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大改革力度 確保職工增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黨的十六大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描繪了我國未來二十年強國富民的宏偉藍圖。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若干問題的決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強有力的體制保證。認真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忠實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真心實意帶領人民群眾沿著黨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滿懷信心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各級黨委、政府、各部門、各行業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公路管理機構作為一個非政府公共部門,是一個集行政,事業、企業于一體的復合體,是一個定額撥款的全民事業單位,既有實施公路法規、按照公路政策進行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征費、,依法維護路產路權的公共權力,又有優質高效地向社會提供保障交通暢通的公共服務的義務,同時還有帶領職工闖市場、抓收入彌補計劃經費不足、解決職工就業的責任,其目的是不斷滿足交通運輸良性發展的需要。由于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交通運輸條件的相對滯后,公路部門陷入了計劃經費嚴重不足、交通流量與日俱增的擠壓和碰撞之中。怎樣最廣泛地調動公路員工的積極性,把國家有限的計劃經費用于滿足無限的公路運輸需求,既要使公路保暢,又要使單位增效,還要使職工增收。盡早地讓公路員工生活達到全面小康目標、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是公路管理機構的神圣使命。
市公路管理局有2400名員工,分布在1600公里國省道路養護線上。點多、線長、面廣是公路部門的顯著特點,公路員工長年累月工作和生活在“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漿四濺”的環境里,工作辛苦,生活清苦是公路員工的特殊待遇。但公路員工工作效率的高低和服務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沒有拼搏意識和奉獻精神難以勝任此項工作。為了給社會提供安全暢通的交通運輸環境,為了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為了使公路員工盡早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必須采取四個方面的舉措,實施公路行業的改革與發展。
一是盡早進行稅費改革,保證汽車養路費足額入庫專款專用。目前公路部門的經費來源主要是汽車養路費,因為養路費屬于國家財政預算外支出,在公路養護經費的使用和投入上公路部門力不從心,地方政府鞭長莫及,養路費的擠占現象非常嚴重,導致維持正常的公路養護運行經費得不到保證,公路狀況不如人意,過往司機怨聲載道,公路職工生活長期處于一個低水平的狀態,各級公路管理機構債務纏身,資金包袱十分沉重。為了交通運輸事業的良性發展,應該從長計議,把養路費改為養路稅,列入稅務機構的征收范圍,納入國家財政預決算,防止資金體外循環,嚴格按照法定的預算計劃支付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經費,使養路費的支付和使用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二是理順公路管理體制,改變普通公路與高速公路分而治之,國省道與縣鄉公路各自為陣的不合理、不協調的現狀。目前,全國的公路管理體制五花八門,公路管理機構重復設置,公路養護經費標準不一,導致公路現狀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極不適應,地區與地區之間路網密度和公路質量等級極不平衡。按照《中華人民和國公路法》的規定,根據公路部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必須實行公路管理一個機構,公路執法一支隊伍,公路養護一個業主,公路建設一個計劃,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節約管理和養護成本,讓曾經在計劃經濟年代里,為社會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的公路職工享有充分的就業機會。
三是實行事企分開,管養分離,在建立健全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解決職工對社會保障后顧之憂的前提下,穩步實施兩個置換。一要置換公路養護單位的國有性質,解除政府對公路養護單位的無限責任和公路養護單位對政府的無限依賴關系,讓公路養護單位企業化;二要置換公路養護單位職工的全民身份,解除公路養護單位對職工的無限責任和職工對公路養護單位的無限依賴關系,讓勞動力市場化。要改革用人制度,全面推行聘用制;要改革分配制度,實行績效掛勾論功行賞的分配辦法;要改革專業技術職稱制度,實行評聘分開。通過改革,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以提高公路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公路職工勞動效益。
四是發揮公路部門公路建設養護專業人才、技術、設備優勢,未雨綢繆,主動出擊,勇敢地參與市場競爭。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放寬市場準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這一政策的出臺,使得工程業務本來就自給不足的公路行業,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市場競爭,但其意義和影響是積極的,一方面打破了行業壟斷的局面,增強了公路人的危機意識,另一方面創造了一個公平的市場環境,培養了公路人的進取精神,公路部門必須勇立潮頭,迎接挑戰,朝著“三化”目標勇往直前。一是養護單位規模化。長沙市公路管理局可將分散弱小的133個小道班拆并改組成30—50個大道班,實行規模化經營,既可以集中優勝兵力打“殲滅仗”,又可以整合公路資源改善公路職工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競爭能力,增強發展后勁。二是養護手段機械化。要下決心淘汰肩桃手提等落后的公路養護生產方式和撮箕、掃把、鋤頭、扁擔等效率低下的公路養護生產工具,逐步實行機械化養護,以適應瀝青路面、水泥路面、高速公路養護生產。三是養護業務市場化。要把長期以來依賴從市長手里照顧分配工程業務的舊觀念轉變到通過市場競爭贏得工程業務的新觀念上來,在完成自身公路養護任務的同時,走出長沙,走向全國打天下。公路部門只有練就過硬本領,樹立良好的信譽,爭得市場份額,才能源源不斷的使單位增效益,職工增收入,才能讓公路職工早日過上幸福富裕的全面小康生活,才能促進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