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長在廉政建設會上的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本次政府全會暨廉政建設會的主要任務:一是總結分析第一季度經濟工作,安排部署第二季度工作任務,各位副縣長研究得很透,講得很到位,完全符合縣人代會提出的工作目標,完全符合當前全縣加快發展的新要求,我完全贊成;二是部署一年一度政府廉政建設。希望大家按照會議安排的任務認真抓好落實。我著重就鳳岡如何在遵義“東部開發”中加快發展取得重大突破講三個方面的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深化縣情認識,正確判斷當前所面臨的形勢和機遇
省委、省政府去年對遵義提出“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率先發展”新要求。為了確保實現這一歷史使命,市委、市政府以“三抓六打造”、“一建雙創”為抓手,采取了突出優勢、分類指導,提出中部崛起、西部突破、東部開發、北部攻堅的統籌推進區域發展戰略舉措。一年來,全市各縣(區、市)都在深化對市委、市政府這一戰略舉措的認識和理解。最近市人民政府又明確要求把統籌推進區域發展作為今年及今后一個時期提高執行力的重要體現,并實行月通報、季調度、區域考核和新聞通報制度,在季度調度中每一個區域排名第一和倒數第一的縣(區、市)要分別作經驗交流和表態發言,并在全市新聞媒體公布。新的工作要求,必然會在全市形成新一輪百舸爭流的發展局面,今天利用今年第一次政府全會向大家通報相關情況,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通過當前我縣所面臨的形勢的分析判斷,進一步提高認識,形成共識,正確認識我縣的優勢和劣勢,動員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加速推動鳳岡發展。形勢包含趨勢和態勢兩個方面,是各種情況綜合的因素。形勢又是行動的基礎,形勢好比江河,在永恒中流動,在變化中發展。要判斷準我們所處的形勢需要寬闊的眼界,良好的心態,辯證的方法。我認為:我縣在遵義東部開發中面臨的形勢,概括地講就是“三個明顯”、“四個有利”。
所謂“三個明顯”:
1、東部三縣在全市大局中比較起來有明顯的優劣之別。
(1)優勢突出。曉光市長在今年的經濟工作會上列舉了一組數據,東部湄潭、鳳岡、余慶三縣在全市3萬平方公里、740萬人口的區位中,一是生態優勢明顯,東部三縣的森林覆蓋率要高于全市近20個百分點;二是農業優勢明顯,東部片區聚集了現代農業的雛形、生態農業的希望、特色農業的曙光,特別是以茶產業為代表的特色農業發展勢頭強勁;三是改革優勢明顯,以湄潭為代表的農村改革,這在全國是很有地位的,三十年的農村改革過去了,省委、省政府又把以湄潭為代表,包括鳳岡、余慶在內的東部三縣,作為新一輪推進農村發展的綜合改革試驗地;四是地理優勢明顯,東部三縣都是以淺丘平地為主,氣候宜人,生產生活條件相對較好。
(2)實力差距較大。東部三縣200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8億元,僅占全市的9%,而按人口計算應占全市的15%;一般預算收入是3.7億元,只占全市的8%,三縣在全市中處于弱勢。而中部六縣(紅花崗、匯川、遵義、仁懷、綏陽、桐梓)200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7.6億元,占全市的56.6%,一般預算收入19.2億元,占全市的41.5%。北部三縣(務川、正安、道真)雖然經濟總量較小,實力較弱,但地區生產總值和一般預算收入的增長速度是11.6%和30.9%,高于東部三縣。鳳岡200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75億元,約占全市的1/36;財政總收入13200萬元,約占全市的1/95;一般預算收入8320萬元,約占全市的1/50;固定資產投資8.9億元,約占全市的1/45;金融存款約20億元,占全市的1/45;貸款余額9.6億元,約占全市的1/50。
