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司法部門上年小結及下年假想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以來,全縣司法行政工作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大局和政法三項重點工作,突出“項目攻堅年”主題,創新服務,提升職能,為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圍繞社會矛盾化解,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強化人民調解功能,維護基層穩定。矛盾調處“零距離”。全縣14個鄉鎮均建立了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及調委會,均配有調解員,縣、鄉鎮、村(社區)、組四級調解網絡全面形成。今年以來“流動調解庭”及時聯合成功調處了、等8起典型的疑難復雜矛盾糾紛。矛盾排查“零遺漏”。嚴格落實每月一小查、每季一大查的排查制度,今年以來先后進行五次大型矛盾糾紛集中排查調處,共排查出各類矛盾糾紛34起。大力開展“人民調解化解矛盾糾紛專項攻堅”活動,集中力量對涉及“社會關心、群眾關注、歷史欠帳”的六類重點矛盾糾紛進行了全面的排調,共排查糾紛件,調解遺留糾紛0件,防止群體性上訪4起,制止群體性械斗3起。矛盾化解“零激化”。以在公安派出所設立人民調解室為重點,繼續深入推進“三調聯動”工作。今年以來,駐法院調解室共受理案件168宗,結案164宗;駐人民醫院調解室成功調處3起疑難醫患糾紛,有效制止了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年內已建達到規范化標準的駐高塘嶺、星城派出所調解室共調處糾紛64起,全縣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367起,調處成功1345起,調處成功率98%,確保矛盾化解在源頭、化解在當地、化解在萌芽狀態。
強化法律服務維穩功能,確保服務效果。圍繞縣委、縣政府“項目攻堅年”的總體要求,按照一個項目一名律師、一名公證員、一名司法行政干警和一個工作班子結對聯系的思路,大力開展“服務項目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專項活動,組織開展好“五進”項目活動,全力服務項目建設。一是法律顧問進項目。成立“縣優化項目建設環境法律顧問團”,指派律師無償擔任項目單位法律顧問,幫助審查修改合同,化解法律風險,為項目建設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二是法制宣傳進項目。根據項目建設的具體需求,有針對性地組織對創業富民基地、黃金鎮金麓房產項目、湘江航電樞紐工程等項目建設開展專項法制宣傳,出動宣傳車3臺次,發放普法書籍000余冊、便民聯系卡00余張,重點加大了對“征拆新政”、《治安管理處罰法》和依法打擊強攬工程、阻工鬧事等方面法律法規的宣傳,幫助群眾樹立正確的法制維權意識,為項目建設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三是人民調解進項目。圍繞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可能引發的問題,組織當地調委會認真排查摸底,及時掌握信息,妥善化解影響項目建設的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協助依法處理影響引進開發的強攬工程、阻工鬧事事件,共為項目排查化解糾紛156起。四是公證服務進項目。對征拆安置、工程招投標、依法拆違實施公證服務,辦理證據保全,幫助防范規避法律風險。五是法律援助進項目。我局法律援助中心深入基層,現場解答法律咨詢300余人次,對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引發利益沖突和群體性事件的問題適時提供法律幫助和疏導,引導農民群眾依法理性維權。
二、圍繞社會管理創新,合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完善刑罰執行制度,全面實施社區矯正工作。在去年月份進行全縣社區矯正工作動員部署并組織對全縣社區矯正對象初步摸底的基礎上,今年月按市局要求向各鄉鎮擬發了《縣年社區矯正工作要點》,并再次組織進行了社區矯正對象全面摸底,全面掌握了全縣195名社區矯正對象,信息檔案齊全。為推進社區矯正交接工作于月底組織各鄉鎮司法所長進行了交接前的再動員和培訓,并赴矯正試點單位望岳司法所進行了觀摩學習,現已統一全縣社區矯正工作的文書檔案、報表和臺帳等,全縣14個鄉鎮首批143名社區矯正對象全部如期順利完成人檔全面交接,成功開展了我縣首例社區矯正對象審前社會調查評估,根據調查評估情況建議非監禁刑并被采納,此舉在全市范圍作為經驗推廣,并聯合縣廣電制作了我縣社區矯正專題節目進行宣傳推介,反響良好,目前我縣社區矯正工作已正式全面進入日常教育管理階段。
