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統籌城鄉就業 建設和諧社會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統籌城鄉就業 建設和諧社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統籌城鄉就業 建設和諧社會

      寶雞市位于關中平原西部,總人口376萬,其中城鎮89萬,農村287萬,是陜西省第二大城市。隴海、寶成、寶中鐵路和310國道、川陜路、寶平路、西寶高速在此交匯,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機械、電子、食品、有色金屬產業發達,石油鋼管、數控機床、車削加工、載重汽車、專用汽車等生產和研發水平居全國領先地位,工業基礎雄厚,先后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年在國家統計局對全國286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實力排名中,位居第78位,是陜西唯一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的地級市。近年來,寶雞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建設工業強市、畜牧大市、旅游名市、現代化生態園林大城市和最佳人居環境、最佳投資環境的奮斗目標,把城鄉統籌就業作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按照就業、保障、發展"三位一體"的總體要求,按照"三三五"的工作思路(三個體系:建立健全政府促進就業的服務體系,以社區為基礎的就業網絡體系、市場化就業體系;三個結合:堅持政府促進就業與市場調節就業相結合、開發就業崗位與提高就業技能相結合、勞動者自主就業與完善勞動保障制度相結合;五個渠道:支持改制改造加快企業發展促進就業、鼓勵自主創業發展非公經濟擴大就業、強化社區管理開發服務產業援助就業、加強組織引導發展勞務產業轉移就業、開展職業培訓提高勞動技能競爭就業),加強統籌協調,完善考核機制,健全服務體系,強化社會保障,實現了全市城鄉就業的統籌協調發展。*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5.02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9%,農村勞動力勞務輸出74.6萬人(次)。被陜西省政府授予全省"勞務輸出工作"先進單位。

      一、建立"三個體系",夯實工作基礎

      近年來,寶雞市委、市政府著力于建立健全政府促進就業的服務體系、以社區為基礎的網絡體系和市場配置勞動力資源體系。成立全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級政府和部門責任,層層分解任務,簽訂目標責任書,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建立再就業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了組織協調,定期督促檢查和通報情況;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的建設目標,籌措600萬元,在全市150個鄉鎮(街道)和工65個社區全部建立起了勞動保障事務所和勞動保障工作站,配備844名專、兼職工作人員,做到了機構、人員、場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按照"三化"標準,在市、縣區建立職業介紹服務中心13個,發展民辦職介機構28個,形成了"公辦為主,民辦為輔、覆蓋全市、服務規范"的就業服務網絡,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求職登記、職業介紹、社會保險接續、勞動保障事務、再就業優惠證件發放、小額擔保貸款等"一廳式"辦公和"一站式"服務;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鼓勵創業、擴大就業的實施意見》,對再就業優惠證發放管理、服務型商貿企業認定、小額擔保貸款辦理、培訓和社會保險補貼申領等作了明確規定,并得到有效落實;實施"寶雞市下崗失業人員農業創業園"幫扶工程,引導下崗失業人員由城市走向農村、由車間走向田間,拓寬就業門路,實現二次就業;開展"萬名下崗失業人員進民企"活動,建立下崗失業人員基礎資料庫和民營企業用工信息庫,在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建立專門服務窗口,定期舉辦用工招聘洽談會、新聞會,搭建下崗失業人員進民企服務平臺;開展"交友幫扶促就業"活動,率先在全省開展了領導干部與下崗失業人員"交友幫扶促就業"活動,采取組織引導、個人自愿、信用擔保、貸款扶持的方式,在全市黨政機關中采取一個單位聯系一戶企業、一名公務員幫扶一名下崗失業人員的方式,對有創業愿望,具備創業條件的下崗失業人員,發放小額貸款,牽線搭橋的方式,幫助其實現就業;對招收下崗失業人員就業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由市財政提供貸款貼息,鼓勵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打造中國西部區域性技能人才市場。充分發揮該市技能人才培養和裝備制造業的區位優勢,廣泛聯系,搭建平臺,建設中國西部區域性技能人才市場。連續三年舉辦"中國寶雞裝備制造業技能型人才招聘洽談會",邀請日本、新加坡及北京、上海、廣東等地企業現場招聘。毗鄰的西安、咸陽、漢中、平涼、天水、蘭州、銀川、甘南等地及該市培訓、職介機構和技能人才踴躍參會,區域性技能人才市場已初見規模。"三個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化為促進全市城鄉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開拓五個渠道,擴大就業容量

      第一,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經濟,促進就業。一是做強支柱產業,發展特色經濟,創造就業崗位。圍繞機械、電子、有色金屬等八大主導產業,集中力量支持陜汽、寶鈦、寶雞機床等30戶企業上規模、上水平,打造該市產業發展特色,擴大就業容量,新增就業崗位1.45萬個,充分發揮了國有企業在吸納就業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二是深化企業改革,促進企業發展,擴大就業規模。通過引資嫁接、改造重組、產權置換、主輔分離等措施,使陜西機床廠、寶雞車輛廠、寶雞棉紡廠等20戶停產半停產企業煥發了生機,使1.32萬名下崗職工重新上崗,實現了再就業。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新增就業崗位。堅持每年舉辦招商洽談會,招商引資,發展經濟,增加就業崗位。廣東TCL、沈陽金德、江蘇徐礦集團、深圳德菲集團、陜西龍鋼、蒙牛集團等一批投資過億元的大項目相繼落戶寶雞,增加就業崗位1.6萬多個。

