼓勵“老醫生進社區”工作。20**年,我市制定并實施了鼓勵離退休衛生技術人員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簡稱“老醫生進社區”)工作的計劃,通過社會公開招聘,對原在二級以上醫院工作、具有執業醫師資格、中級以上職稱、70歲以下、身體健康和自愿到社區工作的老醫生,按主任醫師1000元/月、副主任醫師800元/月、主治醫師600元/月的標準由市政府給予津貼補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結合工作情況發放工資。目前,全市共招聘了152名老醫生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三是實施“社區衛生技術人員培訓計劃”。20**年,我市制定并實施了“社區衛生技術人員培訓計劃”,要求到2008年底完成全市所有的社區衛生技術人員的規范化崗位培訓。我們采取分片分類的培訓辦法,以2-3個區為一片同時培訓,按全科醫生、社區護士和公衛醫生及其他衛技人員專業分類,通過理論學習與臨床帶教相結合、技能培訓與素質培養相結合的形式,認真實施社區衛生技術人員培訓。截止20**年底,我市全科醫生、社區護士和其他衛生技術人員規范化崗位培訓率分別達到86%、89%、93%,到2007年底將完成全部培訓任務。四是實施“引進大學生”工程。20**年以來,各區出臺了一系列吸引大學生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的優惠政策。對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的大學生,由財政部門負責為其繳納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金,工資按高于所在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的水平發放,安排剛畢業大學生帶薪到大醫院免費進修學習1年。3年來,全市社區共引進了146名大學生,初步緩解了社區衛生服務隊伍后繼乏人的問題。

      四、創建群眾滿意機構,探索社區衛生服務監督機制

      20**年,我市通過開展創建群眾滿意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活動,發揮社區居民的民主監督作用,由第三方評價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將居民的滿意度作為考核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重要標準,建立了一套科學合理的民主監督機制。全市統一印制居民意見反饋表,通過民政部門將意見反饋表分發到居民群眾手中,對轄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知曉程度、服務項目、服務流程、服務態度等內容進行評價。居民通過“郵資總付”專用郵件反饋意見表,郵政部門負責統計、計算滿意度。對無違法違規行為,專業考核和群眾滿意度達標的機構,在媒體公示后授予“群眾滿意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榮譽稱號;對群眾不滿意的機構,在限期整改后群眾仍不滿意的予以淘汰。

      通過開展創建群眾滿意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全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者的積極性,改善了服務態度、創新了服務模式;組建由全科醫生、公共衛生醫生和社區護士組成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開展上門訪視、家庭出診、家庭病床、家庭護理、家庭健康指導、家庭康復指導等“六上門”服務;主動在社區居委會宣傳欄和單元門棟上公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承諾、服務特色、藥品價格、惠民政策等,統一制作服務承諾卡發放到居民家中。通過20**年底的滿意度調查反映,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滿意度達到85%以上。

      我市社區衛生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政府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社區衛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一是社區衛生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全市中心城區按規劃設置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6個、站356個,基本上都設置在居民小區內,居民步行15分鐘以內都可到達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二是社區衛生服務利用率得到較大的提高。20**年全市社區門診量為448萬人次(占中心城區總門診量的20%),住院量為3.37萬人次,分別比20**年同期增長41.5%、51.8%,每門診病人和每住院病人平均費用分別比20**年下降11.7%、14.3%;三是社區居民得到更多的實惠。3年來,共有1558萬人次在社區享受了各種醫療服務減免優惠政策,減免費用3181萬元。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午夜| 亚洲尹人九九大色香蕉网站|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中文|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亚洲激情黄色小说| 亚洲av无码久久忘忧草|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国产日本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极品色天使在线婷婷天堂亚洲|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亚洲 欧洲 视频 伦小说|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亚洲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www|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日本亚洲高清乱码中文在线观看 |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 亚洲色大成WWW亚洲女子|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