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質監局加快食品安全發展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一、肯定成績,進一步增強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信心
過去的一年,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市食品安全各項工作都得到了較好地落實。特別是按照國家、省和*市的統一部署,集中開展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從我市來看,工作扎實,效果明顯,人民群眾比較滿意。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各級領導進一步重視。去年,市政府多次召開常務會議,就發展現代農業、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培育小籠包產業、加強茶葉產品質量等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市人大和政協的領導也十分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專門組織了視察和調研,聽取食品安全工作情況匯報。市委、市政府將食品安全工作繼續列入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的崗位目標考核,并對幾個主要監管部門開展了食品安全工作綜合評價。各鄉(鎮)、街道也通過簽訂責任狀、實施崗位目標考核等方式,將食品安全工作責任落實到村、社區、企業等單位,基本形成了統一協調、責任明確、相互配合、監管得力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第二,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全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堅持日常監管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執法檢查與技術監督相結合,整頓與規范相結合,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努力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全年共出動執法人員1.2萬多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3.3萬多家次,查處各類違法行為375起。同時,著力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和信用體系建設,嚴格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標準,督促、幫助食品企業開展QS認證,全面實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在AB級大中型餐飲和學校食堂中推行“五常法”管理,實施超市、放心店的商品配送,去年全市應領證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獲取率100%,大型市場索證索票率100%,餐飲行業量化分級率100%,有力地推進了放心工程建設,人民群眾反映比較滿意。
第三,基層基礎工作進一步夯實。各鄉(鎮)、街道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因地制宜地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一是抓好基層監管隊伍建設,集中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二是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三是加大投入力度,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特別是去年,全市各鄉(鎮)、街道積極開展了農村飲用水和學校食宿改造工程。四是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不少鄉鎮切實抓好農產品基地建設,培育特色產品,建設名茶加工集聚區,開展操作比賽,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第四,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提高。出臺了《*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以外景多媒體演示與會議現場指揮相結合,開展了20*年*市IV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進行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現場培訓,并將演練過程制成光盤,分發到各鄉(鎮)、街道和部門。通過組織觀摩和學習培訓,切實提高了食品安全現場應急處置能力。
第五,關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形成。開通*食品網,在新聞媒體開設食品安全知識專欄和專題,開展全市中小學生食品安全知識征文和食品安全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媒體等“六進”活動,全年共印發宣傳資料5萬余份,企業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和全社會正確的食品安全意識不斷增強,市民自我保護能力不斷提高,人人關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形成。
二、突出重點,全面完成20*年的各項食品安全工作任務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今年重點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要創新監管機制,深化食品安全“三網”建設。在監管工作思路上,要向審批與監管并重轉變,向經常性、制度化動態監管轉變,向防范在先、關口前移轉變。在監管工作機制上,要著力完善食品市場預警機制、快速反應機制、激勵獎懲機制和應急處置預案,不斷提高應對和處置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特別是在食品流通領域的監管上,要全面推行產品與企業市場準入制度,提高農村放心店的建設水平,放心店的連鎖率要達到80%以上,放心店的商品配送率要達到60%以上。同時,要繼續探索和關注“無店村”的食品安全保障問題。現階段,在農村監管隊伍建設上,要根據行政村規模調整和村級換屆的實際,積極開展“多員合一”試點,抓緊調整落實群眾監督員和村級食品安全責任制的建立,發揮好群眾監督網絡的作用。
二要推進食品安全示范鄉鎮和放心工程建設。食品安全示范鄉鎮(街道)創建是我市今年食品安全工作的一個重點,市食安委已下發了《*市食品安全示范鄉鎮創建試點工作方案》,并在金庭鎮試點,食安辦要做好指導和督查工作,及時總結試點經驗,逐步在全市推開。要堅持“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原則,加大對食品源頭污染整治,嚴格農產品和食品生產企業的市場準入。強化對食品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環節的監管,健全長效監管機制。一是要抓好糧、油、肉制品、乳制品、豆制品、水產品、酒類、飲料和兒童食品等重點品種的監管;二是要抓好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重點環節的監管;三是要抓好學校食堂、建筑工地、人流集中的其他飲食場所以及農村食品市場、集貿市場、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館等重點區域的監管;四是對涉及食品安全的大案要案,要依法堅決予以查處。
三要確保食品企業和產業健康發展。各級各部門要妥善處理好監管與發展的關系,通過有效監管來促進企業發展,用發展的成果來檢驗監管的成效。在加強監管、規范秩序、凈化市場的同時,引導和鼓勵食品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施品牌戰略,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提高產品的質量檔次和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要認真研究和制訂食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深入企業調研,實施食品企業、產業扶持政策,在積極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做大一批龍頭企業的基礎上,加快促進食品產業的發展。同時,要嚴厲打擊假冒市內食品企業的違法行為,促進我市食品工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四要抓好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和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要加快建立符合我市實際的檢驗檢測體系,整合資源、共享信息,形成檢測資源共享、檢驗數據共用、檢測結果互認的工作格局,提高我市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水平。在深化桶裝水行業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成果和推進名茶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信用體系建設平臺。建立健全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質量檔案和食品安全監管信用檔案,督促企業建立健全食品質量追溯、封存報告、購銷臺賬、商品索證索票、不合格食品退出等一系列制度,實施信用信息公開制度,打造誠信企業。通過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規范市場行為,積極引導企業自覺守法經營。
五要做好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各食品監管部門要加強信息溝通與交流,及時將有關信息按照程序報送市食安辦,由食安辦負責收集匯總、及時傳遞、分析整理,編寫簡報并向全社會食品安全綜合信息。建立暢通的信息監測和通報網絡,逐步形成統一、科學的食品安全信息評估和預警機制,及時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勢,使全市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更具針對性和時效性。
三、加強領導,進一步形成食品安全工作合力
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必須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一要強化政府的監管責任。各鄉(鎮)、街道要對本地區食品安全負總責,加強領導,確保工作責任到位、政策落實到位、保障措施到位、資金投入到位、督促檢查到位。要逐步加大食品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資金的投入,切實保障食品安全經費,把目標管理落到實處,把綜合執法、聯合執法的工作機制落到實處,完善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采取有力措施,確保食品質量和安全。
二要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食品生產企業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企業負責人要親自抓食品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認真研究解決食品質量、衛生、安全方面的問題。要將責任落實到生產的每一個環節,落實到每個班組、每個崗位、每個員工。沒有建立食品安全責任制的企業,要限期整改,對屢整不改的,要堅決依法予以關停。
三要加強隊伍建設。食品安全工作涉及的學科多、業務性強,各級各食品監管部門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管隊伍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水平。執法人員要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增強法治觀念和執法為民的意識,堅持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四要強化輿論宣傳。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拓寬和豐富食品宣傳教育的形式與內容,大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積極宣揚食品安全正面典型,宣傳優質產品、優良品牌和優秀企業,增強消費者的消費信心。要及時揭露、曝光一批食品安全方面的違法行為和違法企業,提高人民群眾食品識假辨偽能力,提高全社會食品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