2、在東部三縣中,鳳岡不是標兵之先、而是處于追兵之位,差距明顯。一是經濟總量差距大。2000年我縣的經濟總量是6.97億元,湄潭是8.3億元,余慶是7.8億元,分別差湄潭和余慶1.4億元和0.9億元;2005年我縣的經濟總量是10.74億元,分別差湄潭和余慶2.6億元和3.12億元;2008年我縣的經濟總量是17.44億元,比湄潭和余慶少3.65億元和4.44億元。二是經濟結構差距大。2008年我縣的三次產業比是40:16:44,湄潭是34:21:45,余慶是33:25:42,一產高湄潭6個百分點,高余慶7個百分點,二產低湄潭5個百分點,低余慶9個百分點;三是固定資產投入差距大。2008年我縣的固定資產投資6.92億元,湄潭和余慶分別是8.27億元和37.03億元,分別少1.35億元和30.11億元。總量的差距、結構的差距,核心是投入的差距。
3、在縣內發展中,交織面臨著四大明顯的雙重壓力。一是交織面臨著做大經濟總量與調整結構的雙重壓力。我縣要通過三年努力,人均GDP才可望達到1000美元,和全國比較差10年,與全市比較差5至6年。全市一產與二三產的比重已降到18,而我縣一產是44,仍處在以傳統農業為主的階段。農業雖是基礎,但農業是弱勢產業,直接通過農業獲得的財富成本高,效益低,要通過調結構把二產調強,三產調優,總量才能調大,這是壓力,更是出路。
二是交織面臨著提升傳統產業與發展新興產業的雙重壓力。這幾年我縣正在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現代農業的轉變,取得的成績可喜可賀,但對一產要進一步加大投入、盡快提升。同時要以“茶旅一體”為引領,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堅定地走生態經濟發展之路,拓寬新的發展空間。
三是交織面臨著加快改變與加強穩定的雙重壓力。要改變我們的區位,改變我們與先進縣的差距,改變我們在全市的地位,我們必須奮力提速升位。但產業結構升級,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必將會改變傳統的農業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生活狀態,人們的生活追求向多元化、個性化發展,相應會帶來新的社會問題和矛盾。
四是交織面臨著上級要求高與自身難以適應的雙重壓力。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快推進區域發展,實現“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率先發展”,今年又是“執行力建設年”,鳳岡必須認清形勢,肩負使命,克難攻堅,搶抓機遇,奮力在“東部開發”中實現鳳岡發展的重大突破。全縣上下要齊心協力謀發展,一心一意搞建設,只為發展找理由,決不能為落后找借口。
所謂“四個有利”:
1、國家的政策導向及正在進行的四大規劃,有利于為鳳岡這樣的縣帶來新活力。國家政策導向突出體現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協調發展。國家正在編制四大規劃:一是“十二五”規劃,中央定的調是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由外需主導向內外結合以內為主轉變,更加注重民生,更加重視基礎設施投入,更加注重環境保護。二是西部開發新的10年規劃,將繼續在前十年規劃重點的基礎上加大對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社會事業的投入。三是國家后金融危機擴內需的政策規劃,中央會不斷的加大投入以投資拉動經濟社會發展,這兩年我縣的衛生、交通、教育等領域的重大項目實施就是這一政策帶來的機遇,這些變化大家是感受得到的。四是我省去冬今春持續干旱,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和重視,中央從解決根本問題入手,提出了水利、生態、石漠化治理三位一體規劃。總理最近到我省考察時明確給貴州水利建設解決300至500億元,這必將會為我們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會爭取到更多的項目,爭取更快的發展。
