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協委員建議房價成本利潤還是公布的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房價不降,爭論不止。有關房價成本、利潤的爭論已是多年的“口水戰”,雖然至今未果,但通過各方努力,房地產開發的成本構成算是在市民百姓中做了知識普及,也許是因為事關切身利益,傳播的速度比科普知識、普法教育的速度快多了。然而,哪一種版本是正確的?眾所周知,房地產項目之間的差異性較大,考察房價成本就是要揭示出這種差異。房價成本該多少就是多少,愿意不愿意公開是一回事,算得清還是算不清是另外一回事。從理論上講,搞清楚房價成本并不意味著房價會自動下降。搞清楚房價只不過提供了比較準確的信息而已。房價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平抑房價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委員、普通市民、學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柴寶成全國政協委員、寶成集團董事長
有專家說,房地產的腐敗可以催生銀行經濟危機。叫停房地產業腐敗的話題,早在2001年就提了出來且呼聲日漸高漲。房價不斷地虛高和攀升,房地產中所揭露的腐敗問題,不但牽扯到了百姓的直接利益,也牽動了社會的和諧構建。建議公開房屋成本價格。鑒于房價的飆升和所反映出的腐敗問題,當前一個全社會都關注的熱點話題就是,誠信、透明地向全社會公布房屋成本價。這不是什么商業機密,而是人民應有的知情權。
蔡繼明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
宏觀調控促進了房地產行業的利潤透明化。整體上,開發商的利潤已經沒有什么見不得的秘密了,暴利的時代已經過去。根據河南省房地產協會提供的資料來看,就全國范圍而言,開發商的成本構成可以分為這樣幾個部分:土地占25%~30%,建筑占25%~30%,費占15%~20%,稅占10%左右,財務成本大約是8%,其余的才是利潤,高與低要視開發的時間而定,時間短則高。如果拿到土地后1年能夠開發完成的話利潤可以達到18%,而現在多為高層建筑,建筑周期一般要2年。
宋林飛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院長
建議出臺《房地產市場反暴利法》,以法律手段嚴控房地產的利潤空間。以世界房地產市場平均行業利潤率5%~7%的上限為基準,一般可上浮50%,可為房地產開發的合理盈利區間。如果是節地、節能、環保、科技含量高的商品住宅,可以得到超額利潤,以鼓勵這類商品房的開發。此外,控制利潤空間,首先要嚴格成本核算,剔除不合理的開支進入成本,比如一些開發過程中的“腐敗成本”,將這個成本也算在消費者的頭上,是不合理的。
王長德武漢大學教授
我國房價虛高不下,房地產市場出現“且調且漲”的局面。究其原因,房地產業依然存在較為嚴重的壟斷情況,從而使行業競爭很不充分。應該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的信息披露制度。以政府令的形式,要求開發商公開房價、成本等資訊,政府有關部門首先應公布自己掌握的信息,如土地費用、稅費收取等情況。各地物價部門也要定期測算并公布商品房住宅的社會平均成本,提高房價透明度,建立誠信的房地產市場環境,政府立信于民,房地產商取信于民。
劉光宇某地產媒體編輯
房地產暴利的受益者,除了站在前臺的開發商外,在后方的某些地方政府部門絕對不能忽視。開發商與地方政府可以說是利益同盟,地方政府通過房地產提高GDP政績、充實小金庫,開發商則從其中拿到不足為外人道的好處……同時,開發商為了拿到“批件”不得不上下打點,但用于對地方政府的“感情投資”則不得不轉嫁到房價上,這最終苦了的還是百姓。當初物價部門要求公布房價成本,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實際上遇到了一些地方政府和開發商的聯合抵制。
黃穗誠廣州市民
各地的房價成本,政府心里有數,百姓也心里有數。對公眾提出公開商品房開發成本,應理解為是要探討房地產開發資金運作模式,讓公眾知道房地產開發利潤究竟有多大、房地產富豪財富從何來,必須要看開發商的房地產項目自有資金投資回報率;而要看項目自有資金投資回報率,則要從項目資本金入手,分析其投入產出,才能讓公眾知道目前商品房開發成本和利潤的奧秘,更理性地判斷房地產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