完善無縫對接機制,繼續加強安置幫教工作。全縣351名刑釋解教人員均已建立信息庫,進一步落實了責任幫教制度、定期回訪制度、信息報告制度和委托幫教制度,經全縣性兩釋人員重點摸底排查,特別掌控了16名有重新違法犯罪傾向的重點對象,健全了工作臺帳,積極加強了與過渡性安置基地、民政部門等的聯系,進一步落實了幫教措施,努力減少重新違法犯罪。
三、圍繞公正廉潔執法,努力主張社會公平正義
以抓好法律援助工作為重點,全面提升法律服務水平。以“司法公正長沙行”活動和“法律援助為民辦實事”工程為依托,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工作。“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基本成型。縱向形成了以縣法律援助中心為龍頭,14個鄉鎮法律援助工作站為骨干,150個村法律援助工作聯系點為基礎的三級組織網絡,橫向在在縣信訪局、縣勞動保障局、縣總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6個相關部門建立了法律援助對接點,橫向援助體系基本覆蓋了弱勢人員集中的主要群體,“1348”法律服務專線成為方便群眾解除法律困惑的“綠色通道”,極大地方便了困難群眾尋求法律幫助。今年上半年援助中心與縣信訪局積極協作,安排律師定時到信訪局接訪,成功化解了幾起矛盾比較激烈的案件,如余干軍工傷損害賠償案、易彬彬企業改制索賠案、肖代紅等八人交通事故案等。,今年以來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57宗,結案6宗,接待群眾來訪169人次,“148”法律服務專線解答咨詢15人次。整合法律援助資源。充分發揮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師事務所和法律服務所的作用,指派律師承辦案件,將35件“法律援助為民辦事實”工程目標任務分解至各鄉鎮。推進訴調對接。加強了與駐法院調解室的工作聯動,在調解室設立了法律援助聯絡點,建立了“援調對接”工作模式,對適宜采用調解方式解決的法律援助案件,積極引導受援人采用調解、和解等最簡便、快捷的方式解決爭議和訴求。如今年與駐法院調解室快速聯合調解成功的劉寒梅人身損害賠償案,有效減少訴累,降低了訴訟量。推行上門服務和回訪工作。對存在重大障礙的殘疾人士,援助中心督促要求承辦律師上門服務,減少受援人負擔,并對受援人進行回訪,了解辦案人員的服務質量,如回訪去年長沙興旺印染公司169名職工勞動爭議案情況良好。努力做強法律服務產業。新增黃金、星城兩家基層法律服務所,全縣1名基層法律工作者順利完成執業前培訓,法律服務隊伍不斷壯大,隊伍素質不斷提升;重點建立健全了執法公開、自由裁量權、涉案款物的扣押收繳返還、內部監督制約及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等五項制度,規范執業行為,提高執法質量,無錯、假證(案),系統內全面實現“三零”目標。
以提升執法服務的社會公信力為重點,大力推進黨的建設和班子隊伍建設。重抓機制求實效。以進一步深入推進全員績效考核為抓手,實行領導帶班制、重大事項交辦制等,嚴格制度執行,規范行為,強化日常管理,促進依法行政、公平辦事,提高行政效能。重抓作風樹形象。把凝聚力、執行力、創新力作為作風建設的突破口,大力開展“雙優”創建、“六個嚴禁”等活動,堅持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的工作作風,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把善謀與實干結合起來,積極探索改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重抓典型求提高。以評選的先進其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標榜示范,影響、帶動全體干警,以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與司法行政服務重點項目建設、維護穩定工作和干部業務學習相結合,激發干警熱情,培養良好作風,全面提升準確運用法律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水平,以良好執法形象提升執法公信力。
下半年工作設想
下半年,司法行政工作將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中心,統籌兼顧,創新發展,繼續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和公正廉潔執法,為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新的貢獻。
——以維護社會穩定為己任,大力推進社會矛盾化解工作創新發展。通過開展“人民調解化解矛盾糾紛專項攻堅”和“國債資金建所攻堅”兩項“攻堅”活動、“十佳調委會”、“十佳調解室”、“十佳調解個人”三個“十佳”評比,助推矛盾糾紛排調工作縱深發展。以村級規范化調委會建設為重點加強縣、鄉、村、組四級三調網絡建設。大力加強村級調委會規范化建設、行業性調委會建設,年內實現全縣規范化村(社區)調委會遞增0%以上的目標。加強對調解人員的思想道德、法律知識、政策理論和調解業務的培訓,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業務水平,不斷強化基層網絡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作用。
