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八論貫徹落實十七大民主法制精神
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檢察權”,這為今后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推進司法體制改革、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是我們黨總結歷史和現實經驗得出的重要結論,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積極推進包括司法體制改革在內的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作出了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的重大戰略決策。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直接領導下,我們不斷改革和完善檢察監督體制,改革和完善監獄和刑罰執行體制,改革司法鑒定體制,改革和完善律師制度,改革和完善司法干部管理體制,改革和完善司法機關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有關部門、企業管理“公檢法”體制等10個方面35項改革任務,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集中進行的一次重要司法改革。
實踐證明,黨的十六大作出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的戰略決策,以及中央確定的改革指導思想、工作原則、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是完全正確的。按照這個思路和方向繼續推進改革,就一定能夠取得人民群眾滿意的效果,就一定能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十七大提出的“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目標就是要在這個基礎之上,繼續完成沒有完成的任務,繼續突破沒有突破的瓶頸。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階段,更要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立足國情,努力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堅持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我們既要看到司法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一樣,要同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文化發展相適應;又要看到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經歷一個逐步發展的歷史過程,因而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有步驟、有秩序地不斷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深入進行。同時,在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我國的歷史背景、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要與政治體制改革的進程及其要求相適應;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穩步推進,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提出過高的不切實際的要求;要立足于建立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在“公正與效率”的基礎上,增加“權威”要素并將著力點放在制度建設上;要總結我國的司法實踐經驗,正確分析和區分哪些是我們應當繼承和弘揚的優良司法傳統,哪些是不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發展、必須改革的體制弊端;同時,借鑒人類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建設更加優越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必須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司法工作的根本所在,也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所必須堅持的價值取向。為此,應從制度入手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為實現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供具體的法律制度保障;完善司法機關的機構設置、職權劃分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完善訴訟程序制度,加強訴訟程序改革,既確保司法公正和保障當事人訴訟權益,又努力提高審判效率;改革執行管理體制和執行權運行機制,確保生效法律文書的有效執行,最大限度地實現裁判效力、維護裁判權威;改革審判工作和管理機制,進一步規范合議庭、審判委員會的活動,逐步完善、統一審判委員會的工作程序,促進審判工作公正、高效運行;以職業化建設為主線,改革、完善現行的管理體制,建立適應司法職業特點和獨立審判需要的保障制度和懲戒制度;同時,還要加強監督,積極研究、探索更加符合司法活動客觀規律,符合司法工作特點,更為有效地加強監督、接受監督的渠道和方式,使監督最大程度地發揮防止和懲戒少數司法人員違法違紀的作用,同時保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行使審判權。
總之,司法體制改革是一項長期任務,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