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長創新教育總結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位代表:
“兩年”活動成效顯著。重點項目穩步推進。全年安排各類重點建設項目67個,其中15個被列為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2.8億元。*涂圍墾完成壩口合龍,黃礁涂圍墾工程進場施工,金屬資源再生產業基地、鋼材市場遷建、*國際塑料城等重大產業項目進展順利,東方大道二期、疏港大道一期建成通車,甬臺溫鐵路*段進入鋪軌階段,民營經濟發展論壇等標志性建筑項目加快推進,32家企業實施“零增地”技改、新增廠房19萬平方米。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區域性科技創新體系初步建立,上海高校*技術轉移中心落戶*,新增國家火炬計劃項目2項、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3項、國家授權專利871項,成為省級知識產權示范創建區;新增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家、研發中心4家、技術中心2家,新產品產值率達12.9%;新增省名牌產品9個,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7項。企業管理創新力度加大,精益生產管理模式逐步推廣。節能減排措施有力。嚴格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和清潔生產審核,推進“潔凈家園”行動,加大對工業廢水、柴油發電機、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的治理,關停柴油發電機組7.7萬千瓦,3家企業獲得省綠色企業稱號,城區空氣質量全年良好率達95.1%,成為省“811”環境污染整治工作先進區。
三次產業平穩發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調整為2.6:49.6:47.8。工貿互動再創佳績。全年完成工業性投入66.1億元,同比增4.7%;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44.1億元,同比增16.1%;新增規模企業124家、銷售產值超20億元企業3家;生產汽車7.5萬輛。完成建筑業產值83.6億元、同比增12.9%,房地產投資15.8億元、同比增16.2%。商貿、金融、物流、會展等“四中心”建設不斷深入,小商品批發市場改造、*鐵路集裝箱樞紐站等項目穩步推進,東森購物中心開張營業。相繼舉辦塑交會、汽車工業博覽會等19個展會,展會規模和影響力明顯提高。各類銀行健康發展,*市商業銀行榮膺全國“年度最佳效益中小銀行”稱號,浙江泰隆商業銀行分支機構覆蓋*大部分縣(市、區)并逐步向市外延伸,年末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為399.5億元和332.8億元,均居全市第二,存貸比為83.3%。開放型經濟逆勢上揚。成功舉辦“*·上海投資說明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5403萬美元,總量居全市第二。外貿進出口總額23.9億美元,其中自營出口16億美元,增幅分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和19.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同比增75.6%;在全市率先創建出口機動車檢驗監管示范區。新批境外機構1家,新增境外投資100萬美元。現代農業成效顯著。糧食生產穩中有升,在相關考核中連續五年居全市第一。農業特色產業“三強”工程深入實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5.7萬畝,建成“萬元田”2.51萬畝。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步伐加快,蔬菜育苗等專業化服務水平全省領先,“平安農機”示范區創建通過省級驗收,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擴面工作順利開展。海洋漁業結構逐步調整,休閑海洋漁業和水產品精深加工業穩步發展,金清漁港項目上報立項。
城鄉建設統籌推進。城市形象繼續改善。新城框架加快向東、西擴展,核心區塊第一圈層高樓相繼矗立,*苑等一批住宅小區形象初顯,舊城二期和“城中村”改造穩步推進。城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銀座街、吉利大道、南官大道等5條道路延伸、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商海街、馬鋪轉盤等改造工程相繼實施,104國道*段改線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進,一批農村道路和危橋得以改造,建成農村公交站點近百個,道路交通條件明顯改善;110千伏廣場變、路西變、橫街變建成或擴容,新增裝機容量近20萬千伏安,通過省級電氣化縣(區)驗收;東部供水工程順利推進,農村飲用水工程完成工程量80%,城區供水管網和居民小區“黃水”改造年度任務全面完成,城鄉供水條件明顯改善。新城區塊精細化截污開始實施,污水處理二期廠區工程已完工,污水管網向新橋、橫街延伸,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3%。“多城同創”深入開展。“數字城管”功能不斷完善,農貿市場、馬路市場、“五小行業”、水環境等專項整治成效明顯,“小冶煉”和“場外拆解”反彈得到有效整治,建成拾荒族集中居住點2個,完成“城中村”整治10個,拆除違法建筑16.7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8.7萬平方米,疏浚(整治)河道212.5公里,配合市里通過省環保模范城和衛生城市復審。新農村建設加快推進。全區財政預算內支農資金增長15.1%,“百千工程”、鄉村康莊公路、新農村電氣化、農村勞動力培訓等工程深入開展,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新增4個市級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39個整治村,方林村成為第一批國家級生態村和省級特色旅游村,下宅於村成為省級文明村。