2、省市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特色農業,加快新興工業和綠色城鎮化步伐,解決交通和水利兩大瓶頸,將形成的四大新體系,有利于帶動鳳岡區域的改變、資源的轉化、產業的發展、財富的增加。一是新的現代農業體系,這幾年來中央、省、市在這一體系的建設上已給我縣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今后幾年在發展現代種植、養殖業上還將會不斷加大投入。二是工業體系和城鎮化體系,省委、省政府提出既要把高能耗的資源通過發展循環經濟繼續用好,又要開發新的工業資源。要以大城市帶小城鎮,著力推進綠色城鎮建設,今后全省六大重點城市就要容納1000萬人,遵義要達到200萬人口規模,把以縣城為核心的小城鎮納入省里的發展體系,加大小城鎮建設對基礎配套必然會帶來新的發展變化。三是現代交通體系,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推進六大高速鐵路和縣縣通高速公路,要形成新的交通網絡,再加上治理烏江、南盤江、北盤江航運,必將大大改善交通現狀。鳳岡今后到遵義只需1個多小時,到貴陽、重慶兩個多小時,到廣州、到上海等地都是在8小時內。四是現代水利體系,這次總理來貴州考察,給貴州特殊的關愛,在三五年內,必將有一大批新的大中小型工程在貴州大地應運而生,鳳岡必須抓好這一難得機遇。
3、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國家對鳳岡的四大投資,有利于提升鳳岡競爭力和助推發展進程。一是以茶葉為代表的生態農業的產業投資。鳳岡是全省支農資金整合和現代特色農業獲得中央財政支持最多的縣,從2007年開展財政支農資金整合試點工作以來,我縣在茶葉產業發展、茶葉專業村建設等方面已取得了顯著成效。二是以杭瑞高速公路為重點的交通建設的投入可望超過30億元,無論從交通條件的改善、區位的改變,還是從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看,這都是顯而易見的。三是我縣被列為全省首批鞏固“兩基”成果、提高義務教育水平試點縣,對我縣教育的投入,近四年將達到1億元左右,這對于改善我縣辦學條件、提升教育質量都是空前的。四是以安全飲水、農田灌溉等水利建設投入,在三五年內可望突破5億元以上,必將從根本上解決長期以來我縣面臨的飲水困難和干旱問題。
4、我們的四大努力為加快鳳岡發展增添了信心、夯實了基礎,有利于長效機制的建立完善和增強發展后勁。一是以生態產業為主的生態文明建設的努力追求,這是鳳岡的突出個性和鮮明特色,鳳岡也因此贏得了發展先機。二是“茶旅一體”發展模式的努力探索,這在全省獨樹一幟,為做大生態經濟,推動鳳岡跨越發展開啟了一道希望之門。三是以茶事活動為主的品牌推薦和市場拓展的努力追求,已展現出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多重效應,大大提升了鳳岡在外的知名度、美譽度,彰顯出鳳岡無窮的魅力和無限的活力。四是新一輪農村改革試驗試點工作由點到面的努力推進,我縣新農村建設又掀開了嶄新的一頁,農村大地煥發出一派勃勃生機。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鳳岡在遵義“東部開發”中正處在國家經濟大調整、大改革、大發展時代潮流中,同時又面臨發展的新機遇、新要求和新任務。孫中山先生說過:“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希望大家把各自的工作放在這大的背景下來思考和研究,學會看大勢、做實事、做成事。
二、完善思路,奮力在“東部開發”中實現重大突破
總體上講,就是要按照“一堅定”、“三個不”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思路,強化工作措施,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奮力推進鳳岡在遵義“東部開發”中實現重大突破。
1、緊緊圍繞“一堅定”,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一堅定”,就是堅定“建設生態家園,開發綠色產業”的戰略定位不動搖,強化“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四生一有”為主要抓手和重要載體,縱深推進綠色戰略,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把鳳岡建成新的“黔中樂土”,建成名符其實的中國富鋅富硒有機茶之鄉,建成長江上游乃至全國的重要綠茶生產基地和茶葉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建成享譽海內外的中國有機食品基地示范縣。
2、更加突出“三個不”,強力推進鳳岡發展取得新突破