      第二,鼓勵自主創業,發展非公經濟,擴大就業。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決定和鼓勵創業、擴大就業的意見,把發展非公經濟作為發展地區經濟,擴大就業容量的突破口。通過政策支持、引導鼓勵、強化服務等方法,大力促進了全市非公經濟的發展。連續兩年開展創建"創業就業示范(先進)企業"活動,在全社會營造了"誰創業、誰光榮,誰創業、誰有功"的良好氛圍。目前,全市工商個體戶已發展到12.5萬多戶,從業人員27.5萬余人,私營企業近10萬余戶,從業人員9.5萬余人,非公有制經濟已占全市經濟總量的45%,從業人員已占城鎮從業人員45%,已成為擴大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

      第三,開發服務產業,發展社區經濟,援助就業。一是結合"旅游名市"建設,把發展旅游產業作為擴大就業容量的有效途徑,在擴大法門寺、太白山森林公園等傳統旅游項目規模的同時,開發民俗旅游,延長旅游產業鏈,全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已達3萬余人;二是大力發展社區服務業,擴大就業容量。通過開展創建"促進就業先進社區"活動,圍繞提高社區居民生活水平,利用各種空間和資源,創辦服務性經濟實體,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全市已辦各類服務性實體1490個,從業人員達4.2萬人,其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2.5萬人;三是結合"雙創"工作,大力開發社區管理、治安巡邏、保潔綠化、交通協管、物業管理、費用代收等公益性就業崗位,安置就業困難群體就業。目前,全市已安置"4050"人員1.08萬人。

      第四,加強組織引導,發展勞務經濟,轉移就業。市委、市政府在重視解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同時,堅持把發展勞務產業作為統籌城鄉就業、壯大縣域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市、縣(區)、鄉(鎮)、村組四級勞務輸出工作指揮、管理系統,實行目標管理,明確獎懲辦法。制定了六條鼓勵農民外出務工的優惠政策,解除了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市財政籌集200萬元,設立了該市勞務輸出援助基金,解決了困難人員參加勞務輸出培訓及組織輸出的實際困難。二是加強了勞務輸出基地建設。按照"兩頭建基地,中間服務成體系"的思路,一方面,在全市138個鄉鎮、2047個自然村設立了勞務輸出信息員,建立了一批"縫紉村"、"養殖鎮"、"建筑鄉"等品牌資源基地;另一方面,以建設勞務輸入基地為主,建設京津、長三角、珠三角、新疆和該省關中地區五大勞務輸入基地,積極開拓福建、寧夏兩個新興的勞務輸入基地,設立駐外勞務經辦機構38個,駐外勞務經辦點321個,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得到了顯著提高。

      第五,開展職業培訓,提高勞動技能,競爭就業。把職業培訓作為擴大就業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一是突出重點,強化再就業培訓。按照全省第二期"三年四十萬"再就業培訓計劃,采取區別對待的方式,對年齡較大的下崗失業人員進行以實用技術為主的短期培訓,使其在公益性崗位上再就業;對年紀比較輕的下崗失業人員進行較長時間的培訓,重點提高其技能,鼓勵自謀職業、自主創業。2002年以來,全市共培訓下崗失業人員4.03萬多名,培訓就業率達62%,有力地促進了再就業。二是整合資源,擴大培訓規模。通過采取外引內聯、優勢互補、整合職教資源的方式,實現聯合或合并、兼并,提高辦學層次。在原寶雞工業學校等6所中專基礎上,組建寶雞職業技術學院,在原寶雞技工學校基礎上,組建寶雞技術學院,啟動"萬人名校"建設工程。近年來共創建高級技工學校3所,技術學院2所,全市技工院校已達2工所;通過建立政府引導,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多元化投資的辦學機制,積極吸納社會資金,擴大辦學規模。目前,全市職業技術院校已發展到63所,年培訓人數達2.5萬人,占年新增勞動力的50%,平均就業率達95%以上。三是突出特色,打造優勢品牌。申請注冊"寶雞技工"商標,成立了"寶雞技工"聯誼會,還在寶雞技工比較集中的廣東、福建、江蘇、上海等地建立分會;堅持每年開展勞動技能競賽,充分展示"寶雞技工"形象,不斷提升"寶雞技工"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認同度。通過加強職業培訓,既提高了勞動者的就業技能,又控制了就業節奏,緩解了就業壓力,實現了穩定就業。

      三、強化維權服務,和諧勞動關系

      l、強化監督檢查,優化就業環境。堅持勞動用工年檢,提高勞動合同簽定率,全面落實最低工資規定,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將農民工納入社會保障范圍,參照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辦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加強了民辦職業介紹機構的規范管理,加大對勞動力市場的清理整頓力度,凈化了勞動力市場秩序;建立農民工工資發放保障金和預警機制,實施工資支付監控、欠薪保障、企業誠信等級制度。今年以來,共為1760名農民工追討工資362萬元。

      2、強化跟蹤服務,維護合法權益。全市各級勞務輸出機構和駐外勞務經辦機構,都建立健全了跟蹤管理服務制度,堅持定期回訪,加強管理與服務,對外出務工人員在外地遇到不公正待遇、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及時與當地有關部門聯系,予以妥善解決,維護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3、優化投資環境,支持回鄉創業。對外出務工返鄉創業人員開辦的企業和投資項目,在用地、辦證、信貸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創業,擴大就業。目前該市經過外出打工完成資本積累,回鄉創業人士已達44760余人,已經成為該市經濟發展的一支新興力量。

      亚洲男人天堂2018av|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亚洲同性男gay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依人成综合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裸体艺术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卡一卡二卡乱码新区|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网址|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亚洲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91嫩草私人成人亚洲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亚洲嫩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