社會事業繁榮發展。教育投入力度繼續加大,全年共安排教育經費3.3億元,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城鄉中小學生學雜費、課本費等1335萬元;學校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啟動實施螺洋南山小學遷建等工程,新擴建*實驗中學等校舍5.5萬平方米,70%的城區學校和53%的農村學校達到省級教育裝備標準;扶貧助學體系逐步健全,2萬多名新*人子女和5千多名貧困家庭學生順利入學。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日益完善,*街道、桐嶼街道成功創建省級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市恩澤醫療中心建設進展順利,區二院遷建工程正式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7.6%,農民免費健康體檢人數11.1萬人。第二屆商都文化藝術節成功舉辦,農村基層文化俱樂部覆蓋率達92%,有線電視入戶率達98.5%。競技體育不斷進步,在第三屆市運會上取得50金、57銀、32銅的好成績,“全民健身迎奧運”等群眾性體育活動蓬勃開展。人口計生服務和管理繼續加強,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
民生保障日益增強。民生工程全面啟動。*家園、*名苑、*小區等村民安置小區開工建設,樟岙安置小區已經結頂,螺洋雙廟和峰江滄前、車家等安置小區順利分房,良一老年公寓建成投用,中心村“村民聯建”模式開始推行。金清聯盟片1.6萬畝低洼地治澇工程全面竣工。和諧社區建設扎實推進,成立了區社區服務中心。老干部活動中心擴建完工。社會保障日趨完善。社保擴面工作穩步推進,新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7062人、醫療保險7428人、工傷保險10027人。被征地農民生活保障政策進一步完善,創新實施被征地農民生活補助模式,新增參加保障的被征地人員2746人;社會救助、醫療救助不斷規范,城鄉困難居民因病致貧救助工作在全市得以推廣,94*人次獲得醫療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健康發展,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抗震救災工作有序開展,募集各類善款3071萬元,支援災區過渡安置房建設521套、9353平方米。就業服務不斷加強,招聘110名高校畢業生到社區工作,幫扶了一批城鎮“零就業”家庭和農村低保勞動力就業,轉移城鄉富余勞動力就業2807人,妥善處置惡意欠薪案件520起。平安*建設成效顯著。打防控體系不斷完善,社會管理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主城區全覆蓋,打擊“兩搶一盜”、聚眾賭博等各類犯罪成效顯著,奧運安保、社區戒毒工作卓有成效,涉眾型經濟案件妥善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專項預案全面建立,一批群體性事件得以有效防范和化解,成為“全省涉奧信訪、維穩工作先進區”。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進一步加強,海洋漁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統順利建成,成功創建6個市級“食品安全示范鄉鎮”,安全生產事故控制指標實現“四個零增長”,連續四年被評為省級平安創建工作先進區。
發展環境逐步改善。積極倡導堅定信心、逆境奮進、共克時艱的精神風貌,大力弘揚求真務實、肯干小事、注重潛績的工作作風,深入開展中層干部“公述民評”、領導干部“蹲點調研”、“大接訪”等活動,認真踐行“一線工作法”,著力強化服務意識和企業幫扶解困措施,積極完善行政審批監督監管機制,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開,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積極推進依法行政,自覺接受區人大、政協監督和指導,認真辦理議案、建議、提案129件,滿意率和基本滿意率達100%。高度重視政府性債務風險防范,大力壓縮行政性開支。規范津補貼發放和公車使用管理,倡導節水、節電、節能、節材。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資運作程序不斷規范。順利完成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大審計監督、紀律監督和案件查處力度,查處大案要案9件。
與此同時,統計、物價、氣象、人防、武裝、雙擁、民族、宗教、外事、臺僑、檔案、老齡、關心下一代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工商聯、文聯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區上下齊心協力、共同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和駐路部隊、武警官兵,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及社會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和支持*發展的海內外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中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產業層次還比較低,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劇,保增長促轉型任務艱巨;多年困擾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要素性、積累性問題雖有所緩解,但尚未從根本上得以解決,要素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經濟下滑帶來的潛在社會風險增大,就業壓力增加,涉眾型經濟案件時有發生,維護社會穩定任重道遠;部門之間的合作溝通還不夠順暢,廉政勤政意識尚需增強,政府機關及公務人員的行政能力和行政效能有待進一步提高。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并采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