第一要牢固樹立不甘示弱的思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工作的力度和經濟發展的速度。各鄉鎮、各部門領導干部要把解放思想置于萬事之先,要緊緊圍繞縣委、政府確定的發展目標和工作任務,在推進工作落實中不斷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切實把思想統一到推進鳳岡跨越發展的決策上來,決不能自甘沉淪、自甘落后、自甘墮落。要旗幟鮮明地提出消除“三怕”心態,建立“三個倡導”。消除“三怕”心態就是要不怕發展有差距,就怕思想有恐懼;不怕上級對我們高要求,就怕行動不去求;不怕工作有困難,就怕過程有困倦。對此,一要大力倡導我們的經濟體量雖弱,但我們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能弱;二要大力倡導我們的發展區位和發展方位雖弱,但我們的發展方式決不能弱;三要大力倡導雖然我們過去弱,但鳳岡的將來一定不能弱的精神,要堅定縣委、政府確定的發展目標,搶抓機遇,勇于拼搏,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強力推進鳳岡在新一輪發展中取得重大突破,不斷提升和壯大經濟實力,加快實現鳳岡發展的歷史性跨越。
第二要不斷完善推進鳳岡跨越發展的工作思路,鳳岡的基本縣情特征和發展基礎,決定了我們在推進遵義“東部開發”中,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綠色戰略、生態經濟之路。因此,我們必須揚長避短、揚優補劣,充分發揮“三大優勢”、強力推進“三大戰略”、著力構建“六大體系”建設。
“三大優勢”即一是要發揮認識事物、發展理優勢。近十年來我們結合鳳岡縣情,在“建設生態家園,開發綠色產業”的實踐中,已探索出一條綠水青山通向金山銀山的“綠色通道”,綠色理念已深深扎根于鳳岡人民心中,“生態強縣、綠產富民”已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愛護生態環境、追求綠色時尚已成為全縣人民的自覺行動。二是要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全縣森林覆蓋率已達55%,遍地綠水青山,處處鳥語花香。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鳳岡最大的資源,最大的希望,更是鳳岡最突出的競爭優勢。三是要充分發揮富含鋅硒的地質資源優勢。鳳岡土質水質良好,沒有受到污染,同時富含鋅硒,加之雨熱同季,地勢總體為低山丘陵,最適合發展有機生態農業。我們要利用地理優勢,開發有機鋅硒農產品,把鳳岡打造成為綠的海洋,美的世界。
“三大戰略”即一是要強力推進綠色戰略。綠色戰略是鳳岡做大做強經濟總量,解決鳳岡發展的根本出路,我們要以鞏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契機,進一步深化“保護青山綠水也是政績”的執政理念,深入實施“四綠工程”(即營造綠色環境、培育綠色基地、實施綠色加工、打造綠色品牌),發展生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二是要強力推進人才強縣戰略。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用好已有的人力資源,加大對鄉土人才的培養力度,充分發揮自有人才的作用,通過建立健全校地聯合機制等,搭建培訓和引進人才的平臺,為加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三是要強力推進科技文化興縣戰略。科學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撐,離不開文化推動,科技文化是實現鳳岡發展的兩翼,要在充分利用好縣內資源的同時,加大科技培訓和招商引智,充實科技文化人才隊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科技文化軟實力。