——以全力服務項目建設為主題,大力推進法律服務創新發展。以“三個先行”、“三個同步”為重點,繼續開展以法律顧問、人民調解、公證服務、法制宣傳、法律援助進項目為內容的“服務項目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專項法律服務活動。“三個先行”即:法制宣傳先行。通過法制宣傳,營造法治氛圍,引導征遷對象理性表達訴求,防止發生群體性事件,促進征遷活動依法進行;法律服務先行。成立項目建設法律服務團隊,充分發揮法律服務工作者“調節器”的作用,在維護其合法權益的同時,通過明理析法,做好息訴罷訪勸導,以合情合理合法的途徑解決各種糾紛;矛盾排查先行。圍繞重點項目工程可能引發的矛盾糾紛,認真排查摸底,及時掌握信息,妥善化解矛盾和不穩定因素。“三個同步”即:法律援助同步——通過法律援助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涉法糾紛,確保進入法律援助程序的涉法糾紛能“案結事了”避免重復上訪和群體性上訪;公證服務同步——項目推進過程中涉及公證的事項,公證處要提供及時到位的服務;跟蹤檢查同步——各法律服務單位要加強與項目服務單位之間的聯系溝通,了解其法律需求,實施法律效果跟蹤,確保法律服務優質高效。
——以“五五”普法考核驗收為契機,大力推進普法教育工作創新發展。充分發揮法制宣傳教育的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突出宣傳重點法律法規,深入推進領導干部學法,大力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切實提高地方、基層和行業依法治理水平,繼續開展“法治村(社區)”創建和“依法辦事示范窗口單位”創建活動。切實做好“五五”普法驗收和“六五”普法規劃調研工作。
——以實現人性化管理為根本,大力推進社區矯正工作創新發展。不斷健全社區矯正工作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強社區矯正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建設。抓好鄉鎮示范點培育工作,規范化司法所、村(社區)調委會,規范社區矯正工作站。落實“四包一”措施(司法所長、公安派出所民警、社區矯正聯絡員、社區矯正對象親屬包管包教一名矯正對象),簽訂監管責任書,確保管控到位。加強社區矯正專職工作人員、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隊伍建設,加強培訓,整合資源,配齊設施,落實經費,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做好社區矯正工作。在司法所、村(社區)建立日常信息互通機制,準確掌握法院判處和裁定非監禁刑以及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社區服刑人員情況及其重新違法犯罪情況,并要求年內召開兩次以上社區矯正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工作,研究解決社區矯正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力爭年內創建1-個社區矯正示范點,以點帶面,促進社區矯正工作整體提升。
——以提高教育改造質量為目的,大力推進安置幫教工作創新發展。推進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規范化建設,建立完善的銜接機制和刑釋解教人員信息庫。全面掌握刑釋解教人員情況,完善安置幫教基地建設,建立健全跟蹤幫教機制和社會幫扶機制。通過開展主題幫教活動,加強對重點對象的穩控和幫扶。
——以實施民生工程為主線,大力推進法律援助工作創新發展。加大文明窗口建設,打造法律援助親民平臺。以“業務規范、設施完善、場所便民”的要求切實提高服務質量。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設,要求各站點均具備“五有(即室外有牌子、室內墻上有制度和工作流程、有工作人員、有臺帳記錄、有工作人員名冊和聯系方式),援助案件均“四統一”(統一審查、統一審批,統一受理、統一監督)。同時加強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員培訓,全面提升法律援助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大“司法公正長沙行”活動宣傳力度,擴大法律援助影響。開展“法律援助為民辦實事“宣傳月活動,制作發放通俗易懂的宣傳品,通過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各種媒體進行宣傳,重點突出對基層群眾和農民工等目標群體宣傳工作,把法律援助的相關信息傳播到城鄉各個層面,不斷擴大法律援助工作的知曉率和輻射面,讓更多的困難群眾和農民工真正感受到政府實事工程和民心工程的溫暖。