突出“六大體系”建設,加快構建跨越發展的體制機制。要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家園、開發綠色產業”的發展定位和“四綠工程”戰略措施,以“四生一有”(即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業、生態城鎮及有機田園文化)為主要抓手和重要載體,進一步深化縣情認識,不斷完善工作思路,不斷強化綠色理念,不斷深化綠色戰略,突出生態家園建設、生態產業、人才隊伍、城鄉建設管理、自然災害等綜合防控和工作考核考評等六大體系建設,加快構建跨越發展的體制機制,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建立并逐步完善各項建設與管理的體制機制,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第三要工作上要不斷突破。一是規劃要突破。我們的規劃要結合鳳岡發展定位和推進跨越發展的幾個重大戰略來實施。二是投資要突破。縣發展改革局正在研究制定項目規劃,“十二五”規劃所實施的項目要力爭實現100億元左右,在基礎設施、產業、工業、社會事業等方面形成新的強大投資力度。三是社會事業和民生建設要有新突破。硬件上要進一步想方設法改善,軟實力上要在優質服務方面進一步得到體現。四是農村改革要突破。要從點推向面,用新的生產關系來實現新的發展,用新的生產力促進新的生產關系。五是環境建設要實現突破。要優化服務環境,提升服務質量,搭建好招商引資平臺,讓更多的企業、客商投資鳳岡、建設鳳岡。
三、強化執行力,為在“東部開發”中加快發展提供保障
鳳岡要在東部開發中尋求突破、縮小差距、加快發展,要靠全縣上下團結奮斗,不懈努力。全縣各級組織、干部職工不僅要在認識上清醒,更需在行動上有更強的執行力,只有這樣才能變被動為主動,才能在不利的位置中去求有利位置。縣委把“三化五能”作為推進執行力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新一屆政府班子剛組建時,提出了“三”問的工作規則,為提高政府執行力,就給大家推薦了一本書《贏在執行力》。所謂執行力,我的理解就是:態度好,能力強,效果優。態度就是責任,執行力就是不講任何借口。縣委政府十分重視干部隊伍建設,干部的執行力總體是好的。鳳岡這幾年的發展可以說是極不平凡的,面對各種自然災害和重重艱難困苦,我們的班子、我們的干部隊伍同心同德,眾志成城,攻堅克難,奮力拼搏,取得了一次次的勝利。在今年的抗旱救災中,我們干部隊伍的執行力、戰斗力又一次得到了體現,大家付出了辛勞和汗水,可親可信可敬讓我難以忘懷,特別感謝大家,也希望繼續發揚。
在這里我之所以特別強調要強化執行力,一是形勢所迫,全國到全市的發展看你追我趕、你搶我奪,不由得我們半點消極懈怠閃失,也由不得我們來論理論虛;二是我們自身的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在少數干部中,看人下菜,執行力耐力不夠;三是正處在機構改革中,內部的運行機制和外部的管理,需要用執行力來提高合力。
強化執行力必須牢固樹立六個方面的意識。一是牢固樹立和強化求強圖變的意識,鳳岡的位置已經落后,必須敢為人先,在理念上高于別人,速度上快于別人。二是牢固樹立爭搶意識,不爭不來,不奮斗不來,沒有資本和條件停留,要勒緊腰帶、系好鞋帶、拿出運動員的狀態,完成各自的任務。三是牢固樹立服從服務意識,我們都是共產黨的干部,既要有服從組織的意識,又要有服務群眾的工作意識。四是牢固樹立和強化效率效能意識,等不起,慢不來,要抓班子,鳳府發37號文件已對今年的重大項目作了任務分解,要緊抓不放,政府常務會或縣長辦公會要一至二月聽取一次進展情況匯報。目標承諾要抓緊完善上網絡、上新聞媒體,最終把我們的效益通過定任務定目標定時間來實現。五是牢固樹立和強化廉潔意識。“心不凈就會生污垢,腦不清就要生禍端”,我把這兩句話送給大家。要經常想想權力是誰給的,該為誰服務。自由的生活是幸福的,失去自由的生活是痛苦的,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六是牢固樹立和強化獎懲意識,古人曰:國之大事,唯賞與罰,賞當其功,無功者自退;罰當其罪,為惡者咸懼。我們在工作中進一步完善考核方案,圍繞著今年的重點工作加大獎懲力度。
會議的最后,我送大家一個故事:在非洲大草原,每天早晨羚羊一醒來睜開眼,首先想到的是我如何比最快的獅子跑得快,否則會被獅子吃掉。同樣,獅子首先想到的是我要比最慢的羚羊跑得快,否則我要被餓死。所以,在這樣環境中,羚羊和獅子都拼命奔跑,其結果是羚羊成了非洲大草原的勁將,獅子成了獸中之王。我把這個故事告訴大家,就是因為我們今天正處在千帆競發、不進則退的開發進程中,開發責任要大家共擔,開發的希望要大家共創,鳳岡發展的突破要靠大家。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我愿大家能像羚羊、獅子那樣為我們這片美麗的土地,為當前發展的態勢和機遇去奮勇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